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收获指数水稻基因型的氮代谢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程建峰 戴廷波 +2 位作者 曹卫星 姜东 潘晓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7-502,共6页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3个氮收获指数(NHI)有显著差异的水稻基因型4434(低NHI)、滇瑞302(中NHI)和余赤23(高NHI)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叶片、穗颈和籽粒的氮代谢特点及与NHI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的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籽粒氮积累量与...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3个氮收获指数(NHI)有显著差异的水稻基因型4434(低NHI)、滇瑞302(中NHI)和余赤23(高NHI)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叶片、穗颈和籽粒的氮代谢特点及与NHI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的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籽粒氮积累量与NHI的变化一致,均以余赤231最大。花后植株氮素转运量表现为4434<滇瑞302<余赤231,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而氮素转运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差异较小。成熟期水稻茎叶和籽粒的全氮含量、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均表现为4434<滇瑞302<余赤231,全氮含量和蛋白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非蛋白氮无显著差异;余赤231茎叶蛋白氮积累量显著低于4434和滇瑞302,而籽粒蛋白氮积累量显著升高,是高NHI水稻氮积累的主要特征。余赤231灌浆期叶片和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显著高于4434和滇瑞302,有利于叶片游离氨基酸合成及外运,使得穗颈节伤流强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为籽粒氮素积累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较高的籽粒GS和GOGAT活性促进了籽粒蛋白质合成,提高了NHI。逐步回归表明,灌浆期较高的穗颈伤流游离氨基酸含量是高NHI水稻氮代谢的主要生理特征,与较高的花后氮转运量和籽粒蛋白氮积累量可共同作为水稻氮素高效管理和遗传改良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收获指数(nhi) 代谢
下载PDF
大田群体冬小麦氮收获指数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志源 许吉利 +2 位作者 刘硕 田汇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3-595,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氮收获指数(NHI)与产量、收获指数、籽粒氮含量、不同器官氮吸收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小麦品种育成年代、株高以及不同芒型对NHI的影响,为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河南...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氮收获指数(NHI)与产量、收获指数、籽粒氮含量、不同器官氮吸收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小麦品种育成年代、株高以及不同芒型对NHI的影响,为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河南洛阳和南阳及陕西杨凌3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以不同育成年代、不同株高及不同芒型的22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增广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14个区组,每个区组种植5个对照品种,每个小麦品种种植6行,行长3 m。成熟期采集小麦样品,测定籽粒产量及秸秆、颖壳和籽粒的含氮量,并计算小麦的氮收获指数。【结果】224个小麦品种的NHI变化范围在0.43—0.93之间,杨凌小麦NHI变异系数大于其他两个试验点。在3个试验点,小麦NHI与产量和收获指数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0.05),随着NHI的提高,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也明显提高;NHI与秸秆及颖壳氮吸收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籽粒氮含量、地上部总吸氮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1970年以前或1970—1990年间育成的小麦品种其NHI显著低于1990年以后育成的品种(P<0.05),而1990—2010年间育成的品种其NHI与2010年以后育成的小麦品种的NHI无显著差异(P>0.05);中、矮秆小麦品种的NHI显著高于高秆品种,但中秆与矮秆之间无显著差异;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的NHI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麦NHI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变异,提高小麦NHI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秸秆和颖壳的氮吸收量可显著影响小麦NHI。总体上看,传统育种手段在1990年以后并未进一步提高小麦NHI。从提高NHI的角度,育种过程中小麦株高保持在100 cm以下即可。麦芒的有无对小麦NHI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育种 株高 芒型 收获指数
下载PDF
紫花豌豆在籽粒灌浆期氮积累、分配和氮收获指数的增加
3
作者 JeremieLecoeur 向平 《国外作物育种》 2002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紫花豌豆 籽粒灌浆期 积累 分配 收获指数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程建峰 蒋海燕 +2 位作者 潘晓云 戴廷波 曹卫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0-156,共7页
