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鲤鱼氨排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兰 徐鹏 孙效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5-193,共9页
鲤鱼(Cyprinus carpio)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且具有一定的盐碱耐受性,可以在偏碱水体中存活生长。为了了解其对不同碱度的耐受性,以及在碱胁迫环境下的基因表达变化,以鲤鱼为试验材料,使用一定pH值不同碳酸盐碱度水对其进行胁迫... 鲤鱼(Cyprinus carpio)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且具有一定的盐碱耐受性,可以在偏碱水体中存活生长。为了了解其对不同碱度的耐受性,以及在碱胁迫环境下的基因表达变化,以鲤鱼为试验材料,使用一定pH值不同碳酸盐碱度水对其进行胁迫试验。选取鱼类氨排泄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Rhesus血型相关糖蛋白基因(Rhesus blood group-associated glycoprotein,Rh),水通道蛋白基因(Aquaporin,AQP),催乳素基因(Prolactin,PRL),碳酸酐酶基因(Carbonic Anhydrase,CA),Na^+/K^+转运ATP酶基因(Na^+/K^+ transporting ATPase,NKA),钠氢交换体基因(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NHE)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不同碱度下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上述基因随着碱度的升高在鳃、肠和肾3个组织中的总体表达水平较淡水对照显著升高,说明鲤鱼在碳酸盐碱胁迫条件下与氨排泄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这些基因具有一定的空间表达差异性,具体结果为:胁迫过程中主要在鳃中表达的基因为AQP3A、PRLRA、NHE7,在肾中表达的基因为PRL,在肠中表达的基因是RHAG、RHBG2、RHCG1。这些基因在碱胁迫环境下的表达变化为解析鱼类体内渗透压调节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排泄 基因表达 碳酸盐碱度 定量PCR
下载PDF
温度对梭鲈体内食物消化作用和氨排泄的影响
2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4,共1页
从水产养殖角度而言,对确定什么温度下养殖鱼类出现最低的消化用能支出很有兴趣。目前的研究旨在通过调研最佳温度范围(11~27℃)内的任一温度对(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梭鲈的总氨氮排泄(TAN)如何产生影响,
关键词 温度范围 排泄 消化作用 食物 梭鲈 体内 特殊动力作用 水产养殖
下载PDF
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对鳜生长、脱氨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儒 张冬 +4 位作者 吴璐瑶 胡兵 陈加成 李颜 刘立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2,共9页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通过设置对照组、Glu组和AKG组,比较了3种不同饲料饲喂下鳜的摄食与氨排泄差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等量饲喂期间添加Glu、AKG显著提高鳜生长和降低饵料系数,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鳜的体外氨排泄量。在饱食投喂阶段,Glu、AKG组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降低。两个投喂阶段结果都表明,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能显著促进鳜脑中npy表达并抑制pomc表达,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比和特定生长率,增加鱼体体重,促进鱼体生长且降低饲料系数。同时,肝脏中gdh表达及肌肉ampd表达均提高,脱氨代谢供能水平升高,最终导致其氨排泄量升高。此外,饲料中添加Glu和AKG可促进肝脏pepck、g6pase、pk和gk基因表达量增加,糖代谢增强,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均能促进鳜的摄食并降低氨的排泄。研究结果将应用于鳜的低氨排放养殖,并推进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鳜饲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摄食 氨排泄
下载PDF
马口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窒息点
4
作者 季辰跃 骆小年 +3 位作者 李姣 段友健 邢雨忻 李权森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242-249,共8页
用呼吸室法测定马口鱼幼鱼24 h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窒息点等数据,分析不同水温对马口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窒息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口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当水温为(15.0±0.5)℃时,马口鱼大... 用呼吸室法测定马口鱼幼鱼24 h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窒息点等数据,分析不同水温对马口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窒息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口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当水温为(15.0±0.5)℃时,马口鱼大规格组[平均体质量(124.68±3.03)g]在10:50达到最大耗氧率(0.457±0.025)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119±0.016)mg/(g·h);小规格组[平均体质量(49.00±2.16)g]在16:20和18:20达到最大耗氧率(0.333±0.028)mg/(g·h)和(0.333±0.032)mg/(g·h),在18:20—22:20达到最大氨氮排泄率(0.023±0.11)mg/(g·h)。当水温为5.0~30.0℃时,马口鱼的窒息点随温度升高遵循N字形先升后降再升的波动规律。2组马口鱼的窒息点在10.0℃时都有一个上升的拐点,其中小规格组[平均体质量(61.72±3.80)g]在10.0℃时窒息点达最高值(3.68±0.21)mg/L,大规格组[平均体质量(108.37±4.75)g]在30.0℃时窒息点达最高值(4.80±0.2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耗氧率 排泄 窒息点
下载PDF
投饲频率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崔超 禹娜 +4 位作者 龙丽娜 曹阳 黎明 李二超 陈立侨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3,共9页
