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监测血氧灌注指数对足月儿窒息伴休克复苏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南 徐杰 +2 位作者 李函 邱秀娟 乔立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窒息伴休克复苏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足月窒息新生儿65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窒息休克组(24例)及窒息非休克组(41例),均在出...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窒息伴休克复苏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足月窒息新生儿65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窒息休克组(24例)及窒息非休克组(41例),均在出生时及治疗2、24、48h时测定其PI值;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出生时及出生后2、24、48h时测定其PI值。对各组PI值进行分析比较,并记录患儿预后情况。结果:窒息休克组出生时的PI值低于窒息非休克组(P<0.05),亦低于对照组(P<0.05),窒息非休克组出生时PI值也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休克新生儿PI值明显下降;窒息休克组经复苏及抗休克治疗、窒息非休克组经复苏及其他综合治疗2h及24h的PI值较出生时有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生后48h,两组的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其PI值明显下降,如伴有休克则PI值的下降更加明显,临床上如PI值反复难以纠正,则应注意是否伴有休克因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窒息复苏 休克 氧灌注指数
下载PDF
脉搏氧灌注指数预测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旭泽 赵志芳 +1 位作者 马淑贤 杨焱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6期3999-4003,4016,共6页
目的探讨脉搏氧灌注指数(PI)预测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拟择期实施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将患者分为低血压组(55例)与非低血压组(65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男性... 目的探讨脉搏氧灌注指数(PI)预测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拟择期实施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将患者分为低血压组(55例)与非低血压组(65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男性比例、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和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脉搏指氧饱和度[S p(O 2)]、鼻咽温),记录2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PI及PI增加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价值。结果2组男性比例、年龄、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基础值(P均<0.05),低血压组诱导后SBP、DBP、MAP均明显低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各指标降低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2组基础HR、诱导后HR及降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PI均明显高于基础PI(P<0.05),低血压组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分别与SBP、DBP和MAP降低率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679,0.851,特异度分别为84.3%,67.2%,87.7%,灵敏度分别为79.2%,74.3%,81.4%,最佳界限值分别为3.6%,4.8%,46.4%。其中PI增加率预测的AUC最高,其次是基础PI,诱导后PI最低。结论PI增高可能是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有效预测因素,尤其以PI动态变化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利于临床甄别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氧灌注指数 老年人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低血压
下载PDF
血氧灌注指数在足月儿休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南 徐杰 +2 位作者 李函 邱秀娟 乔立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足月休克新生儿52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休克组(n=16)、中度休克组(n=28)、重度休克组(n=8),在就诊时、治疗24 h、48 h时测定其PI值。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4...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足月休克新生儿52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休克组(n=16)、中度休克组(n=28)、重度休克组(n=8),在就诊时、治疗24 h、48 h时测定其PI值。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48例作为对照组,在出生时、出生后24 h、48 h时测定其PI值。比较各组PI值及预后情况。结果休克新生儿组出生时、出生后24 h、48 h的P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休克新生儿PI值明显下降;经抗休克综合治疗后,各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发生休克时PI值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休克 氧灌注指数 严重程度
下载PDF
血氧灌注指数监测在新生儿疾病危重分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山 张丽范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9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在判断新生儿疾病危重分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3例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根据我国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分不同分为非危重组(29例)和危重组(34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的PI,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在判断新生儿疾病危重分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3例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根据我国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分不同分为非危重组(29例)和危重组(34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的PI,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大Youden指数,确定区分病情危重和非危重的PI诊断阈值。结果危重组PI为(0.79±0.26),低于非危重组的(1.3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描绘受试者ROC曲线,AUC为0.899(95%可信区间0.826,0.972),PI作为新生儿疾病危重分度中预测的诊断价值中等,最大Youden指数为0.64,对应PI诊断阈值为0.89,由此得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6%和89.7%。结论通过监测PI,有助于判断新生儿疾病的危重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灌注指数 新生儿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疾病危重分度
下载PDF
