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酸水解氨基酸和氨基糖态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延美 刘小虎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9-23,共5页
对3种不同土壤(黑土、棕壤、红壤)用6 mol·L-1HCl水解后,分别采用Bremner蒸馏法与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土壤氨基糖态氮,Bremner蒸馏法和色谱法测定结果和精密度无显著差异,但对于黑土和棕... 对3种不同土壤(黑土、棕壤、红壤)用6 mol·L-1HCl水解后,分别采用Bremner蒸馏法与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土壤氨基糖态氮,Bremner蒸馏法和色谱法测定结果和精密度无显著差异,但对于黑土和棕壤中的氨基酸态氮,色谱法的检测更为完全,且有较高的精密度。利用色谱法可实现土壤中各种氨基糖和氨基酸分离和定量化,对深入研究土壤中氮的来源及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mner蒸馏法 色谱法 氨基糖 氨基酸态 土壤
下载PDF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对施氮量的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晓峰 刘迪 +1 位作者 付森林 陈文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8-639,共12页
【目的】土壤有机氮组成和有效性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开展氮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试验在河南温县进行,试验历经3... 【目的】土壤有机氮组成和有效性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开展氮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试验在河南温县进行,试验历经3季冬小麦和两季夏玉米。小麦设置5个施氮(N)量处理:300 kg/hm^(2)(N300)、225 kg/hm^(2)(N225)、195 kg/hm^(2)(N195)、165 kg/hm^(2)(N165)、0 kg/hm^(2)(N0),从第2季冬小麦开始,调查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小麦播种前和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全氮、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实现冬小麦稳产的最低施氮量为165 kg/hm^(2),满足冬小麦对氮素需求的最低施氮量为195 kg/hm^(2)。酸解氮(TNex)是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氮组分,占全氮的59.06%~92.26%。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N165和N195处理降低了TNex在有机氮中的比例,而N0、N225和N300维持了稳定的TNex比例。在酸解氮中,酸解氨基糖态氮(ASN)、酸解铵态氮(ANN)、酸解氨基酸态氮(AAN)分别占TNex的18.40%~46.62%、8.91%~34.40%、13.43%~28.52%。5季后N0、N165处理土壤酸解态氮的所占比例表现为ANN>AAN>ASN,而N195、N225和N300处理的所占比例表现为ASN>ANN>AAN。冗余分析表明,冬小麦播种前ASN、ANN、AAN和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变化的贡献分别为19.11%、18.19%、9.80%和17.45%,它们共同调节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变化。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施氮量影响土壤有机氮间的转化关系及对冬小麦氮素吸收量的贡献。AAN是中、低施氮量条件下影响冬小麦氮素吸收量的关键组分,对冬小麦地上部氮吸收量的贡献为19.11%。ASN是高施氮量条件下影响冬小麦氮素吸收量的关键组分,对冬小麦地上部氮吸收量的贡献为8.65%。【结论】土壤中有机氮的主要组分是酸解氮,施氮量影响土壤中各有机氮组分的含量及转化。低施氮量导致土壤全氮含量下降,并降低全氮中酸解态氮的比例,高施氮量可维持酸解态氮的稳定。低施氮量提高了酸解铵态氮的比例,降低了氨基糖态氮的比例。在中低施氮量下,酸解氨基酸态氮是土壤供氮的关键组分;在高施氮量下,酸解氨基糖态氮是土壤供氮的关键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组分 肥施用量 冬小麦 氨基酸态 氨基糖
下载PDF
施用玉米残体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淑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姜亦梅 姜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研究了施用玉米残体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玉米残体(秸秆和根茬)配施化学氮肥,可增加玉米生育前期土壤酸解氨态氮和氨基糖氮含量及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解氨基酸氮的含量;与单施氮肥相比,可增加玉米整个生育... 研究了施用玉米残体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玉米残体(秸秆和根茬)配施化学氮肥,可增加玉米生育前期土壤酸解氨态氮和氨基糖氮含量及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解氨基酸氮的含量;与单施氮肥相比,可增加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解氨基糖氮和氨基酸氮含量,同时对酸解未知氮亦产生不同的影响。玉米残体还田改变了土壤有机氮的分布。玉米整个生育期间土壤酸解未知氮的变异系数在土壤有机氮组分中最大,它在土壤供氮潜力中的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组分特征 玉米残体还田 施肥 氨基糖氮 氨基
下载PDF
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的关系 被引量:54
4
作者 李菊梅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用通气培养法测定了6种肥力36个不同土层土壤的可矿化氮,用Bremner法测定了各有机氮组分,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与可矿化氮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酸解氮中,酸... 用通气培养法测定了6种肥力36个不同土层土壤的可矿化氮,用Bremner法测定了各有机氮组分,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与可矿化氮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酸解氮中,酸解未知态氮与可矿化氮不相关;而氨基酸态氮、铵态氮、氨基糖态氮的多少与可矿化氮相互平行,相关系数均较高,似乎对可矿化氮皆有贡献。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氨基糖态氮在方程中不显著;逐步回归分析更肯定了这一结果。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可矿化氮有很高的通径系数,表明了它们有着直接重大贡献,而氨基糖态氮直接通径系数甚低。这些结果说明,可矿化氮主要来自酸解氮,特别是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后两者是其产生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矿化 有机组分 正相关关系 氨基酸态 氨基糖 铵态 酸解未知态 酸解
下载PDF
干湿交替下氮肥施用对土壤有机氮库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宏卓 廖世鹏 +4 位作者 张洋洋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鲁剑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7,共9页
