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原子、分子与团簇离子注入Si(111)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培录 刘仲阳 +6 位作者 郑思孝 廖小东 杨朝文 唐阿友 师勉恭 杨百方 缪竞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60-864,共5页
用椭偏仪、傅氏变换红外吸收谱 (FT IR)、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N+1 ,N+2 ,N+1 0 离子高剂量 (1 7× 10 1 7ions cm2 )注入Si(111)的表面进行测试分析 ,发现三种不同尺度的离子注入后 ,均使Si由复折射率变... 用椭偏仪、傅氏变换红外吸收谱 (FT IR)、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N+1 ,N+2 ,N+1 0 离子高剂量 (1 7× 10 1 7ions cm2 )注入Si(111)的表面进行测试分析 ,发现三种不同尺度的离子注入后 ,均使Si由复折射率变化为实折射率 ,表面出现含氮 硅键的介质层 .但其表面形貌各异 :N+1 注入的表面除存在少量点蚀坑外 ,光洁度最高 (平均粗糙度Ra≈ 4 2nm) ,接近未注入前的原始表面 (Ra≈ 3 5nm) ;N+2 注入的出现黑色枝状区域 ,光洁度次之 (Ra≈ 16nm) ,而N+1 0 注入的则出现“波纹”状结构 ,光洁度最差 (Ra ≈ 40nm) .与低能团簇注入相反 ,在高能条件下 ,随着离子尺度和注量增加 ,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也越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团簇离子注入 表面特性 硅(111) 椭偏仪 傅氏变换红外吸收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原子力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