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厂家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溶出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小刚 黄乐 +2 位作者 黎婷婷 唐燕君 许小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1年第4期174-177,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在不同pH值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第二法、转速50r/min、溶出介质1000ml,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建立的HPLC法符合测定要求;不同pH介质对溶出度有影响。结论三个厂...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在不同pH值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第二法、转速50r/min、溶出介质1000ml,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建立的HPLC法符合测定要求;不同pH介质对溶出度有影响。结论三个厂家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溶出度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程度与速度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溶出度 溶出介质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溶出度 被引量:5
2
作者 宋燕玲 席志芳 +1 位作者 杨晓莉 绳金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6-658,共3页
建立准确、快速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250ml为溶剂,转速100r/min,30min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溶出量。色谱柱:HypersilODS(5μm,4.6mm×150mm),流动相:... 建立准确、快速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250ml为溶剂,转速100r/min,30min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溶出量。色谱柱:HypersilODS(5μm,4.6mm×150mm),流动相:乙腈—离子对缓冲液(磷酸二氢钠6.00g,十二烷基硫酸钠5.78g,冰乙酸10ml,加水至1000ml,磷酸调pH2.5)(45∶55,v/v),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6~350μg/ml(r=0.9999)和33~100μg/ml(r=0.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和101.2%(n=6),考察3批样品的溶出度,结果均大于90%。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丙磺舒的含量
3
作者 赵映兰 何菊英 +1 位作者 刘松青 戴青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丙磺舒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采用Waters2690-2487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ymmetryShieldTMRP18柱(150mm×3.9mm,5μm)。氨苄西林流动相为0.068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3.... 目的:建立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丙磺舒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采用Waters2690-2487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ymmetryShieldTMRP18柱(150mm×3.9mm,5μm)。氨苄西林流动相为0.068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乙腈(92∶8,V/V);丙磺舒流动相为水-乙腈-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mol/L冰醋酸(59.5∶39.8∶0.62∶0.08,V/V),加入0.15%的三乙胺调节pH=2.76;流速均为1.4mL/min。氨苄西林检测波长为210nm,丙磺舒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氨苄西林的浓度线性范围为1.25~40μg/mL(r=0.9999),丙磺舒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308~10μg/mL(r=0.9999)。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该产品中氨苄西林、丙磺舒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苄西林 丙磺舒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在健康男性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佩琼 林明琴 +1 位作者 王九辉 刘月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1-716,共6页
目的对中国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后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选取20名海南医学院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单剂量双周期、随机和交叉试验设计,口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0.75g后,以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氨苄西林和丙磺舒... 目的对中国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后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选取20名海南医学院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单剂量双周期、随机和交叉试验设计,口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0.75g后,以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氨苄西林和丙磺舒血药浓度。并利用DAS 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氨苄西林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C_(max)、AUC_(0→12)和AUC_(0→∞)分别为(2.05±0.56)h和(2.13±0.46)h;(10.47±4.40)mg/mL和(10.65±4.22)mg/mL;(59.77±27.24)(mg·h)/mL和(62.68±24.56)(mg·h)/mL;(68.18±30.34)(mg·h)/mL和(71.78±28.76)(mg·h)/mL。丙磺舒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C_(max)、AUC_(0→24)和AUC_(0→∞)分别为(1.98±0.82)h和(1.75±0.73)h;(18.41±5.67)mg/mL和(19.78±5.45)mg/mL;(109.41±41.34)(mg·h)/mL和(113.07±38.78)(mg·h)/mL;(114.47±41.24)(mg·h)/mL和(118.88±38.21)(mg·h)/mL。参比制剂与受试制的氨苄西林、丙磺舒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HPLC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映兰 何菊英 +1 位作者 刘松青 戴青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研究2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或 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人血浆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浓度,利用3p97软件对各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 侧t... 目的:研究2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或 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人血浆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浓度,利用3p97软件对各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 侧t检验。