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氮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绪强 王世杰 +3 位作者 王程媛 梁玉华 廖昕荣 杨鸿雁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对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化表层土壤全氮的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黄壤区样地的表土全氮δ15N值主要分布在+0.35‰~+6... 对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化表层土壤全氮的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黄壤区样地的表土全氮δ15N值主要分布在+0.35‰~+6.82‰之间,平均值为+4.50‰;黑色石灰土区样地的表土全氮δ15N值主要分布在+2.70‰~+6.50‰之间,平均值为+4.27‰;无论是黄壤区样地还是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其表土全氮δ15N值在各等级石漠化样地间、不同干扰方式环境下、甚至在不同坡位上都无显著性差异体现,两土壤类型间的总体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主要与喀斯特区高度的生境异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表土 氮同位素组成 空间分异特征
下载PDF
东江流域土壤、植被和悬浮物的碳、氮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7
2
作者 魏秀国 卓慕宁 +1 位作者 郭治兴 朱立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6-1190,共5页
碳、氮同位素值对监测流域植被组成、环境变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指标,为中短时间尺度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亚热带山区的东江流域为例,以流域内的植被、土壤及水体悬浮物为研究对象,应用其有机质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 碳、氮同位素值对监测流域植被组成、环境变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指标,为中短时间尺度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亚热带山区的东江流域为例,以流域内的植被、土壤及水体悬浮物为研究对象,应用其有机质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揭示流域植被的成分和环境变化的信息。研究发现:东江流域土壤碳同位素、C/N比值差值不大;植被的氮同位素差值明显,C/N比值差异较大。对东江流域悬浮物δ13C值近20年的监测表明:其值在早期逐年升高,近10年来转趋稳定并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范围在-17.8‰~-26.1‰之间,反映了该流域植被破坏和恢复的过程以及土壤侵蚀状况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流域 土壤 植被 悬浮物 碳、氮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植物氮同位素组成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咏春 程希雷 樊江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989,共9页
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 N)能够综合反映氮循环特征,研究植物δ15 N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通过概述菌根类型、叶片N含量、氮源、温度、降水、大气CO2浓度、土壤N有效性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植... 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 N)能够综合反映氮循环特征,研究植物δ15 N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通过概述菌根类型、叶片N含量、氮源、温度、降水、大气CO2浓度、土壤N有效性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 N)的影响以及植物δ15 N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在群落水平上,采用野外调查和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尤其是大气CO2浓度)对植物δ15 N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将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氮同位素组成 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循环
下载PDF
样品前处理对氮同位素组成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周锋 刘卫国 王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0-251,共2页
氮同位素组成作为一个有效的示踪氮素循环的指标在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氮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比不同的研究我们发现,其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可能会影响结果之间的有效对比。通过对比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样品氮同位素组成和氮... 氮同位素组成作为一个有效的示踪氮素循环的指标在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氮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比不同的研究我们发现,其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可能会影响结果之间的有效对比。通过对比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样品氮同位素组成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用105℃杀青然后40℃烘干和直接用40℃烘干,氮同位素组成没有显著差异;氮含量的测定也表明,不同的处理方法没有对氮含量造成显著的差异。因此认为杀青或者不杀青不会对植物样品的氮同位素组成和氮含量测试造成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组成 含量 杀青
下载PDF
天然海水硝酸盐氮同位素组成的蒸馏法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志 陈敏 +1 位作者 曹建平 邱雨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9,共8页
建立了测定天然海水中硝酸盐氮同位素组成的蒸馏法,该方法主要是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戴氏合金将海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氨,后利用稀盐酸吸收生产的氨,将得到的氨吸收液浓缩后干燥结晶,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所得晶体的氮同位素组成。研究... 建立了测定天然海水中硝酸盐氮同位素组成的蒸馏法,该方法主要是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戴氏合金将海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氨,后利用稀盐酸吸收生产的氨,将得到的氨吸收液浓缩后干燥结晶,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所得晶体的氮同位素组成。研究中开展了戴氏合金添加量及氨吸收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干燥结晶对氮同位素测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戴氏合金添加量为3.0g及60℃下直接干燥结晶为最佳的实验条件。所建立的氨蒸馏法氮空白值仅为(0.90±0.19)μmol,低于此前文献报道的氮空白值;氮同位素组成(δ15 N)空白值为(-14.7±4.1)×10-3。运用所建立的氨蒸馏法实测得到的硝酸盐δ15 N值与氨扩散法、硝酸盐直接测定法得到的数值非常吻合,进一步证明所建立氨蒸馏法的可靠性。改进后的氨蒸馏法适用于硝酸盐浓度在2~50μmol/dm3内的天然海水硝酸盐氮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3×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氮同位素组成 海水 氨蒸馏法
