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氮硫共掺杂碳点为荧光探针检测姜黄素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弓辉
李雪冰
+2 位作者
吕俊杰
王茹林
卞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3-638,共6页
本文以柠檬酸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合成了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合成的掺杂碳点进行了表征。NSCDs的荧光强度随着不同浓度姜黄素的加入而逐渐...
本文以柠檬酸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合成了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合成的掺杂碳点进行了表征。NSCDs的荧光强度随着不同浓度姜黄素的加入而逐渐猝灭。实验考察了溶液pH、NSCDs浓度、反应时间对NSCDs-姜黄素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姜黄素的浓度在0.2~15μmoL/L的范围内与NSCDs的荧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62n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尿样和血样中姜黄素的测定,回收率在98.0%~102%之间。同时对NSCDs与姜黄素体系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姜黄素与NSCDs的相互作用主要为静态猝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硫共掺杂碳点
姜黄素
荧光探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热法制备氮硫共掺杂碳点检测Cr(Ⅵ)
被引量:
7
2
作者
齐海燕
孙晓娜
+2 位作者
苏立强
荆涛
周双琦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6-893,共8页
以间苯二胺和氨基磺酸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氮、硫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S-CDs)。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光谱、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对NS-CDs的结构、表面组成、光学性质进行研究。NS-CDs分散性...
以间苯二胺和氨基磺酸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氮、硫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S-CDs)。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光谱、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对NS-CDs的结构、表面组成、光学性质进行研究。NS-CDs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2 nm,具有无定形碳结构;表面含有羟基、硫酸酰基、氨基等官能团;在pH弱酸至弱碱时荧光稳定,其荧光量子产率为39.03%。基于静态猝灭机制,建立了Cr(Ⅵ)检测方法,Cr(Ⅵ)浓度在5~65μ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的减弱效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为0.46μmol/L。方法用于自来水和土壤中Cr(Ⅵ)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5.3%~118.4%(RSD<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硫共掺杂碳点
Cr(Ⅵ)
原文传递
氮硫磷氯共掺杂荧光碳点探针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钱敏捷
孙慧娟
+4 位作者
何海林
赵盛燕
肖丽霞
杨振泉
胡钦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8-295,36,共9页
胭脂红(CRM)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偶氮类色素,其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胭脂红检测方法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建立了一种基于氮硫磷氯共掺杂碳点(N,S,P,Cl-CDs)的荧...
胭脂红(CRM)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偶氮类色素,其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胭脂红检测方法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建立了一种基于氮硫磷氯共掺杂碳点(N,S,P,Cl-CDs)的荧光检测法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测定。以葡萄糖为碳源,乙二胺,磷酸,盐酸和硫酸作为杂原子供体,通过酸碱中和自放热法制备了蓝色荧光N,S,P,Cl-CDs。N,S,P,Cl-CDs的荧光通过静态相互作用和内滤效应(IFE)能够被CRM有效猝灭。N,S,P,Cl-CDs对胭脂红的检测展现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CRM浓度在0.01~14.0μ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效率F0/F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9.38 nmol/L。该检测方法最终被用于食品基质中的胭脂红检测,回收率在97.8%~1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低于3.29%,展现出高准确性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作所建立的荧光检测方法可实际应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
硫
磷氯
共
掺杂
碳
点
胭脂红
荧光猝灭
食品样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氮硫氯掺杂碳点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胭脂红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龚诗芸
孙慧娟
+2 位作者
陈梓萱
陈闯
胡钦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8期185-187,共3页
本研究运用了氮、硫、氯共掺杂碳量子点(N,S,Cl-CDs)为探针的高灵敏荧光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胭脂红(Carmine,CRM)。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备高灵敏度、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CRM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氮
硫
氯
共
掺杂
碳
点
胭脂红
荧光猝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硫共掺杂碳点为荧光探针检测姜黄素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弓辉
李雪冰
吕俊杰
王茹林
卞伟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3-638,共6页
基金
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No.03201514)
山西医科大学科技创新基金(No.01201312)
+3 种基金
山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No.022012010)
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No.20162202
20162203)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No.2014-035)
文摘