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氨苄西林的AUC分别为(19.527±5.835)、(18.424±5.807)(μg·h)/ml,Cmax分别为 (5.468±1.460)、(5.360±1.936)μg/ml,tmax分别为(2.250±0.866)、(2.350±1.027)h,t1/2ke分别为(1.188±0.364)、 (1.203±0.382)h;丙磺舒的AUC分别为(92.924±17.176)、(87.558±22.587)(μg·h)/ml,Cmax分别为(13.635±2.308)、 (13.931±2.176)μg/ml,tmax分别为(2.450±1.245)、(2.650±0.961)h,t1/2ke分别为(3.747±0.749)、(3.784±0.711)h。经方 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上述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蒲春霞 延君丽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3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0.75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质量浓度,利用3P97生物等效性程序自动进行相对... 目的比较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0.75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质量浓度,利用3P97生物等效性程序自动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F)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氨苄西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9.527±5.835)μg·h/L和(18.464±5.807)μg·h/L,峰浓度(Cmax)分别为(5.465±1.460)μg/L和(5.360±1.936)μ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250±0.866)h和(2.350±1.027)h,半衰期(t1/2)分别为(1.188±0.364)h和(1.203±0.382)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丙磺舒AUC0→t分别为(92.964±17.176)μg·h/L和(87.558±22.587)μg·h/L,Cmax分别为(13.635±2.308)μg/L和(13.931±2.976)μg/L,Tmax分别为(2.450±1.145)h和(2.650±0.961)h,t1/2分别为(3.747±1.749)h和(3.784±0.711)h。以AUC0→t计算,氨苄西林的F平均为(112.7±38.1)%,丙磺舒的F平均为(112.0±34.0)%。结论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阚家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目的用HPLC法测定复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N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918 g,庚烷磺酸钠0.6 g,加水至1 000 ml,用1 mol/L NaOH溶液调节pH值至6.0)(5 ∶ 95),流速为1.0 ml/... 目的用HPLC法测定复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N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918 g,庚烷磺酸钠0.6 g,加水至1 000 ml,用1 mol/L NaOH溶液调节pH值至6.0)(5 ∶ 9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6 nm.结果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1.51 g/L,r=0.999 98,0.030~1.16 g/L,r=0.999 98(n=6).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100.3%(n=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可同时测定复方制剂中两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氨苄西林/分析 丙磺舒/分析
下载PDF
氨苄西林胶囊质量分析
8
作者 李一兰 王丹 +3 位作者 付晓丽 刘旭春 张玲变 周晓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6,共7页
目的评价目前国产氨苄西林胶囊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国家药品抽检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对氨苄西林胶囊样品进行检验,通过对杂质谱、溶出度、溶出曲线、原料药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和包装材料对制剂质量的影... 目的评价目前国产氨苄西林胶囊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国家药品抽检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对氨苄西林胶囊样品进行检验,通过对杂质谱、溶出度、溶出曲线、原料药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和包装材料对制剂质量的影响等项目的考察,分析本品的质量状况。结果按法定标准检验103批次样品,合格率100%,与2016年氨苄西林胶囊国抽结果比较,产品质量总体持续稳定。探索性研究对各杂质的来源与结构进行了确证;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结果与标准检验排除胶囊壳干扰后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同企业样品的溶出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原料药的质量影响制剂质量;不同包装氨苄西林胶囊在相同的放置条件下杂质变化差异较大。结论氨苄西林胶囊质量总体较好,现行质量标准需进一步完善,建议修订溶出度测定方法为HPLC法以消除胶囊壳的干扰;建议企业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选用质量更好的原料药,选用防潮效果更好的铝塑铝包装,或者在铝塑泡罩外加防潮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质量分析 溶出曲线 胶囊
下载PDF
RP-HPLC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2
9
作者 蔡萍 徐月红 罗昕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7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建立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有关物质的RP-HPLC梯度洗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A为2 mol/L醋酸溶液-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50:900);流动相B为2 moL/L醋酸溶液-0.2 mol/ 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 目的建立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有关物质的RP-HPLC梯度洗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A为2 mol/L醋酸溶液-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50:900);流动相B为2 moL/L醋酸溶液-0.2 mol/ 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400:550),流速为1 ml/min,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40℃,进样器15℃,进样量为20μl。结果该方法能专属、准确地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的有关物质。结论本色谱条件适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有关物质的测定,可纳入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有关物质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绳金房 宋燕玲 杨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建立复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Hypersil ODS)柱,5μm,4.6 mm×150 mm)为色谱柱,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钠6.00 g,十二烷基硫酸钠5.78 g,冰醋酸10 mL... 目的:建立复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Hypersil ODS)柱,5μm,4.6 mm×150 mm)为色谱柱,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钠6.00 g,十二烷基硫酸钠5.78 g,冰醋酸10 mL,加水至1000 mL,磷酸调pH 2.5)(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6,0.028-0.448 m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100.4%(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捷、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复方制剂中2种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复方氨苄西林 丙磺舒胶囊 氨苄西林 色谱条件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HPLC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花丽 李轶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15-616,共2页