下载PDF
冬小麦生长期氮同位素组成对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周锋 刘卫国 邓西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研究了在田间持水量为70%~80%的水分控制条件下,黄土高原冬小麦(小偃6号)生长期氮同位素组成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水分充足条件下,小麦生长期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2℃~21.7℃,植物氮同位素值的变化范围为-8.1‰~-1.6‰,在整个... 研究了在田间持水量为70%~80%的水分控制条件下,黄土高原冬小麦(小偃6号)生长期氮同位素组成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水分充足条件下,小麦生长期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2℃~21.7℃,植物氮同位素值的变化范围为-8.1‰~-1.6‰,在整个生长期,小麦氮同位素值和温度的变化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温度较高时,小麦氮同位素值亦较高,而低温导致小麦氮同位素值下降。这是小麦生理变化和土壤有效氮源对温度变化共同响应的表现,该结果为理解氮同位素组成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温度 氮同位素组成 生长期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氮同位素组成差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周锋 刘卫国 +1 位作者 郝瑞娟 张岁岐 《作物研究》 2015年第4期369-373,共5页
为了研究利用同位素技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特征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玉米杂交种(户单4号)及其亲本(父本803、母本天四)氮同位素值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不同部位氮同位素值大小为茎>叶>根系。杂交... 为了研究利用同位素技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特征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玉米杂交种(户单4号)及其亲本(父本803、母本天四)氮同位素值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不同部位氮同位素值大小为茎>叶>根系。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根系和叶片、根系和茎氮同位素值差值变化规律一致,其绝对值均为户单4号>母本天四>父本803,这和杂种优势表现一致,说明氮同位素组成差异反映了杂种优势现象。本研究为将同位素技术用于反映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进而指导杂交育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 含量 氮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燃烧过程植物体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变化
8
作者 王周锋 刘卫国 王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火事件可导致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以及分布格局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区域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示踪火事件所伴生的碳、氮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了解植物体燃烧前后植物、植... 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火事件可导致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以及分布格局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区域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示踪火事件所伴生的碳、氮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了解植物体燃烧前后植物、植物灰烬和气态挥发部分氮之间以及不同植物类型(C_3和C_4,草本和木本)之间的氮素差异,通过室内模拟燃烧实验研究了植物和燃烧后残余部分的氮同位素组成和氮含量变化,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氮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受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的影响,比较C_3和C_4植物不同光合类型之间的氮同位素组成表明,植物体燃烧前后氮同位素变化和植物的光合类型无关。燃烧导致植物90%以上的氮素损失。不同植物氮同位素值在-4.0‰~+5.2‰变化,燃烧导致植物灰烬的氮同位素值偏正0~1.6‰,其同位素分馏主要是由于燃烧过程中植物体中^(14)N较^(15)N优先以气态形式逃逸。因此在利用氮同位素进行的古环境研究、环境模拟过程中,必须考虑火烧对植物氮同位素值的影响。植物、植物灰烬和气态部分氮同位素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种关系启示我们也许可以利用生态系统不同部分的氮同位素组成来研究植物—土壤—大气之间的氮素循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组成 植物 燃烧灰烬 气态挥发物
下载PDF
陆生植物氮同位素组成与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贤赵 张勇 +3 位作者 宿庆 田艳林 王庆 全斌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近年来,由于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N)记载了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变化研究中,成为古气候环境再造和了解现代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的有力工具。然而,人们对气候环境引起的δ15N变化及其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并不完全清楚,... 近年来,由于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N)记载了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变化研究中,成为古气候环境再造和了解现代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的有力工具。然而,人们对气候环境引起的δ15N变化及其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并不完全清楚,这就有可能限制植物δ15N在古气候环境变化等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在概述植物氮同位素分馏和植物不同氮源的氮同位素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度、降水、大气CO2浓度和海拔高度等气候环境因子对陆生植物δ15N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关系。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前景,认为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利用植物氮同位素技术不仅可以重建古气候环境(如重建大气CO2浓度变化),揭示历史时期温度、降水的变化,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综合反映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组成(δ15N) 气候环境因子 陆生植物
原文传递
贵州红枫湖现代沉积物氮同位素组成反映的废水输入状况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化云 刘丛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1-1096,共6页
