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吸附式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的氮气制冷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鹏 蔡颖玲 +1 位作者 姜小敏 陈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64,共3页
分析了应用在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上的氮气制冷循环,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制冷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出了适合流化床冷冻干燥的工况。
关键词 冷冻干燥 氮气制冷 流化床 吸附
下载PDF
氮气循环制冷实现空分设备裸冷
2
作者 李平 傅铸红 周文才 《化工管理》 2014年第2期104-104,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应用氮气循环制冷方法实现空分设备的裸冷操作。通过结合20000m3/h空分设备的裸冷改造实例,从该空分设备的方案设计、工艺流程、注意事项与实现效果等多个方面,对空分设备实现氮气循环制冷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应用氮气循环制冷方法实现空分设备的裸冷操作。通过结合20000m3/h空分设备的裸冷改造实例,从该空分设备的方案设计、工艺流程、注意事项与实现效果等多个方面,对空分设备实现氮气循环制冷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通过分析和探究,能够为广大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循环制冷 空分设备 裸冷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空气增压制冷循环工艺流程用于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
3
作者 李传明 冯钰 《中氮肥》 CAS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现阶段市场上产能大于100 t/d的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均采用中压氮气双增压膨胀循环制冷工艺。针对某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对采用改进型空气循环制冷工艺(与常规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有所区别)和传统氮气循环制冷工艺(两者均为中压... 现阶段市场上产能大于100 t/d的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均采用中压氮气双增压膨胀循环制冷工艺。针对某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对采用改进型空气循环制冷工艺(与常规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有所区别)和传统氮气循环制冷工艺(两者均为中压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详细的比对分析,发现两者在设备(原料空气压缩机、氮气喂气机、循环压缩机及静设备等)投资成本、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相当,但改进型空气循环制冷工艺之综合能效明显优于传统氮气循环制冷工艺——几套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详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型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流程能效高出约2%~3%。基于目前市场上高氮氧比大中型液体空分装置的实际状况,在液氮:液氧≥1.2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此种改进型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空分装置 氮气增压膨胀制冷工艺 常规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 改进型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 模拟计算 对比分析 节能增效
下载PDF
氦气制冷机的开发与应用情况
4
作者 潘雨顺 李玉芝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z1期135-137,共3页
介绍了氦气制冷机的优点和应用情况,阐述了使用氦气制冷机的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优越性.
关键词 氮气制冷 冰蓄冰空调 冷源 低温区域供冷 低温送风空调
下载PDF
原料气液化压力对并联式氮膨胀制冷天然气液化工艺影响的模拟分析和优化
5
作者 蒋洪 黄靖珊 +1 位作者 王金波 宋晓娟 《制冷技术》 2022年第2期53-58,63,共7页
本文分析了并联式氮膨胀制冷工艺中原料气分离器(S-1)气相压力,对换热器HEX-1中冷热曲线温差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流程。采用遗传算法,以流程中对能耗、换热器冷热曲线最小温差以及液化天然气(LNG)流量有重大影响的13个参数作为决策变量,以... 本文分析了并联式氮膨胀制冷工艺中原料气分离器(S-1)气相压力,对换热器HEX-1中冷热曲线温差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流程。采用遗传算法,以流程中对能耗、换热器冷热曲线最小温差以及液化天然气(LNG)流量有重大影响的13个参数作为决策变量,以单位能耗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通过㶲分析对比优化结果,优化结果表明,总㶲损失减少43.12 kW,其中以换热器㶲损失减少量最大,占总㶲损失减少量的26.13%。最后将优化结果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LNG质量流量略微增加,单位能耗降低18.53%,㶲损失降低1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遗传算法 并联式氮气膨胀制冷 㶲分析
下载PDF
制冷液化技术在LNG船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帅 施方乐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8年第5期35-38,共4页
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运营过程中,货舱内的LNG会因晃荡和外界环境热量的传入而不断地蒸发,进而导致货物减少。为满足《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IGC)关于货舱压力的控制要求,必须用专门的设备消... 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运营过程中,货舱内的LNG会因晃荡和外界环境热量的传入而不断地蒸发,进而导致货物减少。为满足《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IGC)关于货舱压力的控制要求,必须用专门的设备消除多余的天然气,这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采用不同的制冷液化技术,对货舱蒸发的天然气进行液化,使其返回货舱,保证货物没有损失。主要介绍氮气膨胀制冷液化技术、混合制冷液化技术和直接制冷液化技术的性能特点,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对比和实际应用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液化 氮气膨胀制冷 混合制冷 直接制冷
下载PDF
