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友元 张萍 曾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39-739,共1页
关键词 内科学 冠心病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瑞霞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3-223,共1页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认为是AS发生的关键启动因素。大量研究表明,oxLD...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认为是AS发生的关键启动因素。大量研究表明,oxLDL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改变,导致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破坏血管内皮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瑞霞 李建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8期33-37,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过程极其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炎性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1-3]。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AS形成的...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过程极其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炎性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1-3]。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AS形成的关键启动因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LDL 循环血液 ELISA 检测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低密度蛋白 胆固醇 胆甾醇
下载PDF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娟 郝晨光 +1 位作者 何丹 马建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1-165,175,共6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48例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48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后7 d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非障碍组(n=77)和障碍组(n=71);分别采用过氧化氢酶法和比色法测定两组血清sdLDL-C和T-AOC水平,并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T-AOC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障碍组相比,障碍组血清sd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T-AOC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516,P<0.05),T-AOC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4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血清sdLDL-C和T-AOC是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水平升高,T-AOC水平降低,二者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利拉鲁肽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蛋白 NOD样受体3
下载PDF
基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残余胆固醇协调性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巢伟 朱俊 +2 位作者 郑谌 许小明 孔丽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67-470,48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残余胆固醇(RC)协调性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LDL-C/RC协调性分为4组,A组(低LDL-C... 目的 探讨基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残余胆固醇(RC)协调性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LDL-C/RC协调性分为4组,A组(低LDL-C/低RC,n=30)、B组(低LDL-C/高RC,n=28)、C组(高LDL-C/低RC,n=36)和D组(高LDL-C/高RC,n=32)。再按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和非颈动脉硬化组,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4组在糖尿病病程、血脂异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LDL-C、总胆固醇(TC)、R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和颈动脉硬化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D组cIMT值最大,颈动脉硬化检出率最高。与非颈动脉硬化组比较,颈动脉硬化组TG、LDL-C、TC、RC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LDL-C/高RC(OR=2.546,95%CI:1.390~3.417)、高LDL-C/低RC(OR=2.328,95%CI:1.528~4.178)、高LDL-C/高RC(OR=3.113,95%CI:1.781~6.472)是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RC协调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其中以高LDL-C/高RC的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性最高,临床应当兼顾检测与调控LDL-C、RC水平,以期降低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残余胆固醇 协调性 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身体质量指数联合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预测2型糖尿病风险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庆华 李军华 +3 位作者 霍燕飞 郭子静 李霞 李宗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0-94,I0003,共6页
目的利用体检指标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riglycerid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TG/HDL-C)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风险。方法基于瑞慈医疗集团2010—2... 目的利用体检指标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riglycerid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TG/HDL-C)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风险。方法基于瑞慈医疗集团2010—2016年体检人群的数据库,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观测不同BMI的人群基线TG/HDL-C对随访期间T2DM风险的影响,并分析TG/HDL-C与BMI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在随访期间,13685例研究对象中共有315例最终诊断为T2DM。以BMI=24 kg/m^(2)为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个亚组。BMI<24 kg/m^(2)的亚组共有8238例研究对象,96例在随访结束时患T2DM,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升高的TG/HDL-C导致T2DM事件的风险较高[HR 95%CI=1.47(1.23,1.74),P<0.001]。与最低五分位数(Q1)相比,升高的TG/HDL-C五分位数(Q2~Q5)T2DM发病率增加[HR 95%CI分别为:0.73(0.28,1.93)、2.75(1.29,5.85)、2.81(1.28,6.20)和3.91(1.51,10.11)]。BMI≥24 kg/m^(2)的亚组共有5447例研究对象,219例在随访结束时患T2DM。在两个亚组中,随着TG/HDL-C的增加,T2DM患病风险均呈非线性增加,这一变化在BMI<24 kg/m^(2)的亚组更为明显。绘制两个亚组TG/HDLC与3年和5年T2DM发病的ROC曲线,在BMI<24 kg/m^(2)的亚组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和0.77。在BMI≥24 kg/m^(2)的亚组中,ROC曲线下面积则分别为0.55和0.57。结论在BMI<24 kg/m^(2)的人群中,TG/HDL-C的升高提示T2DM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身体质量指数 三酰甘油 密度蛋白胆固醇 非线性关系 疾病风险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廖强华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的50名体检健康者的临床资料纳为对照组。