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泥鳅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韩光明 毕建花 +5 位作者 张家宏 寇祥明 朱凌宇 徐荣 王桂良 王守红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7-23,共7页
根据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对20 - 140 mg/L 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分别把麻醉程度和复苏过程分为6 和4 个时期,研究140 - 340 mg/L的麻醉剂MS-222 在12 ℃和22... 根据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对20 - 140 mg/L 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分别把麻醉程度和复苏过程分为6 和4 个时期,研究140 - 340 mg/L的麻醉剂MS-222 在12 ℃和22 ℃条件下对泥鳅的麻醉效果,比较180 mg/L 的MS-222 对不同规格(5.1、11.6、28.1 g)泥鳅的麻醉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当MS-222 溶液浓度为80 mg/L 时,泥鳅达到麻醉3 期,可以作为泥鳅长途运输的参考剂量;泥鳅呼吸频率受麻醉程度的影响,在麻醉3 期之前无显著变化,但是4 期之后出现显著下降(P 〈 0.05);在MS-222 质量浓度为140 - 340 mg/L 时,水温12 ℃条件下的鱼体至麻醉4 期的时间(下称入麻时间)小于22 ℃,水温12 ℃条件下麻醉6 期的鱼体至复苏2 期的时间(下称复苏时间)亦小于22 ℃;在水温12 ℃和22 ℃时,MS-222 对泥鳅有效麻醉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0 mg/L 和220 mg/L;体质量小的泥鳅入麻时间短,复苏时间长(P 〈 0.05).MS-222 对泥鳅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在麻醉操作时,需综合考虑水温、个体规格等因素,使用合理的麻醉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麻醉 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
下载PDF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明 刘东超 +1 位作者 丁慧萍 姜志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6,共6页
水温18-20℃,测定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用鱼体长12-15cm,体质量30-40g。试验设置4个麻醉组(80mg/L、120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0mg/L、60mg/L的丁香油)及一个对照组... 水温18-20℃,测定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用鱼体长12-15cm,体质量30-40g。试验设置4个麻醉组(80mg/L、120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0mg/L、60mg/L的丁香油)及一个对照组。对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锦鲤麻醉后的血糖质量浓度高于复苏后,而复苏后血糖质量浓度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显著(P〈0.05);麻醉后和复苏后锦鲤的尿素氮质量浓度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显著(P〈0.05);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差异显著(P〈0.05);低质量浓度组麻醉后锦鲤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而高质量浓度组麻醉后溶菌酶活力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对丁香油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P〈0.05);高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锦鲤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低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及复苏后锦鲤的溶菌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以上各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麻醉剂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这些抑制作用均为可逆,在解除麻醉作用后,酶活性即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丁香油 生化指标 酶活性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罗非鱼幼鱼模拟运输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汤保贵 戴东辉 +6 位作者 张健东 陈刚 施钢 黄建盛 周晖 潘传豪 王忠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6,共4页
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罗非鱼运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5mg/L、10mg/L和15mg/L 4个浓度梯度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进行罗非鱼幼鱼处理,在密封式塑料袋中模拟罗非鱼幼鱼麻醉运输过程,并测定各时段的平均耗氧率与排氨率,以测试其麻醉... 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罗非鱼运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5mg/L、10mg/L和15mg/L 4个浓度梯度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进行罗非鱼幼鱼处理,在密封式塑料袋中模拟罗非鱼幼鱼麻醉运输过程,并测定各时段的平均耗氧率与排氨率,以测试其麻醉运输效果。结果表明:在0~7h内,对氨基苯甲酸乙酯麻醉能显著降低罗非鱼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其中15mg/L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适宜于吉富品系罗非鱼幼鱼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罗非鱼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曲焕韬 刘勇 +4 位作者 郭文韬 肖衎 管敏 李莎 鲁雪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378,共5页
24~25℃,研究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的麻醉效果。根据厚颌鲂幼鱼在麻醉和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将其麻醉过程分为5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试验结果表明,厚颌鲂幼鱼的入麻时间随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断缩短(F=430... 24~25℃,研究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的麻醉效果。根据厚颌鲂幼鱼在麻醉和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将其麻醉过程分为5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试验结果表明,厚颌鲂幼鱼的入麻时间随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断缩短(F=430.263,P<0.01),在该试验条件下,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麻醉厚颌鲂幼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70~120 mg/L ;麻醉过程中厚颌鲂幼鱼的呼吸频率先急剧升高(应激期~镇静期),然后缓慢下降(镇静期~深度麻醉期),直至过度麻醉停止呼吸(死亡期);深度麻醉状态下,试验鱼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F=145.416,P<0.01),除短时间暴露的2个试验组(3 min和4 min)复苏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暴露时间在5 min以内,复苏率100%,超过5 min ,只有部分试验鱼可以复苏,当暴露时间达到12 m in时,厚颌鲂幼鱼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麻醉 有效质量浓度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苯乙酮和芳香醛的Mannich反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大成 顾雪元 奉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7,共4页
报道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苯乙酮和芳香醛的Mannich反应.在少量浓盐酸催化下,上述反应物在无水乙醇中于9~21℃可以发生Mannich反应,直接生成9个新的Mannich碱,1-苯基-3-芳基-3-(4-乙氧羰基苯... 报道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苯乙酮和芳香醛的Mannich反应.在少量浓盐酸催化下,上述反应物在无水乙醇中于9~21℃可以发生Mannich反应,直接生成9个新的Mannich碱,1-苯基-3-芳基-3-(4-乙氧羰基苯胺基)丙酮,产率52%~99%.产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和MS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ICH反应 芳香醛 苯乙酮 氨基苯甲酸乙酯
