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水分生态生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应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4期41-48,共8页
本文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内水分的生态生理指标。冬小麦全生育期有三个吸水高峰期,分蘖盛期至越冬前出现第一峰值;拔节抽穗期出现第二峰值(强峰);开花灌浆期出现第三峰值。拔节、抽搐、开花灌浆期是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在浇水与控水... 本文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内水分的生态生理指标。冬小麦全生育期有三个吸水高峰期,分蘖盛期至越冬前出现第一峰值;拔节抽穗期出现第二峰值(强峰);开花灌浆期出现第三峰值。拔节、抽搐、开花灌浆期是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在浇水与控水处理条件下,不同抗(耐)旱品种叶组织水势有明显的差异,控水组的叶水势明显地低于浇水处理组。在控水(干旱)状态下,植株体内脯氨酸浓度明显地高于浇水处理组。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叶片气孔导度呈现出偏低趋势。如果土壤水分得不到补充,浇水组的气孔导度值将与控水组的气孔导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吸水高峰期 需水临界期 水分生态生理
下载PDF
德夯岩溶河谷异质生境中半蒴苣苔的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性
2
作者 王晨瑶 张婷 +3 位作者 曾德武 李龙 叶庆子 田向荣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0-910,共11页
以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德夯岩溶河谷内克隆植物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为材料,测定其生长、形态与光合水分生理指标,探究其对德夯岩溶台地河谷演化中形成的三类异质生境(峡谷岩壁表面、风化碎裂岩表和河岸有机质层)的水分生理生态... 以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德夯岩溶河谷内克隆植物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为材料,测定其生长、形态与光合水分生理指标,探究其对德夯岩溶台地河谷演化中形成的三类异质生境(峡谷岩壁表面、风化碎裂岩表和河岸有机质层)的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性。结果显示:(1)异质生境中半蒴苣苔单(分)株叶片自然含水量仅有较小差异(<2%),而相对含水量和自然饱和亏则无显著差异;异质生境中叶片水分需求随基质含水量降低而明显增加,但叶片水势也随之显著降低。(2)单株生长差异大但群体累积生物量无明显差异。如峡谷岩壁表面单株的株高和叶面积均显著高于河岸有机质层单株,但群体累积株高、累积叶面积差异不显著。(3)单株外部形态变化显著,匍匐茎长度、直径和根着生密度均呈现峡谷岩壁表面>风化碎裂岩表>河岸有机质层的趋势;峡谷岩壁表面单株叶片比河岸有机质层单株平均增厚近60μm,比叶面积则降低至其78.2%,气孔密度则显著降低至其66%。(4)光合生理指标中,叶片气孔限制值随叶片水势降低而显著增加,同时气孔导度明显提升,故而胞间CO_(2)浓度并无明显变化,但峡谷岩壁表面单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仅达到河岸有机质层单株叶片的69.6%。(5)水分亏缺最多的峡谷岩壁表面单株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却最低(3.029±0.461μmol CO_(2)·mmol^(-1)H_(2)O),仅为河岸有机质层单株的73%。表明,半蒴苣苔可通过自身水分维持机制来保证岩溶异质生境中单株水分的相对稳定,并以增加根系密度、匍匐茎长度、叶片厚度和重量,减少气孔密度等形态可塑性来适应干旱的岩溶岩壁生境,通过增加气孔导度保持蒸腾拉力来维持胞间CO_(2)浓度,以高耗水来维持生长状态相对稳定的方式达成对岩溶河谷水分异质性生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河谷 半蒴苣苔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生理生态适应
下载PDF
全球变化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的影响
3
作者 丁钰桐 《植物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10-118,共9页
全球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涵盖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个关键因素。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石,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角色。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深... 全球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涵盖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个关键因素。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石,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角色。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及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于揭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全球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的研究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大多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描述仍十分有限。