船用BOG再液化系统的工艺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涛 梁斌 +2 位作者 朱永凯 周毅 李萌 《天津科技》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是处理LNG船舶中蒸发气体的最常见方法。基于逆布雷顿循环的再液化系统,由于其紧凑性、简单性和安全性而成为再液化过程的首选。通过工艺模拟软件对BOG再液化工艺进行建模,研究制冷剂流量、制冷剂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对... 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是处理LNG船舶中蒸发气体的最常见方法。基于逆布雷顿循环的再液化系统,由于其紧凑性、简单性和安全性而成为再液化过程的首选。通过工艺模拟软件对BOG再液化工艺进行建模,研究制冷剂流量、制冷剂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对于再液化系统的功耗影响,并确定了不同出口压力下制冷剂的最小流量。此外,分析海水温度对于再液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温度每升高1℃,系统功耗增加9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船 氮气制冷 BOG再液化 逆布雷顿循环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LNG船BOG再液化工艺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好雨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6,96,共5页
BOG是液化天然气(LNG)在运输过程中部分蒸发出的天然气,利用Aspen Plus对LNG船氮气制冷BOG再液化工艺进行了建模,并研究了制冷剂流量、BOG换热后N2温度TS12、BOG压缩机出口压力pS1对BOG再液化率及制冷系数等流程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得... BOG是液化天然气(LNG)在运输过程中部分蒸发出的天然气,利用Aspen Plus对LNG船氮气制冷BOG再液化工艺进行了建模,并研究了制冷剂流量、BOG换热后N2温度TS12、BOG压缩机出口压力pS1对BOG再液化率及制冷系数等流程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操作条件为:制冷剂流量为4.28kg·s-1,TS12为-135℃,pS1为0.46MPa,此时,BOG再液化率为82.53%,BOG再液化循环制冷系数εBOG为3.14,N2循环制冷系数εN2为1.32。针对N2制冷循环中三级压缩机组能耗高问题,以功耗为目标函数,对压缩比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船 氮气制冷 BOG再液化 ASPEN PLUS 模拟
下载PDF
LNG船BOG再液化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好雨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3,68,共5页
BOG是液化天然气(LNG)在运输过程中蒸发出的气体,采用HYSYS对LNG船氮气制冷BOG再液化工艺进行了模拟。以BOG再液化率及制冷系数为流程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制冷剂流量、BOG压缩机出口压力PS1、BOG换热后N2温度TS12对其影响,得到优化的操... BOG是液化天然气(LNG)在运输过程中蒸发出的气体,采用HYSYS对LNG船氮气制冷BOG再液化工艺进行了模拟。以BOG再液化率及制冷系数为流程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制冷剂流量、BOG压缩机出口压力PS1、BOG换热后N2温度TS12对其影响,得到优化的操作条件为:制冷剂流量为4.3kg.s-1,PS1为0.45MPa,TS12为-136℃,此时,BOG再液化率为82.44%,BOG再液化循环制冷系数εBOG为3.13,N2循环制冷系数εN2为1.36。在以上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借助拉格朗日-拟牛顿法,以功耗为目标函数,对N2制冷循环三级压缩机组进行优化,得到最小功耗为821.47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船 氮气制冷 BOG再液化 影响因素 分析
下载PDF
Shell煤气化制合成氨工厂空分流程的比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建振 毛唐秀 +4 位作者 冯天照 余化 师慧灵 肖敦峰 李繁荣 《化肥设计》 CAS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对Shell煤气化煤制合成氨工厂配置的空分装置分别采用空气增压制冷流程和氮气增压制冷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比不同空分流程配置的能耗、运行可靠性、氧提取率,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作了不同的方案推荐。
关键词 空分 空气增压制冷 氮气增压制冷 合成氨 SHELL煤气化
下载PDF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of Shaped MIL-101-Water Working Pair 被引量:1
11
作者 芮征球 李全国 +3 位作者 崔群 王海燕 陈海军 姚虎卿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70-575,共6页
A new metal-organic framework of MIL-101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 powder prepared was pressed into a desired shape. The effects of molding 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tructure were investi... A new metal-organic framework of MIL-101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 powder prepared was pressed into a desired shape. The effects of molding 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nitrogen adsorption method. The water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obtained by high vacuum gravimetric method, the desorption temperature of water on shaped MIL-101 was measured by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 and the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of shaped MIL-101-water working pair was studied on the simulation device of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apparent hysteresis loop ap-pears in the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when the forming pressure is 10 MPa.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water is up to 0.95 kg·kg^-1 at the forming pressure of 3 MPa (MIL-101-3). The desorption peak temperature of water on MIL-101-3 is 82℃, which is 7 ℃ lower than that of silica gel, and the desorption temperature is no more than 100 ℃. At the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of 10 ℃, the refrigeration capacity of MIL-101-3-water is 1059 kJ·kg^-1, which is 2.2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ilica gel-water working pair. Thus MIL-101-water working pair presents an excellent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MIL-101 FORMING adsorption capacity refrigeration capacity
