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黄瓜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云兴福 杜俊卿 +2 位作者 马立国 刘杰才 霍秀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浓度为2g/kg、5g/kg、10g/kg、15g/kg、20g/kg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可使黄瓜植株产生对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的抗病性。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浓度为2g/kg、5g/kg、10g/kg、15g/kg、20g/kg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可使黄瓜植株产生对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的抗病性。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2g/kg、5g/kg、10g/kg、15g/kg、20g/kg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诱导处理的植株比对照植株推迟发病3~6d,平均病株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5.26%、26.63%、31.46%、39.12%和33.38%,平均病叶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2.89%、28.08%、34.02%、38.36%和36.59%,平均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18.32%、28.97%、34.80%、35.89%和36.7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平均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31.99%、43.75%、51.23%、53.43%和53.70%。在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自诱导后第6d接种各处理浓度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38.51%、44.86%、40.81%、43.00%和43.33%,且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植株产生对霜霉病诱导抗性的迟滞期为2~4d,潜育期为7~9d,诱导抗性保持的有效期达27d。氯钾离子共体液诱导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0g/kg和15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钾离子共体 黄瓜霜霉病 诱导抗性
下载PDF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叶片内几种物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云兴福 贾俊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5,共7页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结果表明:诱导后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5d后各处理达到最大值;叶绿素含量也呈先升高...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结果表明:诱导后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5d后各处理达到最大值;叶绿素含量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诱导初期对照和各处理变化平缓,10d后急剧升高,15d达到最大值,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单宁含量诱导后即开始升高,15d达到峰值,阿魏酸含量前期变化平缓,15d后急剧升高,20d后达到峰值,绿原酸含量诱导后急剧升高,5d后即达到最大值;木质素的含量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在诱导物浓度为0.5%~1.5%的范围内,黄瓜叶片内各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钾离子共体 诱导 黄瓜叶片 物质含量
下载PDF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体内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蕾 云兴福 康利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分别用浓度为1.0%和1.5%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子叶期和第1真叶期进行两次诱导处理后(叶部喷施),对黄瓜幼苗体内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诱导后黄瓜幼苗体内的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都有... 分别用浓度为1.0%和1.5%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子叶期和第1真叶期进行两次诱导处理后(叶部喷施),对黄瓜幼苗体内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诱导后黄瓜幼苗体内的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都有1个先高后低的变化规律。其中几丁质酶活性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1.5%浓度的处理几丁质酶活性也高于1.0%处理的。用1.0%和1.5%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诱导后黄瓜幼苗体内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也都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钾离子共体 诱导 黄瓜叶片 几丁质酶活性 β-1 3-葡聚糖酶活性
下载PDF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叶片内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4
作者 贾俊英 云兴福 王灵茂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166,共5页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不同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测定黄瓜叶片中的酶活性。结果表明:诱导后各处理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到诱导后10 d各处理达到最大值;POD活性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不同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测定黄瓜叶片中的酶活性。结果表明:诱导后各处理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到诱导后10 d各处理达到最大值;POD活性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诱导初期对照和各处理变化平缓,10 d后急剧升高,15 d达最大值,之后下降,且经诱导后各处理均高于对照;脲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诱导后10 d达到峰值。在诱导物浓度为0.5%~1.5%的范围内,黄瓜叶片内各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钾离子共体 诱导 黄瓜叶片 酶活性
下载PDF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叶片内特异性免疫信号蛋白酶-β-1,3-葡聚糖酶谱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蕾 云兴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5,共6页
用浓度为1.0%、1.5%的氯钾离子共体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和第一真叶期进行两次诱导处理(叶部喷施),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黄瓜叶片内与霜霉病诱导抗性相关的β-1,3-葡聚糖酶进行电泳分析(SDS-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萌动种子中出现的... 用浓度为1.0%、1.5%的氯钾离子共体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和第一真叶期进行两次诱导处理(叶部喷施),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黄瓜叶片内与霜霉病诱导抗性相关的β-1,3-葡聚糖酶进行电泳分析(SDS-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萌动种子中出现的β-1,3-葡聚糖酶酶带最多;诱导后的第1天到第27天黄瓜叶片中产生了分子量为49.5KD、43.3KD、33.1KD的三条新的β-1,3-葡聚糖酶酶带,这些新产生的酶带是经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产生的与黄瓜对霜霉病的诱导抗性相关的特异性免疫信号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钾离子共体 诱导 黄瓜 特异性免疫信号蛋白酶 Β-1 3-葡聚糖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