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白藜芦醇处理对黄皮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林育钊 冯梦棐 +3 位作者 陈洪彬 蒋璇靓 郑金水 吴锦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4-812,共9页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属于芸香科,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内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然而,黄皮果实因其果皮较薄、果肉较软,易受到机械损伤或发生果实腐烂、果皮褐变、贮藏特性丧失等症状,最终降低了果实采后...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属于芸香科,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内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然而,黄皮果实因其果皮较薄、果肉较软,易受到机械损伤或发生果实腐烂、果皮褐变、贮藏特性丧失等症状,最终降低了果实采后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安全、环境友好的采后保鲜技术,以提升黄皮果实贮藏特性及其采后品质,从而延长果实保鲜期。氧化白藜芦醇(OXY)是一种天然活性产物,具有抗褐变、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等功效。有研究表明,OXY在药用保健领域研究较多而在食品保鲜中研究较少。目前尚无关于外源OXY处理提高黄皮果实贮藏特性与采后品质的研究报道。因此,为探究外源OXY处理对黄皮果实采后保鲜效应的影响,以鸡心黄皮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0.2 g/L OXY溶液与蒸馏水(CK)浸泡处理黄皮果实30 min,随后取出果实晾干并装袋(每袋装50颗果实),置于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25±1)℃的条件下贮藏10 d,每2 d取样观察,测定黄皮果实的贮藏特性与采后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OXY处理能减缓采后黄皮果实的果皮细胞膜透性、褐变度和褐变指数的上升趋势,维持较高水平的果实商品率与较低水平的果实失重率。另外,OXY处理能维持采后黄皮果实较高的果皮L^(*)值、色调角h值和较高的果皮总酚含量,而降低果皮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酚酶活性。此外,OXY处理也可维持采后黄皮果实较高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蔗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因此,外源OXY处理能有效提高黄皮果实的采后贮藏特性,稳定果实果皮的外观品质与果肉营养品质,进而延长黄皮果实的采后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果实 氧化白藜芦醇 贮藏特性 采后品质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的合成工艺改进及其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陈莹 周华 晏日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52-159,共8页
将用于制备E型烯烃的Wittig-Horner反应法应用于氧化白藜芦醇的全合成中。以价廉易得的3,5-二甲氧基苄醇、2,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溴代、Arbuzov重排反应及Wittig-Horner反应得到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中间体,最后该中间体... 将用于制备E型烯烃的Wittig-Horner反应法应用于氧化白藜芦醇的全合成中。以价廉易得的3,5-二甲氧基苄醇、2,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溴代、Arbuzov重排反应及Wittig-Horner反应得到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中间体,最后该中间体在AlCl 3作用下进行脱甲基反应,成功制备了目标产物氧化白藜芦醇。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步骤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便捷、产率较高。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熔点、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磁共振仪确认结构。以维生素C、2,6-二丁基对甲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为参照,通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讨论了氧化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白皮杉醇、白藜芦醇、茶多酚作比较。结果表明,氧化白藜芦醇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远大于维生素C、BHT、TBHQ,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强于白藜芦醇和BHT,抗氧化性良好。研究结果可促进氧化白藜芦醇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WITTIG-HORNER反应 合成 脱甲基 氧化活性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抗隐球菌体外药敏实验分析
3
作者 曹婷 谈楚琛 +1 位作者 周洁 翟晓翔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探讨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真菌药物对隐球菌是否有增效作用。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提出的标准方案M27-A3,对隐球菌进行氧化白藜芦醇与伊曲康唑、米卡芬净、5-氟胞嘧啶(5-FC)单药药敏实验,以及以分级抑菌浓度指... 目的 探讨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真菌药物对隐球菌是否有增效作用。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提出的标准方案M27-A3,对隐球菌进行氧化白藜芦醇与伊曲康唑、米卡芬净、5-氟胞嘧啶(5-FC)单药药敏实验,以及以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为判定指标棋盘法联合药敏实验。观察单独应用氧化白藜芦醇与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氧化白藜芦醇联合3种抗真菌药的MIC及3种抗真菌药物分别联合氧化白藜芦醇的FICI。结果 氧化白藜芦醇的MIC为250~1 000 mg/L;氧化白藜芦醇与米卡芬净、伊曲康唑、5-FC联合时FICI≤0.5的比例分别是87.5%、62.5%和5.0%。结论 氧化白藜芦醇对隐球菌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其与米卡芬净、伊曲康唑联合有协同作用,与5-FC无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伊曲康唑 5-氟胞嘧啶 米卡芬净 隐球菌
下载PDF
桑枝中氧化白藜芦醇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佟志远 颜新培 +4 位作者 李顺祥 周晋 蔡光先 郑群怡 黄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8-951,共4页