本文旨在综述全球变化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并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物水分关键过程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已有观察和实验结果,本文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通过这样的努力,为揭示植物与全球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见解,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植物 水分生理生态特征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陕北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单长卷 梁宗锁 +1 位作者 韩蕊莲 郝文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05-1212,共8页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刺槐林地0~5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2003年)分别为阳坡6.96%、半阳坡7.62%、半阴坡8.06%、阴坡8.87%,阴坡、半阴坡与阳坡差异达极显著,与半阳坡...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刺槐林地0~5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2003年)分别为阳坡6.96%、半阳坡7.62%、半阴坡8.06%、阴坡8.87%,阴坡、半阴坡与阳坡差异达极显著,与半阳坡达显著水平,半阳坡与阳坡差异显著,而阴坡与半阴坡差异不显著.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叶片相对含水量和饱和亏与各立地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阳坡刺槐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半阴坡和阴坡尤其是阴坡维持在较高水平.刺槐日蒸腾平均值大小顺序为阴坡(4.07μg·cm-2·s-1)>半阴坡(3.89μg·cm-2·s-1)>半阳坡(3.05μg·cm-2·s-1)>阳坡(2.70μg·cm-2·s-1),各立地刺槐蒸腾出现较大差异的时间在11:00和13:00.不同立地条件除阳坡外其刺槐蒸腾速率均与光照强度显著相关,各立地均与大气相对湿度显著相关,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阴坡生物量最高(8.50kg·株-1),高于其他3种立地,阳坡最低(5.79k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水分生理生态 立地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84
5
作者 王孟本 李洪建 柴宝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4-501,共8页
柠条的水分生理生态学研究表明.蒸腾速率为395.1±234.4mg·g-1·h-1(平均值±标准差);小枝水势为-1.588MPa;叶含水率为60.12±3.29%;蒸腾系数为72.82±19... 柠条的水分生理生态学研究表明.蒸腾速率为395.1±234.4mg·g-1·h-1(平均值±标准差);小枝水势为-1.588MPa;叶含水率为60.12±3.29%;蒸腾系数为72.82±19.88gH2O·gDW-1。林地土壤水分含量与蒸腾速率、小枝水势和叶含水率的关系十分密切。响应于年生长发育节律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柠条的抗旱性在年生长期初(5月)和旺盛生长阶段(8~9月)较弱.在高温干旱阶段(6~7月)和入冬之前(10月)较强。在年生长期中间(6~9月),柠条的抗旱性与蒸腾速率、小枝水势和叶含水率之间均具有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蒸腾速率 水分生理生态 森林树种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区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与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代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97-102,125,共7页
1986~1997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陕西吴旗、安塞县和宁夏固原县,对沙棘进行了蒸腾、净初级生产量、土壤水分等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每生产lg地上干物质,总耗水量为711~829g,其中蒸腾耗水量为551~654g,... 1986~1997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陕西吴旗、安塞县和宁夏固原县,对沙棘进行了蒸腾、净初级生产量、土壤水分等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每生产lg地上干物质,总耗水量为711~829g,其中蒸腾耗水量为551~654g,该地区荒山植被生产lg地上干物质蒸腾耗水量为343~709g,总耗水量却达2540~4501g。水分利用效率为1.21~1.53g/(m2·mm),是荒山植被的3.1~6.4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水分生产潜力较大。观察沙棘叶、根具有耐大气干旱、耐高温和水湿的形态解剖学特性,说明沙棘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因而在半干旱黄土区的荒山、荒沟,营造沙棘林,能有效利用水土资源,这是快速治理荒山,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原 沙棘 水分生理生态 形态解剖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区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与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代琼 《沙棘》 1999年第3期11-16,共6页
