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促进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氮杂糖苷衍生物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六 张宏波 +3 位作者 朱振刚 陈华 段科芳 张平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1-1797,共7页
利用微波促进氮杂糖硝酮(2)与丙烯酸类衍生物(3)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得到了一系列新的含异噁唑烷的氮杂糖衍生物(4),反应效率显著提高,反应时间由95h缩短为5~15min,收率由67%提高到78%~88%.利用NMR和HRMS等方法结合... 利用微波促进氮杂糖硝酮(2)与丙烯酸类衍生物(3)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得到了一系列新的含异噁唑烷的氮杂糖衍生物(4),反应效率显著提高,反应时间由95h缩短为5~15min,收率由67%提高到78%~88%.利用NMR和HRMS等方法结合化合物(4d-1)的单晶结构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和相对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糖衍生物 微波促进有机合成 1 3-偶极环加成 立体选择性
下载PDF
五元氮杂糖衍生物的实用有效合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六 张平竹 +2 位作者 田军 段科芳 陈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3-1017,共5页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具有降冰片烷结构的双环缩醛中间体,合成了部分羟基保护的1-脱氧-D-氮杂阿拉伯糖衍生物,提供了一种合成五元氮杂糖衍生物的简便有效方法.
关键词 D-葡萄 降冰片烷结构 五元环氮杂糖
下载PDF
衍生合成七种氮杂糖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构效关系分析
3
作者 晏仁义 李琼娅 +1 位作者 徐冰 陈若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6-1219,1284,共5页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所有衍生物均未见增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N-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较大;化合物5属于N,N-二取代衍生物,仍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糖 白树 Α-葡萄苷酶 抑制活性
下载PDF
一个多用途吡咯烷类氮杂糖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卓碧钦 王小刚 黄培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2-866,共5页
报道了多用途的吡咯烷类氮杂糖中间体6的不对称合成.起始原料(2R,3R,4S)-2-苄氧甲基-3,4-二苄氧基-5-氧代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8)由手性合成砌块酒石酸酰亚胺7按照先前本实验室报道的方法经4步得到.活化的酰胺8经乙烯基加成、立体选择... 报道了多用途的吡咯烷类氮杂糖中间体6的不对称合成.起始原料(2R,3R,4S)-2-苄氧甲基-3,4-二苄氧基-5-氧代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8)由手性合成砌块酒石酸酰亚胺7按照先前本实验室报道的方法经4步得到.活化的酰胺8经乙烯基加成、立体选择性还原、环化、氧化断裂双键成醛以及还原醛成醇等步骤得到了氮杂糖中间体(2R,3R,4R,5R)-2-羟甲基-3,4-二苄氧基-5-苄氧甲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6).从活化的酰胺8出发,经过5步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氮杂糖中间体6,总产率46%.中间体6可用于多个吡咯烷类氮杂糖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 氮杂糖 苷酶抑制剂 合成等效体 半缩醛
下载PDF
并有唑环的双环氮杂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娟娟 符纯美 闫新豪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双环氮杂糖是一类重要的氮杂糖,是氮杂糖环与其它杂环共用一个氮原子而形成并环结构的化合物,代表性的天然双环氮杂糖生物碱如苦马豆素(Swainsonine)、基夫碱(Kifunensine)等,具有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此... 双环氮杂糖是一类重要的氮杂糖,是氮杂糖环与其它杂环共用一个氮原子而形成并环结构的化合物,代表性的天然双环氮杂糖生物碱如苦马豆素(Swainsonine)、基夫碱(Kifunensine)等,具有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对于寻找新的糖类药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氮杂糖 生物活性 改造
下载PDF
氮杂糖修饰的蒽醌衍生物的合成及细胞毒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平竹 魏笑 +4 位作者 刘欢 王齐伟 马趁 戎瑞雪 李小六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21-1925,共5页
为开发低毒、高效的蒽醌类抗肿瘤化合物,设计并利用N-烷氨基氮杂糖与大黄酸的缩合反应,及N-烷氨基氮杂糖与1-氨基-4-溴蒽酮-2-磺酸的微波促进Cu0催化乌尔曼偶联(Ullmann coupling)反应,合成系列新型氮杂糖修饰的蒽醌衍生物.对所合成的... 为开发低毒、高效的蒽醌类抗肿瘤化合物,设计并利用N-烷氨基氮杂糖与大黄酸的缩合反应,及N-烷氨基氮杂糖与1-氨基-4-溴蒽酮-2-磺酸的微波促进Cu0催化乌尔曼偶联(Ullmann coupling)反应,合成系列新型氮杂糖修饰的蒽醌衍生物.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体外肿瘤细胞(Hela、A549、MCF-7和MGC-803)的细胞毒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 大黄酸 氮杂糖 乌尔曼偶联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含醛基及叠氮基氮杂糖中间体的合成
7
作者 李小六 魏思楠 +3 位作者 张宏波 张平竹 王玮 陈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08-1714,共7页
以D-甘露糖为原料,分别利用苄胺双取代和aza-Wittig反应,再经氧化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带保护基的含叠氮基及醛基的五元及六元氮杂糖中间体,对相关反应条件、基团保护及反应机理等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一种选择性脱除三苯甲基保护基的方法.