下载PDF
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工艺比较
12
作者 朱琳 高杨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1期94-95,98,共3页
文章选择发展较早、技术成熟的氮气膨胀制冷工艺和带丙烷预冷的混合制冷液化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从工艺流程、运行能耗、操作运行等方面加以比较。总结了两种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针对具体项目选择工艺流程应该考虑... 文章选择发展较早、技术成熟的氮气膨胀制冷工艺和带丙烷预冷的混合制冷液化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从工艺流程、运行能耗、操作运行等方面加以比较。总结了两种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针对具体项目选择工艺流程应该考虑的内容,并提出加快我国自主工艺技术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装 液化天然气 氮气膨胀制冷 丙烷预冷 混合制冷
下载PDF
合成放空气制LNG工艺技术选择
13
作者 徐鑫 甘万强 《当代化工研究》 2018年第9期84-86,共3页
合成氨、甲醇工厂合成装置的放空气中含有CH_4、H_2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气体,利用深冷分离技术可以回收其中的CH_4和H_2,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计算软件,对两种不同的合成放空气制取LN... 合成氨、甲醇工厂合成装置的放空气中含有CH_4、H_2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气体,利用深冷分离技术可以回收其中的CH_4和H_2,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计算软件,对两种不同的合成放空气制取LNG工艺进行模拟,并对两种工艺路线从能耗、投资、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制冷工艺制取LNG在能耗上具有优势,采用纯氮气制冷工艺制取LNG在投资上具有优势,分析结果对深冷分离制取LNG的工艺路线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放空气 LNG 混合制冷 氮气膨胀制冷 ASPENPLUS软件
下载PDF
采用液氮进行液氮洗冷箱的裸冷及其效益分析
14
作者 王克星 蒲昭廷 荆三伟 《中氮肥》 2017年第2期9-10,共2页
介绍采用液氮进行液氮洗冷箱裸冷的改进方案及其操作要点,并进行能耗及效益分析。实践表明,采用液氮进行液氮洗冷箱裸冷的方案可节约大量的物料和能源,裸冷效果良好,实用性强。
关键词 液氮洗 冷箱裸冷 中压氮气节流制冷 水浴装置 液氮汽化 操作要点 效益分析
下载PDF
氮气储粮气囊内控温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晓宇 黄峰 +2 位作者 吴杰平 高晓宝 何振兴 《华中昆虫研究》 2018年第1期322-329,共8页
在氮气储粮期间,采用氮气密闭循环制冷设备,通过密闭保温管道,将密闭粮堆上层及气囊内高温氮气抽出进行制冷调湿后再输送至密闭粮堆进行循环制冷,控制密闭粮堆上层及气囊内的氮气温湿度,进而抑制粮温,实现充氮气调期间的低温准低温储藏。
关键词 氮气密闭循环制冷设备 制冷调湿 抑制粮温 低温准低温储藏
原文传递
浅谈氮气压缩机故障停车对空分的影响
16
作者 肖婷 《大化科技》 2010年第3期41-42,共2页
介绍了氮气压缩机在整个空分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氮气压缩机故障停车对空分的影响。
关键词 高压氮气循环制冷 回收冷量
原文传递
联产LNG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荣鸽 庞琳楠 刘亚龙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53,60,共8页
为了降低联产LNG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的综合能耗,提高联产工艺的经济性。本文以四川某天然气提氦厂为例,利用HYSYS软件对联产LNG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进行模拟,通过对设备能耗进行分析确立影响工艺综合能耗的关键参数,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得... 为了降低联产LNG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的综合能耗,提高联产工艺的经济性。本文以四川某天然气提氦厂为例,利用HYSYS软件对联产LNG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进行模拟,通过对设备能耗进行分析确立影响工艺综合能耗的关键参数,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各参数的取值范围,粗氦浓度为63.5%以上的基础上以综合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构建优化函数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所构建的优化函数模型,由此求得最佳参数组合。得到的最佳参数组合为:一级提氦塔进料温度为-116.6℃,一级提氦塔进料压力为2.84 MPa,一级提氦塔回流比为1.2,氮气制冷剂高压压力为7 MPa,氮气制冷剂低压压力为340 kPa,氮气制冷剂流量为4 000 kmol/h,系统总能耗降低了10.46%,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氦 低温 氮气循环制冷 HYSYS模拟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合成驰放气制取液化天然气工艺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剑峰 韦向攀 +1 位作者 卓跃光 孟庆烜 《低温与超导》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9,共7页
合成氨厂排放的驰放气中含有CH4、H2和N2,利用低温冷冻技术,可以回收其中的CH4,并进一步回收H2和N2,对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利用Unisim化工流程模拟计算软件,对两种不同的合成驰放气制取LNG工艺(混合制... 合成氨厂排放的驰放气中含有CH4、H2和N2,利用低温冷冻技术,可以回收其中的CH4,并进一步回收H2和N2,对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利用Unisim化工流程模拟计算软件,对两种不同的合成驰放气制取LNG工艺(混合制冷剂工艺和氮气循环膨胀制冷工艺)进行模拟,并对两种工艺路线从操作和投资回报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能耗、操作以及投资回报比方面,采用混合制冷剂工艺制取LNG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其结果对用户对工艺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放气 液化天然气 混合制冷 氮气循环膨胀制冷 Unisim软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