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有重点煤矿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和排放量
1
作者
蒋翠蓉
张国光
边文
《煤质技术》
2007年第S1期56-59,共4页
介绍了煤炭行业国有重点煤矿1994年和2000年的能源消费情况、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及排放量。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二
氧化碳
排放
来源
排放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观亚
李艳芳
慕鹏飞
《应用能源技术》
2017年第11期5-11,共7页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二氧化碳的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捕集二氧化碳,收获甚微。通过分析不同的二氧化碳捕集路线,探索有效的固碳方法。二氧化下游应用广泛,...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二氧化碳的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捕集二氧化碳,收获甚微。通过分析不同的二氧化碳捕集路线,探索有效的固碳方法。二氧化下游应用广泛,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二氧化碳做化工品用量最大,前景最好。通过对二氧化碳生产的典型化工品进行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当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
氧化碳来源
捕集方法
二
氧化碳
利用
化工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
3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94,共1页
美国碳科学公司(Carbon Sciences Inc.)的科学家成功演示了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其中烟气排放作为二氧化碳来源,海水作为氢的来源,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制燃料。碳科学公司首席技术官(CTO)Naveed Aslam称,三步工艺是具有高...
美国碳科学公司(Carbon Sciences Inc.)的科学家成功演示了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其中烟气排放作为二氧化碳来源,海水作为氢的来源,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制燃料。碳科学公司首席技术官(CTO)Naveed Aslam称,三步工艺是具有高度弹性的,并且这种工艺依赖于碱金属盐类催化剂和可回收利用的化工助剂。这种碳负性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可实现自持电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
氧化碳来源
工艺
燃料
可回收利用
科学家
烟气排放
温和条件
化工助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工艺
4
作者
高云
《气体分离》
2004年第3期8-17,共10页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气体的不同气源,及不同气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杂质,同时介绍了对不同杂质的去除和提纯二氧化碳气体工艺。
关键词
二
氧化碳
二
氧化碳
气体
来源
二
氧化碳
气体杂质
二
氧化碳
气体生产工艺
原文传递
中国的纺织品碳足迹
被引量:
2
5
作者
Jürgen Strhle
谢峥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4-55,共2页
“碳足迹”的概念是用来描述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集合,以生产每千克织物排放多少克二氧化碳,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纺织品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可以看到,大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生在增值链阶段(纤维的生产、...
“碳足迹”的概念是用来描述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集合,以生产每千克织物排放多少克二氧化碳,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纺织品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可以看到,大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生在增值链阶段(纤维的生产、制造、贸易和运输),50%则由日常使用产生。图1显示了纺织品从纤维到服装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
氧化碳
排放量
纺织品
生产过程
中国
生命周期分析
二
氧化碳来源
温室气体
日常使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工作面防治煤炭自然发火的措施
6
作者
郝圣艾
张世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共2页
分析了全国重点热害矿井三河尖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CO来源及工作面防治煤炭自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防治措施
氧化碳来源
煤炭
自然发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阳墙技术在建筑节能中大有可为
7
作者
晓茅
Victoria Hollick
《太阳能》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在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能源和能源替代(包括太阳能的利用)的工作仅围绕着电力问题转。 这种看法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被不少的文章所引述的一个说法推波助澜,这个说法是:在美国有近40%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
在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能源和能源替代(包括太阳能的利用)的工作仅围绕着电力问题转。 这种看法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被不少的文章所引述的一个说法推波助澜,这个说法是:在美国有近40%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建筑物的运营能耗,这句话是正确的;而据此推断,这全是因为使用矿物燃料作为发电的动力来源造成的,这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建筑节能
技术
二
氧化碳来源
能源替代
建筑行业
矿物燃料
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游生物决定地球未来?
8
作者
赵校民
《大自然探索》
2002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海洋浮游生物
温度效应
二
氧化碳来源
全球变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热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CO_2来源──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
被引量:
49
9
作者
刘再华
袁道先
+2 位作者
何师意
张美良
张加桂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分析了地热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CO_2来源,发现该类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碳稳定同位素特征与受生物圈强烈影响的表层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明显...