关键词 氮杂糖 苄胺双取代 AZA-WITTIG反应 三苯甲基 选择性去保护
原文传递
氮杂糖类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雪 李勤 +1 位作者 牛有红 叶新山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97-406,共10页
氮杂糖作为最重要的糖模拟物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氮杂糖类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合成方法和免疫抑制活性评价两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 氮杂糖 免疫抑制 化学合成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氮杂糖应用于溶酶体蓄积症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精飞 叶新山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32-1745,共14页
鞘糖脂代谢异常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类疾病种类繁多,通常具有神经病变症状.其中溶酶体蓄积症是这类疾病中较为典型的一类,由溶酶体内参与鞘糖脂降解的酶或蛋白因子活性缺失导致代谢底物或者一些糖缀合物蓄积溶酶体内而引起.目前... 鞘糖脂代谢异常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类疾病种类繁多,通常具有神经病变症状.其中溶酶体蓄积症是这类疾病中较为典型的一类,由溶酶体内参与鞘糖脂降解的酶或蛋白因子活性缺失导致代谢底物或者一些糖缀合物蓄积溶酶体内而引起.目前这类疾病的主要治疗策略是酶替代疗法(ERT),即为病人补充缺失的酶,但这种策略固有的缺陷如重组酶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等限制了其运用.针对这种情况,底物减少疗法(SRT)这种旨在减少鞘糖脂合成来匹配溶酶体降解能力的新型治疗策略被提了出来.N-烷基化氮杂糖因为能够抑制鞘糖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葡萄糖神经酰胺转移酶(CGT)被认为可以用于SRT.各种氮杂糖被设计合成以改善其抑制活性、选择性、生物利用度、生物安全性等特性.其中NB-DNJ通过了临床试验,已成功用于临床治疗.氮杂糖的另一个特性是作为分子伴侣能够辅助突变酶正确折叠并稳定其构象使酶恢复活性,这使得药理分子伴侣疗法(PCT)成为治疗溶酶体蓄积症的新型治疗策略.氮杂糖具有小分子药物口服利用度高、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强、生物及药理特性明显等优点,其用于治疗溶酶体蓄积症的临床试验不断增加,在治疗溶酶体蓄积症方面明显的应用前景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蓄积症 氮杂糖 底物减少疗法 药理分子伴侣疗法
原文传递
苯并咪唑并氮杂糖的设计、合成及其糖苷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旭 苏路路 +6 位作者 周昭希 牛丽萍 高利刚 琚欢欢 李丰兴 李小六 陈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61-2874,共14页
鉴于前期研究发现的源于D-核糖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1和2具有良好的β-葡萄糖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关键的Mitsunobu反应,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L-核糖源和2-脱氧-D-核糖源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衍生物6a~6c和7a~7c;并依据电子等排的药物设计方法... 鉴于前期研究发现的源于D-核糖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1和2具有良好的β-葡萄糖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关键的Mitsunobu反应,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L-核糖源和2-脱氧-D-核糖源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衍生物6a~6c和7a~7c;并依据电子等排的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系列新的糖环上2位氨基取代的稠合三环氮杂糖13a、13b和17a~17e;以及4位烷氧基取代的氮杂糖28a和28b.化合物13a和13b通过苄胺对甲磺酰化的羟基(OMs)取代合成,化合物17a~17e通过氨基对三元环氧中间体15的开环制备,化合物28a和28b通过4-羟基对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合成.测试了化合物6a~6c、7a~7c、13a、13b、15、17a~17e、19、28a和28b对α-葡萄糖糖苷酶(黑曲霉)、β-葡萄糖糖苷酶(杏仁)和α-半乳糖糖苷酶(咖啡豆)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所测化合物在10μmol/L时对α-葡萄糖糖苷酶和α-半乳糖糖苷酶没有或微弱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β-葡萄糖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环氧中间体15和2-氨基化合物17a活性最好,IC50值分别为10.5和11.7μmol/L,但均低于阳性对照品1的活性.结果表明该类稠合三环氮杂糖是一类良好的选择性β-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合三环氮杂糖 MITSUNOBU反应 苷酶抑制剂 苯并咪唑 环氧中间体
原文传递