选用3个氮利用效率(NUE)和3个氮收获指数(NHI)显著不同的水稻基因型,在土培盆栽试验下,研究了施氮量(0、180和360kg/hm2)对水稻花后植株干物质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及与氮营养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降低了水稻NUE和NHI,NUE和NHI差... 选用3个氮利用效率(NUE)和3个氮收获指数(NHI)显著不同的水稻基因型,在土培盆栽试验下,研究了施氮量(0、180和360kg/hm2)对水稻花后植株干物质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及与氮营养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降低了水稻NUE和NHI,NUE和NHI差异分别以低氮和高氮为最大。施氮提高了水稻干物质和氮总积累量、花后积累量及转运量。不同NHI水稻花后干物质和氮转运率及转运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不同NUE水稻则降低。不同NUE水稻花前干物质积累和花后转运量差异最大,不同NHI水稻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差异量最大。不同NUE水稻花后氮积累量差异最大,不同NHI水稻花后氮积累和转运差异最大。相关分析表明,水稻NUE与干物质积累总量、花后氮积累量、氮转运率和转运氮贡献率密切相关;而NHI与花后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氮贡献率的关系最大。因此,同一施氮量下,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花后氮积累量和促进花后氮高效转运是提高NUE的重要措施,提高花后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氮贡献率则有利于提高N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利用效率 收获指数 干物质积累运转 积累运转
下载PDF
施氮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云奇 陶洪斌 +4 位作者 王璞 郭步庆 鲁来清 张丽 尤桂芸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4-1598,共5页
为进一步明确夏玉米在基肥和拔节期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吐丝肥的增产机理,于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布置了田间试验。共设置4种施氮模式:即模式Ⅰ,施氮量90 kg·hm-2(播前90 kg·hm-2);模式Ⅱ,施氮量190 kg·hm-2... 为进一步明确夏玉米在基肥和拔节期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吐丝肥的增产机理,于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布置了田间试验。共设置4种施氮模式:即模式Ⅰ,施氮量90 kg·hm-2(播前90 kg·hm-2);模式Ⅱ,施氮量190 kg·hm-2(播前150 kg·hm-2+拔节40 kg·hm-2);模式Ⅲ,施氮量250 kg·hm-2(播前90 kg·hm-2+拔节160kg·hm-2);模式Ⅳ,施氮量300 kg·hm-2(播前50 kg·hm-2+拔节150 kg·hm-2+吐丝100 kg·hm-2)。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基肥和拔节肥的基础上,再追施吐丝肥,与不施吐丝肥的模式相比,其吐丝后11~20 d、21~30 d、31~40 d内,每天增加的枯叶数分别减少0.01~0.02片、0.01~0.05片、0.02~0.04片;吐丝后穗位叶SPAD值的峰值有所提高,灌浆中后期SPAD值下降延缓;模式Ⅳ与模式Ⅲ相比灌浆速率峰值提高8.5%,籽粒体积得到显著提高。夏玉米吐丝后籽粒的吸氮量显著提高(模式Ⅳ籽粒吸氮峰值分别是模式Ⅰ、Ⅱ、Ⅲ的1.65倍、1.45倍、1.31倍),氮收获指数增加2.5~13.3个百分点,穗粒数增加。与穗粒数相比,吐丝期增施氮肥(模式Ⅳ)对千粒重的促进更显著,可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和部分穗部性状,与模式Ⅰ、Ⅱ、Ⅲ相比,分别增产200 kg·hm-2、300 kg·hm-2、400 kg·hm-2。夏玉米增施吐丝肥可以延缓吐丝后光合面积下降,从而为籽粒灌浆提供较多的源,最终提高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吐丝肥 SPAD值 收获指数 灌浆速率 粒重 产量
下载PDF
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被引量:72
6
作者 单玉华 王余龙 +5 位作者 山本由德 黄建晔 董桂春 杨连新 张传胜 居静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 1 9个常规籼稻和 1 6个杂交籼稻代表性品种 (组合 )的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1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的干物质生产效率 (NUEp)及籽粒生产效率 (NUEg)在品种 (组合 )间的变化幅度均较大 ,两者的变异系数均较...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 1 9个常规籼稻和 1 6个杂交籼稻代表性品种 (组合 )的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1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的干物质生产效率 (NUEp)及籽粒生产效率 (NUEg)在品种 (组合 )间的变化幅度均较大 ,两者的变异系数均较大 ,但杂交籼稻的变化幅度低于常规籼稻。2无论是常规籼稻还是杂交籼稻 ,NUEp在抽穗至成熟这段时间内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两类籼稻分别提高 2 8.2 %和 1 3 .3 %。 3杂交籼稻的 NUEp在抽穗期高于常规籼稻 ,成熟期则低于常规籼稻 ;而杂交籼稻的 NUEg则比常规籼稻高。4随品种 (组合 )产量水平的提高 ,杂交籼稻及常规籼稻的氮利用效率 (包括 NUEp及 NUEg)下降 ,且变化幅度减小 ,而氮收获指数 (NHI)则有所提高。 5杂交籼稻的产量、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吸氮量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与总吸氮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利用效率 收获指数 品种差异 常规稻 杂交稻
下载PDF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被引量:95
7
作者 张国平 张光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研究了植株生长和产量性状差异很大的58个小麦基因型的氮素营养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开花期剑叶含氮量与子粒含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每生产100公斤子粒需氦量,供试基因型... 研究了植株生长和产量性状差异很大的58个小麦基因型的氮素营养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开花期剑叶含氮量与子粒含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每生产100公斤子粒需氦量,供试基因型变动于2.15~4.09公斤;氮收获指数的变幅为59.35%~82.89%,显示出小麦基因型在氮利用效率上的遗传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每穗粒数、单蘖干物重、收获指数与氮效率比、氮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效率比 利用效率 收获指数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需求及化肥减施潜力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西娜 于金铭 +3 位作者 谭军利 张佳群 魏照清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891-4903,共13页