超声联合脉搏氧灌注指数对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得全 陈坛寿 +1 位作者 陈文斌 卓庆亮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脉搏氧灌注指数(PI)对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全麻诱导外科手术的患者158例,根据全麻诱导后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69例和非低血压组8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I、PI增...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脉搏氧灌注指数(PI)对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全麻诱导外科手术的患者158例,根据全麻诱导后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69例和非低血压组8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I、PI增加率、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诱导前后下腔静脉(IVC)内径最大值和最小值(IVCmax、IVCmin)、锁骨下静脉(SCV)内径最大值和最小值(SCVmax、SCVmin)及IVC内径变异度(IVCCI)、SCV内径变异度(SCVCI)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低血压组诱导前后PI、PI增加率均高于非低血压组,诱导后MAP、SBP、DBP均低于非低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血压组诱导前SCVCI和IVCCI均高于非低血压组,SCVmax、SCVmin、IVCmax、IVCmin均低于非低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诱导前PI、诱导后PI、PI增加率、SCVmin、SCVmax、SCVCI、IVCmin、IVCmax、IVCCI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805、0.877、0.795、0.821、0.633、0.835、0.768、0.846,各参数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为0.938。结论超声联合PI对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脉搏氧灌注指数 全身麻醉 低血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亚甲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气值和氧灌注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陆雅萍 刘倩影 郁慧杰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气值及氧灌注指数的影响。方法将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亚甲蓝单次注射后持续输注加基础治疗组(M组),每组16例。C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等基础治疗;M组除基础治疗外,予... 目的探讨亚甲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气值及氧灌注指数的影响。方法将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亚甲蓝单次注射后持续输注加基础治疗组(M组),每组16例。C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等基础治疗;M组除基础治疗外,予亚甲蓝2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单次静脉泵注,20min注完之后以同样浓度继续泵注亚甲蓝2ml/h,共24h。观察确诊时(T_0)、用亚甲蓝毕(T_1)、单注后第1(T_2)、3(T_3)、5(T_4)、7(T_5)天患者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和脉搏氧灌注指数(PI)的变化,同时对各时点的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酸碱度(p H)、Pa O2、Pa CO2、氧和指数(OI)、血乳酸(Lac)、还原血红蛋白溶解度(RHb S)、高铁血红蛋白(MH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M组MBP在T_2、PI在T_2~T_4、RHb S在T1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各时点与T0比较,两组患者的MBP在T1~T5、HR在T2~T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在C组T_3~T_5、M组T_2~T_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OI在T_5、MHb的T_2~T_5、M组PaO_2、OI和MHb的T_2~T_5、RHb S的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 CO2和PH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亚甲蓝在纠正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紊乱的同时,能早期有效提高末梢组织灌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感染性休克 动脉血气值 还原血红蛋白溶解度 氧灌注指数
下载PDF
脉搏血氧灌注指数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指导危重新生儿撤离呼吸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小琴 张卫星 刘雪琴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研究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在指导危重新生儿撤离呼吸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危重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n=82)和撤机失败组(n... 目的研究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在指导危重新生儿撤离呼吸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危重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n=82)和撤机失败组(n=36)。所有危重新生儿均进行PI、PVI监测,观察两组患儿的PI和PVI水平、预后指标以及撤机参数,分析PI和PVI在危重新生儿撤离呼吸机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患儿PI水平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PVI水平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撤机失败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患儿膈肌位移距离大于撤机失败组,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iaphragmatic-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D-RSBI)及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水平均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与PVI预测撤机失败的AU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预测价值较高。结论PI、PVI水平能有效预测撤机失败,对指导危重新生儿撤离呼吸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血氧灌注指数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新生儿 呼吸机
下载PDF
血氧灌注指数监测在早期识别新生儿休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汉超 蒋运生 +1 位作者 李女好 庄泽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84-86,共3页
目的对休克的新生儿早期进行血氧灌注指数(PI值)监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0例足月发生休克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休克组(17例)、中度休克组(26例)和重度休克组(7例),另选同期正常的4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轻度... 目的对休克的新生儿早期进行血氧灌注指数(PI值)监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0例足月发生休克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休克组(17例)、中度休克组(26例)和重度休克组(7例),另选同期正常的4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轻度休克组、中度休克组和重度休克组在休克时和治疗后24、48 h对PI值进行测定,对照组在出生后2、24、48 h对PI值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时间四组新生儿PI值。结果休克时、治疗24 h后,轻度休克组、中度休克组和重度休克组PI值均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215、10.324,P<0.05)。休克越严重,PI值越低。治疗48 h后,轻度休克组PI值为(3.02±0.68)、中度休克组为(3.05±0.76)、重度休克组为(3.02±0.73),与对照组出生后48 h的(3.06±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对新生儿有较大的影响,给予PI值监测能够对其休克的情况进行早期识别,并且有利于判断其休克的改善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灌注指数 新生儿休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氧灌注指数在足月新生儿休克的诊断和治疗中价值分析
9