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以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4.42±0.06 g)为对象,探讨了投饲频率对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实验采用等量投饲法,共设置4个投饲频率(2次·d-1、3次·d-1、4次·d-1... 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以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4.42±0.06 g)为对象,探讨了投饲频率对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实验采用等量投饲法,共设置4个投饲频率(2次·d-1、3次·d-1、4次·d-1和6次·d-1,分别记为F2、F3、F4和F6组),投饲实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随着投饲频率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升高,饵料系数下降。其中,F6组增重率最高,为461.33%,但与F3组(409.67%)和F4组(443.33%)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应地,F3、F4与F6组实验鱼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F2组(P<0.05),而F3、F4与F6组之间的饵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2组和F6组肥满度较低,且显著低于F3组和F4组(P<0.05);此外,实验鱼脏体比和肝体比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肝脏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随投饲频率的增加而升高,胰蛋白酶活性的差异则不显著;提高投饲频率还可降低鱼的氨氮排泄率,其中F6组的耗氧率也显著低于其它组。结果显示,适当增加投饲频率可提高俄罗斯鲟的消化酶活力,降低蛋白被用于能量代谢的比例,从而提高了幼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结合本实验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人工养殖鲟鱼幼鱼的投饲频率大于等于4次·d-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 投饲频率 增重率 饵料系数 体成分 消化酶活力 排泄
下载PDF
黄颡鱼仔、稚、幼鱼耗氧率及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廖志洪 林小涛 +1 位作者 王春 邱炜韬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20、24、28、32℃)下黄颡鱼仔、稚、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随体质量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质量、温度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关系可用RO=0.0224T0.6428積0.1284W... 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20、24、28、32℃)下黄颡鱼仔、稚、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随体质量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质量、温度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关系可用RO=0.0224T0.6428積0.1284W、RN=0.2654T0.4326積0.1417W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稚和幼鱼 耗氧率 排泄
下载PDF
蛋白营养对工业养殖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效应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静 高婷婷 +2 位作者 李勇 赵宁宁 马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41,共8页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选用体重为(145.08±0.56)g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4种饲粮蛋白质水平(41%、46%、50%和55%,即Ⅰ、Ⅱ、Ⅲ和Ⅳ组)的单因素实验74 d,研究蛋白营养变化对工业养殖大菱鲆幼鱼生长、氨氮排泄...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选用体重为(145.08±0.56)g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4种饲粮蛋白质水平(41%、46%、50%和55%,即Ⅰ、Ⅱ、Ⅲ和Ⅳ组)的单因素实验74 d,研究蛋白营养变化对工业养殖大菱鲆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鱼增重率的提高随饲粮蛋白含量升高先快后慢,Ⅲ、Ⅳ组增重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18.48%–65.95%(P<0.01),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则相应下降,Ⅲ、Ⅳ组分别极显著低于Ⅰ组25.64%、28.21%(P<0.01),Ⅱ、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2)实验鱼氨氮排泄率与饲粮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即随饲粮蛋白水平提高,实验鱼氨氮排泄率呈先缓增后趋平稳趋势,饲粮蛋白含量超过50%时,排泄率急剧上升。氨氮排泄率呈明显昼夜节律性,即摄食后排泄率逐渐升高,6–8 h达排泄高峰,后逐渐降低,以此周期性循环。早投喂后6 h各组排泄率达高峰,Ⅳ组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17.95%–35.07%(P<0.01);晚投喂后8 h各组排泄率达1 d内第2次高峰,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31.27%(P<0.01),显著高于Ⅱ组14.25%(P<0.05);(3)17种常见氨基酸在各处理组鱼肌肉内含量丰富,总量均高于65 mg/100 mg,且随饲粮蛋白含量升高呈渐增趋势,其中,Ⅲ、Ⅳ组无论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还是鲜味氨基酸含量,均略高于Ⅰ、Ⅱ组,但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含量变化对实验鱼肌肉氨基酸组成比例无显著影响。总之,饲粮蛋白水平过高,不能显著改善生长性能,却会显著提高氨氮排泄;同时,既不能改变肌肉氨基酸比例,也难以显著增加肌肉氨基酸积累。研究表明,大菱鲆幼鱼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4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生长 排泄 肌肉基酸 大菱鲆 封闭循环水
下载PDF
饥饿状态下瓦氏黄颡鱼氨氮排泄及鱼体生化组成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锦云 陈玉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3,共3页