氧化白藜芦醇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为了从桑枝中有效提取这一生物活性物质,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桑枝粗提液,通过硅胶柱、葡聚糖柱柱层析法分离制备桑枝氧化白藜芦醇样品。运用核磁共振、HPLC-MS等方法鉴定样品的化学结构和分子质... 氧化白藜芦醇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为了从桑枝中有效提取这一生物活性物质,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桑枝粗提液,通过硅胶柱、葡聚糖柱柱层析法分离制备桑枝氧化白藜芦醇样品。运用核磁共振、HPLC-MS等方法鉴定样品的化学结构和分子质量,证实制备样品为氧化白藜芦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质量分数大于99%。研究结果为从桑枝中分离提取氧化白藜芦醇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桑枝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孟祥春 黄泽鹏 +1 位作者 黎家妍 邹永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2期6-10,14,共6页
为探索氧化白藜芦醇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氧化褐变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采用质量分数0.005%,0.010%和0.020%氧化白藜芦醇溶液清洗鲜切加工后的马铃薯切片,以水清洗为负对照,以间苯二酚和VC的复配溶液清洗处理为正对照,观察评价贮... 为探索氧化白藜芦醇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氧化褐变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采用质量分数0.005%,0.010%和0.020%氧化白藜芦醇溶液清洗鲜切加工后的马铃薯切片,以水清洗为负对照,以间苯二酚和VC的复配溶液清洗处理为正对照,观察评价贮藏期间切面色差、整体感官品质(OVQ)、褐变程度,以及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多酚氧化酶(PPO)、络氨酸酶(TY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和变化。结果表明,氧化白藜芦醇清洗处理能较好地保持鲜切马铃薯切片的色泽(较高的L*值和ΔE*值及较低的a*值)和OVQ,维持贮藏后期的Ho值,抑制贮藏期内马铃薯切面褐变现象的产生,延长贮藏期。同时,可一定程度地降低PPO和TYE活性,增强CAT和SOD活性。结果表明,氧化白藜芦醇的清洗效果好,其对鲜切马铃薯切片在贮藏期内的品质有一定的保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鲜切马铃薯 褐变 色差 酶活性
下载PDF
桑中氧化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熊斯 周晋 +3 位作者 唐敏 赵小芳 程思佳 李顺祥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对近年来氧化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认为氧化白藜芦醇目前来源主要有天然植物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转化3种途径,能快速被机体吸收且较低血药浓度就能发挥抗肿瘤、抑制酪氨酸活性,抗肥胖、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制备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纳米乳液提高氧化白藜芦醇口服生物利用率及透皮吸收效率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俊 王群 +3 位作者 刘果 苗建银 谢琳 曹庸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220,共11页
本研究制备纳米乳液改善氧化白藜芦醇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通过体外药物溶出实验、脂解实验、Caco-2跨膜细胞转运实验、透皮吸收实验评价了纳米乳液对氧化白藜芦醇生物利用率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氧化白藜芦醇纳米乳液和氧化白藜芦醇... 本研究制备纳米乳液改善氧化白藜芦醇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通过体外药物溶出实验、脂解实验、Caco-2跨膜细胞转运实验、透皮吸收实验评价了纳米乳液对氧化白藜芦醇生物利用率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氧化白藜芦醇纳米乳液和氧化白藜芦醇化合物自身的生物利用率在进食状态下分别为61.22%和23.47%,禁食状态下为56.12%和22.45%。纳米乳液使氧化白藜芦醇在小肠上皮细胞的扩散速度由中速上升至快速,扩散形式为被动渗透,表观渗透系数Papp(AP-BL)值1.69×10^-5 cm/sec,Papp(BL-AP)值8.94×10^-6cm/sec,ER=Rpapp(AP-BL)/(BL-AP)=1.89。6 h时氧化白藜芦醇纳米乳液和化合物的经皮扩散透过量分别为51.76和5.73μg/cm^2 skin。结论:氧化白藜芦醇纳米乳液比化合物本身的生物利用率提升了3倍,显著提升氧化白藜芦醇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的吸收转运量(提升2~4倍)和透皮吸收效率(p<0.05),本实验为氧化白藜芦醇的应用奠定研究基础,为其有效地发挥生物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纳米乳液 体外消化模拟 Caco-2单层细胞模型 透皮吸收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韩彬 夏莉莎 +3 位作者 蒙宁 任为 刘媛琪 周黎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92-1699,共8页
目的考察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7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组(5 mg/kg)、白藜芦醇组(40 mg/kg)、氧化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20、40、60 mg/kg),各组腹腔注射给药21 d。然后,测量小... 目的考察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7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组(5 mg/kg)、白藜芦醇组(40 mg/kg)、氧化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20、40、60 mg/kg),各组腹腔注射给药21 d。然后,测量小鼠体质量及肿瘤、淋巴结体积和质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MMP-9、VEGF-C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氧化白藜芦醇组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淋巴结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少(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淋巴结转移更少;MMP-9、VEGF-C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氧化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肝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对鲜切苹果及果汁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春 黎家妍 +2 位作者 黄泽鹏 孟祥春 邹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85-289,295,共6页