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3例,UAER<30 mg/24 h)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7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ysC、Hcy、sdLDL-C、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析血清CysC、Hcy及sdLDL-C水平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Hcy、sdLDL-C、BUN及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 GFR低于对照组(均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Hcy、sdLDL-C、BUN及Cr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eGFR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sC、Hcy、sdLDL-C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47、0.855及0.947,敏感度分别为0.771、0.857、0.829及0.886,特异度分别为0.708、0.729、0.667及0.875。结论 血清CysC、Hcy及sdLDL-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效能,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半胱氨酸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艾宝民 夏敏 +1 位作者 唐志红 凌文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的影响 ,并探讨其与组织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用 10 0mg/L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2 4h ,分别测定巨噬细胞胞浆和溶酶体中胆固醇的含量以... 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的影响 ,并探讨其与组织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用 10 0mg/L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2 4h ,分别测定巨噬细胞胞浆和溶酶体中胆固醇的含量以及溶酶体中组织蛋白酶的活性。结果发现 ,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引起细胞胆固醇含量增加 (分别为 2 2 .2± 0 .4 μg和 2 2 .5 5± 0 .15 μg比对照组的 7.0± 0 .4 μg ,P <0 .0 1) ,但蓄积部位和形式完全不同 ,前者蓄积部位主要在胞浆并以胆固醇酯为主 (胞浆与溶酶体分别为 18.9± 0 .4 μg和3.3± 0 .2 μg ,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分别为 0 .73± 0 .0 5 μg和 18.1± 0 .4 μg) ,后者主要在溶酶体并以游离胆固醇为主 (胞浆与溶酶体分别为 3.6 5± 0 .14 μg和 18.90± 0 .15 μg ,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分别为 14 .13± 0 .14 μg和 4 .77±0 .33μg) ;前者不引起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活性改变和蛋白含量增加 (组织蛋白酶L和D分别为 99.5± 3.4和 2 8.0± 2 .4 ,对照组分别为 10 2 .3± 8.2和 2 7.3± 1.6 ,P >0 .0 5 ;蛋白含量为 8.8± 0 .4 μg ,对照组为 9.0± 0 .3μg,P >0 .0 5 ) ;后者则造成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活性的明显降低和蛋白蓄积 (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氧化低密度蛋白对巨噬细胞蓄积胆固醇的影响 荧光分光光度法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溶酶体 胆固醇 组织蛋白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青 柏世玉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2-2022-09本院确诊的T2DM患者217例,依据是否合并AMI将其分为T2DM+AMI组(n=108)和T2DM组(n=...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2-2022-09本院确诊的T2DM患者217例,依据是否合并AMI将其分为T2DM+AMI组(n=108)和T2DM组(n=109),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86)。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同时计算NHR,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T2DM并发AMI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用于评估hs-CRP和NHR对T2DM患者发生AMI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AMI组WBC、NEU、TC、TG、hs-CRP和NHR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降低;与T2DM组比较,T2DM+AMI组WBC、NEU、TG、hs-CRP和NH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和NHR与T2DM患者发生AMI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表明,hs-CRP和NHR联合检测对T2DM发生AMI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64-0.868)。结论:hs-CRP和NHR升高与T2DM患者发生AMI有关,hs-CRP和NHR可预测T2DM患者AM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比值 2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风险评估价值
11
作者 桂静 王峰 +2 位作者 杨慧 蔡于茂 洪创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95-2002,共8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风险评估潜力。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门诊就诊的单纯高脂血症组病例60例、PTB组病例100例、T2DM组病例100例和T2DM合并PTB组病例100例,其中PTB...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风险评估潜力。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门诊就诊的单纯高脂血症组病例60例、PTB组病例100例、T2DM组病例100例和T2DM合并PTB组病例100例,其中PTB组、T2DM组和T2DM合并PTB组再二次分组为血脂正常亚组40例和高脂血症亚组60例,共计360例为病例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入组年龄段为35~70岁。各组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液中的HbA1C、INS、FSG、TC、TG、HDL、LDL、ApoA I和Apo B,并采用ELISA法检测oxLDL,比较各组间的水平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oxLDL水平与PTB和T2DM合并PTB的关联。结果T2DM高脂血症亚组的BMI、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情况与T2DM合并PTB高脂血症亚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高脂血症亚组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2倍以上,其血脂正常亚组的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PTB高脂血症亚组和单纯高脂血症组的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倍以上,但与PTB高脂血症亚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高脂血症亚组和T2DM合并PTB高脂血症亚组的TG和LDL均与oxLDL呈显著正线性相关(R=0.352,P<0.05),PTB高脂血症亚组人群的CHOL和LDL均与oxLDL呈显著正线性相关(R=0.441,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xLDL高于对照组2倍以上水平均是PTB和T2DM合并PTB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显著升高的oxLDL水平可能是T2DM和PTB共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对oxLDL高于对照组2倍以上水平作为一个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水平去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肺结核 氧化低密度蛋白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欢欢 陈克龙 +2 位作者 黎斌 支海鸯 陈凌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4期358-361,366,共5页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9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9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62例,认知正常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DL-C、Hcy、Cys C对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预测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这些实验室指标与CSVD认知障碍患者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障碍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以及Hcy、Cys C水平均高于认知正常组,HDL-C、白蛋白水平均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OR=4.221)、糖尿病(OR=3.059)、HDL-C(OR=0.070)、Hcy(OR=1.176)、Cys C(OR=1.178)均是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DL-C、Hcy、Cys C预测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723、0.807、0.799。