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选择性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崔毅 刘金龙 黄新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柴油选择性氧化-萃取脱硫工艺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索,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以过氧酸为氧化剂,糠醛为萃取溶剂,采用该方法可有效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脱硫率一般在65%~80%。对长岭直馏柴油进行处理后硫含量可从1500tμg/g降为472μg/g,符... 对柴油选择性氧化-萃取脱硫工艺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索,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以过氧酸为氧化剂,糠醛为萃取溶剂,采用该方法可有效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脱硫率一般在65%~80%。对长岭直馏柴油进行处理后硫含量可从1500tμg/g降为472μg/g,符合国际燃料对柴油硫含量不大于500μg/g的要求。同时可降低柴油的芳烃含量及密度,且十六烷值指数有所提高。该工艺有望为我国炼油企业生产清洁柴油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选择性氧化-萃取脱硫 工艺 研究 氧化 氧化 糖醛 溶剂
下载PDF
氧化-萃取耦合模拟油品深度脱硫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存 王洪娟 +3 位作者 刘涛 王峰 潘小玉 刘晓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4-178,共5页
以分别溶有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拟油品(硫含量均为1 540μg/g),以WO3/ZrO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溶剂,考察氧化-萃取耦合工艺参数对BT和DBT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模拟油... 以分别溶有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拟油品(硫含量均为1 540μg/g),以WO3/ZrO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溶剂,考察氧化-萃取耦合工艺参数对BT和DBT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模拟油品氧化-萃取耦合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氧化-萃取耦合脱硫机理。结果表明,在氧化-萃取耦合脱硫优化条件下,即耦合脱硫温度60℃,耦合脱硫时间90 min,氧化剂用量V(油)∶V(H2O2)=33.3∶1,催化剂用量0.02 g/mL油,萃取溶剂用量V(溶剂)∶V(油)=1∶1,此时BT和DBT脱除率分别达到92.40%和9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油品 氧化-萃取耦合 固体超强酸 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脱硫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萃取脱硫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亚荣 沈本贤 +1 位作者 徐新良 赵基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1055,共5页
采用催化裂化(FCC)汽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考察了氧化反应条件、萃取剂的种类、萃取剂中的含水量以及剂油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氧化-萃取前后硫含量及类型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是非常有... 采用催化裂化(FCC)汽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考察了氧化反应条件、萃取剂的种类、萃取剂中的含水量以及剂油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氧化-萃取前后硫含量及类型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是非常有效的氧化脱硫体系;随着油剂比、萃取剂含水量的增加,汽油的脱硫率下降,收率增加,在剂油比1∶1、溶剂的含水量10%条件下,汽油的脱硫率达到80%以上,收率97.5%以上;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对噻吩环被破坏电子效应强的苯并噻吩及甲基苯并噻吩类硫化合物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对电子效应弱的噻吩类硫化合物反应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脱硫 氧化-萃取
下载PDF
采用双氧水氧化-萃取耦合法生产超低硫戊烷
4
作者 宋华 常凯 +1 位作者 蒋博龙 方海翔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741,共5页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研究混合戊烷催化氧化-萃取耦合脱硫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氧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混合戊烷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和萃取过程可以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在混合戊烷10 mL、双...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研究混合戊烷催化氧化-萃取耦合脱硫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氧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混合戊烷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和萃取过程可以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在混合戊烷10 mL、双氧水0.1 mL、催化剂钨酸0.012 g、甲醇1.6 mL、温度70℃、时间50 min的条件下,混合戊烷中硫的质量浓度由187.3 mg/L降至7.9 mg/L,脱硫率可达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萃取耦合 脱硫 氧化 戊烷
下载PDF
氧化-萃取脱除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广建 张晋 郭娜娜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5-431,共7页
