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氮碳复合渗提高注射模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飞 黄志荣 蒋劭辛 《模具工业》 1994年第2期51-54,共4页
采用硼氮碳复合渗工艺对注射模表面进行强化。结果表明,该工艺完全适用于注射模的表面强化,模具寿命提高一倍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注射模 氮碳复合渗 使用寿命
下载PDF
35CrMoCe稀土钢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飞 张建林 +1 位作者 马宝铀 何家文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98,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分析对比35CrMo钢和35CrMoCe钢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特性,探讨了稀土柿加速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的复合渗层均由硫化物层、氮...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分析对比35CrMo钢和35CrMoCe钢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特性,探讨了稀土柿加速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的复合渗层均由硫化物层、氮碳化物层和扩散层构成;稀土铈显著地提高了渗层深度;铈具有细化组织的作用,提供了更多可供氮碳原子扩散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硫 氮碳复合渗 稀土钢 化学热处理
下载PDF
硼氮碳复合渗提高精密模具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飞 黄志荣 陈士恬 《模具技术》 1996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分析了几种精密模具的服役条件和失效形式,研究了硼氮碳复合渗处理模具的变形规律,采用硼氮碳复合渗工艺对几种精密模具表面进行强化应用。结果表明:模具变形可以很好地控制,模具寿命显著提高。
关键词 氮碳复合渗 精密模具 模具 寿命
下载PDF
硼氮碳复合渗在电池预弯块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士恬 谢飞 黄志荣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7,共2页
本文分析了电池铁壳预弯块的失效原因,探讨了硼氮碳复合渗处理工艺在预弯块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显著提高预弯块的使用寿命(9倍以上)。
关键词 氮碳复合渗 电池铁壳 化学热处理
下载PDF
TC4钛合金碳氮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静 颜志斌 +2 位作者 祝园园 杨峰 马亚芹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利用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梯度强化层。采用XRD和SEM对复合渗层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硬度分布、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处理后的TC4钛合金表层由TiC、TiN和C_(0.7)N_(0... 利用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梯度强化层。采用XRD和SEM对复合渗层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硬度分布、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处理后的TC4钛合金表层由TiC、TiN和C_(0.7)N_(0.3)Ti相组成。其中先渗碳后渗氮工艺所获得的合金渗层最厚,其磨损率达到5.370×10^(-8)cm^3·min^(-1)·N^(-1),只有原样的1/36,腐蚀速率从原样的13.5 mm/a减小到0.421 mm/a,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复合 真空 耐磨性 耐蚀性
下载PDF
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对45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定国 赵程 +1 位作者 韩莉 侯俊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用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处理的方法 ,在绝热式离子热处理炉上对 45钢试样进行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化合物层的显微组织和微观结构及在MPX 2 0 0型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纯滑动干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45钢经离子氮... 用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处理的方法 ,在绝热式离子热处理炉上对 45钢试样进行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化合物层的显微组织和微观结构及在MPX 2 0 0型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纯滑动干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45钢经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处理后 ,表层可获得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复合渗层 ,明显提高 45钢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复合 45钢 改性 耐磨性能