HDL-C与CSVD认知障碍患者Mo CA评分呈正相关(r=0.362,P=0.004),而Hcy、Cys C与Mo 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410、-0.394,均P<0.01)。结论 HDL-C、Hcy、Cys C与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可为认知障碍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胱抑素C 密度蛋白胆固醇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利伐沙班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袁媛 刘迟 +4 位作者 李光慧 张晓丹 王利苹 黄仲义 王斌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RIV)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措施,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常规培养液),Ox-LDL组(B组,100μg/mL Ox-LDL的培养液),Ox-LDL+RIV125组(C1组,100μg/mL...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RIV)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措施,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常规培养液),Ox-LDL组(B组,100μg/mL Ox-LDL的培养液),Ox-LDL+RIV125组(C1组,100μg/mL Ox-LDL和125 ng/mL RIV的培养液),Ox-LDL+RIV250组(C2组,100μg/mL Ox-LDL和250 ng/mL RIV的培养液)和Ox-LDL+RIV500组(C3组,100μg/mL Ox-LDL和500 ng/mLRIV的培养液),各组细胞均处理48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受体(uP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C1组、C2组、C3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uPAR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3组IL-1β,TNF-α,IL-6水平和p-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RIV能显著恢复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和由Ox-LDL引起的炎性反应,可能通过NF-κB和uPAR的调节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蛋白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受体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中不同氧化产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胆固醇蓄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宝民 夏敏 +1 位作者 唐志红 凌文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5-366,共2页
为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中不同氧化产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分别用1 0 0mg L的铜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次氯酸钠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2 4h ,分别测定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胆固醇和总蛋白的含量... 为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中不同氧化产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分别用1 0 0mg L的铜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次氯酸钠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2 4h ,分别测定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胆固醇和总蛋白的含量以及溶酶体中组织蛋白酶L的活性。结果发现 ,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次氯酸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引起总胆固醇和总蛋白在溶酶体蓄积 (实验组总胆固醇分别为 1 6 .90± 0 .1 5 μg和1 5 .1 1± 0 .5 4 μg ,对照组为 3.2 8± 0 .0 8μg ,P <0 .0 1 ;实验组总蛋白分别为 1 7.93± 1 .6 6 μg和 2 1 .0 0± 1 .6 8μg ,对照组为 1 3.39± 2 .6 4 μg ,P <0 .0 1 )。但蓄积的胆固醇类型有所不同 ,前者以游离胆固醇为主 (游离胆固醇为 1 4 .1 3± 0 .1 4μg ,胆固醇酯为 4 .77± 0 .33μg) ;后者则以胆固醇酯为主 (游离胆固醇为 5 .0 1± 0 .30 μg ,胆固醇酯为 1 0 .1 0± 0 .4 8μg)。铜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造成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活性明显下降 (1 1 .1± 2 .3kau g比 73.2± 1 5 .0kau g ,P <0 .0 1 ) ,而次氯酸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不明显 (73.6± 9.5比 73.2± 1 5 .0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不同氧化产物引起溶酶体胆固醇蓄积的种类不同 ,而蛋白降解受阻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氧化低密度蛋白不同氧化产物对胆固醇蓄积的作用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溶解体 胆固醇 组织蛋白酶L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2 位作者 谢湘竹 董劭壮 董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1-636,共6页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LDL预处理脂肪细胞24h后,再以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24h,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和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mRNA表达,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低浓度ox-LDL(12.5~25μg/mL)干预24h可增加脂肪细胞ABCA1,LXRα和SR-BImRNA的表达,并促进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而高浓度(50μg/mL)则无此作用。将脂肪细胞用25μg/mL ox-LDL预处理24h,再用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细胞,ABCA1和LXRαmRNA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同时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增加,而SR-BI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ox-LDL不仅可促进脂肪细胞LXRα-ABCA1-apoA-I通路,还可上调SR-BI表达,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Ox-LDL这种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维持脂肪细胞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还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蛋白 肪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B族I清道夫受体 肝X受体Α
下载PDF