1986~1997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陕西吴旗、安塞县和宁夏固原县,对沙棘进行了蒸腾、净初级生产量、土壤水分等生理生态学和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每生产1g地上干物质,总耗水量为711g~829g,其中蒸腾耗水量为551g~654g;该地区... 1986~1997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陕西吴旗、安塞县和宁夏固原县,对沙棘进行了蒸腾、净初级生产量、土壤水分等生理生态学和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每生产1g地上干物质,总耗水量为711g~829g,其中蒸腾耗水量为551g~654g;该地区荒山植被生产1g地上干物质蒸腾耗水量为343g~709g,总耗水量却达2540g~4501g.沙棘水分利用效率为1.21g/(m^2·mm)~1.53g/(m^2·mm).是荒山植被的3.1~6.4倍.观察沙棘叶、茎、根具有耐大气干旱和水湿的形态解剖学特性,说明沙棘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因而在半干旱黄土区的荒山、荒沟营造沙棘林,能有效利用水、土资源,是快速治理荒山,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水分生理生态 形态解剖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油茶复合林的功能特征研究Ⅱ.水分生理生态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季志平 《经济林研究》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通过对油茶复合林与纯林之间、复合植冠层上下之间的水分生理生态比较研究,分析论述了油茶复合林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①复合林林地与纯林林地比较,不仅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能,而且对水分的散失具有“级冲性”。②复合植冠层... 通过对油茶复合林与纯林之间、复合植冠层上下之间的水分生理生态比较研究,分析论述了油茶复合林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①复合林林地与纯林林地比较,不仅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能,而且对水分的散失具有“级冲性”。②复合植冠层上下气温和相对温度有较明显差异,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上部相对湿度小,下部相对湿度大。③复合植冠的蒸腾作用是垂直分层的,其最强区位于相对高度0.5~0.75之间。④复合林的蒸腾强度月变化有两次高峰值,而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复合林 水分生理生态
下载PDF
《黄土高原树木水分生理生态学特征》
9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分生理生态 不同立地条件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物水分生理生态与气候环境变化》
10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8-118,共1页
水分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研究植物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是揭示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下植物对环境适应性机制的有效途径,因而开展植被水分生态与气候环境关系的研究,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 水分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研究植物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是揭示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下植物对环境适应性机制的有效途径,因而开展植被水分生态与气候环境关系的研究,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环境变化 水分生理生态 黄土高原 原植物 经济可持续发展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分利用效率 生态环境变化
下载PDF
不同种源南方红豆杉水分生理生态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肖俊容 《林业勘察设计》 2013年第2期72-75,共4页
为探讨不同种源南方红豆杉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规律,通过5各种源南方红豆杉在生长期与休眠期叶片水分生理生态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种源间不论是休眠期还是生长期叶片自然含水率大小顺序都是贵州>江西>四川>福建>浙江;生... 为探讨不同种源南方红豆杉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规律,通过5各种源南方红豆杉在生长期与休眠期叶片水分生理生态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种源间不论是休眠期还是生长期叶片自然含水率大小顺序都是贵州>江西>四川>福建>浙江;生长期中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浙江>福建>江西>贵州>四川;休眠期的平均蒸腾速率表现为贵州>福建>江西>四川>浙江,而生长期福建>贵州>江西>四川>浙江;各种源自然饱和亏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蒸腾速率相似,其大小顺序为11月:浙江>贵州>福建>贵州>四川,3月:福建>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对不同种源水分逆境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四川这两种源耐旱能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水分生理生态 种源
下载PDF
冬小麦水分生理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单长卷 田雪亮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16-21,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不同生长时期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率和叶水势均呈减小趋势,叶片水分饱和亏均呈增大趋势。且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不同生长时期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率和叶水势均呈减小趋势,叶片水分饱和亏均呈增大趋势。且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率和饱和亏与土壤持水量关系密切。严重干旱处理下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率和叶水势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而轻度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尤其是正常水分处理维持在较高水平。冬小麦日蒸腾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正常水分处理(3.375 mmol·cm^(-2)·s^(-1))>轻度干旱处理(3.107 mmol·cm^(-2)·s^(-1))>中度干旱处理(2.332 mmol·cm^(-2)·s^(-1))>严重干旱处理(2.018 mmol·cm^(-2)·s^(-1))。各处理冬小麦蒸腾出现较大差异的时间在12:00和14:00。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除严重干旱外冬小麦蒸腾速率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显著相关,各处理均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叶片温度显著相关,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正常水分处理生物量和产量最高,高于其他3个处理,严重干旱处理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生理生态 土壤水分 蒸腾速率 生物量