下载PDF
38CrMoAl和42CrMo合金钢碳氮复合渗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坤茂 刘静 +3 位作者 杨峰 熊茫茫 彭旭 张纯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48-1851,共4页
研究了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工艺对38CrMoAl、42CrMo钢表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碳氮复合渗处理后,钢的表面可形成白亮层,淬火后表层会得到细小均匀的高碳马氏体组织,硬度提高3~4倍,有效硬化层深度达到1.5~2 mm;38Cr Mo Al经... 研究了真空脉冲碳氮复合渗工艺对38CrMoAl、42CrMo钢表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碳氮复合渗处理后,钢的表面可形成白亮层,淬火后表层会得到细小均匀的高碳马氏体组织,硬度提高3~4倍,有效硬化层深度达到1.5~2 mm;38Cr Mo Al经过碳氮复合渗处理后摩擦磨损率可从4.97×10^(-6)cm^3/min·N降低至2.04×10^(-6) cm^3/min·N,42CrMo可从5.35×10^(-6) cm^3/min·N降到1.53×10^(-6) cm^3/mi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真空 复合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碳氮共渗-深层稀土硼碳氮共渗复合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程 罗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8-129,136,共3页
探讨了碳氮共渗与深层稀土硼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复合处理试样的截面组织由表层稀土硼碳氮共渗层、中间碳氮共渗层及内部基体组织三部分组成;相当于在高硬度表层与较软基体中间插入一层中等硬度... 探讨了碳氮共渗与深层稀土硼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复合处理试样的截面组织由表层稀土硼碳氮共渗层、中间碳氮共渗层及内部基体组织三部分组成;相当于在高硬度表层与较软基体中间插入一层中等硬度的过渡层,减小了硬度梯度,有效避免工件在工作过程中高硬度表层的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稀土硼:复合处理
下载PDF
3Cr2W8V钢碳锰氮复合渗
9
作者 齐宝森 陈方生 +1 位作者 曹丽敏 彭其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0-31,共2页
用金相、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磨损等试验方法,分析了3Cr2W8V热作模具钢固体碳锰氮复合渗的渗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渗表面强化工艺可有效地提高模具钢的硬度与耐磨性。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可使模具使用寿命提... 用金相、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磨损等试验方法,分析了3Cr2W8V热作模具钢固体碳锰氮复合渗的渗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渗表面强化工艺可有效地提高模具钢的硬度与耐磨性。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可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一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表面强化 耐磨性 复合
下载PDF
碳氮复合渗处理温度对TA2钛合金组织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庆 姜雪婷 +3 位作者 赵丹 王镇 杨峰 刘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87-91,共5页
在不同温度(850℃、900℃和950℃)下对TA2钛合金进行碳氮复合渗处理,并研究其组织结构以及在人工模拟体液(SBF)中的腐蚀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对碳氮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对不同温度碳... 在不同温度(850℃、900℃和950℃)下对TA2钛合金进行碳氮复合渗处理,并研究其组织结构以及在人工模拟体液(SBF)中的腐蚀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对碳氮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对不同温度碳氮复合渗处理的样品的耐蚀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渗层主要由TiN相组成,且随温度升高渗层逐渐增厚;碳氮复合渗处理后的TA2钛合金的耐蚀性提高,且850℃碳氮复合渗后的TA2钛合金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钛合金 感应热处理 复合 SBF溶液 腐蚀
下载PDF
渗碳—碳氮共渗复合化学热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胥永顺 宋庆阳 罗仁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齿轮 农用运输车 摩擦系数 变速箱 -复合化学热处理
下载PDF