【目的】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肥的施用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合理施肥和科学减施化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农户调查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水平及氮、磷、钾肥施用情况,阐明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春... 【目的】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肥的施用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合理施肥和科学减施化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农户调查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水平及氮、磷、钾肥施用情况,阐明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春小麦产量构成及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影响。【结果】农户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平均为(6 985±867) kg·hm-2,偏高产及高产农户比例达82.7%;随着产量水平提高,氮、磷肥施用量和过量施肥量均呈降低趋势,钾肥施用量总体不足。平均来看,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294、162和49 kg·hm-2;97.1%的农户氮肥投入过量,过量施氮量为69-114 kg·hm-2;20.5%的农户磷肥投入过量,过量施磷量为18-42 kg·hm-2;钾肥投入总体不足,比推荐施钾量少30-51 kg·hm-2。氮肥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在120-240 kg·hm2时,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均显著增加,并在施氮量180 kg·hm-2时达到最高,此时籽粒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亦达到最大,分别为168.2、23.9和23.2 kg·hm-2;随施氮量增加,氮收获指数无显著变化,平均值为56.5%,磷收获指数呈增加趋势,钾收获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施氮180 kg·hm-2时,春小麦氮素需求量达45.8 kg·Mg-2,比对照增加19.6%;磷需求量从不施氮的6.0 kg·Mg-1显著降到高量施用氮肥(240 kg·hm-2)的5.3 kg·Mg-2,而钾需求量则从42.6 kg·Mg-1增加到49.7 kg·Mg-1磷肥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肥时春小麦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明显增加,但地上部生物量和穗粒数均明显降低,因此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平均为5 446 kg·hm-2。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籽粒吸氮量、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需求量,平均值分别为141.6 kg·hm-2、54.5%和25.9 kg·Mg-1,分别比不施磷肥提高28.6%、27.9%、26.2%;施用磷肥亦可促进磷素向籽粒转移并提高磷收获指数,籽粒吸磷量和磷收获指数分别比不施磷肥提高15.9%和15.2%,磷需求量呈增加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钾需求量随施磷量增加显著降低,从不施磷的68.1 kg·Mg-1降到施磷120 kg·hm-2的49.7 kg·Mg-1。钾肥试验结果发现,施钾量对生物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每公顷穗数,籽粒氮、磷、钾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高量施钾(75 kg·hm-2)可显著减少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和氮、磷、钾收获指数,穗粒数比对照下降9.1%,千粒重比对照增加7.6%,氮、磷、钾收获指数分别可达57.2%、73.5%、7.3%。施钾60 kg·hm-2时,氮、磷、钾需求量均达最高,分别为55.3、5.5、57.6 kg·Mg-1,(而高量施钾(75 kg·hm-2)时,氮和钾需求量显著降低20.6%和13.7%。可见适量施钾可提高氮、钾需求量,而高量施钾则降低氮、钾需求量。【结论】减少氮肥、调控磷肥、适当增加钾肥依然是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化肥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春小麦氮需求量为38.3-57.2 kg·Mg-1,在适量施用氮、磷、钾肥时可显著增加;磷需求量为5.1-6.0 kg·Mg-1,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对磷、钾肥无显著响应;钾需求量为42.6-68.1 kg·Mg-1,随施氮量增加呈升高趋势,随施磷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在高量施钾时显著降低。推荐氮肥适宜用量为120-180 kg·hm-2,比农户平均施氮量减少25%-60%;磷肥用量在48-96 kg·hm-2时,更有利于稳定春小麦产量并促进氮、磷向籽粒的转移,比农户平均用量减少40.7%-70.3%;钾肥用量在0-60 kg·hm-2时可稳产增质,在现有施肥水平上适量增加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收获指数 吸收量 需求量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小刚 张富仓 +1 位作者 田育丰 李志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讨西北旱区春小麦最佳的水氮耦合形式。【方法】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的水量分配以及氮肥处理对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对干旱区春小麦的产量... 【目的】探讨西北旱区春小麦最佳的水氮耦合形式。【方法】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的水量分配以及氮肥处理对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对干旱区春小麦的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168 kg/hm2,并于拔节期灌水90 mm、抽穗期灌水70 mm,小麦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水氮对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与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相似,但抽穗期灌水对地上干物质累积量影响不显著。