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自燃过程中自氧化加速温度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兰云 蒋曙光 +3 位作者 邵昊 张卫清 邹力力 寇砾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9-992,共4页
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热分析实验及红外光谱实验结果,结合煤低温氧化阶段的宏观耗氧放热规律及微观活性基团含量变化,对煤的化学动力自氧化加速温度进行了探讨。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结果所得的活化能变化规律显示,随温度升高,煤氧复合的活化... 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热分析实验及红外光谱实验结果,结合煤低温氧化阶段的宏观耗氧放热规律及微观活性基团含量变化,对煤的化学动力自氧化加速温度进行了探讨。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结果所得的活化能变化规律显示,随温度升高,煤氧复合的活化能逐渐减小,较高温度时出现负活化能,标志着煤氧复合反应进入自发反应阶段;利用补偿效应推导了等动力学温度点Tiso的计算公式,得到实验煤样的Tiso为127℃。在Tiso附近,煤中还原性强的基团急剧减少而含氧基团快速增加;另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实验结果计算得到在Tiso附近活化能达到最低。微观结构变化和宏观放热特征证实了计算所得Tiso与煤自氧化加速点的相关性,认为可将等动力学温度点Tiso视为煤从低温缓慢氧化进入自活化反应阶段的临界点,即自氧化加速温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氧化加速温度 等动力学温度
下载PDF
花椒油和藤椒油加速氧化过程中风味品质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宇 彭子芯 +6 位作者 严雨寒 向凤涛 王劲松 李建龙 张志清 申光辉 侯晓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旨在为提高花椒油和藤椒油品质稳定性和预测其货架期提供参考,研究储存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风味品质变化。采用Schaal烘箱法探讨加速氧化过程中(0~35 d)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过氧化值、麻味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 旨在为提高花椒油和藤椒油品质稳定性和预测其货架期提供参考,研究储存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风味品质变化。采用Schaal烘箱法探讨加速氧化过程中(0~35 d)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过氧化值、麻味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速氧化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KOH)均满足国家限量标准(≤3 mg/g),而过氧化值分别在15 d和20 d时超出国家限量标准(≤0.25 g/100 g)。花椒油和藤椒油分别加速氧化10 d和15 d时麻味物质总量损失率分别为5.86%和10.42%,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损失率分别为35.07%和70.01%;加速氧化结束时,花椒油和藤椒油中麻味物质总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大幅减少,麻味物质总量损失率分别为37.15%和37.30%,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损失率分别为82.03%和89.08%;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未加速氧化的油与加速氧化后的油区分明显。花椒油和藤椒油在储存过程中麻味物质和香气成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且长时间储存易氧化酸败,对产品风味品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藤椒油 加速氧化 麻味物质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加速氧化条件下芝麻油脂氧化程度的研究
3
作者 慕妮 樊青青 +2 位作者 任翊 王恺 范博望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芝麻油在180℃加速氧化过程中氧化程度的变化情况。方法:不同加热时间的芝麻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总氧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加热时间增加,酸价逐渐升高,12 h后酸价达到1.95 ... 目的:研究芝麻油在180℃加速氧化过程中氧化程度的变化情况。方法:不同加热时间的芝麻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总氧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加热时间增加,酸价逐渐升高,12 h后酸价达到1.95 mg/g;过氧化值在整个试验过程呈持续上升趋势,12 h后达到1.92 g/100 g,与总氧化值的上升趋势相似;p-茴香胺值在8h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8h后快速上升,最终达到87.02%;共轭二烯值在6h达到最小值,随后缓慢上升;脂肪酸组成未呈现明显的变化,饱和脂肪酸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其中作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变化程度最大。结论:芝麻油油脂在180℃加速氧化过程中持续发生水解酸败和氧化酸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加速氧化 氧化指标 脂肪酸
下载PDF