近年来针对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脱除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多种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其中氧化脱硫、萃取脱硫、氧化-萃取脱硫技术是研究较多、具有应用前景的脱硫方法。本文从柴油氧化-萃取脱除噻吩类硫化物的反应机理出发,重点概述了有机酸... 近年来针对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脱除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多种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其中氧化脱硫、萃取脱硫、氧化-萃取脱硫技术是研究较多、具有应用前景的脱硫方法。本文从柴油氧化-萃取脱除噻吩类硫化物的反应机理出发,重点概述了有机酸、酸酐催化体系、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及分子筛催化体系氧化-萃取脱除噻吩类硫化物获得低硫柴油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脱硫 氧化-萃取 噻吩类硫化物
原文传递
基于离子液体氧化-萃取一步脱除二苯并噻吩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习文 黎俊波 +2 位作者 曹灿灿 余响林 潘志权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1-296,共6页
以自制的硅胶表面担载树状钒配合物SG2.0-[VⅤO2-PAMAM-MSA]为催化剂,研究了离子液体耦合过氧化叔丁醇(TBHP)形成氧化-萃取体系一步脱除二苯并噻吩(DBT)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Omim]PF6与氧化剂TBHP耦合使用时,在催化剂的催化作... 以自制的硅胶表面担载树状钒配合物SG2.0-[VⅤO2-PAMAM-MSA]为催化剂,研究了离子液体耦合过氧化叔丁醇(TBHP)形成氧化-萃取体系一步脱除二苯并噻吩(DBT)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Omim]PF6与氧化剂TBHP耦合使用时,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DBT脱除率明显提高,且油品中的氧化产物二苯并噻吩亚砜(DBTO)和二苯并噻吩砜(DBTO2)迅速减少.当TBHP与DBT的摩尔比为3∶1,离子液体[Omim]PF6与模拟油的体积比为1∶3,温度90℃,反应时间60min时,DBT的脱除率可达95.0%.该氧化-萃取体系重复使用6次后,其性能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脱硫 氧化-萃取 氧化叔丁醇 树状聚酰胺
原文传递
吡啶类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除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地顺 王亚楠 +1 位作者 段二红 张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91,共4页
制备了N-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Py]BF4),考察了其对含有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模型油萃取脱硫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以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为氧化剂,研究了其对模型油进行萃取-氧化脱硫的效果,结果表明,当V([BPy]... 制备了N-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Py]BF4),考察了其对含有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模型油萃取脱硫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以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为氧化剂,研究了其对模型油进行萃取-氧化脱硫的效果,结果表明,当V([BPy]BF4)∶V(Oil)∶V(H2O2)=1∶1∶0.4时,在55℃下进行萃取-氧化脱硫30 min,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脱硫率分别达到78.5%和84.3%;将该萃取-氧化体系应用于实际汽油体系,脱硫率达到56.3%;对使用过的离子液体进行再生处理,重复使用4次脱硫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氧化 脱硫 燃油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萃取-氧化模拟油品脱硫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存 王峰 +1 位作者 潘小玉 刘晓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9-693,共5页
以酸性离子液体N-羧甲基吡啶硫酸氢盐([CH2COOHPy]HS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用于模拟油品(二苯并噻吩溶于正辛烷配制而成)萃取-氧化脱硫反应,考察过氧化氢用量、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 以酸性离子液体N-羧甲基吡啶硫酸氢盐([CH2COOHPy]HS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用于模拟油品(二苯并噻吩溶于正辛烷配制而成)萃取-氧化脱硫反应,考察过氧化氢用量、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氧硫摩尔比(H2O2/S)为6,在10 mL模拟油品中加入0.6 mL离子液体,50℃下反应40 min,脱硫率可达99.7%。离子液体循环再生使用5次,脱硫率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氧化 模拟油品 脱硫 二苯并噻吩
下载PDF
羧基功能化苯并三氮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萃取-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薛飞 麻荣 +3 位作者 孙亚栋 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德 张永红 刘晨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98-1303,共6页
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ILs)1-烷基-3-羧甲基苯并三氮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与双氧水组成催化氧化体系,考察了脱除模型油品中硫化物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1-5基-3-羧甲基苯并三氮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2O2BBTA]... 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ILs)1-烷基-3-羧甲基苯并三氮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与双氧水组成催化氧化体系,考察了脱除模型油品中硫化物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1-5基-3-羧甲基苯并三氮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2O2BBTA][NTf2]为萃取/催化剂,设定n(H2O2)∶n(S)=2.5∶1,m(模型油)∶m(离子液体)=5∶1,在75℃下反应1 h后,模型油中二苯并噻吩(DBT)、苯并噻吩(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的脱硫率分别为98.3%,98.3%和96.6%.所合成离子液体重复使用10次,脱硫率无明显变化.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以实现深度脱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氮唑 离子液体 -氧化 脱硫
