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水淋滤模拟试验氮转化迁移分析及D_(sh)(θ)的估计
1
作者 王红旗 陆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92-98,共7页
通过分析氯离子、氮化合物等污染质在地质环境系统中循环一转化规律,设计并开展了污染质转化迁移室内大型物理模拟污水淋滤试验.根据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污水灌水条件,进行了高浓度污水淋滤-分子扩散弥散试验和间歇性低浓度污水淹水弥... 通过分析氯离子、氮化合物等污染质在地质环境系统中循环一转化规律,设计并开展了污染质转化迁移室内大型物理模拟污水淋滤试验.根据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污水灌水条件,进行了高浓度污水淋滤-分子扩散弥散试验和间歇性低浓度污水淹水弥散试验.分析讨论了二种条件下氯离子、氮化合物在非饱和土层中转化迁移规律.以物理模拟试验资料为基础,探索了原位测定和计算非饱和条件下污染质弥散系数的方法,并利用模拟试验中 Cl^-浓度的实测资料检验了计算结果,结果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转化迁移 非饱和水动力弥散 污水淋滤模拟试验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潜流带地下水中氮磷迁移转化过程及驱动机制分析
2
作者 陆帅帅 周念清 +3 位作者 蔡奕 郭梦申 赵文刚 王在艾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0,共9页
为了揭示洞庭湖湿地潜流带地下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以洞庭湖湘江入湖口附近湿地为研究区,定期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进行水化学参数测试,采用熵权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运用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理化参数对氮磷迁移转... 为了揭示洞庭湖湿地潜流带地下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以洞庭湖湘江入湖口附近湿地为研究区,定期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进行水化学参数测试,采用熵权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运用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理化参数对氮磷迁移转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58.8%的地下水水样为Ⅳ类或Ⅴ类水,TN、NH_(4)^(+)和TP是主要的超标因子,氮的迁移转化主要受矿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等反应控制,磷的迁移富集与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密切相关;地下水中氮磷组分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表现出明显差异,受潜流交换作用影响,除NH_(4)^(+)、溶解有机氮和TN外,地下水中NO_(2)^(-)、NO_(3)^(-)、TP和溶解态活性磷含量随着河岸距离增加而减小;温度、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总溶解固体和电导率均会影响微生物活性,是地下水中氮磷迁移转化的关键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带 地下水 迁移转化 熵权指数法 结构方程模型 洞庭湖湿地
下载PDF
关中盆地包气带氮迁移转化数值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桂华 王文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5-829,共5页
目的针对关中盆地潜水硝态氮面状污染比较突出的实际状况,研究施入氮肥后在耕作层以下的包气带中“三氮”运移转化和累积规律。方法以地貌为基本单元,结合包气带厚度和岩性,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计算。结果按照目前的农田... 目的针对关中盆地潜水硝态氮面状污染比较突出的实际状况,研究施入氮肥后在耕作层以下的包气带中“三氮”运移转化和累积规律。方法以地貌为基本单元,结合包气带厚度和岩性,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计算。结果按照目前的农田施肥条件,在2年中,区域内沙丘和河漫滩进入地下水的氮通量可达170-300 kg/hm^2;黄土台塬洼地和河谷低阶地等地进入地下水的氮通量100-140 kg/hm^2;在包气带较厚(大于20 m)且透水性较差的河谷高阶地、黄土台塬和山前洪积平原等地区,进入地下水的氮通量一般低于50 kg/hm^2。结论区内河漫滩、沙丘、河谷低阶地和黄土台塬洼等地区,是关中地下水易产生氮污染的脆弱区,因而应是地下水重点保护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转化 模拟和预测 通量 关中盆地
下载PDF
黏性土弱透水层氮形态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转化——以江汉平原沉湖沉积物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董涛 刘璐 +2 位作者 马腾 邱文凯 刘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5,199,共9页
以江汉平原沉湖湖相沉积地层不同深度的黏性土弱透水层沉积物、孔隙水中不同氮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来了解氮的赋存特征,并通过沉积物颗粒粒径、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来分析氮的迁移转化过程。... 以江汉平原沉湖湖相沉积地层不同深度的黏性土弱透水层沉积物、孔隙水中不同氮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来了解氮的赋存特征,并通过沉积物颗粒粒径、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来分析氮的迁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湖相沉积地层表层受到较严重的人为污染导致氮元素总量很高,随着深度的增加总氮(TN)含量趋于缓慢减少,且沉积物中离子交换态氮中,铵氮(NH4-N)的含量范围为7.34~162.50 mg/kg,硝态氮(NO3-N)的含量范围为6.79~147.20 mg/kg,亚硝态氮(NO2-N)的含量范围为0.024~0.16 mg/kg,沉积物中TN含量范围为176.08~836.06 mg/kg;②沉积物粒径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影响了离子交换态铵氮的分布,而对离子交换态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则无明显影响;③碳氮比(C/N)低时能够促进总有机氮(TON)向硝态氮、铵氮形态的转化;④含水率会对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的迁移产生影响,而对铵根离子的迁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弱透水层沉积物 孔隙水 形态 迁移转化 有机质含量 颗粒粒径 含水率
下载PDF
氮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
5
作者 刘佳佳 李文润 顾珉嘉 《现代盐化工》 2022年第2期11-13,共3页
由于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氮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十分必要。在阐述水体中氮来源、氮危害、氮迁移转化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分布及其迁移转化过程,对比总结了氮迁移转化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模拟实验法、化学分析实... 由于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氮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十分必要。在阐述水体中氮来源、氮危害、氮迁移转化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分布及其迁移转化过程,对比总结了氮迁移转化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模拟实验法、化学分析实验法和野外采样测定法。由于氮元素迁移行径与转化过程的复杂性,单一研究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便捷化、精准化、交叉融合等是研究氮迁移转化方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迁移转化 地表-地下水