红枫湖南湖氮主要来源于平坝化肥厂的高氮废水.对贵州红枫湖沉积物柱HF010427的研究显示,沉积物有机氮同位素组成从下向上升高,与平坝化肥厂的工业总产值总体趋势一致.而理论上早期成岩导致相反的结果.因为没有进行污水处理,化肥厂... 红枫湖南湖氮主要来源于平坝化肥厂的高氮废水.对贵州红枫湖沉积物柱HF010427的研究显示,沉积物有机氮同位素组成从下向上升高,与平坝化肥厂的工业总产值总体趋势一致.而理论上早期成岩导致相反的结果.因为没有进行污水处理,化肥厂的工业总产值能对应废水的排放状况,说明沉积有机氮同位素组成能记录废水输入状况.该沉积物柱的沉积物吸附态铵氮同位素组成和平坝化肥厂的工业总产值有极为相似的剖面形状,反映附态铵氮同位素组成能较好地再现更详细的废水输入状况.本研究对湖泊废水输入状况的历史调查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有机 吸附态铵 氮同位素组成 废水输入状况
原文传递
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反硝化细菌法测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春英 李玉中 +4 位作者 李巧珍 毛丽丽 林伟 强晓晶 郑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9-1836,共8页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国际标准样品USGS34的分析表明,0.1~0.8μg NO-3-N样品量即可以得到较稳定、准确的测定值和校正值;同一时间内制备的硝酸盐δ15N的SD介于0.05‰~0.09‰之间,δ18O的SD介于0.28‰~0.48‰之间;在三个月之内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研究浸提剂、保存条件以及加热对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用的去离子水、KCl、Ca Cl2可能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随着加样量增大,浸提剂中含有的硝酸盐可能就会影响δ15N和δ18O的测定;对于土壤硝酸盐的浸提液,冷冻保存效果较好,保证了土壤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尽管加热对硝酸盐标准样品USGS34和IAEA-NO3的δ15N没有显著影响,但δ18O显著升高,说明加热易引起氧同位素分馏;而土壤硝酸盐浸提液样品加热前后的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为避免产生氧同位素分馏和节省测试时间,建议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硝酸盐δ15N和δ18O时直接和反硝化细菌反应。应用本方法对不同肥料处理田间土壤浸提液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法 土壤浸提液 硝酸盐 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珠江口外近海沉积有机质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早期成岩改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凌 陈繁荣 +1 位作者 杨永强 张德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51,共9页
理解早期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的化学和同位素分馏对于研究海洋和湖泊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很重要的。将珠江口外近海生物成因有机质分为可水解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和酸不溶四个部分,分析了有机质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δ13C,δ15... 理解早期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的化学和同位素分馏对于研究海洋和湖泊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很重要的。将珠江口外近海生物成因有机质分为可水解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和酸不溶四个部分,分析了有机质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借以讨论沉积有机质在埋藏的早期成岩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和同位素改变,结果表明,从浮游生物→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沉积柱内部,易降解组分可水解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占样品总有机碳的份额依次降低。沉积物及四个有机部分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纵向上随深度保持相对恒定,而在不同有机部分之间差异明显。不同类型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差异在改变有机质化学成分的同时,导致其δ13C发生小幅度负向漂移;细菌有机质的形成和分解对有机质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演化也有重要贡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δ13C的负向漂移,其结果导致沉积有机质的δ13C略低于浮游生物;另一方面,由于异养菌生长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系数与可利用氮源的特征和培养基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导致沉积物的δ15N变化范围增大。在这里δ13C可以可靠地指示该海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而δ15N变化范围较大且规律不明显,难以用作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 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 早期成岩 分馏 细菌 珠江口
下载PDF
微藻无机氮利用过程中的稳定氮同位素分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涛 吴沿友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9-843,共5页
选用两种δ15N差异显著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来处理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通过分析微藻的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变化,来研究微藻利用不同浓度、不同形态无机氮过程中的稳定氮同位素分馏特征。结果显示,在未... 选用两种δ15N差异显著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来处理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通过分析微藻的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变化,来研究微藻利用不同浓度、不同形态无机氮过程中的稳定氮同位素分馏特征。结果显示,在未添加无机氮的条件下,微藻利用有机氮时,生长缓慢,稳定氮同位素基本上不存在分馏;在添加低浓度无机氮(≤20 mmol/L)时,微藻的生长和稳定氮同位素分馏都随着无机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添加高浓度无机氮(>20 mmol/L)时,微藻的生长趋于稳定,铵态氮条件下的微藻稳定氮同位素分馏继续加大,而硝态氮条件下的微藻稳定氮同位素分馏反而减小,可能与此时微藻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蛋白核小球藻 铵态 硝态 氮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近百年来楚科奇海域沉积环境变化的有机碳、氮记录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伟艳 于晓果 +6 位作者 汪卫国 刘焱光 叶黎明 边叶萍 许冬 杨海丽 姚旭莹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4,共12页
