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氧磷脂酶-1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毓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磷脂酶-1(PON-1)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M)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肾病组(肾病组)和T2DM非肾病组(非肾病组),测定患者血清中SOD和PON-1浓度及生化指标、计算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磷脂酶-1(PON-1)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M)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肾病组(肾病组)和T2DM非肾病组(非肾病组),测定患者血清中SOD和PON-1浓度及生化指标、计算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肾病组SOD、PON-1水平显著低于非肾病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病组FINS、TG水平和HOMA-IR显著高于非肾病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FBG、PBG2h、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血清SOD、PON-1水平与HOMA-IR呈显著负相关(r=-0.287,-0.509;P=0.006,0.000),而血清SOD水平与PON-1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SOD和PON-1参与了T2DM肾病的发生与发展,联合检测血清SOD、PON-1水平,对于T2DM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物歧化酶 氧磷脂酶-1 2型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对氧磷脂酶-1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俊艳 杨正才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期21-22,26,共3页
目的探讨对氧磷脂酶-1(paraoxonase-1,PON-1)的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的相关性。方法对53例伴有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5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PON-1基因... 目的探讨对氧磷脂酶-1(paraoxonase-1,PON-1)的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的相关性。方法对53例伴有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5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PON-1基因型研究。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PON-1 Q192R QQ、QR、RR三种基因型分布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5.96,P>0.05),但病例组R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77,0.62,X^2 =5.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等位基因可增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OR=1.51, 95% CI 1.13~2.03,P<0.05)。结论R等位基因是河北地区汉族人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R等位基因与糖尿病、吸烟可发生协同作用,可增加糖尿病、吸烟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磷脂酶-1 基因 多态性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的对氧磷脂酶-1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加强 张志坚 +3 位作者 张萍 林经安 李秋兰 吴宝花 《医药世界》 2006年第7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127例脑梗死患者和128例相匹配的对照组的对氧磷脂酶-1(PON-1)的活性,同时,检测这两组研究对象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127例脑梗死患者和128例相匹配的对照组的对氧磷脂酶-1(PON-1)的活性,同时,检测这两组研究对象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颗粒膜蛋白(GMP-1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并把这些指标与PON-1的活性作相关分析。用PCR检测PON-1192RR与55LL基因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与其他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PON-1活性均在国人正常范围内,但脑梗死组血清PON-1活性降低明显(F=10.39,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PON-1活性与血NO呈正相关(r=0.205,P<0.01),与血VWF呈负相关(r=-0.423,P<0.01),与血GMP-140呈负相关(r=-0.383,P<0.01),与血OX- LDL呈负相关(r=-0.339,P<0.01)。PON-1活性与HDL-C、apoA、apoB无相关性。PCR结果表明PON-1 192基因的多态性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其中脑梗死组的RR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1.3%:24.6%, P=0.01, x2=5.74),而PON-1 55基因的多态性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78.13%:76.78%,P=0.29,x2=1.1)。分析还表明PON-1 192RR基因型的PON-1活性低于其它PON-1基因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ON-1 192RR基因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8,95%CI 0.16-5.08),高血压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PON-1 55LL基因型并不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ON-1基因型与PON-1活性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梗死组血清PON-1活性及PON-1192R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而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磷脂酶-1 基因多态 动脉硬化 脑梗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的变化
4
作者 邓永贵 曾静波 苏胜偶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24-122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氧磷脂酶-1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的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朱卫香 刘彦敏 +2 位作者 张砚卿 杜国辉 张琳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9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对硝基苯酚为底物的速率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50)、单纯2型糖尿病组(n=56)及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48)观察者血清PON-1活性,同时检测3组的体重指数...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对硝基苯酚为底物的速率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50)、单纯2型糖尿病组(n=56)及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48)观察者血清PON-1活性,同时检测3组的体重指数、血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等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PON-1、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ox-LDL、LDL-C、TC、T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ON-1活性又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ox-LDL水平又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ON-1与ox-LDL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01),与HDL呈正相关(r=0.179,P<0.05)。结论 PON-1活性降低导致抗氧化能力的减弱,这种改变对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风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血清对氧磷脂酶-1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颜怀军 陈勤 +1 位作者 徐超 周越球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798-799,802,共3页