下载PDF
非均质包气带三氮累积转化模拟砂箱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超 何江涛 +2 位作者 沈杨 刘玉梅 陈鸿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6-242,共7页
为研究包气带非均质结构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采用室内砂箱实验模拟了1.72mm/h降雨强度下NH4-N污染非均质包气带的过程。通过观测出水及土壤溶液中NH4-N、NO2-N和NO3-N质量浓度变化,分析探讨了NH4-N在含有两个亚粘土透镜体的非均质包... 为研究包气带非均质结构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采用室内砂箱实验模拟了1.72mm/h降雨强度下NH4-N污染非均质包气带的过程。通过观测出水及土壤溶液中NH4-N、NO2-N和NO3-N质量浓度变化,分析探讨了NH4-N在含有两个亚粘土透镜体的非均质包气带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累积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过89d物理吸附和微生物作用,出水NH4-N首先迅速增加然后逐渐减小,而出水NO3-N含量持续增加,其间NO2-N出现累积峰,系统最终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土壤溶液中NH4-N在两亚粘土透镜体上表面累积较多,NO3-N和NO2-N在上透镜体中的累积含量大于下透镜体;而砂槽上部土壤中出现明显的NO3-N累积,NH4-N和NO2-N则在下部土壤和亚粘土透镜体中累积较多。包气带介质质地、粗-细交互结构及降雨淋溶、水分运移对"三氮"的迁移转化和富集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包气带 迁移转化 模拟降雨
下载PDF
SPAC系统中氮平衡及其模拟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季震 刘培斌 陆建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环境中氮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 .该文研究了氮肥在SPAC系统的分布情况及氮素平衡问题 ,建立了氮肥在SPAC系统的综合数学模型 .该模型为排水条件下减少氮肥流失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可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
关键词 SPAC系统 模拟模型 污染 作物吸 平衡模型 迁移转化耦合模拟模型
下载PDF
Fe^(3+)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氮元素迁移转化及N_2O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浩 闫玉洁 +3 位作者 谢慧君 贾文林 胡振 张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92-1398,共7页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3+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SND)过程中氮元素迁移转化去除和N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系统中Fe3+浓度为20 mg·L-1时可以提高系统对...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3+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SND)过程中氮元素迁移转化去除和N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系统中Fe3+浓度为20 mg·L-1时可以提高系统对氮的去除率,而60 mg·L-1的Fe3+则会对其产生抑制效果.并且,高浓度的Fe3+会刺激SND过程中N2O的释放,N2O转化率也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1高浓度的Fe3+会导致污泥脱氢酶活性降低,使得NO-2在好氧阶段大量累积;2高浓度的Fe3+减少了SND过程前置厌氧阶段胞内聚合物(polyhydroxybutyrate,PHB)的含量,使得后续反硝化过程碳源减少.Fe3+对SND过程中总磷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并且Fe3+浓度越高,总磷去除率越高,这主要是因为Fe3+的存在使系统中发生了化学除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元素迁移转化 N2O FE^3+ 温室气体
原文传递
反硝化细菌、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联用对底泥中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及硝态氮释放风险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辛慧敏 林建伟 詹艳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47-1860,共14页
本文考察了基于反硝化细菌、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的组合技术(CN+DB+ZZ)对底泥中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技术的硝态氮释放风险.结果发现,单一的硝酸钙处理(CN)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但是会造成上覆水体的氨氮和硝态氮... 本文考察了基于反硝化细菌、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的组合技术(CN+DB+ZZ)对底泥中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技术的硝态氮释放风险.结果发现,单一的硝酸钙处理(CN)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但是会造成上覆水体的氨氮和硝态氮污染.硝酸钙和反硝化细菌联合处理(CN+DB)尽管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并降低上覆水体的硝态氮二次污染风险,可是却无法有效地控制底泥中氨氮的释放.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联合处理(CN+ZZ)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和氨氮向上覆水体的释放,但却会造成上覆水体硝态氮的二次污染.CN+DB+ZZ组合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而且可有效降低底泥中氨氮的释放速率,并且与CN和CN+ZZ技术相比还可降低上覆水的硝态氮二次污染风险.CN+DB+ZZ组合技术对底泥中磷与铁同步释放的抑制、对底泥中氧化还原敏感态磷的削减、以及对底泥吸附磷酸盐和氨氮能力的增强,对于其控制底泥中磷和氨氮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以上结果说明,CN+DB+ZZ组合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用于控制水体底泥中磷和氨氮释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反硝化细菌(DB) 硝酸钙(CN) 锆改性沸石(ZZ) 迁移转化 释放风险
原文传递
