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并发Ⅱ型麻风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金容 周晓鸿 李文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5,共3页
报告1例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并发Ⅱ型麻风反应。患者因麻风病行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治疗21 d后,先后出现发热、结节性红斑、麻疹样皮损、淋巴结增大、肝酶谱升高、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异形淋巴细胞等症状,诊断为氨苯砜超... 报告1例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并发Ⅱ型麻风反应。患者因麻风病行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治疗21 d后,先后出现发热、结节性红斑、麻疹样皮损、淋巴结增大、肝酶谱升高、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异形淋巴细胞等症状,诊断为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并发Ⅱ型麻风反应,二者同时发生导致病情复杂,临床上容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综合征 Ⅱ型麻风反应
下载PDF
氨苯砜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死亡1例报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岚 周晓鸿 +1 位作者 靳峰阳 邓丹琪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81-182,共2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随着近年来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已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就本科收治的氨苯砜引起DHS抢救无效死亡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死亡
下载PDF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1例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张静 李军友 +1 位作者 黄蓉 骆志成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28-630,共3页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药疹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1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伴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行文献复习。结果 病人因“...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药疹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1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伴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行文献复习。结果 病人因“全身出红斑伴痒20 d”入院,入院前有复杂的用药史,入院后反复发热,查体面部水肿、淋巴结肿大、脾大,辅助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HIV抗体筛查阳性,明确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为主的治疗,病情缓解。结论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激活相关的重症药疹,典型特征为发热、皮疹、面部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结肿大、肝酶异常和病情反复,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HIV感染可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 迟发型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嗜酸粒细胞增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及预后的相关进展
4
作者 曹嘉力 邢昕竹 +1 位作者 范洁 何焱玲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3-96,106,共5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又称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症药疹。临床表现以皮损、发热、淋巴结增大、血液学异常及多脏器受损为主,同时可伴有人疱疹病毒6(HHV-6)的重新激活。目前认为DIHS的发病机制是疱...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又称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症药疹。临床表现以皮损、发热、淋巴结增大、血液学异常及多脏器受损为主,同时可伴有人疱疹病毒6(HHV-6)的重新激活。目前认为DIHS的发病机制是疱疹病毒和机体免疫反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与个体基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趋化因子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兹对DIHS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预后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基因 趋化因子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汪敏 吴迪 +5 位作者 陈泽莹 冯治宇 袁园 张宏 黄显林 邝浩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结核药物(ATD)引起DIHS致FT1DM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总结诊疗方法。结果病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结核药物(ATD)引起DIHS致FT1DM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总结诊疗方法。结果病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皮疹、肝功能受损,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善胰岛功能、胰岛素相关抗体、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FT1DM,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检验指标改善。结论ATD引起的DIHS可导致FT1DM的发生,出现DIHS时,应注意临床特征变化,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暴发性1型糖尿病 文献复习
下载PDF
碳酸锂和佐匹克隆联用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6
作者 朱静 陈凡 张弋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8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碳酸锂和佐匹克隆联用致药物超敏反应的特点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服用碳酸锂和佐匹克隆后导致以肝功能损伤和皮肤重度红斑为首要临床表现的药物致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同时参考相关标准判断两种药物... 目的 探讨碳酸锂和佐匹克隆联用致药物超敏反应的特点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服用碳酸锂和佐匹克隆后导致以肝功能损伤和皮肤重度红斑为首要临床表现的药物致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同时参考相关标准判断两种药物与超敏反应的关联性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经过早期识别并停用可疑药物后,患者经抗过敏、保肝、激素以及提高免疫力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超敏反应为碳酸锂和佐匹克隆较罕见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患者如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皮疹时,应引起关注并及时停药,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做相关文献分析和循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佐匹克隆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月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9-600,共2页
目的探讨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5例氨苯砜超敏综合征用药潜伏期较长,为20~42天,均以发热或皮疹为首发症状,皮疹呈多形性,为麻疹样型、多形红斑型和红皮病型,... 目的探讨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5例氨苯砜超敏综合征用药潜伏期较长,为20~42天,均以发热或皮疹为首发症状,皮疹呈多形性,为麻疹样型、多形红斑型和红皮病型,所有患者均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1例脾肿大,并伴有血液学异常和肝功能受损,治疗时间平均58天,4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氨苯砜超敏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皮疹、黄疸、淋巴结肿大、肝损害和溶血性贫血。根据DDS用药史,排除微生物感染和其他发疹性疾病可诊断本病,治疗应遵循重症药疹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综合征 不良反应 药物
下载PDF