加速氧化条件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文君 李杨 +4 位作者 齐宝坤 王晶 李丹 曹亮 江连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76-81,共6页
本研究采用同批油料提取的水酶法大豆油、溶剂浸提大豆油与一级大豆油进行室内储藏实验。不同温度(25~80℃)下储存一定天数(0~60d)测定样品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稀值、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 本研究采用同批油料提取的水酶法大豆油、溶剂浸提大豆油与一级大豆油进行室内储藏实验。不同温度(25~80℃)下储存一定天数(0~60d)测定样品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稀值、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3种植物油的过氧化值有显著区别,一级大豆油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水酶法大豆油和溶剂浸提大豆油;对于同一油脂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越高,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大豆油氧化越快;油脂储藏稳定性为溶剂浸提大豆油〉水酶法大豆油〉一级大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加速氧化测试 理化性质
下载PDF
6种植物油料油脂的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亚萍 姚小华 +4 位作者 曹永庆 常君 任华东 张成才 王开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8,65,共10页
为拓宽我国植物油料的开发利用途径,测定了薄壳山核桃、油茶、香榧、核桃、花生、油菜等6种植物种子的含油率及其油脂的总酚、生育酚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并采用加速氧化试验对其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探究了各项品质指标与氧化稳定性... 为拓宽我国植物油料的开发利用途径,测定了薄壳山核桃、油茶、香榧、核桃、花生、油菜等6种植物种子的含油率及其油脂的总酚、生育酚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并采用加速氧化试验对其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探究了各项品质指标与氧化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仁的含油率最高(73.07%),且其油脂的总酚含量最高(12.6 mg/kg),香榧籽油的生育酚总量最高(114.90 mg/100 g);6种植物油中有5种共同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烯酸;6种植物油中,薄壳山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强,其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羰基值的变化幅度均较小,氧化诱导时间(OSI值)处于最高水平,核桃油的变化幅度较大;加速氧化过程中6种植物油的油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油脂的OSI值与油酸、生育酚、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薄壳山核桃含油率高,薄壳山核桃油含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和较好的氧化稳定性,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可作为营养保健油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油 品质指标 加速氧化试验 氧化稳定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加速氧化法精制焦化柴油的研究
6
作者 许立兴 汪洋 +2 位作者 李文深 刘洁 李东胜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采用加速氧化法对辽河炼油厂焦化柴油进行精制,考察了影响精制柴油色度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为:氧化剂用量1·5%~2·5%,反应温度40~70℃,反应时间15~30min,沉降时间不低于30min,搅拌速度不低于600r/min,洗脱剂用... 采用加速氧化法对辽河炼油厂焦化柴油进行精制,考察了影响精制柴油色度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为:氧化剂用量1·5%~2·5%,反应温度40~70℃,反应时间15~30min,沉降时间不低于30min,搅拌速度不低于600r/min,洗脱剂用量不低于1·0%。在此最佳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7·6%,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柴油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柴油 加速氧化 非加氢精制 安定性
下载PDF
加速氧化比色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7
作者 孙鹏 郑礼娜 孙先锋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探讨了加速氧化比色法的最适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NaNO2浓度在0~1.8μg/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线形回归方程为A=0.1692ρ+0.0023,相关系数R为0.999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8%,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9.3%~102.6%。
关键词 加速氧化比色法 亚硝酸盐 肉制品
下载PDF
