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铝灰碱性熔炼提取多晶型氧化铝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忠国 荆涛 李敏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5期163-166,共4页
探讨二次铝灰与碱性煅烧及酸沉二次煅烧溶出氧化铝及回收二次铝灰的有效方法。文章中的试验以二次铝灰、氢氧化钠、硝酸钠、盐酸为原料,对二次铝灰碱性熔炼取及多晶型氧化铝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二次铝灰元素及物相;多晶型Al_(2)O_(3)晶胞... 探讨二次铝灰与碱性煅烧及酸沉二次煅烧溶出氧化铝及回收二次铝灰的有效方法。文章中的试验以二次铝灰、氢氧化钠、硝酸钠、盐酸为原料,对二次铝灰碱性熔炼取及多晶型氧化铝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二次铝灰元素及物相;多晶型Al_(2)O_(3)晶胞结构、物相转变及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二次铝灰元素有Al、N、O、F、Cl、Na、Mg、Si、Ca、K;物相为Al、α-Al_(2)O_(3)(刚玉)、AlN、MgAl_(2)O_(4)、NaAl_(11)O_(7)、CaF_(2)。二次煅烧为550℃时Al(OH)_(3)转化为γ-Al_(2)O_(3),形状不规则有团聚现象;温度为750℃转化为δ-Al_(2)O_(3),形状规则,结晶度提高,团聚现象减少;温度为950℃转化为θ-Al_(2)O_(3),尺寸均匀,形成致密块体;温度为1100℃转化为α-Al_(2)O_(3),不规则絮状体且最稳定,相变过程中二次煅烧温度越高,晶胞中铝离子四周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熔炼 氧化铝 回收利用
下载PDF
不同氧化铝引入料对高铝玻璃熔制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曾淋林 周莉 +2 位作者 王琦 潘国治 姜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59-1664,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高铝玻璃,在玻璃料中分别采用α-Al2O3、γ-Al2O3、Al(OH)3三种不同的氧化铝引入料,对不同晶型氧化铝及其所熔制的玻璃进行了DSC分析,利用高温热台进行熔制观测对比,并利用红外及热膨胀仪对比分析了三种氧化铝引入...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高铝玻璃,在玻璃料中分别采用α-Al2O3、γ-Al2O3、Al(OH)3三种不同的氧化铝引入料,对不同晶型氧化铝及其所熔制的玻璃进行了DSC分析,利用高温热台进行熔制观测对比,并利用红外及热膨胀仪对比分析了三种氧化铝引入料对高铝玻璃熔制过程及玻璃的结构、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与α-Al2O3、γ-Al2O3相比,在Al(OH)3作为氧化铝的引入料时,所熔制的高铝玻璃在工艺、玻璃结构与性能等方面表现出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玻璃 氧化铝晶型 物化性能
下载PDF
助剂Sn对丙烷脱氢制丙烯Pt氧化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涛 程杰 +2 位作者 张炳亮 万克柔 张力 《广州化学》 CAS 2018年第6期51-54,59,共5页
采用高压浸渍法制备了Pt-Sn/Al2O3催化剂,Pt含量为0.25%,以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氧化铝晶型、制备方法、Sn添加量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θ型的氧化铝载体比?型氧化铝活性高,?型氧化铝制备的样品... 采用高压浸渍法制备了Pt-Sn/Al2O3催化剂,Pt含量为0.25%,以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氧化铝晶型、制备方法、Sn添加量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θ型的氧化铝载体比?型氧化铝活性高,?型氧化铝制备的样品活性较低,与常规浸渍法相比,高压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助剂Sn的添加量对催化剂上丙烷的转化率、丙烯选择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催化剂的分散度与活性是正相关的,当Pt与Sn的摩尔比为1∶2.5时催化剂活性和分散度最高,转化率为35.6%,选择性大于95%,反应72 h内催化剂性能稳定,较优的丙烷反应空速为1 50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Pt-Sn/Al2O3催化剂 氧化铝晶型 分散度
下载PDF
二次生长法合成多级孔道FAU/氧化铝复合物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佳 赵天波 +1 位作者 宗保宁 杜泽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72,共8页
以整体型大孔-介孔氧化铝为载体,使用浸涂法负载NaY晶种并二次生长合成大孔-介孔-微孔FAU/氧化铝复合物,考察载体晶型及晶种胶的辅助作用对合成沸石复合物的影响;采用XRD、SEM、氮气吸附-脱附、DTA/TG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沸... 以整体型大孔-介孔氧化铝为载体,使用浸涂法负载NaY晶种并二次生长合成大孔-介孔-微孔FAU/氧化铝复合物,考察载体晶型及晶种胶的辅助作用对合成沸石复合物的影响;采用XRD、SEM、氮气吸附-脱附、DTA/TG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沸石在整体材料上的覆盖度由载体的物化性质、晶种悬浊液或二次晶化液的化学组成共同决定;γ-Al_2O_3载体经过含晶种胶的沸石悬浊液负载晶种,二次晶化后形成载体骨架部分转化为沸石且保持载体微观形貌的结构;α-Al_2O_3载体沸石的覆盖度因二次晶化液中晶种胶的辅助作用而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道结构 NaY 二次生长法 FAU/Al2O3复合物 氧化铝载体 种胶辅助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crylamide Copolymers and Alumina Crystal 被引量:3