在施氮量224 kg/hm2、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水均为50 mm的条件下,小麦可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在生产中考虑提高小麦收获指数时,首先应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分蘖期和灌浆期灌水均为30 mm时,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高达2.424 kg/m3,但产量降低约45%。施氮量对小麦地上干物质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影响显著;拔节期灌水90 mm、施氮量168 kg/hm2时,小麦籽粒的氮素累积量最大。【结论】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最优灌水施氮模式为:施氮量168 kg/hm2,全生育期灌水4次,拔节期灌水90 mm,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均灌水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互作 收获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素累积 小麦产量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晓艳 董树亭 +4 位作者 刘锋 吴正峰 叶梅 王永军 刘延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278,共7页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两种饲料作物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分配规律以及氮素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者的氮积累量逐渐增加;氮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最高,且随刈割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茎鞘中...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两种饲料作物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分配规律以及氮素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者的氮积累量逐渐增加;氮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最高,且随刈割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茎鞘中氮分配比例逐渐增加;氮素吸收强度皖草2号逐渐增加,墨西哥玉米呈单峰曲线变化。墨西哥玉米再生草吸收氮素来自肥料的比率为97.6%~100.0%,在整个生育期呈斜“z”字型变化;皖草2号逐渐减少。氮肥处理间比较,头茬草一次性施肥处理吸收肥料氮比分次施肥处理分别高18.2%和19.3%;再生草的氮素吸收强度以分次施肥效果较好;氮收获指数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皖草2号各次收获草干重、全氮含量、氮累积量和氮回收率均高于墨西哥玉米,且分次施肥处理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而墨西哥玉米则相反。生产上皖草2号品种应采用分次施用氮肥,而墨西哥玉米则采用一次性施肥的方式,这样既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还可获得优质的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吸收 回收率 收获指数 皖草2号 墨西哥玉米
下载PDF
适宜灌水施氮方式提高制种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被引量:9
11
作者 漆栋良 胡田田 宋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98-104,共7页
为通过不同灌水施氮方式调控干旱区作物收获指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制种玉米"金西北2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为期2 a的田间试验。试验采用灌水方式(交替灌水、固定灌水、均匀灌水)与施氮方式(交替施氮、固定施氮、均匀施氮)... 为通过不同灌水施氮方式调控干旱区作物收获指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制种玉米"金西北2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为期2 a的田间试验。试验采用灌水方式(交替灌水、固定灌水、均匀灌水)与施氮方式(交替施氮、固定施氮、均匀施氮)完全随机组合设计,测定生育期内作物耗水量(evapotranspiration,ET)和成熟期植株的生物量、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穗长、穗粗、行粒数和千粒质量等)和作物吸氮量,折算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HI)、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氮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结果表明,灌水施氮方式只对行粒数有显著影响。ET只受灌水方式影响,交替灌水较其他灌水方式显著减小ET。WUE表现为:灌水方式相同时,交替施氮和均匀施氮大于固定施氮;施氮方式相同时,交替灌水>均匀灌水>固定灌水。玉米的吸氮量、HI和NUE与WUE表现出相似的规律。2013年交替灌水均匀施氮下制种玉米的HI、WUE和NUE最大,较均匀灌水均匀施氮分别增加5.46%、11.41%和19.73%。交替灌水交替施氮(水氮同区)的表现与交替灌水均匀施氮相似。2014年的结果与2013年一致。综上,交替隔沟灌溉均匀施氮和交替隔沟灌溉交替施氮(水氮同区)有利于提高制种玉米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生物量 产量 收获指数 利用效率 制种玉米
下载PDF
施氮处理对不同株型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小红 付立东 +1 位作者 宋玉婷 陈温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3,共4页
以穗型直立的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品种秋光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条件下2种株型品种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提高,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和松散型品种秋光的产量增加。不同株型品种的氮肥... 以穗型直立的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品种秋光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条件下2种株型品种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提高,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和松散型品种秋光的产量增加。不同株型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存在差异:沈农07425的氮素谷物生产效率遵循低氮>中氮>高氮的趋势,秋光中氮处理的氮素谷物生产效率大于低氮、高氮处理。沈农07425的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均符合低氮>中氮>高氮的关系;秋光的氮收获指数呈现低氮>高氮>中氮的趋势,氮肥偏生产力符合低氮>中氮>高氮的关系。相较于完全不施肥对照,计算氮肥利用率时选用磷钾肥对照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型 水稻 产量 肥利用率 谷物生产效率 收获指数 偏生产力
