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纪海洋沉积高分辨地层划分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子赓 《海洋地质动态》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300k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学、冰消期及末次冰期全球性突发气候事件及刚刚兴起的超高分辨地层学方法构成了现代海洋第四纪地层学研究中最新的焦点。“事件”所具备的全球性、短期、突发和年代学上的一致性乃是事件地层学赖以成立的基础。
关键词 第四纪 氧同位素地层学 海洋沉积 地层划分
下载PDF
南海陆坡晚第四纪沉积物磁化率的对比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江勇 高红芳 +2 位作者 彭学超 张玉兰 王英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164,共14页
对南海西沙群岛附近陆坡、南海南部陆坡以及东沙群岛附近陆坡晚第四纪磁化率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并初步分析了磁化率与碳酸钙百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就磁化率变化特征而言,西沙群岛附近陆坡和南海南部陆坡可归为一个单元,东沙群岛附... 对南海西沙群岛附近陆坡、南海南部陆坡以及东沙群岛附近陆坡晚第四纪磁化率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并初步分析了磁化率与碳酸钙百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就磁化率变化特征而言,西沙群岛附近陆坡和南海南部陆坡可归为一个单元,东沙群岛附近陆坡划为另一单元,其中,前一单元晚第四纪磁化率曲线的共性表现为深海氧同位素期次的奇数期向偶数期过渡时期以磁化率峰值为特点,偶数期向奇数期过渡时期以磁化率谷值为特点;后一单元晚第四纪磁化率曲线的共性表现为磁化率曲线大致平行于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上述两个单元内的磁化率曲线共性都具有地层学意义,但这两个单元内部某些部位的晚第四纪磁化率变化具有地方局限性,不宜当作大范围地层对比的工具。南海陆坡磁化率曲线和碳酸钙百分含量曲线的关系存在镜像和平行两大基本类型,但这两种对应关系未必意味着磁化率和碳酸钙百分含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南海陆坡磁化率变化的原因很可能与冰期旋回中南海陆源物质通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另外,局部海域磁化率还可能严重受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氧同位素地层学 碳酸盐旋回 南海陆坡
下载PDF
西菲律宾海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及微玻陨石地层学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晗杰 李铁刚 +3 位作者 孙荣涛 于心科 常凤鸣 唐正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749-1755,共7页
对西菲律宾海MD06-3047和MD06-3050两个柱状样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微玻陨石分析.经过鉴定统计,识别出自2.36Ma以来的7个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事件,分别是Discoaster brouweri的末现、Calcidiscus macintyrei的末现、Larg... 对西菲律宾海MD06-3047和MD06-3050两个柱状样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微玻陨石分析.经过鉴定统计,识别出自2.36Ma以来的7个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事件,分别是Discoaster brouweri的末现、Calcidiscus macintyrei的末现、Large Gephyrocapsa的初现、Large Gephyrocapsa的末现、Pseudoemiliania lacunosa的末现、Gephyrocapsa caribbeanica的快速增长、以及Emiliania huxleyi的初现.同时,在MD06-3050柱状样岩芯1340~1374cm层位发现大量微玻陨石.通过氧同位素年代曲线对比,得出这些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学事件和微玻陨石事件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菲律宾海 第四纪 钙质超微化石 地层学 氧同位素地层学 微玻陨石
原文传递
Neogene oxygen isotopic stratigraphy,ODP Site 1148,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泉鸿 翦知湣 +6 位作者 王吉良 成鑫荣 黄宝琦 徐建 周震 房殿勇 汪品先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10期934-942,共9页
A detailed stable isotopic study based on benthic foraminifera from 1165 samples of ODP Site 1148 (18° 50.17.3’N, 116° 33.93’E, water depth 3308.3 m),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provides an excellent oxygen... A detailed stable isotopic study based on benthic foraminifera from 1165 samples of ODP Site 1148 (18° 50.17.3’N, 116° 33.93’E, water depth 3308.3 m),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provides an excellent oxygen isotopic record with an average resolution of 30 ka. It contains the most continuous δ18O data with highest resolution for the whole Neogene sequence in the world. The δ18O curve shows a step-like increasing upwards and records 5 increases, 3 decreases and 2 stable stages during the Neogene, reflecting 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 cooling. Among these events the δ18O decrease at 17.2–14.5 Ma, and two δ18O increases at 14.5-13.6 and 3.0-2.4 Ma are most marked and globally comparable. The intervals at 13.6-10.2 and 6.0-3.0 Ma with the lowest-amplitude and least fluctuation in δ18O represent the most stable bottom water periods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stable isotope benthic foraminifera STRATIGRAPHY PALEOCEANOGRAPHY NEOGENE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