冷榨胡麻油在加速氧化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雪莲 张波 +3 位作者 魏长庆 刘文玉 罗鹏 万银松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121,共7页
以冷压榨法提取的胡麻油为研究对象,通过Schaal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冷榨胡麻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生育酚与甾醇的组成及含量、角鲨烯含量。结果表明:冷榨胡麻油在加速氧化的前20 d内,过氧化值(5.85 mmol/kg)和酸价(1.6 ... 以冷压榨法提取的胡麻油为研究对象,通过Schaal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冷榨胡麻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生育酚与甾醇的组成及含量、角鲨烯含量。结果表明:冷榨胡麻油在加速氧化的前20 d内,过氧化值(5.85 mmol/kg)和酸价(1.6 mgKOH/g)均符合GB 2716—2018标准;而α-亚麻酸和生育酚的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分别减少了16.28%和79.65%,其中α-生育酚的含量在加热8 d后则无法检出。为综合评价冷榨胡麻油的品质变化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其氧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8 d),第2阶段(12~20 d),第3阶段(24~28 d)。由此可知,冷榨胡麻油在加速氧化20 d内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但从有益伴随物的角度分析其在氧化8 d内适合贮藏。此研究结果可以用于预测冷榨胡麻油的货架期,为冷榨胡麻油的储藏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胡麻油 Schaal烘箱法 加速氧化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山核桃加速氧化过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洲 叶敏倩 +2 位作者 吴峰华 何志平 朱巧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50,共7页
为了解山核桃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同时探明不同氧化程度山核桃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山核桃制品(熟制后的)加速氧化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核... 为了解山核桃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同时探明不同氧化程度山核桃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山核桃制品(熟制后的)加速氧化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加速氧化过程中共鉴定出43种主要挥发性物质,有24种物质香气活力值(OAV)大于1,其中主要呈香物质为2-甲基丁酸乙酯和糠醛;在加速氧化过程中,山核桃酸值、过氧化值和饱和醛含量显著增加,不饱和醛和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主成分分析显示,山核桃加速氧化可分为3个阶段,0~7 d为氧化初级阶段,此时醛类、酯类、酸类含量较高,变化较小,14~35 d为氧化加速阶段,此时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种类显著增加,42 d后为酸败阶段,该阶段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小分子饱和醛。通过分析山核桃挥发性成分,可获悉山核桃氧化程度和氧化阶段,有助于更好地鉴别山核桃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加速氧化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酶促提取紫苏残渣黄酮加速氧化试验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敏 宋旭艳 +1 位作者 韩旭 罗诚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6-30,共5页
对紫苏叶经挥发油提取后的残渣,比较分析加酶、不加酶提取紫苏残渣的黄酮产率,分析紫苏残渣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以及一些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复合酶促提取紫苏残渣黄酮产率为5.625%,高于不加酶提取黄酮产率5.000%;②在清除DPPH.自由... 对紫苏叶经挥发油提取后的残渣,比较分析加酶、不加酶提取紫苏残渣的黄酮产率,分析紫苏残渣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以及一些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复合酶促提取紫苏残渣黄酮产率为5.625%,高于不加酶提取黄酮产率5.000%;②在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中,黄酮提取物浓度为0.52 g/L时,清除率达52.44%;③在加速氧化试验中,分别测定在60℃温育1、2、3、4、5 d后紫苏残渣提取物的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显示黄酮提取物具有较长期的稳定性;在pH2~10提取液黄酮含量、pH4~10抗氧化性较稳定,均随着pH值升高略有所降低。因此,复合酶促提取比不加酶提取的紫苏残渣黄酮的产率高,紫苏残渣黄酮提取物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具有较好的长期热稳定性,在一定pH范围内的黄酮含量、抗氧化性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促提取 紫苏残渣 黄酮 加速氧化 稳定性
下载PDF
