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系统及其碳氮互作 被引量:3
1
作者 陆保福 康文娟 +3 位作者 师尚礼 关键 南攀 马瑞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135,144,共18页
根瘤菌是好氧型异养微生物,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后可将N2转化为氨提供给植物,并消耗豆科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过程中,根瘤菌侵染植物后在根瘤内分化为类菌体,类菌体将N2转化为不同类型的氨类物质提供给植物,与... 根瘤菌是好氧型异养微生物,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后可将N2转化为氨提供给植物,并消耗豆科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过程中,根瘤菌侵染植物后在根瘤内分化为类菌体,类菌体将N2转化为不同类型的氨类物质提供给植物,与此同时,植物将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蔗糖转化为二羧酸盐(苹果酸盐为主)的碳源形式,为共生固氮及根瘤菌自身发育提供能源与动力。对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系统中根瘤菌侵染过程、氮的转化与利用、氮碳代谢途径、氮碳互作关系进行综述,又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系统中脂肪酸的合成、分解和利用以及脂肪酸能否作为氮代谢的能源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苜蓿与根瘤菌共生系统间的能量信息传递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共生系统固氮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植物 根瘤菌 固定 分配 氮碳互作 脂肪酸
下载PDF
谷类作物碳氮代谢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怡梦 陈慕琪 +5 位作者 丁文锐 任清铭 沈文远 刘大同 陆成彬 熊飞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61,共9页
碳代谢和氮代谢是谷类作物中最基本的两大代谢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谷类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代表介绍了近十年来谷类作物中碳氮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谷类作物中碳代谢和氮代谢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 碳代谢和氮代谢是谷类作物中最基本的两大代谢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谷类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代表介绍了近十年来谷类作物中碳氮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谷类作物中碳代谢和氮代谢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同时阐述了碳氮比、α-酮戊二酸、转运蛋白和转录因子等关键因素在碳氮代谢互作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谷类作物在碳氮互作领域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通过碳氮调节、碳氮代谢平衡提高谷类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类 Α-酮戊二酸 转运蛋白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碳调节剂降低次生盐渍化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的可行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盛海君 杜岩 +2 位作者 施凯峰 单玉华 封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200,共9页
【目的】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由于氮肥施用过多造成的硝酸盐在表土中的累积。本研究根据碳/氮互作原理,向次生盐渍化土壤中添加碳调节剂(秸秆+腐解菌),探讨其降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的可行性。【方法】碳调节剂主要以小麦成熟期秸秆... 【目的】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由于氮肥施用过多造成的硝酸盐在表土中的累积。本研究根据碳/氮互作原理,向次生盐渍化土壤中添加碳调节剂(秸秆+腐解菌),探讨其降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的可行性。【方法】碳调节剂主要以小麦成熟期秸秆磨成粉加入快腐菌剂制成。采用盆钵试验方法,土壤盐分动态试验在每盆2.5 kg土壤中添加150 g碳调节剂,调节剂用量试验在每盆中添加0(CK)、30(T1)、60(T2)、90(T3)、120(T4)、150(T5)和180 g/pot(T6)碳调节剂,进行短期(7 d)和长期(90 d)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测定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可溶性盐含量及离子组成。【结果】盐分动态试验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碳调节剂后,明显增加了起始电导值,随培养进行,电导值不断下降,呈二项式关系(y=0.0138x2-0.2681x+3.7768,r=0.9966**),7 d以后基本趋于稳定。碳调节剂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培养7 d后,添加碳调节剂的所有处理其水溶性盐含量均较对照有极显著下降,下降幅度随调节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培养90 d后,添加碳调节剂的各处理土壤水溶性盐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与培养7d时相比,T3和T4处理降幅最为明显,其中T4处理在培养7 d已降低23.82%的基础上又降低了9.14%,总降幅达到32.96%,该结果说明碳调节剂的加入,其长期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短期培养还是长期培养,只要加入碳调节剂,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浓度均明显下降,最多可使硝酸根浓度降低97.10%,这些结果说明,通过向次生盐渍化土壤中加入碳调节剂来降低硝酸根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碳调节剂还可大幅增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其中T6处理使土壤水溶性钾浓度提高了近10倍,但对速效磷的补充有限。长期培养90 d,速效氮、磷、钾养分的变化与短期培养7 d相似,只是铵态氮和硝态氮进一步明显减少。【结论】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理论上碳调节剂用量在36 g/kg(T3处理)和48 g/kg(T4处理)之间较为合适,但实际田间用量需经过大田生产过程加以进一步验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次生盐渍化 硝酸根 / 调节剂
下载PDF
Monodisperse Ni-clusters anchored on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Liang Jian Huizhen Zhang +6 位作者 Bing Liu Chengsi Pan Yuming Dong Guangli Wang Jun Zhong Yongjie Zheng Yongfa Zh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536-545,共10页
The active sites of monodisperse transition metal Ni-clusters were anchored on carbon nitride(CN)by an in situ photoreduction deposition method to promote the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and achieve... The active sites of monodisperse transition metal Ni-clusters were anchored on carbon nitride(CN)by an in situ photoreduction deposition method to promote the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and achieve high-efficiency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hydrogen evolution.The Ni-cluster/CN exhibited a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16.5 mmol·h^(-1)·g^(-1) and a total turnover frequency(TOF(H_(2)))value of 461.14 h^(-1).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based on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dicated that CN had two reaction centers to form stable interface interactions with monodispersed Ni-clusters,in which carbon can act as an electron acceptor,while nitrogen can act as an electron donor.Meanwhile,the hybri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Ni-cluster/CN system was constructed,which was favorable fo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CN and Ni-clusters w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n the mechanistic study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o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disperse Ni-clusters Carbon nitride Interface interactio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