为研究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OXY)对苹果褐变的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OXY对鲜切苹果、苹果汁进行处理,探讨在不同储藏阶段切片色度和果汁褐变度变化情况及OXY对苹果汁内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 为研究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OXY)对苹果褐变的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OXY对鲜切苹果、苹果汁进行处理,探讨在不同储藏阶段切片色度和果汁褐变度变化情况及OXY对苹果汁内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XY可改善苹果切片的感官品质,显著延缓切片L*值的降低(P<0.05),抑制a*、b*、ΔE值的升高(P<0.05)。同时,OXY还能显著降低苹果汁褐变度(P<0.05),显著抑制苹果汁内PPO和POD活性(P<0.05)。综上,OXY能有效抑制鲜切苹果片及苹果汁褐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苹果内PPO和POD活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果汁 氧化白藜芦醇 褐变 多酚氧化 氧化物酶
下载PDF
柘木多酚和氧化白藜芦醇的制备与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建萍 陈倩 +3 位作者 曹俊东 唐崇明 李雅丽 刘江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0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对柘木多酚及其中主要成分进行制备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柘木茎的75%乙醇提取物采用AB-8大孔树脂精制,对其中的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HPLC含量测定,采用DPPH和ABTS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柘木茎经精制... 目的:对柘木多酚及其中主要成分进行制备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柘木茎的75%乙醇提取物采用AB-8大孔树脂精制,对其中的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HPLC含量测定,采用DPPH和ABTS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柘木茎经精制获得柘木多酚CTP-1、CTP-2;从CTP-1进一步分离获得化合物1,经鉴定为氧化白藜芦醇。HPLC分析表明,二者中均主要含有氧化白藜芦醇。抗氧化活性测验结果表明,CTP-1、CTP-2及氧化白藜芦醇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9. 1、25. 3、11. 2μg·m L^(-1),对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49. 3、60. 1、29. 7μg·m L^(-1)。结论:柘木多酚具有强抗氧化活性,氧化白藜芦醇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木 多酚 氧化白藜芦醇 氧化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曼 裴玲 +1 位作者 王宜尚 陈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47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分析了氧化白藜芦醇分子酚羟基在不同溶剂中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大小,对其三种抗氧化机制:H原子转移(HAT)机制、逐步电子转移质子转移(SET-PT)机制、质子优先损失电子转移(SPLET)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气...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分析了氧化白藜芦醇分子酚羟基在不同溶剂中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大小,对其三种抗氧化机制:H原子转移(HAT)机制、逐步电子转移质子转移(SET-PT)机制、质子优先损失电子转移(SPLET)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气相中不同位置酚羟基清除·OH、·OOH自由基的抗氧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任何溶剂中氧化白藜芦醇分子C4’位的酚羟基活性最高,在气相和苯中HAT机制是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最主要机制,在极性溶剂中SET-PT机制是热力学上最有利的途径,而在所有环境中SPLET机制都不是最主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密度泛函理论 氧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协同治疗黄褐斑作用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利营 崔柏宁 +4 位作者 王艳 李棣华 张蕾 刘俊红 白婉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35-2040,共6页
采用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并结合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协同抑制酪氨酸酶配比;将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按照较优活性配比制备成胶束溶液,中波紫外照射法复制小鼠黄褐斑模型,给药治疗后,检测小鼠血清和皮肤组织中的超... 采用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并结合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协同抑制酪氨酸酶配比;将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按照较优活性配比制备成胶束溶液,中波紫外照射法复制小鼠黄褐斑模型,给药治疗后,检测小鼠血清和皮肤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结果表明,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3∶5;光甘草定胶束溶液、氧化白藜芦醇胶束溶液及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复配胶束溶液均可降低黄褐斑小鼠皮肤组织和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提高SOD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复配组在血清中的SOD活性升高了24.71U/m L,MDA含量降低了7.90U/m L;在皮肤组织中的SOD活性升高了15.14 U/mg prot,MDA含量降低了1.60 U/mg prot,说明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复配胶束溶液效果最佳。光甘草定和氧化白藜芦醇对黄褐斑的形成具有保护作用,并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光甘草定 氧化白藜芦醇 酪氨酸酶 协同作用 生物工程