压榨菜籽油加速氧化过程挥发性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仲琴 薛寒 +2 位作者 楼展展 杨玲 严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91-99,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和电子鼻技术,对一级压榨菜籽油(S1)和四级压榨菜籽油(S2)在60℃加速氧化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其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1和S2的酸价与酸类化合物有关;醛类化合物含量与氧化劣变程...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和电子鼻技术,对一级压榨菜籽油(S1)和四级压榨菜籽油(S2)在60℃加速氧化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其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1和S2的酸价与酸类化合物有关;醛类化合物含量与氧化劣变程度有着重要关联,S1的过氧化值总体上高于S2;经20 d加速氧化后,S1的茴香胺值高于S2;S1在氧化前期的氧化速率高,S2在氧化后期的氧化速率高,表明S1的劣变程度高于S2。菜籽油在加速氧化期间主体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化合物,S1加速氧化20 d的特征风味成分是壬醛、癸醛、2,4-癸二烯醛和2-癸酮;S2加速氧化20 d的特征风味成分是(E)-2-癸烯醛。电子鼻雷达图能区分未氧化油与氧化油以及氧化初期及后期风味成分的差异。(E)-2-癸烯醛、(E)-2-壬烯醛、辛醛和2-十一烯醛含量与S1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相关;壬醛、(E,E)-2-4癸二烯醛、(E)-2-癸烯醛、(E)-2-壬烯醛、癸醛、辛醛和庚醛含量与S2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相关。挥发性成分可作为监测菜籽油在储藏过程中氧化程度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菜籽油 加速氧化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 主体风味成分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油脂OSI加速氧化条件下氧化机制初探 被引量:17
12
作者 牛付欢 梁俊梅 +3 位作者 张余权 姜元荣 王明娟 尚培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7-71,共5页
对Rancimat加速氧化试验中葵花籽油的氧化指标进行跟踪检测,测定0、1.5、3.0、4.5、6.0、7.5、9.0 h油样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等指标,通过与室温(25℃)、40、60、100℃的烘箱试验的氧化指标数据进行对比,从理论上确认了... 对Rancimat加速氧化试验中葵花籽油的氧化指标进行跟踪检测,测定0、1.5、3.0、4.5、6.0、7.5、9.0 h油样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等指标,通过与室温(25℃)、40、60、100℃的烘箱试验的氧化指标数据进行对比,从理论上确认了OSI(100℃)法对于指导油脂常温存储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脂在OSI(100℃)、40℃烘箱、60℃烘箱与室温下氧化机制相似,即上述加速氧化方法均能准确反映室温下油脂氧化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加速氧化 OSI法 烘箱法 氧化机制
下载PDF
核桃仁原位水解工艺优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洪佳伟 王爱琳 +5 位作者 肖柳柳 李闯 朱西平 钱森和 赵世光 薛正莲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延长核桃仁货架期,提高核桃仁储藏品质。以去皮核桃仁为原料,利用复配蛋白酶(胰酶)酶解核桃仁实现原位富集抗氧化肽,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底物质量分数、酶质量分数、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水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 为延长核桃仁货架期,提高核桃仁储藏品质。以去皮核桃仁为原料,利用复配蛋白酶(胰酶)酶解核桃仁实现原位富集抗氧化肽,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底物质量分数、酶质量分数、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水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水解工艺为:酶质量分数12%、底物质量分数40%、水解温度45℃、水解时间20 min。萃取酶解处理的核桃仁(样品组)和未处理的核桃仁(空白对照组)油脂测定其氧化诱导时间,将样品组和空白对照组用铝袋分装在60℃烘箱内加速氧化。结果表明,样品组具有更长的氧化诱导时间及Q10指数,其氧化自由能从59.896 kJ/mol上升到78.103 kJ/mol;加速氧化过程对照组过氧化值始终高于样品组,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结合油脂氧化规律得到在20℃下样品组货架期相对于对照组延长了6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酶解优化 氧化 加速氧化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预测
下载PDF
高熔点石蜡和液体石蜡混合物加速氧化制合成脂肪酸
14
作者 ИмадХ.Аль-Вахаиб 苏宜诜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1989年第5期20-21,共2页