本文以柠檬酸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合成了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合成的掺杂碳点进行了表征。NSCDs的荧光强度随着不同浓度姜黄素的加入而逐渐猝灭。实验考察了溶液pH、NSCDs浓度、反应时间对NSCDs-姜黄素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姜黄素的浓度在0.2~15μmoL/L的范围内与NSCDs的荧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62n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尿样和血样中姜黄素的测定,回收率在98.0%~102%之间。同时对NSCDs与姜黄素体系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姜黄素与NSCDs的相互作用主要为静态猝灭过程。
关键词
氮硫共掺杂碳点
姜黄素
荧光探针
Keywords
Nitrogen and sulfur doped carbon dots
Curcumin
Fluorescent probe
分类号
O657.39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热法制备氮硫共掺杂碳点检测Cr(Ⅵ)
被引量:
7
2
作者
齐海燕
孙晓娜
苏立强
荆涛
周双琦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省工业大麻加工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6-89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2172092)
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300882)
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GYGG-201903)项目资助。
文摘
以间苯二胺和氨基磺酸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氮、硫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S-CDs)。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光谱、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对NS-CDs的结构、表面组成、光学性质进行研究。NS-CDs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2 nm,具有无定形碳结构;表面含有羟基、硫酸酰基、氨基等官能团;在pH弱酸至弱碱时荧光稳定,其荧光量子产率为39.03%。基于静态猝灭机制,建立了Cr(Ⅵ)检测方法,Cr(Ⅵ)浓度在5~65μ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的减弱效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为0.46μmol/L。方法用于自来水和土壤中Cr(Ⅵ)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5.3%~118.4%(RSD<2.8%)。
关键词
氮硫共掺杂碳点
Cr(Ⅵ)
Keywords
N,S-doped carbon dots
Cr(Ⅵ)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氮硫磷氯共掺杂荧光碳点探针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钱敏捷
孙慧娟
何海林
赵盛燕
肖丽霞
杨振泉
胡钦
机构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8-295,36,共9页
基金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949)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1117022Z)
+3 种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21K249B)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9KJB1500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71625)
扬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YZ2020063)。
文摘
胭脂红(CRM)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偶氮类色素,其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胭脂红检测方法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建立了一种基于氮硫磷氯共掺杂碳点(N,S,P,Cl-CDs)的荧光检测法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测定。以葡萄糖为碳源,乙二胺,磷酸,盐酸和硫酸作为杂原子供体,通过酸碱中和自放热法制备了蓝色荧光N,S,P,Cl-CDs。N,S,P,Cl-CDs的荧光通过静态相互作用和内滤效应(IFE)能够被CRM有效猝灭。N,S,P,Cl-CDs对胭脂红的检测展现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CRM浓度在0.01~14.0μ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效率F0/F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9.38 nmol/L。该检测方法最终被用于食品基质中的胭脂红检测,回收率在97.8%~1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低于3.29%,展现出高准确性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作所建立的荧光检测方法可实际应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氮
硫
磷氯
共
掺杂
碳
点
胭脂红
荧光猝灭
食品样品
Keywords
nitrogen,sulfur,phosphorus,and chlorine co-doped carbon dots
carmin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food samples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氮硫氯掺杂碳点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胭脂红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龚诗芸
孙慧娟
陈梓萱
陈闯
胡钦
机构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8期185-187,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949)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X20220898)。
文摘
本研究运用了氮、硫、氯共掺杂碳量子点(N,S,Cl-CDs)为探针的高灵敏荧光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胭脂红(Carmine,CRM)。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备高灵敏度、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CRM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氮
硫
氯
共
掺杂
碳
点
胭脂红
荧光猝灭
Keywords
N,S,Cl-CDs
carmin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分类号
TS207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氮硫共掺杂碳点为荧光探针检测姜黄素的研究
弓辉
李雪冰
吕俊杰
王茹林
卞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热法制备氮硫共掺杂碳点检测Cr(Ⅵ)
齐海燕
孙晓娜
苏立强
荆涛
周双琦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原文传递
3
氮硫磷氯共掺杂荧光碳点探针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
钱敏捷
孙慧娟
何海林
赵盛燕
肖丽霞
杨振泉
胡钦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氮硫氯掺杂碳点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胭脂红检测中的应用
龚诗芸
孙慧娟
陈梓萱
陈闯
胡钦
《现代食品》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