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生物炭还田促进作物氮吸收的机理
1
作者 程龙 张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96-105,共10页
生物炭含有一定量的养分元素,还田后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其培肥土壤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生物炭作为一种外源添加物,还田后还可以引起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以及群落结构,从而影响作物对氮元素的吸收。以植物... 生物炭含有一定量的养分元素,还田后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其培肥土壤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生物炭作为一种外源添加物,还田后还可以引起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以及群落结构,从而影响作物对氮元素的吸收。以植物的吸氮行为为切入点,根据已有关于生物炭还田促进作物生长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生物炭还田对土壤氮库储存、微生物氮循环、挥发性氮流失以及土壤氮淋溶的影响。调研发现,生物炭还田不仅可以直接提供有效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对减少氮淋失和增加土壤氮库储存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系统总结了秸秆生物炭还田对作物氮吸收的影响,以期为优质还田生物炭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炭 作物 氮吸收 土壤理化性质 迁移转化 机理
下载PDF
新鲜和老化生物炭对土壤氮淋失及油菜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咏春 郭思伯 +4 位作者 李丹阳 李正龙 陈志敏 吴柳林 赵研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1-589,共9页
粮食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实现增产,大量氮肥被施入土壤,而氮肥利用率较低导致土壤氮淋失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生物炭施入土壤被认为是减少土壤氮淋失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溶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对照(仅施氮肥,B0)、氮肥+1%... 粮食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实现增产,大量氮肥被施入土壤,而氮肥利用率较低导致土壤氮淋失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生物炭施入土壤被认为是减少土壤氮淋失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溶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对照(仅施氮肥,B0)、氮肥+1%新鲜生物炭(B_(1))、氮肥+4%新鲜生物炭(B_(4))、氮肥+1%老化生物炭(Ba_(1))、氮肥+4%老化生物炭(Ba_(4)).在植物-土壤-淋溶液系统内探究不同施加量的新鲜和老化生物炭对土壤氮淋失和油菜氮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物质守恒定律来探究其对气态氮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1%和4%新鲜生物炭时土壤氮素含量分别提高4.63%和9.68%,淋溶液氮素含量分别降低33.91%和61.18%,油菜氮素含量分别增加40.70%和129.65%;添加1%和4%老化生物炭时土壤氮素含量分别提高7.46%和13.30%,淋溶液氮素含量分别降低53.68%和72.05%,油菜氮素含量分别增加78.20%和185.76%;气态损失的氮量随生物炭老化和施加量的增加而减少.研究显示,土壤中施加生物炭对于提高土壤氮素固持能力、减少氮素淋失、促进油菜氮吸收和减少气态氮损失均具有显著效果,且施加老化生物炭的促进效果优于新鲜生物炭,证明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淋失的效应具有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生物炭 老化生物炭 素淋失 氮吸收
下载PDF
褪黑素对低氮胁迫下油菜苗期氮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灵 韩配配 +6 位作者 童佳峰 顾炽明 李银水 代晶 谢立华 秦璐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5-333,共9页
为提升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本研究探讨外源施用褪黑素(melatonine,MT)对低氮胁迫下苗期油菜生长及氮吸收转运的影响。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氮处理下外源施用不同浓度MT对油菜苗期生物量、养分累积量和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BnNRT2和BnAMT... 为提升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本研究探讨外源施用褪黑素(melatonine,MT)对低氮胁迫下苗期油菜生长及氮吸收转运的影响。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氮处理下外源施用不同浓度MT对油菜苗期生物量、养分累积量和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BnNRT2和BnAMT)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外源喷施MT显著提高油菜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MT浓度为100μmol/L时,油菜干物质积累量的提升效果最佳;低氮胁迫下外源喷施MT增加油菜地上部和根系的氮累积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当MT浓度为100μmol/L时,BnNRT2.1基因成员(除BnNRT2.1a)、BnNRT2.2a和BnNRT2.4b在根部的表达上调并达到最高,当MT浓度为50μmol/L时,BnNRT2.7和BnNRT2.5在新叶和老叶中的表达上调并达到最高;同时,外源施加MT后,BnAMT1.1a、BnAMT1.3b、BnAMT1.3c、BnAMT2.2a和BnAMT2.2c在新叶、老叶及根部的表达均显著上调,BnAMT1.4a、BnAMT1.4b、BnAMT2.1b、BnAMT2.2a和BnAMT2.2b在新叶和老叶的表达也显著上调,且除BnAMT1.3b和BnAMT1.3c外,上述基因均在MT 50μmol/L处理下表达最高。综上,外源喷施MT可能通过增强BnNRT2和BnAMT家族部分基因的表达,来提高低氮胁迫下油菜根系对氮的吸收,同时促进油菜根系有限的氮向地上部转运。因此,外源施用MT可以促进油菜对氮的吸收利用,缓解低氮胁迫,提升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胁迫 褪黑素 氮吸收转运
下载PDF
氮硒互作对寒地水稻氮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4