在饥饿状态下,对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半和鱼体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率在饥饿前期先升高后下降;在饥饿10—20d氨氮排泄率无显著变化;20d后氨氮排泄率呈下降趋势饥饿鱼体取样结果显示,饥饿前鱼体的蛋... 在饥饿状态下,对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半和鱼体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率在饥饿前期先升高后下降;在饥饿10—20d氨氮排泄率无显著变化;20d后氨氮排泄率呈下降趋势饥饿鱼体取样结果显示,饥饿前鱼体的蛋白质、脂肪和灰份的含量分别为总体重的13.56%、21.84%和2.3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灰份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在饥饿初期显著下降。在饥饿半致死时,蛋白质、脂肪和灰份的含量分别为总体重的7.14%、4.81%和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排泄 饥饿 鱼体组成
下载PDF
温度对饥饿状态下南方鲇幼鱼氨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况莉 XIE Xiao-jun 谢小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50,共6页
于 2 0 0 0年 4月至 5月 ,测定了温度对饥饿状态下南方鲇幼鱼 (体质量 1 8 4~ 3 6 0g)的氨氮排泄的影响 .在 1 2 5℃ ,1 7 5℃ ,2 2 5℃ ,2 7 5℃和 3 2 5℃水温下 ,南方鲇的特殊体质量排氨率分别为 :1 83 ,3 86,5 52 ,7 3 7和 9 ... 于 2 0 0 0年 4月至 5月 ,测定了温度对饥饿状态下南方鲇幼鱼 (体质量 1 8 4~ 3 6 0g)的氨氮排泄的影响 .在 1 2 5℃ ,1 7 5℃ ,2 2 5℃ ,2 7 5℃和 3 2 5℃水温下 ,南方鲇的特殊体质量排氨率分别为 :1 83 ,3 86,5 52 ,7 3 7和 9 2 9mg/(kg·h) ,排氨率 (AN)与温度 (t)显著正相关 ,其回归关系可用幂函数或直线方程描述 ,分别为 :AN=0 0 2 85t1 67(n=4 0 ,r=0 90 2 ,P <0 0 1 ) ,或AN=-2 71 + 0 3 68t(n =4 0 ,r=0 851 ,P <0 0 1 ) 通过讨论认为 :温度升高促使南方鲇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强度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能量学 温度效应 南方鲇 幼鱼 排泄 蛋白质分解代谢
下载PDF
温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氨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锦云 陈玉翠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235,共4页
以瓦氏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温度对其氨氮排泄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10、15、20、25、30℃)条件下,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氨氮排泄率分别为2.69、3.92、5.72、6.96、8.71 mg/(kg.h),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 以瓦氏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温度对其氨氮排泄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10、15、20、25、30℃)条件下,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氨氮排泄率分别为2.69、3.92、5.72、6.96、8.71 mg/(kg.h),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二者的回归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y=0.2128x1.086(n=48,R2=0.883),F检验表明相关性极显著(F<F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排泄 温度
下载PDF
温度对瓦氏黄颡鱼氨氮排泄及能量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玉翠 陈锦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在不同的温度水平下,对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率及鱼体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10℃、15℃、20℃、25℃及30℃的水温下,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率分别为2.69、3.92、5.72、6.96和8.71mg/(kg·h)。其氨氮排泄率与温度的回归关系可... 在不同的温度水平下,对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率及鱼体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10℃、15℃、20℃、25℃及30℃的水温下,瓦氏黄颡鱼的氨氮排泄率分别为2.69、3.92、5.72、6.96和8.71mg/(kg·h)。其氨氮排泄率与温度的回归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y=0.2128x1.086(n=48,R2=0.883,p<0.01)。蛋白质、脂肪占总鱼体重的百分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灰份占鱼体总重的百分含量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排泄 温度 能量利用
下载PDF
体重与氨氮浓度对河蚌氨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长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81-1883,188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河蚌在不同氨氮水平下对其氨氮排泄的影响。[方法]在半现场条件下,利用静水系统研究了4种体重水平的河蚌在3个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排泄率。试验中水温保持在24.0℃左右,颗粒悬浮物浓度维持在0.05~0.06g/L。[结果]在...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河蚌在不同氨氮水平下对其氨氮排泄的影响。[方法]在半现场条件下,利用静水系统研究了4种体重水平的河蚌在3个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排泄率。试验中水温保持在24.0℃左右,颗粒悬浮物浓度维持在0.05~0.06g/L。[结果]在试验的体重和氨氮水平范围内,随着体重和外界氨氮浓度的增加,河蚌的氨氮排泄率均下降。当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小于2.94g时,氨氮主效应大于体重主效应,反之,体重主效应则大于外界氨氮主效应。体重和水体氨氮水平的交互效应对氨氮排泄具有促进作用,当河蚌体重大于7.66g时,交互效应大于氨氮浓度主效应,反之,氨氮浓度主效应则大于交互效应。在该试验范围内,体重主效应大于交互效应。[结论]体重较轻的河蚌氨氮排泄率更易受到水体氨氮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蚌 软组织干重 氮浓度 排泄 半现场条件
下载PDF