下载PDF
采后氧化白藜芦醇处理对荔枝果实品质与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雪 蒋璇靓 +3 位作者 陈洪彬 吴一晶 郑宗平 林河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为研究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OXY)对采后荔枝果实的保鲜作用,该试验以“岵山晚荔”荔枝果实为试材,采用0.05、0.1、0.2、0.3 g/L 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OXY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组)对采后荔枝果实进行浸泡5 min的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 为研究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OXY)对采后荔枝果实的保鲜作用,该试验以“岵山晚荔”荔枝果实为试材,采用0.05、0.1、0.2、0.3 g/L 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OXY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组)对采后荔枝果实进行浸泡5 min的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OXY处理组和对照处理组对荔枝果实褐变指数、感病指数和商品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OXY处理浓度为0.2 g/L。而后以0.2 g/L OXY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组)处理采后荔枝果实,进一步探究OXY对荔枝果实采后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 g/L OXY处理可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延缓采后荔枝果皮L^(*)值和a^(*)值的下降,较好地保持荔枝果实的外观色泽;抑制贮藏后期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增加,有效控制采后荔枝果实褐变指数和感病指数的升高,显著提高采后荔枝果实的商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氧化白藜芦醇 耐贮性 抗褐变 商品率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的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杰 徐志琴 +2 位作者 吴倩华 邹永 徐新军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3期545-547,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9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在光照...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9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在光照、高温、氧化、酸碱破坏下,分离度良好,氧化白藜芦醇在19.28~192.88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氧化白藜芦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体内外抑制小鼠肉瘤S180的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夏静 熊尧 +2 位作者 任为 许可 周黎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74-176,共3页
目的:研究氧化白藜芦醇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株以及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氧化白藜芦醇对人的各种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建立小鼠S180肉瘤移植瘤模型,分... 目的:研究氧化白藜芦醇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株以及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氧化白藜芦醇对人的各种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建立小鼠S180肉瘤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氧化白藜芦醇80、40、20mg·kg-1剂量组,以实体瘤瘤块重量及抑瘤率为指标评价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其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MTT结果显示,氧化白藜芦醇对K562,SK-OV-3,MCF-7,SMMC-7721,A549,HNE-1和SW-480细胞株IC50值分别为52.88±3.21,11.55±5.42,23.61±2.13,58.13±4.84,7.44±2.94,67.73±7.23和62.86±5.2μg·ml-1,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体外生长作用。体内试验显示氧化白藜芦醇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明显,80、40、20mg·kg-1三个剂量组对S180移植瘤抑制率为77.78%,61.43%和38.56%,呈一定量效关系,并对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人肿瘤细胞株 S180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宇 周黎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38-341,共4页
氧化白藜芦醇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早期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病毒、抗褐变、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氧化白藜芦醇被发现还具有抗肿瘤、抗肥胖、抗糖尿病、保护肠黏膜等药理作用。与此同时,氧化白藜... 氧化白藜芦醇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早期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病毒、抗褐变、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氧化白藜芦醇被发现还具有抗肿瘤、抗肥胖、抗糖尿病、保护肠黏膜等药理作用。与此同时,氧化白藜芦醇作为一种药物分子与机体疾病之间的作用机制也被进一步阐明。本文将总结近五年来氧化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及机制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中的4种残留溶剂
17