作者 李涛 刘春梅 刘佳茵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通过探讨氮硒互作对水稻氮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明确最佳的施氮量,为农业合理施用氮肥和硒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进行,试验设N0(0 kg/hm^(2))、N1 (50 kg/hm^(2))、N2 (100 kg/hm^(2))、N3 (150 kg/hm^(2)) 4个氮水平,孕穗期叶... 通过探讨氮硒互作对水稻氮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明确最佳的施氮量,为农业合理施用氮肥和硒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进行,试验设N0(0 kg/hm^(2))、N1 (50 kg/hm^(2))、N2 (100 kg/hm^(2))、N3 (150 kg/hm^(2)) 4个氮水平,孕穗期叶面喷施Se(100 g/hm^(2)),水稻孕穗后10 d、30 d和50 d后取样,研究植株与穗氮含量、氮积累、氮分配比例及氮转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100 kg/hm^(2)氮处理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穗和植株干物重均显著增加;0~150 kg/hm^(2)氮处理时,水稻穗和植株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0~100 g/hm^(2)硒处理时,水稻穗和植株的干物重、氮含量、氮积累量随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00 g/hm^(2)硒处理穗的氮分配比例降低,植株的氮分配比例增加。因此,垦粳9供氮水平和供硒水平分别控制在150 kg/hm^(2)和100 g/hm^(2)时,有助于显著增加穗和植株生物量,还有助于水稻穗吸收并积累氮素,保持最佳的氮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互作 水稻 氮吸收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吸收与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5
作者 杨波 陈晏 +2 位作者 李霞 任承钢 戴传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56-2664,共9页
内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宿主的氮吸收与氮代谢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引发的多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固氮作用为宿主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氮素;能够通过分泌多种胞外酶系如漆酶、蛋白水解... 内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宿主的氮吸收与氮代谢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引发的多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固氮作用为宿主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氮素;能够通过分泌多种胞外酶系如漆酶、蛋白水解酶等使宿主植物更好地利用有机氮素;能够提高宿主氮代谢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酶的活性;能够提高宿主植物激素水平和维生素含量从而促进宿主氮代谢;能够通过影响宿主植物氮代谢促进宿主植物分蘖、提高宿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的相关报道,归纳了植物内生菌影响宿主氮素吸收与代谢的可能机制,并展望了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氮吸收 作用 代谢 植物激素 关键酶
下载PDF
根系氮吸收过程及其主要调节因子 被引量:33
6
作者 霍常富 孙海龙 +1 位作者 范志强 王政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56-1364,共9页
氮(N)是植物根系吸收最多的矿质元素之一.全球变化将使土壤中N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格局与过程.研究根系N吸收及其调控对预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由于土壤中存在多种形态的N源,长期的生物进化和环... 氮(N)是植物根系吸收最多的矿质元素之一.全球变化将使土壤中N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格局与过程.研究根系N吸收及其调控对预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由于土壤中存在多种形态的N源,长期的生物进化和环境适应导致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N的吸收部位、机理及调控有较大差别.因此,植物长期生长在以某一形态N源为主的土壤上就形成了不同的N吸收机制和策略.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在植物根系N吸收和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不同形态N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根系N吸收部位,N在木质部中的装载和运输,不同形态N(NO3-、NH4+和有机氮)的吸收机制,以及根系N吸收的自身信号调控和环境因子对根系N吸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根系N吸收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吸收 调控 运输 溢泌 根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杂草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蒋琦清 唐建军 +3 位作者 陈欣 陈静 杨如意 Hu S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1-955,共5页
以杂草早熟禾、黑麦草、野燕麦、天蓝苜蓿、白车轴草、北美车前、婆婆纳、无芒稗、牛筋草和刺苋为试验材料,以4.0g·m-2·yr-1的N输入为模拟氮沉降浓度,研究了不同杂草功能类群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处理下,... 以杂草早熟禾、黑麦草、野燕麦、天蓝苜蓿、白车轴草、北美车前、婆婆纳、无芒稗、牛筋草和刺苋为试验材料,以4.0g·m-2·yr-1的N输入为模拟氮沉降浓度,研究了不同杂草功能类群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处理下,杂草的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功能类群对氮增加的响应明显不同,C4禾本科、C3豆科及C3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受到氮沉降的显著促进,但C3非禾本科和C4非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则受氮沉降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功能类群的根冠比、植株含氮及植株吸收氮的总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无明显规律,但物种间差异显著.氮沉降提高野燕麦和北美车前的生物量的根冠比,但对其他生物种类没有显著影响.没有发现氮沉降对植物体内的含氮量有显著的影响,但氮沉降却显著地提高了除刺苋、早熟禾及婆婆纳之外的所有杂草物种对N的摄收.由于物种对氮沉降的响应不同,未来氮沉降的增加将加速杂草群落组成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杂草 生物量 氮吸收
