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慧 俞丹 +2 位作者 周晖 童煜 陶于洪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奠定基础。方法以L-多聚赖氨酸和鼠尾胶原作为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的生长基质,分离24h内新生SD大鼠海马,胰蛋白酶水浴振... 目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奠定基础。方法以L-多聚赖氨酸和鼠尾胶原作为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的生长基质,分离24h内新生SD大鼠海马,胰蛋白酶水浴振荡消化获得单个细胞,采用Neurobasal维持培养基更继续培养。培养7d后将神经元细胞培养基更换为无糖缺血液,置于95%高纯度氮气(N2)三气培养箱内缺氧处理2h。将其取出更换为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构建神经元OGD/R模型。然后,采用抗微管相关蛋白2-5-异硫氰酸荧光素(anti-MAP2-FITC)标记神经元,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建模前与建模后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微管相关蛋白(MAP)2阳性细胞存活率,对OGD/R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正常情况下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完整,树突及轴突舒展,交织成网状。建模后,神经元突触回缩,细胞崩解,网状结构被破坏。CCK-8检测结果显示,建模后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结论此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纯度在95%以上;使用无糖神经元细胞缺血液联合高纯度N2培养2h,再更换为正常培养基培养的方法,可成功建立神经元细胞的OGD/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原代培养 缺血缺 氧-糖剥夺再灌注 三气培养箱 体外 大鼠
原文传递
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型胶质细胞内皮素-1过表达对神经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骁 杨家杰 钟金淑子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星型胶质细胞内皮素(ET)-1过表达对神经干/祖细胞(NSPCs)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阴性对照星型胶质细胞(C6-Mock)和ET-1过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C6-ET-1)OGD-R模型,并构建星型胶质细胞与NSPCs Transwell共培...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星型胶质细胞内皮素(ET)-1过表达对神经干/祖细胞(NSPCs)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阴性对照星型胶质细胞(C6-Mock)和ET-1过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C6-ET-1)OGD-R模型,并构建星型胶质细胞与NSPCs 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对星型胶质细胞及原代NSPCs进行形态观察及鉴定;将细胞分为以下4组进行共培养:C6-Mock+NSPCs组,OGD-R+C6-Mock+NSPCs组,C6-ET-1+NSPCs组,OGD-R+C6-ET-1+NSPCs组,共培养0、24、48、72 h,分析各组NSPCs神经球直径。结果 C6-Mock及C6-ET-1均呈现Ⅰ型星型胶质细胞的纤维状形态,神经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表达于这两种细胞的胞质中。原代NSPCs的巢蛋白(nestin)染色阳性。共培养后的48 h及72 h,OGD-R+C6-Mock+NSPCs组神经球的直径明显大于C6-Mock+NSPCs组的直径,OGD-R+C6-ET-1+NSPCs组神经球的直径明显大于C6-ET-1+NSPCs组的直径,同时OGD-R+C6-ET-1+NSPCs组神经球的直径明显大于OGD-R+C6-Mock+NSPCs组的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OGD-R星型胶质细胞促进NSPCs的增殖,且ET-1过表达进一步促进了NSP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胶质细胞 神经干/祖细胞(NSPCs) 内皮素(ET)-1 剥夺-灌注(OGD-R) 巢蛋白 增殖 Transwell共培养 神经球直径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联合依达拉奉对氧糖剥夺-再灌注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3
作者 宋士娜 董闻平 +1 位作者 李常新 段建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胎龄14~16 d的SD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巢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胎龄14~16 d的SD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巢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进行鉴定。原代培养新生24 h内SD大鼠皮层神经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表达进行鉴定。(2)将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分为正常组(正常培养)、OGD-R模型组(缺氧处理1.5 h后再复氧培养24 h)、OGD-R+神经干细胞组(缺氧处理1.5 h后再复氧培养时,加入神经干细胞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24 h)、OGD-R+依达拉奉组(缺氧处理前加入100μmol/L依达拉奉,缺氧处理1.5 h后再复氧培养24 h)、OGD-R+神经干细胞组+依达拉奉组(缺氧处理前加入100μmol/L依达拉奉,缺氧处理1.5 h后再复氧培养时,加入神经干细胞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24 h),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神经元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神经元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别检测神经元Notch1、Hes1、Hes5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球巢蛋白、GFAP、MAP2阳性,皮层神经元NeuN及β-Tubulin阳性,均鉴定成功。(2)与正常组比较,OGD-R模型组、OGD-R+神经干细胞组、OGD-R+依达拉奉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减低、凋亡率增加、上清中IL-1β及TNF-α含量升高、Notc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GD-R模型组比较,OGD-R+神经干细胞组+依达拉奉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减少、上清中IL-1β及TNF-α含量减低、Hes1和Hes5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OGD-R+依达拉奉组、OGD-R+神经干细胞+依达拉奉组神经元Notch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逆转OGD-R导致的神经元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和Notch信号通路上关键信号分子Notch1、Hes1、Hes5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依达拉奉 皮层神经元 剥夺-灌注
原文传递
藁本内酯对糖氧剥夺-再灌注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旌畅 谢晓芳 +1 位作者 于思 彭成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藁本内酯预处理对糖氧剥夺-复糖氧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和凋亡自噬蛋白及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融合生长的HUVEC给予藁本内酯预处理1h后,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制备糖氧剥夺-复糖氧损伤(oxygen-glucos... 目的:研究藁本内酯预处理对糖氧剥夺-复糖氧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和凋亡自噬蛋白及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融合生长的HUVEC给予藁本内酯预处理1h后,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制备糖氧剥夺-复糖氧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injury,OGD-R)模型,观察细胞一般形态,微板法检测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高内涵分析系统检测Beclin-1、p53的表达与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及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OGD-R损伤的HUVEC细胞形态异常,细胞外LDH含量增加,细胞内Beclin-1、p53、Bax、Bcl-2表达和ERK磷酸化水平明显上升;藁本内酯20、40、60μmol/L可改善OGD-R损伤的HUVEC的形态,降低细胞外LDH含量,降低细胞内Beclin-1、p53、Bax,提升Bcl-2的表达和进一步提高ERK磷酸化水平。结论:藁本内酯预处理对OGD-R损伤的HUVEC有保护作用,可缓解OGDR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与自噬,该作用与ERK相关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内酯 血管内皮细胞 剥夺-灌注 凋亡 ER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