20CrMnTi钢碳氮复合强化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颜志斌 赵飞 +4 位作者 刘静 杨峰 张纯 赵润宇 赵琴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3,共7页
采用真空脉冲先渗碳后渗氮、真空脉冲感应渗氮、等离子渗氮等方法在20CrMnTi钢表面制备碳氮复合强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改性层的物相、组织结构、截面元素分布、致密性和显微硬度梯... 采用真空脉冲先渗碳后渗氮、真空脉冲感应渗氮、等离子渗氮等方法在20CrMnTi钢表面制备碳氮复合强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改性层的物相、组织结构、截面元素分布、致密性和显微硬度梯度。结果表明:真空脉冲先渗碳后渗氮能够获得平缓的硬度梯度;真空脉冲感应渗氮1 h就能够制备出35μm左右的渗氮层,大大的缩短了渗氮时间;先渗碳再离子渗氮工艺能获得50μm左右硬度值高和致密性好的渗氮层,次表层为回火马氏体组织,其渗层深度和氮元素相对含量几乎是单一离子渗氮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钢 复合 梯度组织 硬度梯度
下载PDF
20CrMnTi钢碳氮复合强化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振鹏 颜志斌 +2 位作者 刘静 吴旋 马亚芹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49-954,共6页
为减少氮化时间,降低渗氮层脆性,提高20CrMnTi钢表面的耐磨性能。采用真空脉冲渗碳+(真空脉冲渗氮、真空感应渗氮、离子渗氮)三种方法在20CrMnTi钢表面制备碳氮复合强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EBSD、显微... 为减少氮化时间,降低渗氮层脆性,提高20CrMnTi钢表面的耐磨性能。采用真空脉冲渗碳+(真空脉冲渗氮、真空感应渗氮、离子渗氮)三种方法在20CrMnTi钢表面制备碳氮复合强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EBSD、显微硬度计和微观划痕测试仪等分析了渗层的物相、组织结构、截面元素分布、物相分布、致密性、显微硬度梯度和渗层脆性。结果表明组织从表及里依次为:Fe4N→含氮铁素体→回火索氏体;真空脉冲渗碳+离子渗氮工艺能获得30μm左右硬度值高、致密性好、脆性小的渗氮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渗层截面中发现次表层含有残留奥氏体呈颗粒状或者细条状弥散的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奥氏体为软质相,可以较好的吸收外界的冲击力,防止产生和扩展裂纹,有效的降低渗氮层的脆性。先渗碳淬火形成的马氏体在随后的渗氮过程中转变为回火索氏体,碳化物从α-Fe中析出形成的空位,有利于氮原子的吸附和扩散,有效地缩短渗氮时间;先渗碳后渗氮能够有效地降低氮化层的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钢 真空脉冲 复合 硬度梯度 脆性 耐磨性
下载PDF
碳氮共渗对20CrMnTi钢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旋 颜志斌 +2 位作者 刘静 李坤茂 陆万吉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2360-2364,共5页
研究中温和高温感应碳氮复合渗对20Cr Mn Ti钢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采用SEM、EDS、金相显微镜、自动显微硬度仪和端面磨损试验机等对组织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温碳氮复合渗处理使表面组织疏松;高温碳氮复合渗处理表面组织更为致密... 研究中温和高温感应碳氮复合渗对20Cr Mn Ti钢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采用SEM、EDS、金相显微镜、自动显微硬度仪和端面磨损试验机等对组织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温碳氮复合渗处理使表面组织疏松;高温碳氮复合渗处理表面组织更为致密;在高温下进行碳氮复合得到的渗层是中温下的两倍多,且表面平均硬度均比中温复合渗高;通过真空感应碳氮共渗能有效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其中气体压力对耐磨性能的影响不大,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转变到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 真空脉冲 复合 耐磨
下载PDF
预热方式对3Cr13不锈钢氮碳氧复合渗层厚度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成瑜 丁浩 朱世根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121,共3页
经淬火、回火处理后,对3Cr13不锈钢进行氮碳氧复合渗可提高其硬度和耐蚀性,研究了不同预热方式对该钢复合渗层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预热直接进行氮碳氧复合处理后,3Cr13不锈钢渗层薄,且不均匀;经400℃空气炉中预热及氧化盐... 经淬火、回火处理后,对3Cr13不锈钢进行氮碳氧复合渗可提高其硬度和耐蚀性,研究了不同预热方式对该钢复合渗层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预热直接进行氮碳氧复合处理后,3Cr13不锈钢渗层薄,且不均匀;经400℃空气炉中预热及氧化盐浴中预热后,渗层厚度较厚,且均匀。3Cr13不锈钢经复合处理后表层硬度大幅提高,400℃空气炉中及氧化盐浴中预热试样表层(距表面距离≤45μm)硬度比不预热试样硬度高100~150 HV0.1。3Cr13不锈钢复合渗层耐蚀性由高到低为:400℃空气炉中预热、400℃氧化盐浴中预热、不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r13不锈钢 预热 复合 厚度 硬度 耐蚀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