建立了HPLC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 3.0)(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2nm,流速1ml/min。氨苄西林和丙磺舒分别在80~800mg/ml(r=0.9992)和22~220mg/ml(r=0.9996)... 建立了HPLC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 3.0)(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2nm,流速1ml/min。氨苄西林和丙磺舒分别在80~800mg/ml(r=0.9992)和22~220mg/ml(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下载PDF
国产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香荷 王强 +3 位作者 张轶华 田兰 王韵 郭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抽验样品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按照法定标准检验抽取的38批次样品,5批...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抽验样品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按照法定标准检验抽取的38批次样品,5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3.2%,不合格项为溶出度和含量测定,不合格样品均产自E企业。法定标准检验发现现行标准不统一,存在有关物质方法梯度设置不合理,计算方法不合理,溶出度测定方法不可行等问题。探索性研究新建了杂质谱分析方法,对主要杂质的来源与结构进行确证,新建了杂质归属分区域计算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方法和溶出度测定法。按探索性研究检验,10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6.3%,不合格项为有关物质、溶出度和含量测定。结论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现行质量标准基本可行,部分检验项目方法待完善,药品质量状况一般。建议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药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杂质归属分区域计算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有关物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恒国 王洛玉 《齐鲁药事》 2007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建立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C18柱(150mm×4.6mm,5μm,W03061M029),流动相A为12%醋酸溶液-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50;900),流动相B为12%醋酸溶液-... 目的建立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C18柱(150mm×4.6mm,5μm,W03061M029),流动相A为12%醋酸溶液-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50;900),流动相B为12%醋酸溶液-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0.5:50:400:55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在选定条件下,有关物质与氨苄西林、丙磺舒二主药完全分离,氨苄西林在0.1~1.6mg·mL^-1、丙磺舒在0.028-0.448mg·mL^-1范国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有关物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胶囊
下载PDF
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中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云丽 袁永越 +3 位作者 于治国 吴红霞 高晓霞 刘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中的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检测波长232nm;采用A相(含20%磷酸盐缓冲液的乙腈溶液)B相磷酸盐缓冲液[水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mol·L-1醋酸溶液(909∶10...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中的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检测波长232nm;采用A相(含20%磷酸盐缓冲液的乙腈溶液)B相磷酸盐缓冲液[水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mol·L-1醋酸溶液(909∶10∶1)]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A相的起始比例为10%,30min内上升至90%);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本法实现了在较短时间内将原料中引入的有关物质和强力破坏条件下产生的降解产物与主成分之间的基线分离。结论本色谱条件适合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中的有关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梯度洗脱 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 有关物质
下载PDF
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剂的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颖 范青 +1 位作者 张宁 张雅伦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比较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剂与市售同成分胶囊剂在健康志愿音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交叉口服单剂量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剂和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浓度。... 目的 比较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剂与市售同成分胶囊剂在健康志愿音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交叉口服单剂量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剂和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浓度。利用3P97程序对各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ι检验。结果 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中氨苄西林AUC0→8分别为(27.6±7.9)和(31.1±7 1)μg·h·mL-1:AUC0→∞分别为(29.4±8.1)和(33.2±7.3)1.μg·h·L-1;Cmax分别为(8.2±2.8)和(8.1±2.2)μg·mL-1;ιmax分别为(2.0±0.6)和(2.1±0.5)h;ι1/2分别为(1.62±0.48)和(1.57±0.43)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丙磺舒的AUC0→24分别为(174.3±35.8)和(178.2±40.7)μg·h·mL-1;AUC0→∞分别为(180.5±37.9)和(186.6±43.1)μg·h·mL-1;Cmax分别为(21.8±4.5)和(24.3±5.O)μg·mL-1;ιmax分别为(2.4±0.8)和(2.3±0.6)h;ι1/2分别为(4.73±0.79)和(4.98±1.03)h。受试制剂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9.0±17.6)%和(99.4±15.4)%。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上述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早(P>0.05)。结论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AUC,ιmax与Cmax经双单侧ι检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颗粒剂 人体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采用杂质归属分区域计算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16