下载PDF
温盐交互胁迫下蒙古沙冬青生长及生理响应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亦超 秦玉梅 +3 位作者 韩蕊 刘春艳 郑天宇 石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苗为材料,设定3个温度梯度(20、30、40℃)和6个Na Cl质量分数梯度(0、0.3%、0.6%、0.9%、1.2%、1.5%)处理,测定温盐交互胁迫30 d下蒙古沙冬青幼苗株高变化、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质量... 以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苗为材料,设定3个温度梯度(20、30、40℃)和6个Na Cl质量分数梯度(0、0.3%、0.6%、0.9%、1.2%、1.5%)处理,测定温盐交互胁迫30 d下蒙古沙冬青幼苗株高变化、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质量分数、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等部分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温盐交互作用,尤其是高温和高盐胁迫同时存在时会更显著地对植株正常生长造成抑制。温盐交互胁迫对蒙古沙冬青幼苗株高变化、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产生极显著抑制作用,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且高盐比高温胁迫对指标变化量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沙冬青 温盐交互逆境 光合生理生态 水分生理生态
下载PDF
幼龄胶园间种非胶树木效应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5 位作者 杨川 祁栋灵 陈俊明 林位夫 李晓波 李文海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7-12,共6页
为研究新型的防风减灾栽培措施,减少风害对橡胶种植业的影响,试验设计在风害较大地区的幼龄胶园行间间种不同组合的非胶树木,研究其防护效应。研究表明:橡胶树幼龄胶园间种非胶树木,能有效减轻常风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对强台风有抵御... 为研究新型的防风减灾栽培措施,减少风害对橡胶种植业的影响,试验设计在风害较大地区的幼龄胶园行间间种不同组合的非胶树木,研究其防护效应。研究表明:橡胶树幼龄胶园间种非胶树木,能有效减轻常风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对强台风有抵御作用,能有效提高存树率;橡胶幼林间种非胶树木,对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影响较小,间种后的橡胶幼树粗生长和高生长没有受到明显抑制。试验中不同橡胶品种间种不同非胶树木,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因子、粗生长和高生长虽无显著差异,但仍表现有差异,这说明不同橡胶品系受间种的非胶树木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胶园 间种 防风效应 光合水分生理生态
下载PDF
骆驼刺生境适应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晓颖 安蓉 +2 位作者 李毅 屈建军 葛君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14-18,共5页
骆驼刺是一种耐旱、耐盐并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效应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物建种群之一。本文对骆驼刺的形态学、光合生理生态、水分生理生态及耐盐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在敦煌... 骆驼刺是一种耐旱、耐盐并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效应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物建种群之一。本文对骆驼刺的形态学、光合生理生态、水分生理生态及耐盐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在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骆驼刺 光合生理生态 水分生理生态 耐盐性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中几种植物水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元润 《干旱区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7-21,共5页
用LI-1600稳态气孔计研究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毛乌素沙地恢复重建生态系统中几种主要植物的蒸腾作用及产量比较。结果表明:羊柴平茬处理后,生长旺盛,蒸腾速率加快,产量明显提高;日本大粒荞麦可利用较深层地下水分,维持旺盛的生... 用LI-1600稳态气孔计研究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毛乌素沙地恢复重建生态系统中几种主要植物的蒸腾作用及产量比较。结果表明:羊柴平茬处理后,生长旺盛,蒸腾速率加快,产量明显提高;日本大粒荞麦可利用较深层地下水分,维持旺盛的生长活动,产量较高;甜高梁水分消耗虽较多德玉米大,但其生物产量及广泛的用途决定它应得到较大发展;新疆杨早晨到中午蒸腾作用较强,中午前后气孔阻力增大,蒸腾作用较弱,干物质积累大于消耗,因而比当地杂交杨生长迅速,且仍具有耐干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 水分生理生态 毛乌素沙地 植物水分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