苯并咪唑并氮杂糖的结构修饰及其β-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丰兴 卢昕 +3 位作者 刘旭 苏路路 李小六 陈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3-3651,共9页
源于D-核糖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1和2具有良好的β-葡萄糖糖苷酶抑制活性,对其苯环部位结构修饰,通过Mitsunobu反应合成了30个新型苯环不同位置上含单取代基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稠合三环衍生物11a~11g,12a~12g,13a~13h和14a~14h.测试了新... 源于D-核糖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1和2具有良好的β-葡萄糖糖苷酶抑制活性,对其苯环部位结构修饰,通过Mitsunobu反应合成了30个新型苯环不同位置上含单取代基的苯并咪唑并氮杂糖稠合三环衍生物11a~11g,12a~12g,13a~13h和14a~14h.测试了新合成化合物对β-葡萄糖糖苷酶(杏仁)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3e和13f与14f的混合物对β-葡萄糖糖苷酶(杏仁)表现出优越的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49和0.25μmol/L,活性高于阳性对照米格列醇的酶抑制活性.构效分析表明,稠合三环氮杂糖中的六元氮杂糖环形式有利于此类苯并咪唑并氮杂糖三环衍生物的β-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苯环上3'或4'位连有给电基团,如甲基、甲氧基等,将极大地促进化合物的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合三环氮杂糖 MITSUNOBU反应 β-葡萄苷酶抑制剂 苯并咪唑
原文传递
天然岩藻糖苷酶的抑制剂L-deoxygulojirimycin关键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
12
作者 魏邦国 陈洁 +1 位作者 林耿杰 黄培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0-672,共3页
报道一种合成天然氮杂糖L-deoxygulojirimycin关键中间体及全保护L-gulono-1,5-lactam的方法.其关键反应之一为二碘化钐(SmI2)促进下对硅基保护的3-羟基戊二酰亚胺10的C-2位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不对称羟甲基化,区域选择性为80 20,立体选... 报道一种合成天然氮杂糖L-deoxygulojirimycin关键中间体及全保护L-gulono-1,5-lactam的方法.其关键反应之一为二碘化钐(SmI2)促进下对硅基保护的3-羟基戊二酰亚胺10的C-2位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不对称羟甲基化,区域选择性为80 20,立体选择性为93 7;另一关键反应为采用OsO4-NMO体系对18进行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单一,并通过NOE确定产物的立体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糖 哌啶 羟甲基化 手性砌块 L-deoxygulojirimycin
下载PDF
一种新的合成salacinol衍生物的方法及其对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英文)
13
作者 邵颖 村岡修 +7 位作者 吉海和哉 松浦義治 山田■理子 峯松敏江 田邉元三 松田久司 吉川雅之 尤启冬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7-653,共7页
目的探索更有效的合成salac inol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以研发新的糖尿病治疗药。方法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7步反应制得salac inol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2,4-O-异丙亚基-L-赤藓糖醇-1,3-环硫酸酯(2a);此方法成本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以L-... 目的探索更有效的合成salac inol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以研发新的糖尿病治疗药。方法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7步反应制得salac inol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2,4-O-异丙亚基-L-赤藓糖醇-1,3-环硫酸酯(2a);此方法成本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以L-葡萄糖为原料的合成方法。以此方法,制备salac inol的含氮衍生物4,并与salac inol进行了体外抑制α-葡糖苷酶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采用此种新的路线,顺利制得salac inol的含氮衍生物(4)及结构简化物(13)。结论以D-葡萄糖为原料的新的合成路线优于文献方法,salac inol分子结构中的硫原子用氮原子替代时,其活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环硫酸酯 赤藓 salacinol 苷酶抑制剂 苷酶抑制剂 氮杂糖
下载PDF
多羟基吡咯烷衍生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六 田军 +1 位作者 徐晓明 侯银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0-665,共6页
以D-木糖及D-葡萄糖为原料,经具有降冰片结构的双环缩醛中间体,合成了适当羟基保护的五元环氮杂糖衍生物及其氟代衍生物,进一步探讨了含氮杂糖结构的双糖衍生物的合成.
