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戒潮位核定中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健 刘清容 +2 位作者 连喜虎 焦艳 黎舸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6期77-80,共4页
文章以山东省警戒潮位核定为基础,对其沿岸验潮站的实测数据情况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分别采用相关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补充实测数据,获得年极值水位序列,并采用极值Ⅰ型方法计算重现期高潮位。在警戒潮位核定中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 文章以山东省警戒潮位核定为基础,对其沿岸验潮站的实测数据情况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分别采用相关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补充实测数据,获得年极值水位序列,并采用极值Ⅰ型方法计算重现期高潮位。在警戒潮位核定中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所使用方法的顺序是,有实测数据优先采用实测数据、没有实测数据利用相关关系、没有相关关系再使用数值模拟和调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相关关系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中,计算重现期高潮位时一定要满足潮汐性质相同、所受风暴潮过程相似等条件;在使用数值模拟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中,须与其全年天文潮最大值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极值水位序列 警戒潮位 海洋灾害 风暴潮 数值模拟 调和分析
下载PDF
一种EEMD验潮站水位序列降噪研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化远洋 贺小星 +2 位作者 孙喜文 唐正华 白婉仪 《北京测绘》 2023年第4期598-602,共5页
精确估计海平面变化速度时,针对验潮站水位序列中噪声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本文章基于整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进行改进且得出了一种降噪新方法。该方法采用EEMD方法进行水位序列的分解,结合相关系数进行噪声中的高频噪声与低频信号... 精确估计海平面变化速度时,针对验潮站水位序列中噪声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本文章基于整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进行改进且得出了一种降噪新方法。该方法采用EEMD方法进行水位序列的分解,结合相关系数进行噪声中的高频噪声与低频信号分离。以美国西海岸31个长期验潮站进行实验分析,通过海平面速度评价指标进行定量估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EEMD进行降噪处理后的验潮站水位序列能清晰地表现出验潮站点的长期变化趋势,其海平面变化速度不确定度平均减小0.197 mm/a,拥有更高的速度估计精度,并且在较高纬度地区降噪效果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验潮站水位序列 整合经验模态分解 速度不确定度 水位序列降噪
下载PDF
EMD-IVMD方法在验潮站水位序列降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郇常敏 周世健 +2 位作者 鲁铁定 贺小星 徐华卿 《测绘工程》 2023年第1期56-62,70,共8页
针对验潮站水位变化序列非线性、非平稳特点,采用一种基于优化参数的变分模态分解和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降噪方法。该方法先经过EMD分解原始信号后,得到低频和高频信号两个部分,再采用IVMD方法处理高频噪声部分,最后将两部分有效低频... 针对验潮站水位变化序列非线性、非平稳特点,采用一种基于优化参数的变分模态分解和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降噪方法。该方法先经过EMD分解原始信号后,得到低频和高频信号两个部分,再采用IVMD方法处理高频噪声部分,最后将两部分有效低频信号重构作为最终降噪信号。采用1组模拟数据和4个验潮站实测水位序列数据进行实验,并采用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评价降噪效果,结果表明,EMD-IVMD方法明显优于EEMD和传统的EMD方法,该方法在信噪比精度指标上分别提升1.67%和1.52%,在均方根误差精度指标上分别提升9.59%和13.51%,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改进的变分模态分解 验潮站水位序列 降噪 EMD-IVMD
下载PDF
基于EEMD的验潮站水位序列降噪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戴国强 沈友东 贺小星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验潮站水位序列是研究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基础数据,针对验潮站水位序列中夹杂的噪声对海平面变化速度估计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整体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的降噪新方法。该方法通过EEMD进行水位序列分解,并以相关系数进行高频噪声与... 验潮站水位序列是研究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基础数据,针对验潮站水位序列中夹杂的噪声对海平面变化速度估计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整体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的降噪新方法。该方法通过EEMD进行水位序列分解,并以相关系数进行高频噪声与低频信号分离,以提高验潮站水位序列速度估值的确定精度。通过对美国西海岸的10个长期验潮站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降噪后的验潮站水位序列能清晰地反映站点长期的变化趋势,其海平面变化速度不确定度平均减小0.122 mm/年,并且在较高纬度地区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潮站水位序列 海平面变化速度 整体经验模态分解 降噪分析 速度不确定度
下载PDF
兴化站年最高水位序列趋势成分浅析
5
作者 王品勇 刘国钧 樊静 《治淮》 2013年第3期24-26,共3页
对1952~2011年兴化站年最高水位序列、年降雨量序列的频率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坎德尔秩次相关法对年最高水位序列进行趋势检验、分析趋势成分,建立兴化站无趋势因素影响下的年最高水位模型。
关键词 水位序列 频率分析 趋势成分
下载PDF
库岸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混沌特征识别与PSO-LSSVM模型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发明 殷坤龙 +1 位作者 何涛 孟颂颂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6-192,共7页