在高熔点石蜡加工成为合成脂肪酸时,由于加入液体石蜡,釜酸得率明显提高。早年有人证实,可以加速正二十四烷和固体石蜡的氧化过程,而不致对酸的质量有不良影响。本文作者曾对熔点为64℃的固体石蜡的氧化作用进行过研究。在本试验中,研... 在高熔点石蜡加工成为合成脂肪酸时,由于加入液体石蜡,釜酸得率明显提高。早年有人证实,可以加速正二十四烷和固体石蜡的氧化过程,而不致对酸的质量有不良影响。本文作者曾对熔点为64℃的固体石蜡的氧化作用进行过研究。在本试验中,研究了强化高熔点石蜡和液体石蜡氧化过程的可能性。用尿素脱蜡法可从真空柴油馏分中分离得到液体石蜡。经纯化后,含芳烃0.05%,正构石蜡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石蜡 合成脂肪酸 高熔点 固体石蜡 正二十 石蜡氧化 氧化过程 加速氧化 尿素脱蜡 酸价
下载PDF
进口红花籽油氧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分析
15
作者 姚伟琴 员丽娟 +3 位作者 任小雨 申雯轩 徐舒婕 巩志国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8期91-98,共8页
以新疆口岸进口红花籽为实验材料,经低温物理压榨获得冷榨红花籽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法分析红花籽油加速氧化期间挥发性成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新鲜红花籽油中以己醇、己醛、己酸等C6化合物为特征挥发... 以新疆口岸进口红花籽为实验材料,经低温物理压榨获得冷榨红花籽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法分析红花籽油加速氧化期间挥发性成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新鲜红花籽油中以己醇、己醛、己酸等C6化合物为特征挥发性成分,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不饱和醛的含量及种类逐渐增加。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发现,E,E-2,4-癸二烯醛、E,E-2,4-壬二烯醛、E-2-辛烯醛、E-2-庚烯醛等不饱和醛是氧化红花籽油的特征风味物质,可以作为进口红花籽油品质判定的新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氧化程度的红花籽油可以通过关键挥发性成分得到很好的区分,以期为进口红花籽油的品质判定和品名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籽油 加速氧化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耿莉敏 边耀璋 +1 位作者 董元虎 田育锋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0,106,共4页
为了考察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通过8 h加速氧化试验,定时取样,分析了氧化油的运动粘度、酸值和过氧化值,并与不同掺混比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比柴油差,两者混合燃料的氧化安定性随生物柴油... 为了考察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通过8 h加速氧化试验,定时取样,分析了氧化油的运动粘度、酸值和过氧化值,并与不同掺混比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比柴油差,两者混合燃料的氧化安定性随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而逐渐变差。考察了4种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通过筛选确定了一种效果良好的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生物柴油 加速氧化 安定性 氧化
下载PDF
非金属球形抑爆材料抗氧化能力和抑爆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栋 解立峰 +2 位作者 韩志伟 雷正 王浩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6-70,共5页
为研究热老化对非金属球形抑爆材料力学性能与抑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经60℃空气加速氧化1个月后的非金属球形抑爆材料和未被氧化的同一材料,来分析其性能改变情况。利用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和卧式激波管,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对丙烷... 为研究热老化对非金属球形抑爆材料力学性能与抑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经60℃空气加速氧化1个月后的非金属球形抑爆材料和未被氧化的同一材料,来分析其性能改变情况。利用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和卧式激波管,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对丙烷/空气混合气的抑爆性能。试验结果是,60℃空气加速氧化后,非金属球形抑爆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3%,对丙烷/空气混合气的抑爆性能降低2%,这表明该材料对60℃空气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材料对丙烷/空气混合气火焰传播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爆材料 抑爆性能 力学性能 非金属材料 加速氧化 丙烷 空气混合气
下载PDF