下载PDF
氧化-络合萃取法脱除重质燃料油中硫化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文宇 刘继涛 +4 位作者 秦永航 李晓鸥 李东胜 石岩 程海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04,106,共5页
以2种不同的重质燃料油为原料,采用氧化-络合萃取法进行硫化物脱除的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剂与催化剂体积比为0.7,氧化剂与催化剂体积分数为10.1%,氧化温度为80%,氧化时间为60min,络合剂质量分数为0.4%,... 以2种不同的重质燃料油为原料,采用氧化-络合萃取法进行硫化物脱除的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剂与催化剂体积比为0.7,氧化剂与催化剂体积分数为10.1%,氧化温度为80%,氧化时间为60min,络合剂质量分数为0.4%,萃取剂体积分数为1.2,络合萃取温度为84.2℃,络合萃取时间为10min,水的质量分数为1.7%的条件下,1^#燃料油精制油硫的质量分数为0.5%,收率为94.9%。在氧化剂与催化剂体积比为0.7,氧化剂与催化剂体积分数为10.5%,氧化温度为62℃,氧化时间为60min,络合剂质量分数为0.6%,萃取剂体积分数为1.13,络合萃取温度为79.5℃,络合萃取时间为10min,水的质量分数为1.98%的条件下,2^#燃料油精制油硫的质量分数为0.49%,收率为94.8%。氧化-络合萃取法可以深度脱除辽化燃料油中的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络合 燃料油 脱硫 收率
下载PDF
吸附-氧化萃取联合脱除FCC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先财 邓邯郸 +2 位作者 张雪黎 陈德遐 魏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采用浸渍法一步合成了WO3/SBA-15催化剂,并通过XRD和BET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WO3均匀分散在SBA-15分子筛表面上,且保持SBA-15分子筛的结构,仍属于介孔材料。以活性炭为吸附剂、H2O2为氧化剂、WO3/SBA-15为催化剂、1-甲基-2-... 采用浸渍法一步合成了WO3/SBA-15催化剂,并通过XRD和BET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WO3均匀分散在SBA-15分子筛表面上,且保持SBA-15分子筛的结构,仍属于介孔材料。以活性炭为吸附剂、H2O2为氧化剂、WO3/SBA-15为催化剂、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萃取剂,对FCC汽油进行吸附-氧化萃取深度脱硫,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工艺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氧化萃取脱硫条件为:氧化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5 min、30%(w)H2O20.5 mL、WO3/SBA-15催化剂0.16 g、FCC汽油10 mL;NMP与FCC汽油体积比1.0、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脱硫率达81.71%。WO3/SBA-15催化剂再生4次后,催化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SBA-15催化剂 FCC汽油 1-甲基-2-吡咯烷酮 氧化脱硫 氧化 吸附-氧化 活性炭
下载PDF
氧化—萃取光度法检测单线态氧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守建 刘德启 +1 位作者 江飞 王寿武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光敏剂吸光敏化为三线态,与溶液中O2反应产生单线态氧(1O2).后者与卡巴肼(DP CI)反应,生成卡巴腙(DPCO),以苯-四氯化碳萃取,在563nm处有强吸收,吸光度值与光照时间和光敏剂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从而可以检测1O2的产生及其相对产量,方法... 光敏剂吸光敏化为三线态,与溶液中O2反应产生单线态氧(1O2).后者与卡巴肼(DP CI)反应,生成卡巴腙(DPCO),以苯-四氯化碳萃取,在563nm处有强吸收,吸光度值与光照时间和光敏剂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从而可以检测1O2的产生及其相对产量,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萃取光度法 单线态氧 光敏剂 卡巴腙 卡巴肼
下载PDF
萃取—催化氧化光度法测定生物体中H_2O_2含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德启 江飞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18,共3页
提出萃取—催化氧化光度法测定生物体中 H2 O2 含量的新方法。用稀土催化 H2 O2 产生羟基自由基以氧化二苯基碳酰二肼 ,生成红色二苯基碳酰腙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3 .0 nm;当二苯基碳酰二肼浓度一定时 ,△ A56 3与 H2 O2 含量呈量效... 提出萃取—催化氧化光度法测定生物体中 H2 O2 含量的新方法。用稀土催化 H2 O2 产生羟基自由基以氧化二苯基碳酰二肼 ,生成红色二苯基碳酰腙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3 .0 nm;当二苯基碳酰二肼浓度一定时 ,△ A56 3与 H2 O2 含量呈量效关系。在 0~ 3 0μmol/L H2 O2 含量范围内 ,该法能简单、快速、精确地测定生物样品中 H2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光度法 生物体 H2O2 氧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EMIES/p-TsOH型低共熔溶剂的合成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鑫博 李秀萍 赵荣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通过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离子液体(EMIES)和对甲苯磺酸(p-TsOH)的混合物制备EMIES/p-TsOH型低共熔溶剂。其结构特征通过红外光谱、氢谱和热重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以EMIES/p-TsOH作为催化剂与萃取剂,H2O2作为氧化剂研究了其对模拟... 通过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离子液体(EMIES)和对甲苯磺酸(p-TsOH)的混合物制备EMIES/p-TsOH型低共熔溶剂。