地下水位预测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库区库岸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在季节性强降雨和周期性库水位涨落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呈现混沌特征。在对地下水位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采用饱和关联维数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对其... 地下水位预测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库区库岸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在季节性强降雨和周期性库水位涨落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呈现混沌特征。在对地下水位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采用饱和关联维数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对其混沌特征进行验证。再用预测性能优秀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并用粒子群算法优化选取LSSVM模型的参数,以克服LSSVM模型参数选取困难的缺点。以三峡库区三舟溪滑坡前缘STK-1水文孔日平均地下水位序列为例进行了混沌分析,分别运用粒子群优化的LSSVM模型(PSO-LSSVM)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STK-1水文孔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库岸滑坡地下水位序列存在混沌特征,PSO-LSSVM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193m,拟合优度为0.815,说明预测效果较理想,且PSO-LSSVM模型预测精度高于BP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滑坡 地下水位时间序列 混沌分析 相空间重构 粒子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的鄱阳湖水位序列构建及水位预测
7
作者 田时岳 王昶 +3 位作者 何佳洋 王旭 莫凡 温振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114,共10页
针对内陆湖泊水位序列构建及水位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该文以鄱阳湖为例,首先通过高斯拟合提取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的水面光子,进而计算湖泊水位并构建水位序列;其次,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水位;最后结合降雨量数据对鄱阳湖水位变化情... 针对内陆湖泊水位序列构建及水位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该文以鄱阳湖为例,首先通过高斯拟合提取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的水面光子,进而计算湖泊水位并构建水位序列;其次,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水位;最后结合降雨量数据对鄱阳湖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水位序列与验证数据集相关性R^(2)为0.79,相关系数为0.89。水位预测结果与水位序列的均方根误差为0.05。验证了ICESat-2数据在内陆湖泊高精度水位计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ICESat-2 水位序列 长短期记忆网络 水位预测
原文传递
重庆藕塘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混沌性判别与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宇 苏爱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2-105,131,共5页
在周期性库水位涨落和季节性强降雨等因素影响下,藕塘滑坡前缘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呈现混沌特性。以藕塘滑坡前缘水文孔(MZK5)地下水位序列为研究对象,进行混沌分析;并利用饱和关联维数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在水位序列相空间重构的基础... 在周期性库水位涨落和季节性强降雨等因素影响下,藕塘滑坡前缘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呈现混沌特性。以藕塘滑坡前缘水文孔(MZK5)地下水位序列为研究对象,进行混沌分析;并利用饱和关联维数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在水位序列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对混沌特性验证。为克服粒子群算法本身的不足和SVR模型参数选取困难的缺点,采用基于遗传选择策略的粒子群算法(GSSPSO)优化选取SVR模型的参数,再用预测性能较为精准的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对MZK5水文孔地下水位进行了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和优化后模型(GSSPSO-SVR)预测。结果表明:藕塘滑坡前缘地下水位序列具有混沌特征,GSSPSOSVR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036 m,拟合优度为0.803,说明GSSPSO-SVR模型预测效果较理想,且预测精度高于BP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时间序列 混沌分析 相空间重构 GSSPSO-SVR模型 藕塘滑坡
下载PDF
近50年人类活动引起的杭嘉湖平原区水位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光来 许有鹏 +1 位作者 罗贤 尹义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2-1268,共7页
针对杭嘉湖地区洪涝灾害日益加剧的现状,基于1960-2007年日降水和日水位资料,采用Spearman检验、有序聚类分析和线性模拟方法,研究了近50 a来降水和水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特征水位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区域近50 ... 针对杭嘉湖地区洪涝灾害日益加剧的现状,基于1960-2007年日降水和日水位资料,采用Spearman检验、有序聚类分析和线性模拟方法,研究了近50 a来降水和水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特征水位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区域近50 a降水变化未见明显趋势,水位呈增加趋势,年最高水位、年平均水位和年最低水位增率分别为0.03 m/10a、0.05 m/10a和0.09 m/10a,且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增加达到显著性水平。8个代表站点特征水位均呈增加趋势。空间上沿水流方向,线性坡度值增大。水位降水响应率和平水年水位序列分析显示人类活动是水位变化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最高水位、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变化的贡献值分别为39.0%、56.2%和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水位序列 特征水位变化 人类活动 平原河网 杭嘉湖地区
下载PDF
使用数学插值法对水位数据插补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彦昌 《水道港口》 2014年第4期459-462,共4页