下载PDF
大麦/蚕豆间作条件下供氮水平对作物产量和大麦氮吸收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肖靖秀 汤利 +1 位作者 郑毅 董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9-503,共5页
为给云南地区非豆科/豆科作物合理间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N0、N112.5、N225和N337.54个施氮水平(0、112.5、225和337.5 kg N.hm-2)下大麦/蚕豆间作作物产量及氮素养分吸收累积的特点及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蚕... 为给云南地区非豆科/豆科作物合理间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N0、N112.5、N225和N337.54个施氮水平(0、112.5、225和337.5 kg N.hm-2)下大麦/蚕豆间作作物产量及氮素养分吸收累积的特点及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蚕豆间作具有间作产量优势,4个施氮水平中N225的土地当量比最高,达到1.13。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大麦产量表现出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的趋势。与单作相比,间作大麦地上部和地下部氮含量平均提高5.8%~35.8%,地上部氮素累积吸收量及吸收速率提高7%~32.1%。在N0、N112.5、N225水平下,氮含量、氮素累积吸收量及吸收速率均呈间作第一行〉间作第三行〉单作的趋势。单作大麦氮素累积吸收量和吸收速率以N337.5水平最高,分别为95.46 kg.hm-2和1.736 kg.hm-2.d-1,而间作大麦则以N225水平最高,分别为105.03 kg.hm-2和1.910 kg.h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蚕豆 间作 产量 氮吸收累积
下载PDF
不同氮吸收效率品种油菜氮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20
9
作者 曹兰芹 伍晓明 +5 位作者 杨睿 田阳阳 陈鲜妮 陈碧云 李亚军 高亚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7-895,共9页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对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氮吸收效率筛选,并比较其不同品种的氮素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油菜的氮素营养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品种差异,其中根系氮累积量及其占总吸氮量的百分比变异系数最大,超过50%,而生长前...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对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氮吸收效率筛选,并比较其不同品种的氮素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油菜的氮素营养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品种差异,其中根系氮累积量及其占总吸氮量的百分比变异系数最大,超过50%,而生长前期植株含氮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不论氮素供应水平高低,油菜氮高效品种的总吸氮量和各器官的氮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其中根系氮素累积量的差异最大,而果荚氮素累积量的差异最小;氮高效品种根系中累积的氮素比例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而果荚中累积的氮素比例均显著低于氮低效品种;氮高效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地上部的含氮量与氮低效品种的差异不显著,而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功能叶片的SPAD值也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随着供氮水平的改变,氮高效品种各器官的含氮量、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分配比例的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不同品种油菜氮素营养指标的显著差异为通过遗传改良途径培育作物新品种和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氮吸收效率 品种 素累积量 SPAD
下载PDF
施用乙烯利和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氮吸收分配及间作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焦念元 汪江涛 +5 位作者 尹飞 马超 齐付国 刘领 付国占 李友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7-1484,共8页
【目的】在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喷施乙烯利明显降低玉米株高,提高花生和间作体系的产量,研究施用乙烯利和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氮吸收分配和间作优势的影响,明确其调控机理,对实现玉米、花生间作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本... 【目的】在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喷施乙烯利明显降低玉米株高,提高花生和间作体系的产量,研究施用乙烯利和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氮吸收分配和间作优势的影响,明确其调控机理,对实现玉米、花生间作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设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间作+喷施乙烯利4种种植方式,分别施磷和不施磷,共8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玉米、花生不同器官氮含量及氮积累量,讨论了喷施乙烯利和施磷对间作体系氮吸收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茎、叶、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促进了氮向籽粒的分配;提高了花生茎、叶、果仁的氮含量,但明显降低了花生氮积累量,不利于氮向果仁分配;与单作体系相比,间作体系的氮吸收间作优势为N 26.88~42.21 kg/hm^2。喷施乙烯利减少了玉米对花生的氮竞争比率,降低了间作玉米茎、叶、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促进氮向籽粒的分配,并且还提高了间作花生茎、叶、果仁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促进氮向果仁的分配,间作花生的氮吸收量提高23.67%~49.54%(P<0.05),间作体系氮吸收间作优势提高4.95%~54.65%。与不施磷相比,施磷提高了喷施乙烯利间作体系中玉米和花生吸氮量,分别提高19.49%~27.71%和34.26%~43.24%(P<0.05),氮吸收间作优势提高69.97%~162.57%(P<0.05)。【结论】施用磷肥可进一步提升喷施乙烯利在降低玉米对花生的氮竞争比率,促进玉米花生间作体系氮吸收及氮向籽粒中分配,提高氮吸收间作优势的作用,促进氮素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 乙烯利 磷肥 氮吸收 间作优势