下载PDF
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盐粳939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丹 付立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5,共3页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不同施入量F1、F2、F3、F4、F5(180、225、270、315、360 kg/hm2)对水稻新品种盐粳93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4处理获得单产9 438 kg/hm2,比F5、F3、F2、F1处理分别增产0.8%、1.9%、4.1%、8.8%。随着施...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不同施入量F1、F2、F3、F4、F5(180、225、270、315、360 kg/hm2)对水稻新品种盐粳93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4处理获得单产9 438 kg/hm2,比F5、F3、F2、F1处理分别增产0.8%、1.9%、4.1%、8.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主茎叶片数、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与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之增加,各处理茎蘖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每穗成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之降低,各处理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则表现为先增后减。结合该品种的大面积示范结果,与盐粳939高产高效栽培相配套的适宜施氮量(N)为300 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量 收获指数 产量
下载PDF
高氮水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同化物和肥料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解备涛 张海燕 +3 位作者 汪宝卿 段文学 曲学勇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60-65,共6页
在大田高氮水条件下,以济薯25和济薯26为试验材料,在甘薯块根膨大初期进行烯效唑和多效唑叶片喷施处理,研究甘薯产量性状、干物质和营养元素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在高氮水条件下植物生... 在大田高氮水条件下,以济薯25和济薯26为试验材料,在甘薯块根膨大初期进行烯效唑和多效唑叶片喷施处理,研究甘薯产量性状、干物质和营养元素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在高氮水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显著降低甘薯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促进干物质向块根的转运,提高大中薯率进而显著提高甘薯的产量。在大量营养元素积累方面,两种生长调节剂均显著降低甘薯叶片N、P、K的积累,对茎和叶柄的影响因品种而异;烯效唑和多效唑基本显著增加块根N、P、K的积累。两种生长调节剂均显著提高氮、磷、钾肥料的收获指数,济薯25烯效唑处理的磷肥收获指数显著低于多效唑处理,而钾肥收获指数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同化物 烯效唑 多效唑 产量 NPK 收获指数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立艳 高伟 +1 位作者 李明悦 金修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8-22,27,共6页
为实现小麦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目标,以天津地区主推小麦品种‘衡观35’、‘衡4399’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施氮水平为不施氮(N1),225 kg·hm-2(N2)和300kg... 为实现小麦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目标,以天津地区主推小麦品种‘衡观35’、‘衡4399’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施氮水平为不施氮(N1),225 kg·hm-2(N2)和300kg·hm-2(N3)3个。结果表明,N2和N3比N1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38.85%~94.88%和62.03%~131.51%;3个小麦品种氮肥利用率为25.5%~35.6%,N3的氮肥利用率与N2相比降低了8.02%~20.32%;‘衡观35’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4.64%,‘衡4399’、‘济麦22’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了23.83%和12.48%。综合考虑三个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225 kg·hm-2为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产量 素利用率 收获指数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作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桂云 徐正进 +3 位作者 王云 冯永祥 张庆国 宋冬明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的生理特性和生产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氮和低氮两种条件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的稻谷产量均高于弯曲穗型品种,收获指数却低于弯曲穗型品种。在低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收获指数均提高,且...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的生理特性和生产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氮和低氮两种条件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的稻谷产量均高于弯曲穗型品种,收获指数却低于弯曲穗型品种。在低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收获指数均提高,且弯穗型品种的稻谷产量略高于直穗型品种。在高氮条件下则相反。在相同肥力下,抽穗前两品种的物质生产差异不大,但抽穗后直穗型品种的物质生产明显高于弯穗型品种。在高氮条件下,两品种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均高于低氮处理,下降速度也慢于低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素水平 生产特性 光合作用 群体光合速率 稻谷产量 收获指数 物质生产 试验材料 生理特性 直立穗型 下降速度 直穗型 弯曲 抽穗 种条 肥力