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萍 《皮肤病与性病》 2017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麻风病人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7例麻风病人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DDS综合征患者入院时皆及时按重症药疹原则处理。其中6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60~100)mg/d、谷胱甘... 目的探讨麻风病人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7例麻风病人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DDS综合征患者入院时皆及时按重症药疹原则处理。其中6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60~100)mg/d、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3天后,病情无明显好转,高热未消退,最终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1例患者治疗3天后出现肝肾综合征,心衰死亡;1例患者治疗5天后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例患者因溶血未及时纠正而导致心衰死亡;另外18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本质上是一种重症药疹(DRESS),治疗按重症药疹原则处理。但需注意:(1)重视致敏药物的排泄,需多饮水、多补液;(2)重视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的使用;(3)积极纠正肝功能异常;(4)尽早输全血纠正溶血;(5)重视发热的观察与处理;(6)重视交叉过敏与多价过敏;(7)重视支持疗法,关注水电解质等平衡;(8)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9)重视基因检测在预防重症药疹中的作用:易感基因HLA-B*1301等位基因与口服氨苯砜诱发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有关,如能在服用氨苯砜前进行HLA-B*1301等位基因筛查,可降低DDS综合征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超敏反应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3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25-225,共1页
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是一种相对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本院收治的3例氨苯砜超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21~60岁,其中2例患者服用氨苯砜的剂量为100mg... 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是一种相对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本院收治的3例氨苯砜超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21~60岁,其中2例患者服用氨苯砜的剂量为100mg/d,1例为50m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综合征 超敏反应 不良反应 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别嘌醇片诱导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分析
10
作者 严妍 刘乃一 +2 位作者 乔玲 张毅 杨晨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68-1070,1074,共4页
目的 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与别嘌醇诱发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1例携带HLA*B5801的患者使用别嘌醇后出现超敏反应并继发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其病例特点及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相... 目的 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与别嘌醇诱发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1例携带HLA*B5801的患者使用别嘌醇后出现超敏反应并继发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其病例特点及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机制,并梳理了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措施。结果 患者胰岛功能完全丧失,今后需长期使用多次胰岛素注射方案控制血糖。既往研究和病例报告提示该不良反应与别嘌醇的使用可能相关。结论 此案例提示使用别嘌醇前应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临床医师应注意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有继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别嘌醇 不良反应 药物诱导超敏反应综合征 HLA-B*5801 药物性皮疹 药学监护
下载PDF
1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合并多脏器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
11
作者 宋晓秀 肖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本文总结1例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为表现特征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样皮炎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经验。患者病情复杂,入院后积极完善评估和检查,采取CRRT治疗,同时加强脏器衰竭护理、CRRT护理、管路护理... 本文总结1例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为表现特征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样皮炎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经验。患者病情复杂,入院后积极完善评估和检查,采取CRRT治疗,同时加强脏器衰竭护理、CRRT护理、管路护理、皮肤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积极预防并发症,患者的皮损明显减轻,生命体征相对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多脏器功能衰竭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皮炎 护理 感染 出血
下载PDF
氨苯砜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2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定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6期441-442,共2页
氨苯砜主要不良反应有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粒细胞减少症,药物皮炎,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病。而在药物皮炎中约占1%~3%。自1985年麻风实施联合化疗(MDT)以来,本地区曾发生2例氨苯砜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氨苯砜主要不良反应有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粒细胞减少症,药物皮炎,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病。而在药物皮炎中约占1%~3%。自1985年麻风实施联合化疗(MDT)以来,本地区曾发生2例氨苯砜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粒细胞减少症 溶血性贫血 周围神经病 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死亡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慧 王雅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4,共4页
该文通过分析1例羟苯磺酸钙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治疗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患者发病过程中出现皮疹、发热,肝功能损害等,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最终患者因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死亡,提示使用该药期间应严密监测发热、皮疹等... 该文通过分析1例羟苯磺酸钙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治疗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患者发病过程中出现皮疹、发热,肝功能损害等,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最终患者因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死亡,提示使用该药期间应严密监测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钙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死亡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15例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14
作者 郝明月 程庆雷 +1 位作者 秦玉洁 杨玉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1-006,共6页
分析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y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同时为临床诊治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 分析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y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同时为临床诊治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DIHS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潜伏期、致敏药物、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病情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5例患儿,男童7例,女童8例,年龄2月29天~14岁。疑似致敏药物:6例为解热镇痛药物,2例为抗生素,2例为抗癫痫药物,2例为解热镇痛药物和抗生素。所有患儿均有皮疹,14例有发热。10例合并肝功能损伤,5例合并心肌损伤,4例合并肺部感染。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3例外周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09/L,10例ALT(谷丙转氨酶)升高>100U/L,2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2例异常淋巴细胞百分比>5%。所有患儿一经确诊后均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14例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其中5例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同时给予黏膜护理及脏器功能保护等。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儿童DIHS的主要致敏药物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及抗癫痫药物。因其临床表现具有较高异质性,使其难以诊断,且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需高度重视,临床一经确诊立即停止可疑致病药物和可能的交叉反应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重症者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病毒再激活 内脏损害