作者 李香荷 王强 +3 位作者 高燕霞 张轶华 田兰 王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建立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复方制剂的特点,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改变了梯度洗脱程序,建立了HPLC梯度洗脱法,并利用杂质归属分区域计算法计算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增加了氨苄西林闭... 目的建立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复方制剂的特点,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改变了梯度洗脱程序,建立了HPLC梯度洗脱法,并利用杂质归属分区域计算法计算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增加了氨苄西林闭环二聚体的限度,按拟定标准对38批次胶囊进行检验,28批次合格,10批次不合格。结论本法分离度好,灵敏度强,适用于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测定,可为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杂质归属分区域计算法 氨苄西林闭环二聚体 有关物质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苄西林及丙磺舒血药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颖 张宁 吕慧怡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氨苄西林及丙磺舒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荆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氨苄西林:ODS2(20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7.5%乙腈,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氨苄西林及丙磺舒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荆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氨苄西林:ODS2(20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7.5%乙腈,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10nm。采用蛋白沉淀外标法测定。丙磺舒:ODSCl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冰醋酸(1:60稀释)=2.75:4:3.25(用浓NaOH调至DH4.O),流速l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40nm,以布洛芬为内标,采用蛋白沉淀法测定。[结果]本法氨苄西林在O.3~20μg/mL范围内样品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94。日内、日间精密度〈7.6%,平均回收率为98.8%;丙磺舒在O.5~37.5μg/mL范围内样品峰高与内标峰高的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94。日内、日间精密度〈13.2%,平均回收率为99.8%。[结论]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本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氨苄西林、丙磺舒的血药浓度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映兰 何菊英 +1 位作者 刘松青 戴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Symmetry Shield^TM RP18柱(5μm,150mm×3.9mm);流动相氨苄西林:0.068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乙腈(92:8,V/V),丙磺舒:水-乙腈-1mol... 目的 建立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Symmetry Shield^TM RP18柱(5μm,150mm×3.9mm);流动相氨苄西林:0.068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乙腈(92:8,V/V),丙磺舒:水-乙腈-1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mol/L冰醋酸(59.5:39.8:0.62:0.08,V/V,加入0.15%的三乙胺调至pH2.76)。流速均为1.4ml/min;检测波长氨苄西林为210nm,丙磺舒为254nm。结果 氨苄西林的浓度在1.25~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丙磺舒的浓度在0.62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丙磺舒的浓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素容 霍强 +1 位作者 李见春 蒋志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16-518,522,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丙磺舒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1)氨苄西林,以诺氟沙星为内标,血清样品用0.6%的高氯酸沉淀蛋白后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iggins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有机相(甲醇-乙腈-异...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丙磺舒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1)氨苄西林,以诺氟沙星为内标,血清样品用0.6%的高氯酸沉淀蛋白后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iggins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有机相(甲醇-乙腈-异丙醇,100∶2∶5,v/v):水相(0.01 mol/L磷酸二氢钾,pH3.5)=23∶77;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2)丙磺舒,以缬沙坦为内标,血清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iggins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有机相(甲醇-乙腈,400∶275,v/v):水相(乙酸-水,1∶60,v/v)=77∶23;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氨苄西林在0.14~11.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最低检测限为0.14μg/ml;丙磺舒在0.20~1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最低检测限为0.20μ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专一性好,适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丙磺舒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药物浓度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明昊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研究相同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中氨苄西林与丙磺舒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mm×15mm,填料:Discovery,粒度:5μm),检测波长为232nm,采用A相(含20%B相的乙腈溶液)-B相(pH3... 目的:研究相同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中氨苄西林与丙磺舒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mm×15mm,填料:Discovery,粒度:5μm),检测波长为232nm,采用A相(含20%B相的乙腈溶液)-B相(pH3.5的0.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A相起始比例为5%,6.5min内上升至55%,保持该比例至丙磺舒洗脱),流速为1.2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氨苄西林在0.08-2.5m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n=6);丙磺舒在0.03-1.1m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氨苄西林99.5%,丙磺舒99.4%。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氨苄西林与丙磺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