目的探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8例SLE患者(33例活动期和15例非活动期)、30例健康正常者血清PON-1活性、ox-LDL等指标。结果SLE患者PON-1活性为(131.5±45.2)IU/ml,显著低于... 目的探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8例SLE患者(33例活动期和15例非活动期)、30例健康正常者血清PON-1活性、ox-LDL等指标。结果SLE患者PON-1活性为(131.5±45.2)IU/ml,显著低于健康正常者(223.4±65.8)IU/m(lP<0.01);且SLE患者活动期PON-1活性低于非活动期,相反血清ox-LDL水平则高于非活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PON-1与ox-LDL存在负相关性(r=-0.552,P<0.001),而PON-1与HDL-C不存在相关性(r=0.173,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PON-1活性下降;PON-1与血清ox-LDL水平、高脂质过氧化有关。PON-1活性下降可能是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氧磷脂酶-1 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标准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孙江文 谭健锹 +1 位作者 宣冀 赵毓 《新医学》 2011年第1期9-10,48,共3页
目的:研究接受标准化药物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的演变规律,评价标准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ON1活性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80例不稳定型... 目的:研究接受标准化药物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的演变规律,评价标准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ON1活性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标准化药物治疗,于治疗后的第1日、第5日、第10日和第15日检测患者血清PON1的活性;选取华南理工大学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第1日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87±3)μmol/(min.ml)对比(105±8)μmol/(min.ml),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第1日、第5日PON1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PON1活性表现出显著的提升作用开始于第10日,从第1日的(87±3)μmol/(min.ml)到第10日的(92±5)μmol/(m in.ml),再到第15日的(95±7)μmol/(min.ml)(P<0.05)。结论:接受标准化药物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ON1活性升高,其活性的演变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磷脂酶-1 不稳定型心绞痛 化作用 标准化药物治疗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和对氧磷脂酶-1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静 裴斐菲 赛米热·沙塔尔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氧磷脂酶(paraoxophospholipase,PON)-1水平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250例AIS患者给予营养神经、抗血小板...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氧磷脂酶(paraoxophospholipase,PON)-1水平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250例AIS患者给予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并于发病4.5 h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记录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随机血糖、D-二聚体、IL-2、PON-1水平;记录入院时和治疗14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依据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将25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5例和预后不良组195例,比较2组IL-2、PON-1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血清IL-2、PON-1水平与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治疗前血清IL-2、PON-1预测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1)预后不良组年龄≥80岁比率(60.00%)、随机血糖[(10.23±3.74)mmol/L]及IL-2[(369.54±88.95)ng/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43.59%、(8.25±2.88)mmol/L、(296.48±79.27)ng/L)],PON-1水平[(86.45±11.29)ng/L]低于预后良好组[(97.34±12.66)ng/L](P<0.05),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与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良好组治疗14 d时NIHSS评分[(7.42±1.98)分]、治疗3个月时mRS评分[(1.43±0.29)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9.11±2.35)分、(3.62±0.24)分]及入院时[(15.33±4.16)分、(3.55±0.81)分](P<0.05)。(3)年龄≥80岁(OR=2.171,95%CI:1.068~4.413,P=0.032)、NIHSS评分(OR=1.681,95%CI:1.320~2.140,P<0.001)、随机血糖(OR=1.196,95%CI:1.037~1.379,P=0.014)、血清IL-2(OR=1.018,95%CI:1.011~1.026,P<0.001)、PON-1(OR=0.921,95%CI:0.881~0.963,P<0.001)是AIS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4)血清IL-2与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预后不良风险呈正相关(χ^(2)=3.890,P=0.143),PON-1与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风险呈负相关(χ^(2)=4.500,P=0.106)。(5)血清IL-2、PON-1分别以336.07 ng/L、89.08 ng/L为最佳截断值,预测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80(95%CI:0.724~0.830,P=0.037)、0.835(95%CI:0.783~0.879,P=0.028),灵敏度分别为74.55%、69.09%,特异度分别为73.33%、82.05%;二者联合预测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888(95%CI:0.842~0.924,P=0.024),灵敏度为85.45%,特异度为83.08%。结论AIS患者血清IL-2水平增高、PON-1水平降低提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二者联合检测对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氧磷脂酶-1 白细胞介素-2 预后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和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氧磷酯酶-1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刘项坤 陈力 +1 位作者 郝振叶 韩慧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和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氧磷酯酶-1(PON-1)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行关节检查,根据2...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和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氧磷酯酶-1(PON-1)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行关节检查,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分组,23例为稳定期(DAS28评分<2.6分),45例患者为轻度活动期(DAS28评分2.6~3.2分),51例患者为中度活动期(DAS28评分3.2~5.1分),61例患者为重度活动期(DAS28评分≥5.1分)。稳定期纳入稳定组,轻度和中度活动期纳入轻中度组,重度活动期纳入重度组。比较各组肌骨超声评分、血清SOD、PON-1水平、膝关节活动度、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NP)、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分析DAS28评分、肌骨超声评分与SOD、PON-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间滑膜增生、血流信号、骨侵蚀、关节积液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各评分呈增加趋势。各组间SOD、PON-1水平以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SOD、PON-1水平以及关节活动度呈降低趋势。各组间PⅠNP、骨保护素、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PⅠNP、骨保护素、ALP水平呈降低趋势。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的DAS28与肌骨超声评分呈正相关(r=0.896,P<0.05),与SOD、PON-1水平呈负相关(r=-0.913、-0.703,P<0.05)。肌骨超声评分与SOD、PON-1水平呈负相关(r=-0.850、-0.592,P<0.05),SOD水平与患者的PON-1水平呈正相关(r=0.643,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越严重,其肌骨超声评分越高,血清SOD、PON-1水平越低,具有显著相关性。血清SOD、PON-1水平可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肌骨超声 化物歧化酶 氧磷脂酶-1 相关性