作者 徐志琴 沈杰 +2 位作者 陈子礼 邹永 徐新军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9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建立氧化白藜芦醇中叔丁醇、乙醇、乙酸乙酯、乙二醇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DB-62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30 m×0.32 mm,1.8μm),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300℃,... 目的:建立氧化白藜芦醇中叔丁醇、乙醇、乙酸乙酯、乙二醇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DB-62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30 m×0.32 mm,1.8μm),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30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70℃保持3 min,以30℃ min^-1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持8 min,然后以30℃ min^-1的速率升温至210℃),流速为3 mL min^-1。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进样体积为1μL。结果:4种有机溶剂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叔丁醇、乙醇、乙酸乙酯、乙二醇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395.28~1482.3μg mL-1(r=0.9999)、398.16~1493.1μg mL^-1(r=0.9999)、395.84~1484.4μg mL^-1(r=0.9999)、53.12~199.2μg mL^-1(r=0.9996);定量限分别为9.88、19.91、19.79、53.12μg mL^-1,检测限分别为3.95、9.95、9.90、19.92μg mL^-1;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5.0%;乙醇、叔丁醇、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81%、96.72%、99.14%、99.51%,RSD分别为2.93%、3.98%、2.75%、3.34%,且精密度较好。测定样品三批,样品中叔丁醇的残留量分别为0.03%,0.12%和0.02%,乙醇、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均未被检测到。结论:本文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氧化白藜芦醇中4种残留溶剂的分离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在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杨红专 吴炳火 黄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抑制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生长的IC50;采用Transwell法测定经不同浓度氧化白藜芦醇(25μM、50μM和100μM... 目的:研究氧化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抑制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生长的IC50;采用Transwell法测定经不同浓度氧化白藜芦醇(25μM、50μM和100μM)以及白藜芦醇50μM与细胞共培养24h后细胞的迁移率。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白藜芦醇抑制QGY-7701和SMMC-772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00.37±21.97μM和74.39±9.30μM。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经25μM、50μM、100μM氧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50μM处理24h后,各实验组细胞迁移率分别是74.96±2.85%、60.26±9.25%、38.58±8.69%和46.80±8.43%。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白藜芦醇浓度越高,细胞迁移率越低。结论:氧化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的细胞增殖作用;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迁移能力,其抑制能力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肝癌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苷)的植物资源分布及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虢小翊 周晋 +2 位作者 李顺祥 曹亮 黄丹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63-67,共5页
氧化白藜芦醇及其苷类是植物中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近年来,氧化白藜芦醇及其苷类在自然界植物中广泛发现,挖掘了多种对人类健康有积极作用的生物活性,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的推广和综合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天然植物中氧化白藜芦醇的资源分... 氧化白藜芦醇及其苷类是植物中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近年来,氧化白藜芦醇及其苷类在自然界植物中广泛发现,挖掘了多种对人类健康有积极作用的生物活性,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的推广和综合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天然植物中氧化白藜芦醇的资源分布,着重对氧化白藜芦醇及其苷类的多种药用价值,如美白作用、抗癌、保肝、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最后对其可以开发利用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桑皮苷 植物资源分布 药用价值
原文传递
氧化白藜芦醇的合成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洪宜 肖春芬 +3 位作者 魏文 陈煜 吕泽良 邹永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74-1579,共6页
研究了一种氧化白藜芦醇的简便合成方法.以廉价易得的3,5-二羟基苯乙酮(1)为原料,经甲基化及Willgerodt-Kindler重排反应得到3,5-二甲氧基苯乙酸(3),3,5-二甲氧基苯乙酸(3)与2,4-二甲氧基苯甲醛(4)经Perkin反应构建二苯乙烯骨架,再经脱... 研究了一种氧化白藜芦醇的简便合成方法.以廉价易得的3,5-二羟基苯乙酮(1)为原料,经甲基化及Willgerodt-Kindler重排反应得到3,5-二甲氧基苯乙酸(3),3,5-二甲氧基苯乙酸(3)与2,4-二甲氧基苯甲醛(4)经Perkin反应构建二苯乙烯骨架,再经脱羧及脱甲基异构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氧化白藜芦醇(7),总收率为30%.在合成过程中,各步产物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各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MS,IR,1HNMR及13C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苯乙酸 Willgerodt-Kindler重排 甲基化 PERKIN反应 脱羧反应 脱甲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