下载PDF
苯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丹霞 马刚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年第2期98-100,共3页
报告1例苯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女,26岁,孕期使用苯巴比妥10日后躯干出现皮疹,伴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多次用药后原有皮疹加重,伴肝脏、心脏、肺功能异常。皮肤科检查:颜面、躯干、四肢见密集的针尖至甲盖大小的红斑、斑丘疹,... 报告1例苯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女,26岁,孕期使用苯巴比妥10日后躯干出现皮疹,伴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多次用药后原有皮疹加重,伴肝脏、心脏、肺功能异常。皮肤科检查:颜面、躯干、四肢见密集的针尖至甲盖大小的红斑、斑丘疹,压之褪色,间有正常皮肤,未见明显脱屑、水疱及大疱。结合病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系统应用激素、护肝、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后患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巴比妥
下载PDF
氨苯砜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雪颖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6岁。2008年11月27日以“发热、恶心呕吐4天、全身密集红丘疹3天”收入普外科。该患者入院前曾口服氨苯砜治疗痤疮(100mg日2次)。服用1周后出现高热,体温40℃。并伴恶心、呕吐。1天后全身皮肤密集红丘疹,先...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6岁。2008年11月27日以“发热、恶心呕吐4天、全身密集红丘疹3天”收入普外科。该患者入院前曾口服氨苯砜治疗痤疮(100mg日2次)。服用1周后出现高热,体温40℃。并伴恶心、呕吐。1天后全身皮肤密集红丘疹,先从上肢发疹逐渐累及躯干及双下肢。入院前1天出现腹泻,排水样便.无腹痛。急诊抗感染治疗未见缓解.“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密集粟粒大斑丘疹,鲜红色,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综合征 抗感染治疗 药物 恶心呕吐 发热待查 斑丘疹 专科检查
下载PDF
12例伴疱疹病毒再激活的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郑伟 莫小兰 +5 位作者 汪雪莲 杨花梅 叶家卫 谭丽梅 徐翼 李旭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伴疱疹病毒再激活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临床特征,为儿童DIHS早期识别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2例确诊为伴疱疹病毒再激活儿童DIHS病例的用药史、临床表现、治疗... 目的总结儿童伴疱疹病毒再激活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临床特征,为儿童DIHS早期识别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2例确诊为伴疱疹病毒再激活儿童DIHS病例的用药史、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比较患儿出疹前5 d内、出疹后5 d内以及出疹后6~10 d的血液学指标、炎症指标和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12例患儿男女比例5:1,中位年龄27个月(四分位数间距20.50~34.75)。发病前2~6周均应用≥2种抗菌药物,其中7例联合应用≥3种,5例联合或序贯应用2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12例)、半合成青霉素(5例)、万古霉素(4例)、阿奇霉素(7例)。12例临床表现均有发热、皮疹和多器官受累。皮疹早期均为红色斑丘疹型,逐渐演变为超过全身面积50%且呈大片融合状。其中7例伴面部水肿,2例面部皮疹呈紫红色;11例后期表现为剥脱性皮炎。12例有明显淋巴结肿大。肝脏受累最常见(发生率100%,单纯转氨酶升高4例,胆汁淤积6例,肝衰竭2例),肺部受累9例。实验室检查显示出疹前5 d内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无明显升高,可有低水平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出疹后白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进行性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出疹前后出现明显升高。所有患儿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2例患儿给予抗病毒治疗,9例给予多次血浆置换。结果9例痊愈,1例出现免疫重建综合征,2例因肝衰竭死亡。结论抗菌药物是儿童DIHS常见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发热、皮疹伴肝、肺等多器官受累,出疹后白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进行性升高等时,应高度怀疑DIHS,应注意监测疱疹病毒活化情况并追朔用药史,早期积极免疫治疗,必要时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儿童 嗜酸粒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疱疹病毒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过敏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18
作者 龙靓 刘湘 胡毅翔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1期3123-3126,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体重90 kg。既往糖耐量异常,未服用降糖药。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家族过敏史。2024年1月30日(D1)12:50因“咳嗽、咳痰并气促1 d,加重伴胸闷、发热3 h”入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4:15左右,患者咳黄脓痰伴腥臭...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体重90 kg。既往糖耐量异常,未服用降糖药。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家族过敏史。2024年1月30日(D1)12:50因“咳嗽、咳痰并气促1 d,加重伴胸闷、发热3 h”入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4:15左右,患者咳黄脓痰伴腥臭味,端坐呼吸,气促明显,大汗淋漓。查体:体温(T)36.6℃,心率150次·min^(-1),血压(BP)80/47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pO_(2))70%(面罩吸氧下),唇发绀,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明显湿啰音,左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 交叉过敏 横纹肌溶解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俞雯文 张永虎 王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1期30-32,共3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严重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易被误诊误治。笔者收治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后3 d出现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1例,经糖皮质激素、血液透析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现对该患者的病...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严重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易被误诊误治。笔者收治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后3 d出现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1例,经糖皮质激素、血液透析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现对该患者的病情演变和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认识,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超敏反应 综合征 发热 皮疹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苯巴比妥致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帮涛 庞启明 +5 位作者 王翠 雷智贤 蔡于桦 李虹艾 高立霓 向伟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7期2295-2297,共3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是药物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其潜伏期较长,具有潜在的致死风险。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苯巴比妥所致的DIHS出现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是药物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其潜伏期较长,具有潜在的致死风险。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苯巴比妥所致的DIHS出现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恢复期鲜有报道。现报告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于2020年7月收治的1例DIHS,其潜伏期长,过程曲折,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比妥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儿童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