下载PDF
寡糖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衍生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常理文 郭勍 +1 位作者 余兆楼 竺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750-754,共5页
多种寡糖经对氨基苯甲酸乙酯(ABEE)衍生后,采用硼砂缓冲溶液为电泳介质,实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考察了电泳介质组成、浓度、PH对寡糖衍生物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范围,使7个单糖组成的寡糖异构体得到了分离。该方法已用于葡聚... 多种寡糖经对氨基苯甲酸乙酯(ABEE)衍生后,采用硼砂缓冲溶液为电泳介质,实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考察了电泳介质组成、浓度、PH对寡糖衍生物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范围,使7个单糖组成的寡糖异构体得到了分离。该方法已用于葡聚糖T-70多糖水解产物寡糖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 氨基苯甲酸乙酯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生产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华 张继鉴 张锦胜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3年第5期28-29,共2页
叙述了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2种工艺流程,其中氢化法具有更好的生产前景。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氢化法 苯佐卡因 转化率 蒸馏 医药中间体
下载PDF
3-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电喷雾正离子质谱裂解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晋成 刘欢 +4 位作者 张静 吴立冬 许玉燕 马兵 宋怿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3615-3619,共5页
目的采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对3-氨基苯甲酸乙酯在正离子模式下的裂解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ESI电离产生准分子离子[M+H]+,并对[M+H]+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获得3-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二级质谱图。结果在CID模式下,3-氨... 目的采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对3-氨基苯甲酸乙酯在正离子模式下的裂解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ESI电离产生准分子离子[M+H]+,并对[M+H]+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获得3-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二级质谱图。结果在CID模式下,3-氨基苯甲酸乙酯主要产生m/z 138、m/z 94和m/z 77三个碎片离子。通过解析3-氨基苯甲酸乙酯二级质谱图得到其裂解途径信息:3-氨基苯甲酸乙酯首先断裂苯环C1位支链上的乙氧基丢失一个乙烯生成特征碎片离子m/z 138,然后断裂苯环C1位支链上酯基丢失一个CO2生成特征碎片离子m/z 94,继续断裂C3位上C-N键丢失一个NH3并生成特征碎片离子m/z 77。结论 本研究所提出的3-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为其在水产品体内代谢物质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苯甲酸乙酯 电喷雾电离 裂解规律
下载PDF
食用香料邻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被引量:4
9
作者 夏世威 郑时国 +2 位作者 廖崇刚 张治国 詹豪强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9期75-76,共2页
文章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经酰胺化,氧化,水解,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食用香料邻氨基苯甲酸乙酯,总收率为64.9%,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其结构。该方法所采用的原料价格便宜,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每一步反应产物易分离,总产率较高。
关键词 食用香料 氨基苯甲酸乙酯 合成 酯化反应
下载PDF
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 王明艳 +2 位作者 马卫兴 侯爱权 陆松柱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3-55,共3页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两步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经实验选择确定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沸腾温度(83~85℃),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占反应物质量百分数的25....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两步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经实验选择确定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沸腾温度(83~85℃),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占反应物质量百分数的25.2%,反应时间3h,产品收率为66.7%,总收率为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 对二甲氨基苯甲酸 对二甲氨基苯甲 合成 对甲苯磺酸
下载PDF
以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为端基的酰胺型开链冠醚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宝锋 王耀宁 +1 位作者 焦天权 胡丽天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49-750,共2页
以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为端基合成了3种酰胺型开链冠醚,并通过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酰胺型开链冠醚 合成
下载PDF
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乙酰苯胺三组分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应萍 邱玉 +6 位作者 阳华 蒋佩希 陈国辉 袁俊 胡云宾 蒋历辉 罗一鸣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12期243-248,共6页
为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萃取、蒸馏、重结晶等纯化实验操作,提高学生从混合物中分离并提纯目标化合物的实验技能,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教学组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安排了“三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实验,面向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 为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萃取、蒸馏、重结晶等纯化实验操作,提高学生从混合物中分离并提纯目标化合物的实验技能,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教学组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安排了“三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实验,面向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药学、生物科学等专业,以及化学化工学院所有专业。鉴于对甲苯胺有毒性,给做实验的学生、实验室教师和指导教师身体带来较大危害,产生的废水对环境也有相当的危害。同时,由于其熔点低,实验室教师每次都要准备冰块,不利于节能省电。尝试使用绿色无毒、熔点较高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替代对甲苯胺,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在实验室反复多次做了先加酸或先加碱的两种分离方案后,在有机化学实验B的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组分 分离提纯 有机实验教学 氨基苯甲酸乙酯
下载PDF
纳米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永根 吴良 +1 位作者 李海霞 李娟 《科技传播》 2010年第14期136-136,132,共2页