长期水位站进行系列水位观测时一般采用每整小时的观测一次的方法,获得整点的系列水位观测数据。在水深测量中,尤其重点水域的水深测量中,一般要求每10分钟观测一次水位。能否利用整点系列水位通过内插的方法获得每10分钟的水位数据,满... 长期水位站进行系列水位观测时一般采用每整小时的观测一次的方法,获得整点的系列水位观测数据。在水深测量中,尤其重点水域的水深测量中,一般要求每10分钟观测一次水位。能否利用整点系列水位通过内插的方法获得每10分钟的水位数据,满足水深测量的精度要求,数学插值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研究了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及牛顿多项式插值方法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际观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结果完全可以满足水深测量的精度要求。另外在水位观测中,由于设备等原因,造成一段时间内水位数据缺失,插值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点序列水位 牛顿插值法 三次样条插值法 插值余项
下载PDF
西影井水位的相空间重构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
11
作者 王卫东 豆晨 +2 位作者 张永志 郑怡 赵云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地下水位的动态演变过程对地震活动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西影井水位时间序列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高度非线性非平稳的特征.根据混沌理论,采用相空间重构GP算法,分析了西影井水位日均值差分时间序列的混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其最小嵌入... 地下水位的动态演变过程对地震活动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西影井水位时间序列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高度非线性非平稳的特征.根据混沌理论,采用相空间重构GP算法,分析了西影井水位日均值差分时间序列的混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其最小嵌入维数为8,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影井水位日均值差分时间序列饱和关联维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影井水位日均值差分时间序列饱和关联维随时间的变化与西安及邻区地震活动和中强地震孕育过程密切相关,在1998年1月5日泾阳5. 2级地震前后,西影井水位日均值差分时间序列饱和关联维经历了明显的上升—下降—加速下降—回升的过程.这种分维变化特征可能与地震孕育过程有关,可能反映了地震孕育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有助于捕捉未来该地区中强地震发生的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饱和关联维 地震活动性 西影井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经验模态分解的浅层地下水水位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晓亮 孟晓辰 赵彬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
时频分析法是研究时变非平稳数据的优良方法.地下水水文过程作为典型的非线性水文过程, 其水位数据序列表现出强烈的非平稳性, 且存在明显的观测噪声. 应用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WA) 和经验模态分解 (EMD) 技术对安徽省阜阳市... 时频分析法是研究时变非平稳数据的优良方法.地下水水文过程作为典型的非线性水文过程, 其水位数据序列表现出强烈的非平稳性, 且存在明显的观测噪声. 应用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WA) 和经验模态分解 (EMD) 技术对安徽省阜阳市亳县翁庄的浅层地下水位观测数据(1975年1月~2005年12月)进行多尺度分析,识别地下水水位变化周期,并参考小波变换的随机模拟方法,提出EMD随机模拟方法,对该区的地下水水位序列进行随机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EMD分解方法适用于研究地下水水位序列的变化趋势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经验模态分解 浅层地下水 水位序列 随机模拟
下载PDF
采用极值法计算贝加尔湖水位变化
13
作者 马丙成 范东明 +1 位作者 李杰 万祥禹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8期101-103,107,共4页
以贝加尔湖为例,利用Jason-1测高卫星7年(2002—2008)、Jason-2测高卫星8年(2009—2016)的波形数据,采用极值法对波形进行重定,计算贝加尔湖水位异常时间序列。通过重定前后提取的湖面水位时间序列与4个实地测量站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波... 以贝加尔湖为例,利用Jason-1测高卫星7年(2002—2008)、Jason-2测高卫星8年(2009—2016)的波形数据,采用极值法对波形进行重定,计算贝加尔湖水位异常时间序列。通过重定前后提取的湖面水位时间序列与4个实地测量站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波形重定前后的卫星测高水位变化数据与测量站数据差值的平均值能提高2 cm左右,波形重定后标准差相较波形重定前能提高40%左右,表明采用极值波形重定算法能显著提高卫星测高数据精度,可以作为一种计算波形改正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湖 卫星测高 极值法波形重定 水位序列
下载PDF
Mapping of S-b Locus for F_1 Pollen Sterility in Cultivated Rice Using PCR Based Markers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文涛 曾瑞珍 +1 位作者 张泽民 张桂权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4期463-467,共5页
In cultivated rice ( Oryza sativa L.), F-1 pollen sterility is controlled by at least 6 loci of the F, pollen sterility genes. To map S-b, one of loci, rice variety Taichung 65 (T65) carrying S-b(j)/S-b(j) and its nea... In cultivated rice ( Oryza sativa L.), F-1 pollen sterility is controlled by at least 6 loci of the F, pollen sterility genes. To map S-b, one of loci, rice variety Taichung 65 (T65) carrying S-b(j)/S-b(j) and its near-isogenic line TIST2 carrying S-b(i)/S-b(i) were used to develop the mapping population. One hundred and fifty-eight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selected to survey T65 and TISL2. RM13 on chromosome 5 was found to be polymorphic between them. Cosegregation indicated that RM13 was closely linked with locus S-b. Eleven RFLP markers were selected on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from the genetic map of Rice Genome Research Program (RGP) of Japan to convert into sequence-tagged site (STS) markers. Amplicon length polymorphism (ALP) was carried out, but none of them was found to be polymorphic between T65 and TISL2. Then PCR-based RFLP (PBR) was done using six 4-nucleotide recognizing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Polymorphism was detected when PCR products of R830STS and R2213SSTS were digested with Taq I.