5
作者 Feng-he Wang Feng-yun Wang Xue-dong Go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71-576,I0003,I0004,共8页
Four acrylamide polymer flocculants, anionic polyacrylamide P(AA-co-AM), cationic poly- acrylamide P(DMB-co-AM),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P(AM), and hydrophobical polyacry- lamide P(OA-co-AM) have been prepared... Four acrylamide polymer flocculants, anionic polyacrylamide P(AA-co-AM), cationic poly- acrylamide P(DMB-co-AM),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P(AM), and hydrophobical polyacry- lamide P(OA-co-AM) have been prepared by copolymerizing with acrylic acid, cationic monomer dimethylethyl (acryloxyethyl) ammonium bromide (DMB) and hydrophobical monomer octadecyl acrylate with acrylamid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locculants with the (012) surface of alumina crystal (A1203) have been simul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All the polymers can bind tightly with A1203 cryst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 of polymers and A1 of the (012) surface of A1203 is significantly strong. The order of binding energy is as follows: P(DMB-co-AM)〉P(OA-co-AM)〉P(AA-co-AM)〉P(AM), implying a better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of P(DMB-co-AM) than the others. Analy- sis indicates that binding energy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Coulomb interaction. Bonds are found between the O atoms of the polymers and the A1 atoms of A1203. The poly- mers' structures deform when they combine with A1203 crystal, but the deformation en- ergies are low and far less than non-bonding energies. Flocculation experiments in sus- pension medium of l%Kaolin show a transmittancy of 90.8% for 6 mg/L P(DMB-co-AM) and 73.0% for P(AM). The sequence of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of four polymers is P(DMB-co-AM)〉P(OA-co-AM)〉P(AA-co-AM)〉P(AM), which is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binding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crylamide copolymer Binding energy Floc-culation
下载PDF
水蒸气腐蚀对铝硅合金粉表面形貌的影响
6
作者 韩藏娟 顾华志 +1 位作者 张美杰 郭承忠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8-395,共8页
采用水蒸气腐蚀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表面Al(OH)_3晶型结构的主要因素。将Al–Si合金粉置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蒸气中,利用水蒸气与合金中Al的反应,在合金粉表面原位生成Al(OH)_3晶体。结果表明:Al–Si合金粉粒径影响表面生成的Al(OH)_3晶型... 采用水蒸气腐蚀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表面Al(OH)_3晶型结构的主要因素。将Al–Si合金粉置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蒸气中,利用水蒸气与合金中Al的反应,在合金粉表面原位生成Al(OH)_3晶体。结果表明:Al–Si合金粉粒径影响表面生成的Al(OH)_3晶型结构和形貌,平均粒径为38μm的Al–Si合金粉,被腐蚀后生成的Al(OH)_3以针状晶为主,而平均粒径为74μm的Al–Si合金粉,被腐蚀后生成的Al(OH)_3以柱状晶为主;压力大小及在水蒸气中的保持时间对Al(OH)_3的晶体尺寸也有影响。柱状晶和针状晶的生长皆由水蒸气分子在晶体内纳米孔中扩散至Al–Si合金粉表面与Al反应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腐蚀 铝硅合金 氧化铝晶型 扩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