下载PDF
不同水肥耦合水稻温室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昝鹏 陈燕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0,共5页
为了解水稻释放的CO2、CH4、N2O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及其对氮肥的利用率,寻找合理的水肥管理模式,减小作物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及过量施用氮素造成的农业大面积面源污染,于2016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3种灌水方式(控制灌溉、间歇灌... 为了解水稻释放的CO2、CH4、N2O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及其对氮肥的利用率,寻找合理的水肥管理模式,减小作物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及过量施用氮素造成的农业大面积面源污染,于2016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3种灌水方式(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淹灌)及4种施氮水平(140、110、70 kg/hm2、不施氮肥),研究了以上12种组合对水稻产量、收获指数、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效应、水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增加能有效增加水稻产量,其中控制灌溉模式下水稻产量的增加极为显著;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秸秆产量的影响较小;淹灌模式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穗粒数的影响较小,为66左右。不同灌溉模式下高施氮量的CO2、CH4、N2O单位产量气体排放量均小于对照组;CH4产生的温室效应远大于CO2和N2O,不同灌水方式气体总温室效应的均值大小为淹灌>控制灌溉>间歇灌溉,说明节水灌溉有助于降低作物对大气产生的总体温室效应;水稻氮素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 水稻产量 收获指数 温室效应 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利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292-1295,共4页
通过施用不同量的氮素,对马铃薯植物氮素积累、吸收速率、块茎生产效率、氮肥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内氮素的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逐渐增加,在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之后又有降低的趋势;氮素吸收速率随生育期变化,呈现先... 通过施用不同量的氮素,对马铃薯植物氮素积累、吸收速率、块茎生产效率、氮肥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内氮素的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逐渐增加,在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之后又有降低的趋势;氮素吸收速率随生育期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出苗后35~55 d(块茎膨大期),氮素吸收速率达到最大,之后呈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块茎生产效率、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氮素收获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为施氮量225 kg/hm2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素积累量 收获指数 肥吸收速率 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勇 王立艳 +3 位作者 高伟 赵杰 李梦琪 王景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136-139,共4页
为了探讨小麦氮素利用与产量之间的调控关系,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施用有机肥(鸡粪)和有机肥(尾... 为了探讨小麦氮素利用与产量之间的调控关系,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施用有机肥(鸡粪)和有机肥(尾菜+秸秆)与不施肥相比小麦产量分别提高24.04%~44.98%和26.54%~47.48%。不论是单施化肥、有机肥还是有机肥化肥配施,与不施肥相比均能提升小麦的收获指数,同时提高小麦种植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有效磷含量可以提高44.02%~85.73%。不论是单施化肥、有机肥还是有机肥化肥配施均可提高小麦产量、氮收获指数和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以有机肥(尾菜+秸秆)FM50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收获指数 素利用率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玉秋 付立东 +1 位作者 赵丽 张丽云 《北方水稻》 CAS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入量,可促进富友33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不利于其成穗率、齐穗期高效...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入量,可促进富友33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不利于其成穗率、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与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以及收获指数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N)240.0 kg/hm2的处理E3获得单产9.22 t/hm2,比E4、E2、E5、E1处理分别增产了0.2%、3.1%、3.4%和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净光合速率 干物质积累量 收获指数 产量 富友3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