对"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和"中国第六次北极科考"采集的楚科奇海陆架、海台及海盆区的5个多管样品进行210 Pb、粒度、有机碳(OC)和总氮(TN)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 C)、总氮同位素组成(δ15 N)分析,初步获得5个多... 对"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和"中国第六次北极科考"采集的楚科奇海陆架、海台及海盆区的5个多管样品进行210 Pb、粒度、有机碳(OC)和总氮(TN)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 C)、总氮同位素组成(δ15 N)分析,初步获得5个多管样品近百年来的沉积速率,陆架区沉积速率为0.19~0.41cm/a,海台和海盆区沉积速率为0.03~0.04cm/a;近百年来陆架有机碳、总氮含量分别为1.21%~1.62%、0.17%~0.21%,有机碳、总氮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2.30‰^-22.25‰PDB、7.24‰~8.12‰;海台与海盆区有机碳、总氮含量分别为0.80%~1.26%、0.13%~0.16%,有机碳、总氮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2.52‰^-22.07‰PDB、7.38‰~7.81‰。陆架与海台和海盆相比,具有沉积速率高、沉积物颗粒粗、有机碳和总氮含量高的特点。近百年来楚科奇海域陆架、海台和海盆区有机碳以海洋生源输入为主,反映了北极气候变暖,水体初级生产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 氮同位素组成 沉积速率 沉积环境 北冰洋 楚科奇海
下载PDF
10年禁牧未改变藏西北高寒荒漠植物水氮利用效率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伟玲 陈辉 +3 位作者 侯慧新 郭晨睿 马娇林 武建双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48,共14页
在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影响下,高寒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当前,围栏封育作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对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理过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藏西北荒漠草原植物为对象,选取植物叶片碳(LCC)和氮含量(LNC)及稳定同位素组... 在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影响下,高寒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当前,围栏封育作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对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理过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藏西北荒漠草原植物为对象,选取植物叶片碳(LCC)和氮含量(LNC)及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来表征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以期探明围栏封育对高寒荒漠草原植物WUE和NUE的相对影响。结果表明:1)高寒荒漠草原不同功能群植物间LCC、LNC、δ^(13)C和δ^(15)N存在差异;2)在植物群落和功能群水平上,围栏封育对LCC、LNC、δ^(13)C和δ^(15)N均无显著影响;3)土壤含水量和pH值是影响荒漠植物叶片δ^(13)C的主要因子,表明植物内在WUE主要受土壤因素的调控。生长季气温是影响叶片δ^(15)N的主导因子,表明气候条件是影响藏西北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主导因素;4)荒漠草原植物WUE和NUE之间无明显权衡关系。综上所述,短期围栏封育并不会显著改变藏西北荒漠草原植物WUE和NUE;且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主要受当地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建议在脆弱高寒荒漠生态学研究中加强关于植物生理和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响应过程的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群落构建和演替以及养分循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封育 荒漠草原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稳定氮同位素组成 水分利用效率 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人工集鱼装置下鲣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少琴 许柳雄 +4 位作者 王学昉 唐浩 周成 朱国平 朱江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5-772,共8页
为了解中西太平洋人工集鱼装置下鲣鱼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根据2013年2月至3月金枪鱼围网采集的鲣鱼样本,对其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及碳氮比(C∶N)随叉长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鲣鱼叉长范围为31.0-65.0 cm,平... 为了解中西太平洋人工集鱼装置下鲣鱼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根据2013年2月至3月金枪鱼围网采集的鲣鱼样本,对其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及碳氮比(C∶N)随叉长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鲣鱼叉长范围为31.0-65.0 cm,平均值为(44.30±7.85)cm,优势叉长组为40.1-50.0 cm,占总体样本的45.12%。δ13C的平均值为(-15.94±0.59)‰,叉长对δ13C有显著性影响(F=10.92,P〈0.05),各叉长组的δ13C均值相差较小,说明所有样本的初始饵料来源相似。δ15N的平均值为(17.50±1.81)‰,叉长对δ15N有显著性影响(F=16.72,P〈0.05),且小型鲣鱼的δ15N明显大于大型同类,说明小型鲣鱼的营养位比大型同类高。C∶N的平均值为(3.06±0.05)‰,叉长对C∶N值均有显著性影响(F=4.21,P〈0.05),各叉长组C∶N均值随叉长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鲣鱼的营养状况随叉长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人工集鱼装置 中西太平洋
原文传递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地表凋落物δ^(15)N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绪强 王世杰 +3 位作者 张桂玲 刘秀明 杨鸿雁 勾昕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为了解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地表凋落物稳定氮同位素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化地表凋落物的氮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 为了解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地表凋落物稳定氮同位素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化地表凋落物的氮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黄壤区样地的地表凋落物δ15 N值主要为-4.00‰^-1.83‰,平均值-3.13‰;黑色石灰土区样地的地表凋落物δ15 N值主要为-4.49‰^-2.44‰,平均值-3.39‰;环境水热条件是影响地表凋落物δ15 N值的主要因素;除了在黑色石灰土区的轻度石漠化与无石漠化间差异显著外,无论是黄壤区样地还是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其地表凋落物δ15 N值在各等级石漠化样地间、不同干扰方式环境下、甚至在不同坡位上都无显著性差异体现,两土壤类型间的总体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主要与喀斯特区高度的生境异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地表凋落物 氮同位素组成 空间分异特征