下载PDF
浒苔和条浒苔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田千桃 霍元子 +5 位作者 张寒野 李信书 冯子慧 王阳阳 张饮江 何培民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258,共7页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和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在室内条件下的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和条浒苔藻体体重日生长率分别为17.30%和16.82%;浒苔和条浒苔藻体幼苗在温度25℃和光照140μmol/(m2.s...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和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在室内条件下的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和条浒苔藻体体重日生长率分别为17.30%和16.82%;浒苔和条浒苔藻体幼苗在温度25℃和光照140μmol/(m2.s)的条件下达到最大体长日生长率,分别为78.9%和82.1%。在1~10 g/L密度范围内,浒苔和条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藻体密度为10 g/L时,NH4+-N浓度分别下降了86.43%和84.13%。两种浒苔对NH4+-N吸收速率与介质中NH4+-N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在NH4+-N浓度为400μmol/L时,30 min后浒苔和条浒苔的吸收速率分别为421和409μmol/(gDW.h),说明两种浒苔吸收氨氮的方式以被动扩散为主。在400μmol/L的起始浓度下,浒苔和条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呈现3个不同阶段:在75 min内呈快速吸收阶段,75~185 min为内部NH4+-N控制的吸收阶段,250 min后为外界NH4+-N浓度控制的吸收阶段;在700 min后,浒苔和条浒苔的吸收速率分别为41.3和37.7μmol/(gDW.h)。该研究结果为理解浒苔绿潮的爆发机制及评价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浒苔 条浒苔 日生长率 氮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氮肥管理与根瘤菌接种模式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余琼 毛家伟 李亮 袁新丽 余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6-871,共6页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和荚果产量。两种根瘤菌接种模式下,不同氮肥管理中均以50%N基施+50%N开花期追施和100%N基施处理的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百果重、氮利用率和产量显著高于50%N开花期追施+50%N结荚期追施处理,说明要实现花生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需在花生生育前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比较根瘤菌拌种和土施2种接种模式,以根瘤菌拌种配施氮肥处理增产效果较好,但与根瘤菌土施配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采用氮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配合根瘤菌拌种的模式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 根瘤菌接种模式 花生 氮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减氮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莫钊文 李武 +3 位作者 段美洋 潘圣刚 田华 唐湘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90,共8页
【目的】分析常规施磷钾条件下减氮对不同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水稻精确减量施肥及氮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大田常规施磷钾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水平氮肥处理(常规施氮肥(纯氮187.5kg/hm2)、减... 【目的】分析常规施磷钾条件下减氮对不同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水稻精确减量施肥及氮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大田常规施磷钾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水平氮肥处理(常规施氮肥(纯氮187.5kg/hm2)、减氮28%(纯氮135.0kg/hm2)和不施氮肥(纯氮0kg/hm2))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和"天优998")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条件下"粤晶丝苗2号"和"桂香占"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增加但有效穗数减少,对"天优998"产量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减氮28%处理对水稻的碾磨品质和蒸煮品质无显著影响,提高了"天优998"的外观品质。减氮28%处理有利于提高"粤晶丝苗2号"和"桂香占"灌浆期剑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对氮吸收影响不显著,但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结论】适度减氮有利于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增产、稳产及保持或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 处理 产量 稻米品质 氮吸收利用
下载PDF