不同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勇 华晓芳 谭艳来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是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本文研究四种抗氧化剂对棕榈油生物柴油和潲水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加速氧化测定法,比较样品的诱导期。在添加量为2 000 mg/kg时,丁基羟基茴香醚... 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是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本文研究四种抗氧化剂对棕榈油生物柴油和潲水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加速氧化测定法,比较样品的诱导期。在添加量为2 000 mg/kg时,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提高潲水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效果最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对提高棕榈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效果最好。叔丁基氢醌(TBHQ)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在总添加量为2 000 mg/kg,二者比例为1∶1时,抗氧化效果比其他比例好,表现出较强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氧化稳定性 氧化 加速氧化
下载PDF
浓香菜籽油和精炼菜籽油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玉兰 孙国昊 +3 位作者 王小磊 马宇翔 张慧 焦山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5,共11页
利用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分析研究浓香菜籽油和精炼菜籽油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成分变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基于过氧化值达到国标限量(≤5 mmol/kg)的精炼菜籽油、浓香菜籽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64 d和80 d,浓香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明显优于... 利用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分析研究浓香菜籽油和精炼菜籽油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成分变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基于过氧化值达到国标限量(≤5 mmol/kg)的精炼菜籽油、浓香菜籽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64 d和80 d,浓香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明显优于精炼菜籽油;利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DE-GC-MS)对两种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在初始浓香菜籽油和精炼菜籽油中分别检出10类84种和6类51种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11110.78μg/kg和3831.28μg/kg;浓香菜籽油中含量最高的是硫苷降解产物,其次是烯烃类和酚类物质,分别占总量的32.04%、22.74%、22.22%;精炼菜籽油中含量最高的是酚类物质,其次是醛类和酮类物质,分别占总量的30.32%、23.18%、16.39%,硫苷降解产物、杂环类、酯类、醇类物质均未检出。35 d的试验结束时,浓香菜籽油和精炼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总量均大幅升高,分别为51729.62μg/kg和45671.79μg/kg,醛类物质成为两种菜籽油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分别占总量的60.30%和68.07%;浓香菜籽油中硫苷降解产物大幅降至仅占总量的2.64%,同时杂环类物质含量大幅降低,酮类、烯烃类、烷烃类物质含量大幅升高;精炼菜籽油中酮类、烷烃类、烯烃类物质含量升高,醇类物质从初始的未检出升高至占总量的13.10%。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造成两种初始菜籽油差异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苯代丙腈、3-甲基-2-丁腈、2-蒎烯、5-己烯腈、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这些物质为浓香菜籽油提供独特风味;在加速氧化试验后期,造成两种菜籽油差异的成分则主要为1-戊烯-3-醇、1-辛烯-3-醇、(E)-2-戊烯醛、(E)-2-庚烯醛、正己醛、壬醛、甲基庚烯酮、(E,E)-3,5-辛二烯-2-酮、白菖烯、甲基环己烯10种物质,且前5种物质与精炼菜籽油相关,多为亚油酸氧化产物,后5种物质则主要与浓香菜籽油相关。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工艺生产的菜籽油产品的综合品质差异,可为不同菜籽油产品精准的保质保鲜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菜籽油 精炼菜籽油 加速氧化试验 氧化稳定性 挥发性成分 SDE-GC-MS分析技术
下载PDF
合成高密度燃料的氧化安定性及贮存寿命预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米镇涛 周震寰 +2 位作者 张香文 李家玲 姚家骧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4-517,共4页
利用升温加速氧化的方法 ,在 130℃~ 170℃的范围内 ,测定了新型人工合成高能量密度燃料HDF 1中抗氧化添加剂 ,2 ,6 二叔丁基对甲酚 (BHT)的消耗速率 ,通过动力学数据的拟合 ,得出HDF 1燃料中BHT的消耗动力学方程 ,从而 ,预测了HDF 1... 利用升温加速氧化的方法 ,在 130℃~ 170℃的范围内 ,测定了新型人工合成高能量密度燃料HDF 1中抗氧化添加剂 ,2 ,6 二叔丁基对甲酚 (BHT)的消耗速率 ,通过动力学数据的拟合 ,得出HDF 1燃料中BHT的消耗动力学方程 ,从而 ,预测了HDF 1在常温下的贮存寿命不短于 2 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F-1高密度燃料 2 6-二叔丁基对甲酚 氧化添加剂 消耗速率 贮存寿命预测 氧化安定性 开温加速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