温度对斑点叉尾[鱼回]幼鱼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麻艳群 曲照球 +4 位作者 司楠 董升辉 胡文广 孙悦欣 江林源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4期31-35,共5页
采用封闭流水式装置,研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Ictalurus Punctatus)(约9~11 g)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8,22和26℃)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8,22和26℃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分别为(171.66±33)mg/(kg·h)... 采用封闭流水式装置,研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Ictalurus Punctatus)(约9~11 g)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8,22和26℃)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8,22和26℃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分别为(171.66±33)mg/(kg·h),(97.22±26)mg/(kg·h)和(171.83±44)mg/(kg·h),26℃处理组的耗氧率最高,与22℃处理组具显著差异(P<0.05);氨氮排泄率也表现出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18,22和26℃时其氨氮排泄率分别为(0.40±0.01)mg/(g·h),(0.44±0.01)mg/(g·h)和(0.58±0.01)mg/(g·h)。在22~26℃,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鱼回] 温度 排泄 耗氧率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水温对大菱鲆氨氮排泄、转氨酶及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晨 孙国祥 +11 位作者 李勇 周邦维 赵宁宁 柳阳 于凯松 王晓晨 孙国祥 李勇 周邦维 赵宁宁 柳阳 于凯松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在高密度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为14.2±0.48 kg/m^2),选取大菱鲆(371.68±43.15 g)360尾,随机均分4组,设置4个水温梯度14℃、16℃、18℃和21℃,旨在探寻水温对大菱鲆氨氮排泄、转氨酶及血清免疫因子... 在高密度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为14.2±0.48 kg/m^2),选取大菱鲆(371.68±43.15 g)360尾,随机均分4组,设置4个水温梯度14℃、16℃、18℃和21℃,旨在探寻水温对大菱鲆氨氮排泄、转氨酶及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养殖水体总氨氮浓度随水温升高呈先升后降,18℃时总氨氮浓度极显著高于14℃、21℃时;大菱鲆氨氮排泄率随水温升高而升高,且二者呈指数关系。(2)大菱鲆肝脏GPT、GOT活力随水温升高呈先升后降,均在18℃达最大值;而血清两种指标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均在21℃达最大值。(3)血清LZM、SOD活力及皮质醇含量均随水温升高呈先升后降,均在18℃达最大值;血氨含量则逐渐下降,14℃时极显著高于18℃、21℃时;鳃丝Na^+-K^+-ATPase活力随水温升高而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的适宜水温为1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大菱鲆 水温 排泄 血清免疫因子
下载PDF
盐度和pH值对鮸鱼幼鱼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闫茂仓 单乐州 +3 位作者 邵鑫斌 胡利华 柴雪良 林志华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1,共7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及pH值对鮸鱼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鮸鱼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11-26,鮸鱼幼鱼耗氧率逐步上升,26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pH值对耗氧率无显著影响(...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及pH值对鮸鱼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鮸鱼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11-26,鮸鱼幼鱼耗氧率逐步上升,26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pH值对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pH6.5-9.0鮸鱼幼鱼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在此范围内pH值的变化对鮸鱼幼鱼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O∶N比值也随着盐度升高而升高,26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pH8.0时,O∶N比值最低;不同盐度和pH下鱼幼鱼平均O∶N分别为24.258,22.378.鮸鱼幼鱼主要以蛋白质为能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鮸鱼 盐度 PH值 耗氧率 排泄
下载PDF
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培民 刘刚 +4 位作者 张涛 金广海 刘义新 吴瑞兰 于翔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0-474,共5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氧率 排泄 窒息点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氨氮关联SNP验证及相关基因NKA在氨氮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17
作者 胡晨馨 吕丽媛 +3 位作者 孙改改 姚韩韩 林志华 董迎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3-1423,共11页