关键词 氮杂糖 多羟基吡咯烷 氟代氮杂糖衍生物 低聚
下载PDF
N-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的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丙昌 高艳萍 李刚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2,3,4,6-四-O-苄基-α-D-葡萄糖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6);在碱性条件下6与正溴丁烷进行氮原子上的烃基化反应得N-丁基-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7);用氢化铝锂将7的羰基... 以2,3,4,6-四-O-苄基-α-D-葡萄糖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6);在碱性条件下6与正溴丁烷进行氮原子上的烃基化反应得N-丁基-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7);用氢化铝锂将7的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得N-丁基-2,3,4,6-四-O-苄基-1-脱氧野尻霉素(8);8经催化氢解脱去苄基合成了N-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4 6-四-O-苄基-α-D-葡萄 N-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 米格鲁特 氮杂糖 合成
下载PDF
N-正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的合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硕 杨光丽 +1 位作者 刘侠 杨劲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4-737,共4页
N-butyl-1-deoxynojirimycin(Zavesca) is an important glucosidase inhibitor,which is a kind of azasugar,which is synthesized from glucose,followed by oxidation,amination,reduction and deprotection etc.The structure of t... N-butyl-1-deoxynojirimycin(Zavesca) is an important glucosidase inhibitor,which is a kind of azasugar,which is synthesized from glucose,followed by oxidation,amination,reduction and deprotection etc.The structure of target compound is confirmed by 1H 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正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 氮杂糖 合成
下载PDF
Concise synthesis of oxy-bridged bicyclic azasugar and thiosugar as potential glycosidase inhibitors
17
作者 孟祥豹 李妍萍 李中军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Aim To develop a concis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bicyclic azasugar and thiosugar with novel scaffold. Methods The two primary hydroxyl groups of compound 1 were selectively protected with tosyl cloloride in pyridi... Aim To develop a concis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bicyclic azasugar and thiosugar with novel scaffold. Methods The two primary hydroxyl groups of compound 1 were selectively protected with tosyl cloloride in pyridine, followed by ring-closure with sodium sulfide or primary amine to form the oxy-bridged bicyclic molecules in good yields. Results Two bicyclic azasugars and a thiosugar were produced from L-sorbose in several steps. Conclusion The described procedures provide an efficient method to synthesize bicyclic azasugar and thiosugar with novel scaffold as potential glycosidase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bridge Bicyclic azasugar Bicyclic thiosugar RING-CLOSURE
下载PDF
氟代亚氨基糖的合成与糖苷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意羡 贾月梅 俞初一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600,共15页
亚氨基糖由于具有重要的糖苷酶抑制活性、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等已经在新药创制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系统研究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有望发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先导化合物。氟代是考察构效关系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氟代亚氨基... 亚氨基糖由于具有重要的糖苷酶抑制活性、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等已经在新药创制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系统研究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有望发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先导化合物。氟代是考察构效关系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氟代亚氨基糖的合成方法与化合物的糖苷酶抑制活性。合成方法中氟的来源包括含氟砌块、氟代糖或氟代试剂,三种合成策略各有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基于氟代亚氨基糖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初步归纳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亚氨基糖的构效关系,明确了糖环完整性对化合物糖苷酶抑制活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亚氨基糖的侧链或并环环系修饰则可能分别影响抑制谱和糖苷酶抑制活性。氟代亚氨基糖的研究成果是对亚氨基糖化学的重要贡献,以氟代为工具,必将进一步完善与修正亚氨基糖的构效关系,为设计合成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亚氨基糖类化合物提供依据,并极大促进相关的新药创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氨基 氮杂糖 氟代 苷酶抑制活性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糖苷化的亚氨基糖:分离、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新 李意羡 +1 位作者 贾月梅 俞初一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72-1508,共37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糖苷化亚氨基糖的分离、合成方法与生物活性。天然存在的糖苷化的亚氨基糖根据其亚氨基糖部分的结构可以分为五类,大部分均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尤其是糖苷酶抑制活性。此类化合物潜在的药理活性促进了相关合成方法的研究... 本文系统总结了糖苷化亚氨基糖的分离、合成方法与生物活性。天然存在的糖苷化的亚氨基糖根据其亚氨基糖部分的结构可以分为五类,大部分均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尤其是糖苷酶抑制活性。此类化合物潜在的药理活性促进了相关合成方法的研究,根据糖苷键的构建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酶催化的转糖基化反应和化学合成法,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反应条件。酶催化的转糖基化反应条件温和,且能够减少保护基的使用,但在反应效率和选择性上仍需改进。化学合成法普适性高,有大量普通糖苷的合成经验可供借鉴,但存在反复上保护-脱保护的问题。通过以上两种合成方法,大量衍生物和类似物被设计和合成出来,大大丰富了糖苷化亚氨基糖的种类和生物活性。糖苷化亚氨基糖的生物活性往往与糖基结构和亚氨基糖环均有密切关系。作为传统糖化学与亚氨基糖的交叉领域,糖苷化亚氨基糖的结构多样性为发展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了优良的修饰骨架。因此,此类化合物有望在相关新药创制领域得到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氨基 氮杂糖 苷化 合成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