植物对西北地区农田面源污染影响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蓓 《土壤科学》 202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近年来,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增加了农田面源污染的风险,特别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这种污染对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着重阐述了植物根系对土壤性质和氮迁移转化的影响,... 近年来,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增加了农田面源污染的风险,特别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这种污染对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着重阐述了植物根系对土壤性质和氮迁移转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农田植物根系特征为主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的建议。通过开展对农田氮污染控制效果评估,可有效控制农田径流中氮污染,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面源污染防控提供重要借鉴。这种基于植物根系的污染控制方法有望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助力改善农田面源污染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面源污染 植物根系 迁移转化 污染控制
下载PDF
纤维素组分对氨基酸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宫梦 方阳 +4 位作者 陈伟 陈应泉 陆强 杨海平 陈汉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12-2319,共8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纤维素组分对含氮组分热解过程的影响,采用快速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相结合分析生物质主要含氮组分(苯丙氨酸和谷氨酸)、纤维素单元葡萄糖和混合物热解过程中产物析出特性以及分布规... 本研究旨在揭示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纤维素组分对含氮组分热解过程的影响,采用快速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相结合分析生物质主要含氮组分(苯丙氨酸和谷氨酸)、纤维素单元葡萄糖和混合物热解过程中产物析出特性以及分布规律,揭示葡萄糖对氨基酸热解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葡萄糖与苯丙氨酸主要发生聚合反应;还会起到供氢的作用,促进苯丙氨酸/苯乙胺发生脱氨反应生成苯乙烯;而和谷氨酸主要发生聚合反应,会促进谷氨酸发生脱羧反应形成2-吡咯烷酮。计算结果表明,葡萄糖C1位羟基为苯乙胺C2连接的氨基提供氢,可以降低苯乙胺脱氨的反应能垒;链式葡萄糖醛基与谷氨酸氨基结合,可以降低脱羧的反应能垒,促进2-吡咯烷酮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谷氨酸 葡萄糖 密度泛函理论 热解 迁移转化
下载PDF
城市污水地下回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靳君 张聪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2期54-56,共3页
研究了应用SBR中试系统处理后的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并以地下回灌为目的,通过2个模拟土壤柱对比,分析了渗滤速度对地下回灌的影响,并讨论了土壤对氨氮的处理效果和在土壤中氮的迁移与转化。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地下回灌 渗滤速度 迁移转化
下载PDF
Driving mechanisms of nitroge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lacustrine wetlands 被引量:3
13
作者 ZHAO Shan ZHOU Nian Qing SHEN Xin P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64-476,共13页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proteins and genetic material for all organisms, nitrogen(N) is one of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dynamics, biodiversity and functioning of lacustrine wetlands, in which i...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proteins and genetic material for all organisms, nitrogen(N) is one of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dynamics, biodiversity and functioning of lacustrine wetlands, in which intensified N biogeochemical activities take place. Reactive N loaded into wetland ecosystems has been doubled due to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including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urbanization. The main driving mechanisms of 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lacustrine wetlands are categorized to pushing forces and pulling forces in this study. Geomorphology, wetland age, N concentrations, and temperature are the main pushing forces(passive forces); whereas water table variation, oxygen concentration, other elements availability,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Eh) and p H, and microorganisms are the predominant pulling forces(active forces). The direction and kinetic energy of reactions are determined by pulling forces and then are stimulated by pushing forces. These two types of forc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eparate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riving mechanisms, possible solutions to wetland N pollutions are proposed at individual,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respectively. Additional research needs are addressed to obtai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s in wetlands and to reduce detrimental impacts of excessive N on such fragile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Driving mechanisms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Excessive loading Lacustrine wetlan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