其结构特征通过红外光谱、氢谱和热重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以EMIES/p-TsOH作为催化剂与萃取剂,H2O2作为氧化剂研究了其对模拟油中的硫化物的脱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n(H2O2)/n(S)比、低共熔溶剂加入量及硫化物类型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最佳的条件下,模拟油中二苯并噻吩(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和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分别为96.2%、92.2%和88.8%。经过五次循环使用后,DBT的脱除率仍达到93.6%。对该脱硫体系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其表观活化能为66.4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ES/p-TsOH 低共熔溶剂 氧化-萃取脱硫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脱除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强 兰政达 +3 位作者 郭绪强 刘爱贤 王逸伟 杨兰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6-771,共6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疏水性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Omim]PF_(6))以及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萃取剂,对船用残渣燃料油首先进行了直...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疏水性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Omim]PF_(6))以及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萃取剂,对船用残渣燃料油首先进行了直接萃取脱硫研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离子液体的脱硫性能和再生性能。进而选择离子液体[Bmim]BF_(4)和[Bmim]PF_(6),以H_(2)O_(2)为氧化剂、磷钼酸和磷钨酸为催化剂,完成了不同条件下的萃取-氧化脱硫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级直接萃取的最高脱硫率约为30%,[Bmim]BF_(4)和[Bmim]PF_(6)相对具有较好的再生脱硫性能;采用萃取-氧化法能够显著提升离子液体的脱硫效果,最高脱硫率约70%,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离子液体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残渣燃料油 脱硫 -氧化
下载PDF
Effect of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on Chinese fir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思祖 曹光球 +1 位作者 杜玲 王爱萍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was extracted by technology of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under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it was used to analyzeallelopathic activity of Chinese-fir through bioassay of se...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was extracted by technology of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under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it was used to analyzeallelopathic activity of Chinese-fir through bioassay of seed ger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as to the available rate of allelochemicals,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extraction were the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e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extracted by pure CO_2 and ethanolmixed with CO_2 have different allelopathic activities to seed germination, and the allelochemicalsextracted by ethanol mixed with CO_2 had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s on seed germination than thatextracted by pure 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autointoxication 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BIOASSAY SEEDGERMINATION
下载PDF
一步法柴油相转移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17
作者 徐龙 杨丽娜 +2 位作者 李剑 董家丽 孙宇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867-1870,共4页
制备了两种磷钼酸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C16H33(CH3)3N]2[HPMo12O40]和[(CH3CH2)4N]2[HPMo12-O40],以30%的H2O2为氧化剂,易回收、无毒复合溶剂为萃取剂,采用一步氧化萃取脱硫法和两步氧化萃取脱硫法对直馏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结果... 