下载PDF
矽肺患者及观察对象血清髓过氧化物酶和对氧磷脂酶-1活力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伟华 邱升强 +1 位作者 洪晓萍 吴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及观察对象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对氧磷脂酶-1(paraoxonase-1,PON-1)活力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2例矽肺(Ⅰ期矽肺30例、Ⅱ期22例、Ⅲ期20例)及37例观察对象为病例组,选择110例男性健康...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及观察对象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对氧磷脂酶-1(paraoxonase-1,PON-1)活力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2例矽肺(Ⅰ期矽肺30例、Ⅱ期22例、Ⅲ期20例)及37例观察对象为病例组,选择11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血清MPO活力,用化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PON-1活力。结果病例组血清MPO活力为(102.1±15.7)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2.4±1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血清PON-1活力为(85.4±15.7)U/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25.4±13.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期矽肺患者的血清MPO活力[(91.3±13.5)、(85.7±14.4)、(88.6±14.5)U/L]明显低于观察对象[(128.4±16.4)U/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矽肺期别的增加,血清PON-活力呈下降趋势,Ⅱ、Ⅲ期矽肺患者的PON-1活力[Ⅱ期:(70.4±11.4)U/ml,Ⅲ期:(67.6±13.7)U/m1)]明显低于观察对象[(101.5±14.0)U/ml]和Ⅰ期矽肺[(89.1±10.1)U/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MPO和PON-1对矽肺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髓过化物酶 氧磷脂酶-1
原文传递
对氧磷脂酶-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加强 张志坚 +2 位作者 张萍 林经安 李秋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汉族人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把研究对象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这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同时检测血浆氧化低密度...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汉族人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把研究对象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这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同时检测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并把这些指标与PON-1的活性作相关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ON-1 192RR与55LL基因的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数据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PON-1活性均在已报道的中国人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血清PON-1活性明显降低(t=2.2142,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PON-1活性与血OX-LDL呈负相关(r =-0.339,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PON-1活性与HDL-C无相关性。PCR结果表明PON-1 192基因的多态性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其中脑梗死组的RR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1.3% vs 24.6%,P=0.01,x^2=5.74),而PON-155基因的多态性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13% vs 76.78%,P=0.29,x^2=1.1)。分析还表明PON-1 192RR基因型的PON-1活性低于其它PON-1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ON-1 192RR基因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8,95% CI 0.16~5.08),高血压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PON-155LL基因型可能不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ON-1基因型与PON-1活性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组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PON-1 192RR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与对照组,与此同时,PON-1 192RR基因型的PON-1活性低于其它PON-1基因型,提示脑梗死组血清PON-1活性及PON-1 192R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而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磷脂酶-1 基因多态 动脉硬化 脑梗死
原文传递
对氧磷脂酶-1活性与代谢综合征合并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美群 陈勤 《浙江预防医学》 2011年第9期50-52,共3页
自90年代初期发现对氧磷脂酶(PON)活性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以后,有关PON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关键词 氧磷脂酶-1 代谢综合征 血管病变 活性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PON
原文传递
血清Lp-PLA2、PON-1及vWF水平对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彩霞 马媛媛 +3 位作者 崔二平 宋蕊楠 张丽丽 杨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698-1702,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氧磷脂酶1(PON-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血清Lp-PLA2、PON-1及vWF水平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 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氧磷脂酶1(PON-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血清Lp-PLA2、PON-1及vWF水平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102例老年颈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的颈动脉血管与斑块稳定性,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稳定斑块组(n=54)与不稳定斑块组(n=48);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BMI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清Lp-PLA2、PON-1与vWF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PON-1与vWF水平对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清Lp-PLA2、PON-1与vWF水平均是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病史(OR=1.908)、有糖尿病史(OR=1.621)、吸烟史>1年(OR=2.092)、血清Lp-PLA2水平升高(OR=2.104)、血清PON-1水平降低(OR=1.927)和血清vWF水平升高(OR=2.113)均是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p-PLA2、PON-1、vWF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768、0.731、0.888,表明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Lp-PLA2、PON-1、vWF水平与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且联合检测对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氧磷脂酶-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结缔组织疾病
14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7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DNA甲基转移酶 氧磷脂酶-1 狼疮易感基因 PBX1基因 外周血T细胞 皮肤黏膜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