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虎 盛宏强 +1 位作者 马晓琼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44-550,共7页
三聚氰胺因为最近的奶粉事件成为食品公共安全的焦点,所以针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理化性质、代谢、毒理机制,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的急性毒性作用很低,体内... 三聚氰胺因为最近的奶粉事件成为食品公共安全的焦点,所以针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理化性质、代谢、毒理机制,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的急性毒性作用很低,体内为惰性代谢,大部分以原型从尿液排出,大剂量应用时主要对肾脏产生毒性,产生结石,急性肾衰和结石相关的膀胱肿瘤,但同时可能对心脏等肾脏以外的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它们的毒性具有对动物物种的选择性,相对于小鼠、猫和大鼠的肾脏毒性反应更大,而且在雄性动物更加明显。在检测上,HPLC/MS/MS正在成为主要的检测手段。尽管对这一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特性已有一定的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何肾脏成为结晶产生的主要器官,对肾脏以外器官/系统的作用如何,体内同时存在的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可能的累加和协同作用机制等等,亟待进一步从生理、病理、生化实验方面作出解答,为未来生物毒理研究和研制出解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副作用 氰胺/毒性 三聚 三聚 毒理学 毒性 致肿瘤性 生物学效应 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三聚氰胺诱发SD大鼠尿结石初步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邹移海 张薇 +10 位作者 张钟广 符路娣 郭学军 黄武当 伍军军 黄海定 陈剑波 谢玲玲 何国振 陈小霞 桑传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连续给药20 d诱发SD大鼠尿结石的情况。【方法】60日龄SPF级SD大鼠190只共分为6组,5组给药组每组各34只,分别给予三聚氰胺2.5、2.0、1.5、1.0、0.5 g/kg连续灌胃;空白对照组20只,每天灌胃10 g/L甲基纤维素溶液。采...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连续给药20 d诱发SD大鼠尿结石的情况。【方法】60日龄SPF级SD大鼠190只共分为6组,5组给药组每组各34只,分别给予三聚氰胺2.5、2.0、1.5、1.0、0.5 g/kg连续灌胃;空白对照组20只,每天灌胃10 g/L甲基纤维素溶液。采用肉眼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形态改变,比较各组肾脏、膀胱的质量和脏器指数,观察大鼠血肌酐(CREA)、尿素氮(BUN)、尿酸(UA)、钙、磷、镁的含量变化。【结果】给药10 d各组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为9%(4/47),给药20 d各组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为37%(11/30),输尿管结石发生率为93%(28/30)。给药10 d和20 d各组大鼠肾脏均肿大呈灰黄色,肾内均出现条索状黄色沉淀物,部分肾脏有点状或片状出血灶。给药20 d各组肾内黄色沉淀物开始融合成片状或颗粒状,并在皮质和髓质之间形成黄色弧形光环。给药10 d和20 d各组肾脏质量和脏器指数均显著性升高,给药20 d血CREA、BUN、磷、镁含量升高(P〈0.01)。【结论】使用0.5~2.5 g/kg三聚氰胺连续给药20d,可诱发部分SD大鼠产生膀胱结石和输尿管结石,肾脏出现黄色片状或颗粒状沉淀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毒性 结石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