3种中药成分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楼彩霞 王弋 +2 位作者 代路路 龙淑娴 黄小琼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姜黄素、连翘苷、白藜芦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等体积基础培养液),溶剂对照组[等体积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基础培养液],Ox-LDL组(20μg/m... 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姜黄素、连翘苷、白藜芦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等体积基础培养液),溶剂对照组[等体积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基础培养液],Ox-LDL组(20μg/mL Ox-LDL),姜黄素①②③④组(20μg/mL Ox-LDL+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姜黄素),连翘苷①②③④组(20μg/mL Ox-LD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连翘苷),白藜芦醇①②③组(20μg/mL Ox-LD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白藜芦醇),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x-LDL组比较,姜黄素、白藜芦醇各剂量组,连翘苷④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姜黄素③组、连翘苷②③④组、白藜芦醇各剂量组细胞LC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姜黄素、连翘苷和白藜芦醇可抑制Ox-LDL诱导下HAEC的增殖,可激发受损细胞自噬,抑制炎性因子COX-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连翘苷 白藜芦醇 氧化低密度蛋白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细胞自噬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哮喘的因果关系
17
作者 阿衣古丽·阿布来提 辛莹 黄小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为工具变量,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法探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哮喘的因果关系。方法根据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基因数据,借助MR-base平台... 目的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为工具变量,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法探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哮喘的因果关系。方法根据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基因数据,借助MR-base平台,获得2020年3月10日至2023年3月10日样本量最大的LDL-C及哮喘的GWAS数据,筛选出与LDL-C相关的SNP(筛选条件设定为P<5×10-8),通过逆方差加权分析法(IVW)、加权中位数法(WME)、加权模型、简单模型和MR-Egger法分析LDL-C与哮喘风险的关系,同时绘制SNP相关的LDL-C与哮喘风险的森林图及散点图。结果筛选出的301个SNP均与哮喘不存在基因多效性(MR-Egger回归截距0.007)。所有的回归结果均显示,LDL-C为哮喘的危险因素,MR-Egger回归OR=1.609(95%CI 1.228~2.107)、WME OR=1.448(95%CI 1.266~1.656)、IVW OR=1.499(95%CI 1.348~1.667)、加权模型OR=1.462(95%CI 1.212~1.763)、简单模型OR=1.374(95%CI 1.024~1.846)。MR-Egger回归结果显示统计量Q=1095.819(P<0.001),提示SNP间存在异质性,故选择随机效应IVW模型。结论LDL-C与哮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LDL-C水平越高,哮喘发病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哮喘 因果关系 基因组学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安娟 王秀艳 +5 位作者 任补元 娜日苏 邬晓春 王淑芳 梅艳 刘贞庆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25(OH)D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并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200...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25(OH)D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并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200例,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1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斑块厚度、内部回声、超微血流和溃疡情况及纤维帽是否完整的特点将桥本甲状腺炎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n=132)和易损斑块组(n=68)。记录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LDL-C、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5(OH)D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患者LDL-C、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L-C、HCY均是导致颈动脉发生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DL-C、HCY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AUC分别为0.662、0.633,灵敏度分别为0.706、0.824,特异度分别为0.636和0.273。结论25(OH)D3、LDL-C、HCY、GLU、TC、HDL-C均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LDL-C、HCY均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半胱氨酸 桥本甲状腺炎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
19
作者 刘小双 郭宁 赵宛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丘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得分将患者...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丘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n=35)和认知正常组(MoCA评分26~30分,n=45);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水平,并计算non-HDL-C水平。采用Perason相关分析non-HDL-C、Hcy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non-HDL-C、Hcy水平诊断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效能。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丘脑梗死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50)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n=5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non-HDL-C、Hcy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认知正常组受试者血清non-HDL-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梗死患者non-HDL-C、Hcy水平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Hcy水平诊断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敏感度为0.724,特异度为0.630;non-HDL-C水平诊断认知障碍的AUC为0.738,敏感度为0.701,特异度为0.870;Hcy联合non-HDL-C诊断认知障碍的AUC为0.769,敏感度为0.758,特异度为0.889。Hcy联合non-HDL-C诊断认知障碍的效能优于non-HDL-C、Hcy单独诊断。心房颤动及non-HDL-C、Hcy水平和NIHSS评分升高是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on-HDL-C、Hcy水平均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呈正相关,non-HDL-C、Hcy水平可用于诊断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且联合检测诊断效果更优。心房颤动及non-HDL-C、Hcy水平和NIHSS评分升高是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梗死 认知障碍 非高密度蛋白胆固醇 半胱氨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同亚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张秀云 《包头医学》 2024年第2期1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不同亚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500例。术后随访1年,经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不同亚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500例。术后随访1年,经电话、门诊复查形式获取患者预后信息,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终点事件发生的因素。结果:500例患者,其中105例出现终点事件,其中心绞痛48例,靶血管病变重建27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加重均12例,心源性死亡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FPG、TC、TG、LDL-C3、LDL-C4、LDL-C5、LDL-C6、sLDL-C可能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PG、sLDL-C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因素,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LDL-C不同亚型水平与预后均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