镉污染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芳 景戍旋 +2 位作者 胡健 肖燕 张英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7,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3个镉污染(0,6和12mg Cd/kg)水平下,接种5种丛枝菌根真菌[分别接种聚丛球囊Glomus aggregatum(Ga)、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Ge)、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t)、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Gi)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3个镉污染(0,6和12mg Cd/kg)水平下,接种5种丛枝菌根真菌[分别接种聚丛球囊Glomus aggregatum(Ga)、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Ge)、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t)、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Gi)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以不接种为对照]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镉(0mg Cd/kg)处理相比,接种Ga、Gi和Gt菌种处理的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在12mg Cd/kg条件下降低了33.90%、19.17%和31.95%;0mg Cd/kg水平下接种Gt菌种紫花苜蓿总生物量分别比接种Ga、Ge、Gi和Gv菌种处理显著高出33.19%、67.74%、57.29%和34.91%,但在12mg Cd/kg水平时总生物量与以上菌种处理相比,分别降低16.67%、34.07%、32.96%和52.76%;在镉浓度为12mg Cd/kg时,接种Gv菌种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根瘤菌数量、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植株氮含量和整株含氮量与不接种处理相比,分别增加65.41%、95.24%、61.87%、50.30%、5.83%和71.55%;随镉浓度增加接种Gv菌种处理紫花苜蓿土壤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浓度显著下降。综上分析,在镉污染条件下,接种Gv菌种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和氮吸收;当土壤镉浓度超过6mg Cd/kg时,接种Gt菌种不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丛菌根真菌 氮吸收
下载PDF
不同施肥制度对双季稻氮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卫 谢小立 +1 位作者 谢永宏 陈惟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2-757,共6页
利用稻田长期施肥制度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有机物还田能显著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和叶面积指数。只施用NPK,在分蘖后早稻叶片氮含量急剧下降,与早稻相比,而晚稻的穗肥促进了后... 利用稻田长期施肥制度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有机物还田能显著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和叶面积指数。只施用NPK,在分蘖后早稻叶片氮含量急剧下降,与早稻相比,而晚稻的穗肥促进了后期的氮吸收。在CK和施加NPK的基础上秸秆还田明显改善水稻中后期的氮吸收,但对晚稻的效应明显低于对早稻的效应。各处理的叶片以及稻穗氮含量晚稻明显低于早稻。叶片氮含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成显著(早稻r=0.664*)或极显著正相关(晚稻r=0.704**),这说明叶片氮含量缺乏降低了叶片光合能力。有机物还田增产效果显著,在中等施肥水平时,有机物还田可以代替1/3以上的NPK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氮吸收 净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孕穗期叶面施硒对水稻生育后期氮吸收和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春梅 张明聪 +2 位作者 王孟雪 张兴梅 何淑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431,共7页
为探讨叶面施硒与水稻氮代谢关系,采用盆栽试验,分析4种硒浓度(0,20,40,60mg·kg^-1)下,水稻生育后期不同器官氮含量、氮积累、氮分配比例及氮迁移率和硒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40mg·kg^-1硒处理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水... 为探讨叶面施硒与水稻氮代谢关系,采用盆栽试验,分析4种硒浓度(0,20,40,60mg·kg^-1)下,水稻生育后期不同器官氮含量、氮积累、氮分配比例及氮迁移率和硒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40mg·kg^-1硒处理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和精米硒含量、硒积累量均显著增加,精米硒含量为0.084~0.173mg·kg^-1,是对照的3.65~7.52倍。硒浓度0~40mg·kg^-1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叶片、茎和穗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显著增加,40mg·kg^-1硒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比对照增加3.83%,60mg·kg^-1硒处理叶片、茎和穗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降低。可见,松粳9号孕穗期喷施40mg·kg^-1硒,有利于植株氮吸收,提高精米硒的含量,且精米硒含量达到富硒大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施硒 水稻 氮吸收 硒含量
下载PDF