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locus S-b and markers, R830STS, RM13 and R2213SSTS were 3.3 cM (centi-Morgan), 5.2 cM and 5.5 cM, respectively. These PCR-based markers could be directly used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The technical system combining genetic mapping and PCR-based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will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 pollen sterility genetic mapping MICROSATELLITE sequence-tagged site (STS) RICE
下载PDF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shallow water basin in Tarim Basin 被引量:1
15
作者 LIU Chensheng GUO Jianhua YIN Qiong 《Global Geology》 2011年第4期221-230,共10页
Based on analysis of drilling, logging and field profile data, six sequence boundaries in Permian are identified in Bachu and Tazhong regions of Tarim Basin. All sequence boundaries are of type I sequence bound- aries... Based on analysis of drilling, logging and field profile data, six sequence boundaries in Permian are identified in Bachu and Tazhong regions of Tarim Basin. All sequence boundaries are of type I sequence bound- aries,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down cut. According to the six sequence boundaries, the Permian in this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5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all the sequences correspond with classic sequence model of Vail. Sequence Psq4 indicates lak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TST) and highstand system tract (HST). Se- quences Psql, Psq2, Psq3, Psq5 indicate low stand system tract ( LST),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and high- stand system tract. LST is deposited by incised channel infilling with features of fluvial facies. TST is deposited by shore-shallow lake and semi-deep lake. HST is deposited by semi-deep lake, shore-shallow lake and delta. In addition, volcanic rocks are present on the top part of HST in sequence Psq3. Incised channel infilling and deltaic deposit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on western slope of Tadong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asin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cised channel infilling deltaic deposit
下载PDF
Splicing-site recogni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L.)DNA sequences
16
作者 彭司华 彭小宁 +2 位作者 庄树林 杜维 陈良标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3年第5期573-577,共5页
Motivation: It was found that high accuracy splicing-site recognitio n of rice (Oryza sativa L.) DNA sequence is especially difficult. We describe d a new method for the splicing-site recognition of rice DNA sequences... Motivation: It was found that high accuracy splicing-site recognitio n of rice (Oryza sativa L.) DNA sequence is especially difficult. We describe d a new method for the splicing-site recognition of rice DNA sequences. Method: Bas e d on the intron in eukaryotic organisms conforming to the principle of GT-AG,w e us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to predict the splicing sites. By machine l earning,we built a model and used it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 test data set of true and pseudo splicing sites. Result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we obtained wa s 87.53% at the true 5' end splicing site and 87.37% at the true 3' end splicing sit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VM approach could achieve higher accuracy than the previous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achine learning INTRON Spli cing site Oryza sativa.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和小波分析-粒子群向量机的滑坡地下水位预测 被引量:23