作者 贾玲 明章 +1 位作者 宋小芳 兰芙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氧灌注指数(PI)在足月新生儿休克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6例足月休克新生儿,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休克,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高危新生儿为对照组。休...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氧灌注指数(PI)在足月新生儿休克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6例足月休克新生儿,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休克,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高危新生儿为对照组。休克组新生儿在诊断为休克及治疗后1d、2d检测PI值,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 h、1d、2d检测PI值,比较两组PI值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确诊休克时、治疗后1d的P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治疗后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重度、中度、轻度三组休克新生儿在确诊休克时、治疗后1d的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治疗后2d的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PI值在足月新生儿休克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灌注指数 足月新生儿 休克 临床价值 动态监测
下载PDF
脉搏氧灌注指数和灌注变异指数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腹产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喜连 薛卫东 谢淑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3期48-49,共2页
目的:对脉搏氧灌注指数和灌注变异指数的变化情况在评价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方面的关联性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剖腹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脉搏氧灌注指数和灌注变异指数... 目的:对脉搏氧灌注指数和灌注变异指数的变化情况在评价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方面的关联性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剖腹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脉搏氧灌注指数和灌注变异指数会相应的增加。结论:使用脉搏氧灌注指数和灌注变异指数可以作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腹产手术的参考指数,其可以作为麻醉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氧灌注指数 灌注变异指数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脉搏氧灌注指数和灌注变异指数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8-640,共3页
脉搏氧灌注指数(PI)和灌注变异指数(PVI)是新一代脉搏氧饱和度仪新增的测量参数。PI和PVI分别是连续评价组织灌注和容量状态的无创性监测工具,在危重病救治、麻醉手术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脉搏氧灌注指数 灌注变异指数 脉搏血饱和度
原文传递
血氧灌注指数对新生儿休克患儿脏器功能损害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芳 黄华飞 江余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8期141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对新生儿休克患儿脏器功能损害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休克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氧灌注指数水平,...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对新生儿休克患儿脏器功能损害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休克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氧灌注指数水平,分析血氧灌注指数在新生儿休克脏器功能损害患儿中的表达及对脏器功能损害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40例新生儿出生后1~7 d血氧灌注指数水平分别为1.89±0.23、1.95±0.25、2.06±0.37、2.26±0.38、2.35±0.40、2.56±0.45、2.78±0.52,观察组50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为0.75±0.15、0.80±0.22、0.92±0.25、0.93±0.26、0.98±0.31、1.01±0.32、1.21±0.36,观察组50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40例新生儿(t=28.330、23.190、17.390、19.220、18.310、19.070、16.890,均P<0.05)。观察组20例轻度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为1.12±0.33,19例中度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为0.90±0.28,11例重度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为0.65±0.12,与轻度休克患儿相比,中度、重度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9/4.532,P<0.05);与中度休克患儿相比,重度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较低(t=2.800,P<0.05)。与1个脏器功能损害休克患儿相比,2-3、>3个脏器功能损害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较低(1.00±0.31 vs.0.94±0.27 vs.0.68±0.11,P<0.05);与2~3个脏器功能损害休克患儿相比,>3个脏器功能损害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较低(0.94±0.27 vs.0.68±0.11,P<0.05)。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脑功能衰竭、肺出血、胃肠道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休克患儿血氧灌注指数水平比较(P>0.05)。血氧灌注指数与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氧灌注指数水平降低是脏器功能损害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氧灌注指数在新生儿休克脏器功能损害患儿中水平较低,且血氧灌注指数随着休克严重程度的加重、脏器功能损害个数的增加而下降,对新生儿休克患儿脏器功能损害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灌注指数 新生儿休克 脏器功能损害 预测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体温、脉搏氧灌注指数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珂 来岚 +3 位作者 丁勤华 陆雅萍 罗永香 高洁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22期2756-2759,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体温、脉搏氧灌注指数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n=30)和椎管内麻醉...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体温、脉搏氧灌注指数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n=30)和椎管内麻醉组(I组,n=30).分别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实施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核心温度(鼓膜温),相应时间点未输液上肢的脉搏氧灌注指数(PI);于麻醉实施前(T0)及术毕(T4)抽取静脉血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以观察凝血功能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T1、T2、T3时核心体温较T0时均明显降低(FG=58.789,P=0.000;FI=2.965,P=0.035),且G组降低程度大于I组(t1=-2.998,t2=-5.985,t3=-7.705;P<0.05);T1、T2、T3时PI较T0时均明显增大(FG=5.439,P=0.002,FI=3.404,P=0.020),且G组增大程度大于I组(t1=2.065,t2=2.041,t3=2.649;P<0.05);G组患者TEG检查术毕R时间明显延长(F=5.482,P=0.023),I组患者TEG检查前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全身麻醉下患者体温下降及PI增大更明显,且会造成TEG中R时间指标延长,而椎管内麻醉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椎管内麻醉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体温 鼓膜温 脉搏氧灌注指数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脉搏灌注指数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洪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7期68-71,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脉搏外周灌注指数预测和评估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对12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切除患者依据PI值分为两组(n=60),PI≤1.4为PL组和PI>1.4为PH组。