施氮方式对玉米氮吸收及土壤养分、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慧颖 韩瑛祚 华利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1,共5页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不施氮肥、农民传统施氮、比传统施氮减量20%、减氮20%配合秸秆还田、减氮20%施用包膜尿素处理对玉米年际产量、植株氮吸收、土壤养分变化及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产量最高,比空白处理增产18.50%,...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不施氮肥、农民传统施氮、比传统施氮减量20%、减氮20%配合秸秆还田、减氮20%施用包膜尿素处理对玉米年际产量、植株氮吸收、土壤养分变化及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产量最高,比空白处理增产18.50%,比产量次高的秸秆还田处理仅增产0.51%,二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包膜尿素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可增加植株氮的吸收固定;秸秆还田处理的肥料利用率和植株总氮积累量高于包膜尿素处理,但其氮收获指数最低,为0.606,从注重品质角度,包膜尿素处理的效果略好于秸秆还田处理;各施肥处理都比空白处理提高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但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升综合评价,包膜尿素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好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的N2O-N季节排放总量和排放系数都最高,分别为N 1.50 kg·hm-2·季-1和0.27。因此,从保产稳产、培肥地力、提升品质、减少N2O排放综合考虑,建议推广比农民习惯施肥量减少氮量20%的包膜尿素一次性施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氮吸收 土壤养分 N2O排放
下载PDF
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氮吸收及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甘银波 陈静 邱正明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48,72,共5页
以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吸氮及固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时间对大豆氮吸收、根瘤干重及固氮,具有重要影响。仅施25kg/hm2的启动氮,两个大豆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根瘤干重和... 以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吸氮及固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时间对大豆氮吸收、根瘤干重及固氮,具有重要影响。仅施25kg/hm2的启动氮,两个大豆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根瘤干重和固氮率。在开花期或种于形成初期,再追施50kg/hm2氮,两个大豆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氮吸收总量和固氮总量。大豆的根瘤干重与固氮率呈线型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吸收
下载PDF
氮输入对沼泽湿地植物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大成 郭雪莲 +2 位作者 解成杰 余磊朝 许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氮是湿地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当外源氮输入超出植物生长需要时,氮素将抑制植物生长。不同植物对氮输入的响应不同,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氮输入的响应也不一致。为了探讨氮输入对湿地植物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滇... 氮是湿地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当外源氮输入超出植物生长需要时,氮素将抑制植物生长。不同植物对氮输入的响应不同,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氮输入的响应也不一致。为了探讨氮输入对湿地植物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滇西北典型湖泊湿地纳帕海湖滨挺水植物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和水葱(Scirpus validus)为对象,通过控制实验,研究了3个不同氮输入水平[0 g·m-2·a-1(对照,CK)、20 g·m-2·a-1(N20)、40 g·m-2·a-1(N40)]对茭草和水葱生物量积累、根冠比、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期内,茭草地上生物量始终表现为N40>N20>CK,即氮输入促进茭草地上生物量积累;而水葱地上生物量随培养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培养早期N20处理促进水葱地上生物量积累,N40处理抑制水葱地上生物量积累。茭草地下生物量表现为N40>CK>N20,即氮输入不足抑制茭草地下生物量积累,足够氮输入促进茭草地下生物量积累;水葱地下生物量表现为CK>N20>N40,即氮输入抑制水葱地下生物量积累。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对氮输入的响应也不一致,导致植物根冠比发生变化,茭草根冠比表现为N20<CK<N40,水葱根冠比表现为N40<N20<CK。氮输入促进茭草和水葱对氮的吸收,氮输入对茭草地上部分氮含量的影响显著,对水葱地下部分氮含量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输入 生物量 根冠比 氮吸收
下载PDF
甜菜子叶期幼苗硝态氮吸收特性及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凤鸣 高继国 姜福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1-687,共7页
6个有代表性的甜莱品种在人工气候室的营养液培养试验表明,甜菜子叶期幼苗对NO_3^-的吸收要经最初2h的适应阶段后才可均匀进行。均匀吸收后,观察到多倍体的吸收量>2倍体,倍性相同品种中E型>NE型>NZ型>Z型的初步结果。不同... 6个有代表性的甜莱品种在人工气候室的营养液培养试验表明,甜菜子叶期幼苗对NO_3^-的吸收要经最初2h的适应阶段后才可均匀进行。均匀吸收后,观察到多倍体的吸收量>2倍体,倍性相同品种中E型>NE型>NZ型>Z型的初步结果。不同类型品种间NO_3^-吸收的表观米氏常数(Km,app)、最大吸收速率(Im)有明显差异,除多倍体NZ型品种甜研301的Km,app较低而Im较高外,其余品种的Km,app和Im呈正相关。品种间溢泌液体积、溢泌液中NO_3^-量以及NO_3^-上运速率与品种间Im值的排序一致,NRA的体内测定表明,未经NO_3^-诱导的供试品种子叶的NRA无差异。经NO_3^-诱导的,无论反应液中是否加NO_3^-,子叶NRA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差异显著,子叶NRA与NO_3^-吸收量、NO_3^-上运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文中还讨论了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对考察甜菜种质资源的氮素利用性能和选育氮素利用率高的品种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硝态氮吸收 硝态上运 硝酸还原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