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氢活化剂氨基甲酰磺酸钠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姚继明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29,共3页
采用氰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在室温和pH 5.0-5.5条件下,合成氨基甲酰磺酸钠,通过毛细管电泳和红外光谱分析,该反应在30 min内即可完成.应用试验表明:氨基甲酰磺酸钠在pH 5-11.5、20-95℃均显示出比TAED更加优异的漂白活化效果,特别是在pH=7... 采用氰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在室温和pH 5.0-5.5条件下,合成氨基甲酰磺酸钠,通过毛细管电泳和红外光谱分析,该反应在30 min内即可完成.应用试验表明:氨基甲酰磺酸钠在pH 5-11.5、20-95℃均显示出比TAED更加优异的漂白活化效果,特别是在pH=7,温度≤50℃时,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漂白活化剂 氨基甲酰磺酸钠 毛细管电泳 红外分析
下载PDF
氨基甲酰磺酸钠活化H_(2)O_(2)体系对烷基糖苷的脱色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姣 田肖慧 +1 位作者 陈文义 姜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共5页
利用氨基甲酰磺酸钠(ASP)的活化性提出一种高效、环保的H_(2)O_(2)脱色烷基糖苷的方法。选用ASP为H_(2)O_(2)的活化剂,EDTA-Mg^(2+)作稳定剂,构建ASP/H_(2)O_(2)/EDTA-Mg^(2+)体系对烷基糖苷溶液进行脱色。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是烷基... 利用氨基甲酰磺酸钠(ASP)的活化性提出一种高效、环保的H_(2)O_(2)脱色烷基糖苷的方法。选用ASP为H_(2)O_(2)的活化剂,EDTA-Mg^(2+)作稳定剂,构建ASP/H_(2)O_(2)/EDTA-Mg^(2+)体系对烷基糖苷溶液进行脱色。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是烷基糖苷溶液为100 g,ASP与H_(2)O_(2)的摩尔比为0.58,ASP的添加量为0.7 mol/L,EDTA-Mg^(2+)添加量是0.45 g,温度为55℃,pH值为7.5,漂白时间4-5 h,脱色后烷基糖苷溶液的消光系数为0.12左右。对脱色前后烷基糖苷的分子结构、固含量、残醇含量、pH值、黏度、平均聚合度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烷基糖苷国标要求。ASP/H_(2)O_(2)/EDTA-Mg^(2+)体系脱色烷基糖苷的路径有2种:一种是过氧酸直接参与糖苷中的显色官能团反应,另一种是生成·OH等活性物质氧化显色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氨基甲酰磺酸钠(asp) H_(2)O_(2)漂白 烷基糖苷 活化作用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交联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洪贵山 顾雪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23-528,共6页
采用NaHSO3封端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水性聚氨基甲酰磺酸钠 (PCS) .讨论了作为溶剂的水、乙酸乙酯、乙醇的用量对封端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溶剂的用量均有一最佳值 .膜的吸水、吸乙醇及力学实验表明经多乙烯多胺交联的PCS膜具有良好的耐... 采用NaHSO3封端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水性聚氨基甲酰磺酸钠 (PCS) .讨论了作为溶剂的水、乙酸乙酯、乙醇的用量对封端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溶剂的用量均有一最佳值 .膜的吸水、吸乙醇及力学实验表明经多乙烯多胺交联的PCS膜具有良好的耐水、耐乙醇性能及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氨基甲酰磺酸钠 交联膜 制备
下载PDF
酰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继新 王海玥 +1 位作者 赵远 张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7-90,共4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氨基甲酰马来酸(NCMA)、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APEG)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氨基甲酰马来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SP)。通过FT-IR和1 H-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氨基甲酰马来酸(NCMA)、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APEG)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氨基甲酰马来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SP)。通过FT-IR和1 H-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SMAS/APEG物质的量比和NCMA/APEG物质的量比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SMAS/APEG物质的量比1.2、NCMA/APEG物质的量比1.0、引发剂用量0.4%(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50℃。以最佳反应条件制备的SP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分散效果,掺量为0.2%(质量分数)时,减水率达25.7%,净浆流动度达31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基甲酰马来酸 甲基丙烯酸磺酸钠 聚羧酸系减水剂
下载PDF
三元共聚马来酰亚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继新 王海玥 +3 位作者 蒋锋 李志丹 赵远 张瑶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6,共4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丙烯酸聚羧酸系减水剂(SP)。通过FI-IR和...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丙烯酸聚羧酸系减水剂(SP)。通过FI-IR和1H-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MPNCM用量、SMAS用量、AA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方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P的最佳合成工艺为,将0.4%的APS和4 mol AA的水溶液,逐渐滴加到1 mol MPNCM和2 mol SMAS的水溶液中,在50℃下反应6.0 h;以最佳反应条件合成的SP对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混凝土减水率高、保坍性好、泌水率低和早强效果明显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磺酸钠 丙烯酸 聚羧酸系减水剂
下载PDF
马来酰亚胺系减水剂的制备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继新 王海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37-1440,1444,共5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自制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共聚物(SP)。通过FTIR谱图对S...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自制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共聚物(SP)。通过FTI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n(MAH)/n(SMAS)摩尔比和n(MPNCM)/n(SMAS)摩尔比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并以净浆流动度、Zeta电位和吸附量为指标,探讨了马来酰亚胺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MPNCM):n(SMAS)为1.2,n(MAH):n(SMAS)为5.0,引发剂用量0.15%(质量分数,下同)和反应温度为60℃;其分散机理主要是由于减水剂分子定向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子层,并在静电排斥作用下使水泥颗粒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磺酸钠 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 马来酰亚胺系减水剂
下载PDF
酰胺型两性减水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7
作者 李继新 王海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9-1032,1036,共5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氨基甲酰马来酸(NCMA)、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APEG)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氨基甲酰马来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SP)。通过FTIR和1H 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氨基甲酰马来酸(NCMA)、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APEG)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氨基甲酰马来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SP)。通过FTIR和1H 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SMAS/APEG摩尔比和NCMA/APEG摩尔比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并以净浆流动度、Zeta电位和吸附量为指标,探讨了酰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SMAS/APEG摩尔比1.2,NCMA/APEG摩尔比1.0,引发剂用量0.4%(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为50℃;其分散机理主要是由于减水剂分子中的阴阳离子基团与水泥颗粒表面形成物理吸附,使水泥颗粒之间产生了立体斥力而产生分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基甲酰马来酸 甲基丙烯酸磺酸钠 ZETA电位 作用机理 减水剂
下载PDF
一种马来酸酐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与表征
8
作者 李继新 王海玥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0-1535,共6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自制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共聚物(SP)。通过FI-IR...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自制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共聚物(SP)。通过FI-IR和1H-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投料方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MAH/SMAS摩尔比和MPNCM/SMAS摩尔比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MPNCM/SMAS摩尔比为1.2,MAH/SMAS摩尔比5.0,并将0.15wt%APS和MPNCM、SMAS缓慢滴加到的MAH水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60℃。以最佳反应条件制备的SP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分散效果,掺量为0.2wt%时,减水率达26.6%,净浆流动度达28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酸磺酸钠 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 聚羧酸系减水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