水旱轮作条件下频繁的干湿交替显著影响了土壤氮素转化。为了明确干湿交替下氮肥施用对土壤有机氮库转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模拟淹水、干旱、水改旱、旱改水条件下,氮肥施用对土壤有机氮库动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水旱轮作体... 水旱轮作条件下频繁的干湿交替显著影响了土壤氮素转化。为了明确干湿交替下氮肥施用对土壤有机氮库转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模拟淹水、干旱、水改旱、旱改水条件下,氮肥施用对土壤有机氮库动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水旱轮作体系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氮肥施用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酸解态总氮含量,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酸解态总氮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对酸解态总氮各组分含量产生显著影响。模拟淹水条件下酸解态氮主要以酸解铵态氮和未知态氮形式存在,分配比例分别为40.2%和33.7%,而模拟旱地条件下主要以氨基酸态氮和未知态氮形式存在,分配比例占到了40.7%和31.5%。经水分条件转换后,各种水分条件下土壤酸解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均出现降低,水改旱条件下土壤氨基糖态氮含量显著提高,而旱改水条件下未知态氮含量显著提高。在整个培养阶段,土壤铵态氮与酸解铵态氮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综上所述,氮肥施用到水田初期有利于提高土壤铵态氮和酸解铵态氮含量,随后这两种氮组分逐渐分解转化,而氨基糖态氮含量逐渐提升,氨基糖态氮是水旱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素的重要“中转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酸解铵态 氨基糖
下载PDF
Facile synthesis of a core trisaccharide of laminin as a potential metastatic antagonist
6
作者 金晓锋 孟祥豹 +2 位作者 廖凯俊 李庆 李中军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8年第4期272-276,共5页
A core trisaccharide of laminin, β-D-Gal-(1→4)-β-D-GlcpNAc-(1→6)-α-D-Manp-OMe, with potential anti-rumor metastatic activity was designed and prepared. 2-Iodoglactosyl azide was used as the donor to construct... A core trisaccharide of laminin, β-D-Gal-(1→4)-β-D-GlcpNAc-(1→6)-α-D-Manp-OMe, with potential anti-rumor metastatic activity was designed and prepared. 2-Iodoglactosyl azide was used as the donor to construct 2-N-acetamido-2-deoxylactosyl moiety through an azidoiodo-glycosylation reaction. Simultaneously, 1, 2-trans-β-glycosic bond was formed stereoselectively in one step with a moderate yield. This novel procedure avoided the use of 2-amino-2-deoxyglucose as both donor and ac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idoiodo-glycosylation Lactal 2-Iodoglycosyl azide Lactosamine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Carboxymethyl Sulfochitosans with Differentially Substituted Regions
7
作者 ZHAO Xia LV Zhihua +1 位作者 XU Jiamin YU Guangl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2003年第1期69-74,共6页
Five kinds of carboxymethyl sulfochitosans with different regions such as N-carboxymethyl-O-sulfochitosan, O-carboxymethyl-N-sulfochitosan, O-carboxymethyl chitosan sulfate, N-carboxymethyl chitosan-6-sulfate, and N,O... Five kinds of carboxymethyl sulfochitosans with different regions such as N-carboxymethyl-O-sulfochitosan, O-carboxymethyl-N-sulfochitosan, O-carboxymethyl chitosan sulfate, N-carboxymethyl chitosan-6-sulfate, and N,O-carboxymethyl -N,O-sulfochitosan were prepar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differential carboxymethylation and sulfation methods, and their IR spectrum and 13C-NMR spectrum were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carboxymethyl chitosan chitosan sulfate PREPARATION
下载PDF
冻融交替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徐俊俊 吴彦 +3 位作者 张新全 吴宁 石福孙 刘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Bremner氮素分级方法,研究冻融交替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时间的变化,微生物量氮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在冻融1 d后达到最小值,4℃、-4℃、-4~4℃和-20~4℃处理下分别下降了50.37%、57.47%、3... 采用Bremner氮素分级方法,研究冻融交替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时间的变化,微生物量氮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在冻融1 d后达到最小值,4℃、-4℃、-4~4℃和-20~4℃处理下分别下降了50.37%、57.47%、37.79%和37.51%;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变化趋势相同,先增加后减少,均在冻融1 d后达到最大值,各处理氨基酸氮含量分别为处理前的1.6倍、1.47倍、1.44倍和1.5倍,氨基糖分别为处理前的1.66倍、1.58倍、1.65倍和1.91倍;氨态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20~4℃处理在冻融1 d后为处理前的1.25倍,其余3个处理在冻融3 d后达到最大值;各处理酸解未知氮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在冻融25 d后达到最小值.研究表明冻融时间对微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影响显著,微生物量氮含量是有机氮组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微生物量 有机 氨基 氨基糖氮 氨态 酸解未知 高寒草甸土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