下载PDF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下陆坡区沉积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晓红 杨楚鹏 +1 位作者 刘芳 廖泽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38-546,共9页
选取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海平原过渡带典型沉积柱状样,通过对其沉积有机质的整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表征,探讨了南海下陆坡-深海平原区沉积有机质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赋存状态、来源变化以及与古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总... 选取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海平原过渡带典型沉积柱状样,通过对其沉积有机质的整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表征,探讨了南海下陆坡-深海平原区沉积有机质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赋存状态、来源变化以及与古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与冰期/间冰期旋回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冰期时对应高值,间冰期时对应低值;而有机质稳定氮同位素(δ15N)表现为全新世时其值偏低,末次冰消期其值偏高,与气候旋回没有相关性;C/N值和δ13Corg值都表明南海北部下陆坡沉积有机质来源是陆相和海相的混源,且在末次冰期/间冰期尺度上主要以海相来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 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 南海北部下陆坡
下载PDF
近百年巢湖的生态环境记录
19
作者 周志华 刘丛强 +2 位作者 肖化云 李军 朱兆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11-,共1页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合肥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我国富营养化严重的三大湖泊之一.湖中风浪扰动作用强烈,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湖水总悬浮物含量高,蓝藻发育,透明度低.近百年来,由于流域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巢湖营养盐含量增加,逐...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合肥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我国富营养化严重的三大湖泊之一.湖中风浪扰动作用强烈,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湖水总悬浮物含量高,蓝藻发育,透明度低.近百年来,由于流域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巢湖营养盐含量增加,逐渐形成富营养化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同位素组成 氮同位素组成 湖泊富营养化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δ15NNO3 distribution and its driver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文涛 俞志明 +4 位作者 宋秀贤 吴在兴 袁涌铨 周鹏 曹西华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367-382,共16页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investigations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CREAW) in June and November of 2014. We collected water samples from different depths to analyze the nitrog...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investigations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CREAW) in June and November of 2014. We collected water samples from different depths to analyze the nit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itrate,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cluding inorganic N, P, and Si), and other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along with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se parameters. The compositions of nitrogen isotope in nitrate were measured with the denitrifier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jiang River diluted water (CDW)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shallow waters (above 10 m) of the CREAW, and CDW tended to influence the northern areas in June and the southern areas in November. 615Nrqo~ values in CDW ranged from 3.21%o-3.55%o. In contrast, the deep waters (below 30 m) were affected by the subsurface water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which intruded into the waters near 3 I^N in June. The ~iI^NNo3 values of these waters were 6.03%0-7.6%0,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values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Nitrate assimilation by phytoplankton in the shallow waters of the study area varied seasonally. Because of the favorable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conditions in June, abundant phytoplankton growth resulted in harmful algae blooms (HABs). Therefore, nitrate assimilation was strong in June and weak in November. The ~15NNo3 fractionations caused by assimilation of phytoplankton were 4.57%0 and 4.41%o in the shallow waters in June and November,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laboratory cultures and in situ investigations. Nitrification processes were observed in some deep waters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y were more apparent in November than in June. The fractionation values of nitrification ranged from 24%0-25%o, which agrees with results for Nitrosospira tenuis reported by previous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NITRATE nitrogen isotope ASSIMILATION NITR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