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分析了地热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CO_2来源,发现该类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碳稳定同位素特征与受生物圈强烈影响的表层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明显不同,前者具有较高的CO_2分压,并富集重碳稳定同位素.此外,该类系统与出露在火成岩地层中的地热系统也不同,后者水中缺少Ca^(2+),因而地表很少钙华沉积,且相对富集轻碳稳定同位素.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类系统CO_2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变质CO_2与幔源CO_2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碳酸盐岩
水文地球化学
二
氧化碳来源
水
原文传递
题名
国有重点煤矿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和排放量
1
作者
蒋翠蓉
张国光
边文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分院
出处
《煤质技术》
2007年第S1期56-59,共4页
文摘
介绍了煤炭行业国有重点煤矿1994年和2000年的能源消费情况、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及排放量。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二
氧化碳
排放
来源
排放量
分类号
X70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观亚
李艳芳
慕鹏飞
机构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应用能源技术》
2017年第11期5-11,共7页
文摘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二氧化碳的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捕集二氧化碳,收获甚微。通过分析不同的二氧化碳捕集路线,探索有效的固碳方法。二氧化下游应用广泛,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二氧化碳做化工品用量最大,前景最好。通过对二氧化碳生产的典型化工品进行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当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二
氧化碳来源
捕集方法
二
氧化碳
利用
化工品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source
Capture method
Carbon dioxide utilization
Chemical products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
3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94,共1页
文摘
美国碳科学公司(Carbon Sciences Inc.)的科学家成功演示了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其中烟气排放作为二氧化碳来源,海水作为氢的来源,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制燃料。碳科学公司首席技术官(CTO)Naveed Aslam称,三步工艺是具有高度弹性的,并且这种工艺依赖于碱金属盐类催化剂和可回收利用的化工助剂。这种碳负性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可实现自持电厂,
关键词
二
氧化碳来源
工艺
燃料
可回收利用
科学家
烟气排放
温和条件
化工助剂
分类号
TQ522.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工艺
4
作者
高云
机构
四川空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
出处
《气体分离》
2004年第3期8-17,共10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气体的不同气源,及不同气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杂质,同时介绍了对不同杂质的去除和提纯二氧化碳气体工艺。
关键词
二
氧化碳
二
氧化碳
气体
来源
二
氧化碳
气体杂质
二
氧化碳
气体生产工艺
分类号
TQ116.3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的纺织品碳足迹
被引量:
2
5
作者
Jürgen Strhle
谢峥
机构
瑞士贝宁格公司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4-55,共2页
文摘
“碳足迹”的概念是用来描述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集合,以生产每千克织物排放多少克二氧化碳,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纺织品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可以看到,大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生在增值链阶段(纤维的生产、制造、贸易和运输),50%则由日常使用产生。图1显示了纺织品从纤维到服装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关键词
二
氧化碳
排放量
纺织品
生产过程
中国
生命周期分析
二
氧化碳来源
温室气体
日常使用
分类号
TS190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X5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工作面防治煤炭自然发火的措施
6
作者
郝圣艾
张世良
机构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矿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共2页
文摘
分析了全国重点热害矿井三河尖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CO来源及工作面防治煤炭自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防治措施
氧化碳来源
煤炭
自然发火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墙技术在建筑节能中大有可为
7
作者
晓茅
Victoria Hollick
出处
《太阳能》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文摘
在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能源和能源替代(包括太阳能的利用)的工作仅围绕着电力问题转。 这种看法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被不少的文章所引述的一个说法推波助澜,这个说法是:在美国有近40%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建筑物的运营能耗,这句话是正确的;而据此推断,这全是因为使用矿物燃料作为发电的动力来源造成的,这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
太阳能
建筑节能
技术
二
氧化碳来源
能源替代
建筑行业
矿物燃料
墙
分类号
TU20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18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游生物决定地球未来?
8
作者
赵校民
出处
《大自然探索》
2002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海洋浮游生物
温度效应
二
氧化碳来源
全球变暖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热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CO_2来源──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
被引量:
49
9
作者
刘再华
袁道先
何师意
张美良
张加桂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基金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3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632100
+1 种基金
49703047)
国土资源部项目(批准号:
文摘
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分析了地热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CO_2来源,发现该类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碳稳定同位素特征与受生物圈强烈影响的表层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明显不同,前者具有较高的CO_2分压,并富集重碳稳定同位素.此外,该类系统与出露在火成岩地层中的地热系统也不同,后者水中缺少Ca^(2+),因而地表很少钙华沉积,且相对富集轻碳稳定同位素.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类系统CO_2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变质CO_2与幔源CO_2的混合.
关键词
地热
碳酸盐岩
水文地球化学
二
氧化碳来源
水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有重点煤矿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和排放量
蒋翠蓉
张国光
边文
《煤质技术》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进展
王观亚
李艳芳
慕鹏飞
《应用能源技术》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氧化碳制燃料工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工艺
高云
《气体分离》
2004
0
原文传递
5
中国的纺织品碳足迹
Jürgen Strhle
谢峥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综放工作面防治煤炭自然发火的措施
郝圣艾
张世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太阳墙技术在建筑节能中大有可为
晓茅
Victoria Hollick
《太阳能》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浮游生物决定地球未来?
赵校民
《大自然探索》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地热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CO_2来源──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
刘再华
袁道先
何师意
张美良
张加桂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
4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