通过测量外周灌注指数并记录麻醉和手术时间、停药至定... 目的通过监测脉搏外周灌注指数预测和评估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对12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切除患者依据PI值分为两组(n=60),PI≤1.4为PL组和PI>1.4为PH组。通过测量外周灌注指数并记录麻醉和手术时间、停药至定向力恢复时间、手术结束即刻至拔管时间和拔管即刻至出恢复室的时间,进行Steward评分,并记录麻醉恢复室留观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苏情况。结果在麻醉复苏过程中PH组中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长、留观时长及熵指数与PL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寒战、疼痛和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低于PL组。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研究PI评估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在恢复室留观时间及降低全身麻醉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判断手术愈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氧灌注指数 全身麻醉 术后恢复 麻醉复苏 脉搏血饱和度 麻醉并发症
下载PDF
持续静注亚甲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李文娟 燕鑫鑫 路明顺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持续静注亚甲蓝对其动脉血氧合能力及脉搏氧灌注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补液、纠酸、抗休克等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持续静注亚甲蓝对其动脉血氧合能力及脉搏氧灌注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补液、纠酸、抗休克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亚甲蓝持续静注。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注射亚甲蓝治疗后10 min、1 d、3 d时呼吸(R)、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BP)和脉搏氧灌注指数(PI)的变化情况,于同一时刻开展血气分析,比较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高铁血红蛋白(MHb)、血乳酸(Lac)、中心静脉压(CVP)及在第3天、第12天的病死率。结果治疗1、3 d后,2组患者R、HR均降低,MBP、PI均升高,观察组在治疗3 d后R、HR低于对照组,MBP、PI在治疗1 d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aO_(2)、OI均较治疗前升高,MHb、Lac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MHb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aO_(2)、O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CVP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天时,观察组病死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予以亚甲蓝持续静注可以改善动脉血氧合能力及脉搏氧灌注,前期能够增加末梢循环的灌注量,缓解患者病情,改善血氧供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亚甲蓝 动脉血合能力 脉搏氧灌注指数
下载PDF
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在末梢循环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郭晓岚 竺梦婷 陈明君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在末梢循环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该院ICU的末梢循环差、脉搏氧灌注指数(PI)低、末梢皮温低、指端苍白、氧合曲线波形差且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32例为对象。随机选患者一只手为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在末梢循环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该院ICU的末梢循环差、脉搏氧灌注指数(PI)低、末梢皮温低、指端苍白、氧合曲线波形差且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32例为对象。随机选患者一只手为观察组,另一只为对照组。观察组予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约束,对照组予常规防抓约束手套约束。30分钟后观察两组PI值、末梢温度及指端颜色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值(1.3±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末梢暖、指端红润,较对照组的末梢较冷、指端苍白有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出现约束手套挣脱及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32例中有1例在使用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30分钟后出现手背部皮肤发红现象,无明显水泡产生,予水胶体敷料局部使用3天后消退。结论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应用简便、经济又有效,有利于末梢循环障碍患者末梢循环的恢复,同时又能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 末梢循环障碍 脉搏氧灌注指数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及心肌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3
17
作者 尚秀玲 刘大为 +4 位作者 王小亭 何怀武 张宏民 苏龙翔 潘盼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及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57例,入ICU后6 h内达到复苏目标,即中心静脉压(CVP)8~1...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及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57例,入ICU后6 h内达到复苏目标,即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尿量〉0.5 ml·kg-1·h-1。选早期复苏完成时动脉血乳酸〉2 mmol/L者,根据ScvO2和脉搏氧灌注指数(PI)将患者分为4组,ScvO2〉80%和PI〉1.4组(A组)、ScvO2〉80%和PI〈1.4组(B组)、ScvO2〈80%和PI〉1.4组(C组)、ScvO2〈80%和PI〈1.4组(D组)。测4组患者完成早期复苏后2 h、4 h、6 h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测4组患者入ICU后24 h、48 h、72 h肌钙蛋白I,记录4组患者转归和ICU留治时间。结果(1)C组患者完成早期复苏2 h、4 h、6 h的乳酸清除率分别为34.57%(21.44%,44.20%)、58.33%(30.19%,70.79%)、71.43%(53.75%,82.79%)。(2)入ICU 24 h,B组患者肌钙蛋白I升高的发生率最高(85.0%),A组最低(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入ICU 72 h,C组患者肌钙蛋白I升高的发生率最低(29.3%),B组最高(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组4 h乳酸清除率与入ICU 48 h和72 h心肌损害发生率相关(OR=0.917,95%CI 0.851~0.988;OR=0.920,95%CI 0.854~0.992)。(4)4组患者ICU留治时间、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完成早期目标导向复苏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乳酸 中心静脉血饱和度 脉搏氧灌注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