制备了两种磷钼酸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C16H33(CH3)3N]2[HPMo12O40]和[(CH3CH2)4N]2[HPMo12-O40],以30%的H2O2为氧化剂,易回收、无毒复合溶剂为萃取剂,采用一步氧化萃取脱硫法和两步氧化萃取脱硫法对直馏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法脱硫效果比两步法好,[C16H33(CH3)3N]2[HPMo12O40]的脱硫效果优于[(CH3CH2)4N]2[HPMo12O40],适宜的反应条件为:O/S比(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0 min,萃取剂油比1(体积比),此时直馏柴油的脱硫率为61.3%,收率为95%,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脱硫率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萃取 相转移 脱硫 直馏柴油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GC-MS Analysis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丽嫔 周游 +2 位作者 耿姗姗 刘末 雷红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509-1512,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to obtain high-quality perilla seed oil and analyze its compositions. [Method] In this study, perilla seed oi...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to obtain high-quality perilla seed oil and analyze its compositions. [Method] In this study, perilla seed oil was extracted using supercritical CO2 (SC-CO2). 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array testing (OR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extracted perilla seed oil were investigated by GC-MS. [Resul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using SC-CO2 were extraction time of 4 h,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t 40 ℃, and extraction pressure at 23 MPa.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perilla seed oil was maximized to 12.43%. GC-M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erilla seed oil was a complex mixture containing 76.183% α-linolenic acid. [Conclusio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w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to extract oil from perilla seed, and GCMS was also a satisfactory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s of perilla seed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lla seed essential oil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r-thogonal array testing (OAT) GC-MS
下载PDF
离子液体1-烷基-3-羧甲基苯并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的合成及在油品中的脱硫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治庆 薛飞 +1 位作者 雷振凯 刘晨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6-891,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一类新型离子液体1-烷基-3-羧甲基苯并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将其与双氧水组合用于脱除模型油中的硫化物.结果表明,当模型油与萃取/催化剂1-辛基-3-羧甲基苯并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_2O_2OBIM][Tf2N])的质量比为5∶1,... 合成并表征了一类新型离子液体1-烷基-3-羧甲基苯并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将其与双氧水组合用于脱除模型油中的硫化物.结果表明,当模型油与萃取/催化剂1-辛基-3-羧甲基苯并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_2O_2OBIM][Tf2N])的质量比为5∶1,H_2O_2/S摩尔比为5∶1,于75℃反应1 h后,模型油中二苯并噻吩(DBT)脱硫率为98.8%;脱硫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5种硫化物的脱硫速率大小顺序为二苯并噻吩(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苯并噻吩(BT)>2,5-二甲基噻吩(2,5-DMT)>噻吩(T),其中脱除DBT和BT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4.16和52.10 k J/mol.该离子液体循环再生使用14次,脱硫率无明显下降.该深度脱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及条件温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动力学
下载PDF
C6H11NO/2TsOH型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鑫博 李秀萍 赵荣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5-782,共8页
通过加热溶解己内酰胺和对甲苯磺酸的混合物制备C6H11NO/2TsOH型低共熔溶剂(DESs),并对C6H11NO/2TsOH进行红外和氢谱分析。以C6H11NO/2TsOH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脱除模拟油中的硫化物。考察了反应温度、n(H2O2)/n(S)... 通过加热溶解己内酰胺和对甲苯磺酸的混合物制备C6H11NO/2TsOH型低共熔溶剂(DESs),并对C6H11NO/2TsOH进行红外和氢谱分析。以C6H11NO/2TsOH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脱除模拟油中的硫化物。考察了反应温度、n(H2O2)/n(S)、C6H11NO/2TsOH用量和不同硫化物类型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共熔溶剂加入量为1.0g、温度为60℃、n(H2O2)/n(S)=4、模拟油体积为5mL的反应条件下,C6H11NO/2TsOH对二苯并噻吩(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和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分别为97.32%、86.60%、77.80%;C6H11NO/2TsOH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动力学分析表明,C6H11NO/2TsOH作用下的氧化脱硫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H11NO/2TsOH -氧化脱硫 低共熔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