17
作者 黄发明 殷坤龙 +2 位作者 张桂荣 周春梅 张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4-1265,共12页
预测滑坡地下水位的动态演变过程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库区库岸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高度非线性非平稳的特征.为对其进行预测,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小波分析-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wavelet analy... 预测滑坡地下水位的动态演变过程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库区库岸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高度非线性非平稳的特征.为对其进行预测,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小波分析-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wavelet analysis-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WA-PSVM)模型.该模型引入小波变换法对地下水位序列进行时频分解,将非平稳的地下水位序列转变为多个不同分辨率尺度下的较平稳的地下水位子序列;然后重构各子序列的相空间,再利用PSVM(全称support vector machine)模型对地下水位各子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预测值相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以三峡库区三舟溪滑坡前缘STK-1水文孔日平均地下水位序列为例,首先分析滑坡前缘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再将WA-PSVM模型应用于地下水位预测,并与单独PSVM模型和小波分析-BP网络模型(wavelet analysis-back propagation,简称WA-BP)作对比.结果表明:滑坡前缘地下水位受降雨和库水位影响较大,利用WA-PSVM模型对STK-1水文孔地下水位进行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0.073m、拟合优度为0.966,WA-PSVM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独PSVM模型和WA-BP模型.WA-PSVM模型解决了地下水位序列非线性非平稳的问题,在不考虑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能获得满意的预测效果,具有较高的建模效率和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滑坡 地下水位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小波分析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地下水 地质灾害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the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Pia 被引量:15
18
作者 ZENG XiaoShan YANG XianFeng +3 位作者 ZHAO ZhengHong LIN Fei WANG Ling PAN QingHu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4期372-378,共7页
Blast, caused by Magnaporthe oryza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destructive diseases of rice. Breeding durable resistant cultivars (cvs) can be achieved by pyramiding of various resistance (R) genes. Pia, c... Blast, caused by Magnaporthe oryza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destructive diseases of rice. Breeding durable resistant cultivars (cvs) can be achieved by pyramiding of various resistance (R) genes. Pia, carded by cv. Aichi Asahi, was evaluated against 612 isolates of M. oryzae collected from 10 Chinese provinces. The Pia gene expresses weak resistance in all the provinces except for Jiangsu. Genomic position-ready marker-based linkage analysis was carded out in a mapping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800 F2 plants derived from a cross of Aichi Asahi×Kasalath. The locus was defined in an interval of approximately 90 kb, flanked by markers A16 and A21. Four candidate genes (Pia-1, Pia-2, Pia-3, and Pia-4), all having the R gene conserved structure, were predicted in the interval using the cv. Nipponbare genomic sequence. Four candidate resistance gene (CRG) markers (A17, A25, A26, and A27), derived from the four candidates, were subjected to genotyping with the recombinants detected at the flanking markers. The first three markers completely co-segregated with the Pia locus, and the fourth was absent in the Aichi Asahi genome and disordered with the Pia locus and its flanking markers, indicating that the fourth candidate gene, Pia-4, could be excluded. Co-segregation marker-based genotyping of the three sets of differentials with known R gene genotypes revealed that the genotype of A26 (Pia-3) perfectly matched the R gene genotype of Pia, indicating that Pia-3 is the strongest candidate gene for 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PIA t'me mapping GENOTYP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