为筛查和验证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氨氮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对位于缢蛏NKA基因(Sc-NKA)下游的SNP(g.21062868T>A)进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为筛查和验证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氨氮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对位于缢蛏NKA基因(Sc-NKA)下游的SNP(g.21062868T>A)进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高氨氮胁迫下Sc-NKA基因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技术对Sc-NKA蛋白进行组织细胞定位,通过RNA干扰探究Sc-NKA基因在氨氮排泄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NP位点(g.21062868T>A)与氨氮耐受性状显著相关(P<0.05);Sc-NKA基因在氨氮胁迫后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缢蛏鳃中的柱状细胞和扁平细胞是Sc-NKA蛋白分泌的主要部位,且在氨氮胁迫后细胞中的蛋白丰度增加;干扰Sc-NKA基因6~48 h后,缢蛏血淋巴中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Na^(+)-K^(+)-2Cl共转运蛋白1(NKCC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c-NKA参与氨氮的排泄过程,且与NKCC1在氨氮转运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Na^(+)/K^(+)-ATPase 排泄 基因表达 RNA干扰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龙虾幼体发育期间的生长、新陈代谢和氨氮排泄的影响
18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75,共1页
能量的分配对龙虾叶状幼体尤其重要,叶状幼体阶段的龙虾必须为蜕变期和不进食幼体阶段积攒足够的能量储备。该研究首次对龙虾在整个叶状幼体阶段的能量学进行了考察,并确定了养殖密度对其生理的影响。低密度养殖的龙虾叶状,
关键词 叶状幼体 养殖密度 龙虾 排泄 新陈代谢 发育期 生长 能量储备
下载PDF
温度对锯缘青蟹状幼体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小明 李少菁 宋星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测定了锯缘青蟹各期状幼体(Z1~Z5)在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下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各期幼体之间存在差异;Q10值表明,最适温度Z1和Z2是24~26... 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测定了锯缘青蟹各期状幼体(Z1~Z5)在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下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各期幼体之间存在差异;Q10值表明,最适温度Z1和Z2是24~26℃,Z3和Z4是28~30℃,而Z5是26~28℃;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幼体干质量呈幂函数关系,M=aDWb,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a值范围分别是119.26~304.64和508.13~942.17,平均值分别为180.23和754.74;b值范围分别是-0.6724~-0.5155和-0.7729~-0.4536,平均值分别为-0.5865和-0 6131;不同温度下各期幼体的O/N平均值为15.6,青蟹幼体主要以蛋白质代谢物质;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温度和体重的二元回归方程分别为R=14.83+0.526T-0.090DW(r2=0.8211,n=26)和E=6.09+4.47T-0 376DW(r2=0.7796,n=26),F检验表明相关性极显著(F<F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呼吸 锯缘青蟹 状幼体 耗氧率 排泄 人工育苗 能量代谢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鳜生长、消化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薇 尹恒 +4 位作者 莫爱杰 翟昱翔 矣林园 杨慧君 袁勇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为确定不同规格的鳜(Siniperca chuatsi)对饲料蛋白水平的需求,以G1、G2、G3规格的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58±1.34)、(94.77±2.59)和(245.26±3.59)g的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形态指... 为确定不同规格的鳜(Siniperca chuatsi)对饲料蛋白水平的需求,以G1、G2、G3规格的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58±1.34)、(94.77±2.59)和(245.26±3.59)g的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形态指标、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结果显示,G1和G2组鳜特定生长率、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均在蛋白水平为500 g/kg时最高,但G3组鳜在饲料蛋白水平为450 g/kg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特定生长率折线回归模型结果显示,3种规格鳜的最适蛋白需求分别为497.1、451.9和446 g/kg。G1和G2组鳜摄食低蛋白水平(350 g/kg和400 g/kg)饲料时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但饲料蛋白水平对G3组鳜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G1和G2组鳜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与饲料蛋白含量呈负相关(P<0.05)。随饲料中蛋白含量升高,G1和G3组鳜对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而G2组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一定的蛋白水平范围内,3种规格的鳜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与饲料中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在蛋白水平为500 g/kg时达到峰值,随后保持不变;前肠胰蛋白酶活性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3种规格的鳜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随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5)。其氨氮排泄率均在摄食后6 h达到高峰,并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均显著增加;饲料蛋白水平为550 g/kg和600 g/kg时,G3组鳜的氨氮排泄率显著高于G1组。以上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3种规格鳜的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确定最适蛋白需求量才能达到最理想的鳜健康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蛋白水平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排泄 精准养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