目的:研究一种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新方法。方法: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为催化剂,催化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结果:在固体超强酸SO42-/TiO2催化作用下,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氨基苯... 目的:研究一种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新方法。方法: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为催化剂,催化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结果:在固体超强酸SO42-/TiO2催化作用下,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当酯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0分钟,催化剂质量为对氨基苯甲酸质量的7%时,酸质量和醇体积比值为2:25时,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产率达92.8%。而且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好。结论:该合成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平稳快速,催化剂容易分离,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固体超强酸SO42-/TiO2 氨基苯甲酸 酯化反应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制备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晓军 刘玉茹 刘岗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2-83,共2页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是典型的有机实验,本文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为绿色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酸与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为:一水合硫酸氢钠3.0g,反应时间2.0h,n(对氨基苯甲酸):n(乙醇)=1.0:8...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是典型的有机实验,本文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为绿色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酸与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为:一水合硫酸氢钠3.0g,反应时间2.0h,n(对氨基苯甲酸):n(乙醇)=1.0:8.0,产率可达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制备改进 一水合硫酸氢钠 绿色化学
下载PDF
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金松 李永红 +1 位作者 郑建东 葛秀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9-91,共3页
以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为15.0 mL,对氨基苯甲酸为3.00 g,催化剂为3.80 mL,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反应温度为85℃,时间为24 min时,反应产率达70.3... 以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为15.0 mL,对氨基苯甲酸为3.00 g,催化剂为3.80 mL,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反应温度为85℃,时间为24 min时,反应产率达70.3%。产品经熔点测定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证实与目标产物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氨基苯甲酸乙酯 合成
下载PDF
2-乙氧基-5-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的氯甲基化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丽君 张福中 王恩思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考察 2 -乙氧基 - 5 -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 ( 6 )的氯甲基化反应 ,结果表明 ,N -氯甲基化反应的产物是主要产物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总产率为47% .
关键词 2-乙氧基-5-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 氯甲基化反应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祥福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0-12,共3页
以对硝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Zn粉和给质子剂为催化剂,还原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研究了两种给质子剂、反应时间、Zn粉的质量及影响产品析出的影响条件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用乙醇和冰醋酸组成的给质子剂效果好,反应时间120... 以对硝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Zn粉和给质子剂为催化剂,还原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研究了两种给质子剂、反应时间、Zn粉的质量及影响产品析出的影响条件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用乙醇和冰醋酸组成的给质子剂效果好,反应时间120 min,Zn粉质量超过理论1∶3计算量的30%时,乙醇蒸出量以剩余液体呈浑浊状或有油滴出现为止,萃取用乙醚蒸出剩余量5 m L,低温便于晶体析出,产率达到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催化剂 制备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18
作者 林世静 佟拉嘠 +2 位作者 刘立昌 郭志武 王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10,共4页
研究了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可行性,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质量、无水乙醇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该物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水乙醇用量为20mL,催化剂对甲苯磺酸... 研究了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可行性,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质量、无水乙醇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该物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水乙醇用量为20mL,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质量为6g,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重复实验所得平均产率为77.4%,产品质量稳定,重现性较好。经过熔点测定以及红外光谱测定可以确定实验产物与目标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磺酸 氨基苯甲酸乙酯 催化酯化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新方法
19
作者 寇成 徐兆翮 +1 位作者 李艳姿 杨晓婧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酯化催化剂壳聚糖硫酸盐。以对氨基苯甲酸、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壳聚糖硫酸盐的催化下,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等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 以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酯化催化剂壳聚糖硫酸盐。以对氨基苯甲酸、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壳聚糖硫酸盐的催化下,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等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功率为300 W,对氨基苯甲酸0.01 mol,酸醇物质的比为1∶15,催化剂用量0.5 g,反应10 min时,反应条件最佳,收率达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微波法 壳聚糖硫酸盐 合成
下载PDF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合成工艺的改进
20
作者 徐祖疆 马存 +1 位作者 方功 王定勇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5期46-46,67,共2页
以间氨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间氨基苯甲酸乙酯。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乙醇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n(间氨基苯甲酸)∶n(乙醇)∶n(硫酸)=1∶26∶2.8,回流反应8 h,产率可达到94%。... 以间氨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间氨基苯甲酸乙酯。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乙醇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n(间氨基苯甲酸)∶n(乙醇)∶n(硫酸)=1∶26∶2.8,回流反应8 h,产率可达到94%。改进后的工艺后处理简单、收率高、原料易得,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 合成 工艺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