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祁连山区夏季一次层积云系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1
作者
任婧
张文煜
+2 位作者
张国航
田硕
王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32,共9页
用数值模式结合实测数据,对祁连山区夏季一次典型的层积云系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降水云系的微物理、水汽转化和区域水分收支特征,探讨祁连山区的降水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能够模拟出祁连山区夏季层积云系的...
用数值模式结合实测数据,对祁连山区夏季一次典型的层积云系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降水云系的微物理、水汽转化和区域水分收支特征,探讨祁连山区的降水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能够模拟出祁连山区夏季层积云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祁连山区层积云中的过冷云水含量较高,最大为2.6×10^(-3);地面降水主要来自于雪的融化过程,占70.15%,其次是雨滴碰并云滴增长和霰粒子的融化过程,分别占13.49%和12.04%.雪的形成主要来源于雪对过冷云水的淞附以及雪的凝华,分别占61.23%和37.93%.祁连山区的净水汽收支呈负值,且有大量降水,表明空中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降水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
水分转化与收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被引量:
25
2
作者
唐洁
郭学良
常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7-1343,共17页
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针对高原夏季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开展了大量观测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高原云微物理结构、云中水分转化和区域水分收支特征,本文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并结合高原试验期间的各种观测资料,对那曲观测试验区2014年7...
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针对高原夏季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开展了大量观测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高原云微物理结构、云中水分转化和区域水分收支特征,本文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并结合高原试验期间的各种观测资料,对那曲观测试验区2014年7月5~6日的一次较为典型的夏季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基本再现高原夏季对流云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降水的日变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高原夏季对流云中具有较高的过冷云水和霰粒子含量,冰相过程在高原云和降水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面降水主要由霰粒子融化产生。暖雨过程对降水的直接贡献很小,但在霰胚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霰粒子胚胎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冰晶与过冷雨滴的撞冻过程,雪粒子和过冷雨水的碰冻转化及过冷雨滴的均质冻结贡献相对较小。霰粒子的增长过程在12 km(–40°C)以上层主要依靠对冰晶、雪粒子的聚并收集过程,而在其下层的增长过程主要依赖对过冷云水的凇附增长,对雪粒子的聚并收集和凝华增长过程较小。高原那曲地区净水汽收支为正,日平均降水转化率可达20.75%,接近长江下游地区,高于华北、西北地区。该地区日降水再循环率为10.92%,说明局地蒸发的水汽对高原降水的水汽来源具有一定的贡献,但高原降水的90%仍然由外界输入的水汽转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
水分转化与收支
降水再循环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祁连山区夏季一次层积云系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1
作者
任婧
张文煜
张国航
田硕
王刚
机构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32,共9页
基金
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研究试验项目(ZQC-R18208)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4)。
文摘
用数值模式结合实测数据,对祁连山区夏季一次典型的层积云系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降水云系的微物理、水汽转化和区域水分收支特征,探讨祁连山区的降水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能够模拟出祁连山区夏季层积云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祁连山区层积云中的过冷云水含量较高,最大为2.6×10^(-3);地面降水主要来自于雪的融化过程,占70.15%,其次是雨滴碰并云滴增长和霰粒子的融化过程,分别占13.49%和12.04%.雪的形成主要来源于雪对过冷云水的淞附以及雪的凝华,分别占61.23%和37.93%.祁连山区的净水汽收支呈负值,且有大量降水,表明空中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降水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
水分转化与收支
Keywords
Qilian Mountains
precipit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cloud microphysic
water conversion and budget
分类号
P426.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被引量:
25
2
作者
唐洁
郭学良
常祎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预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7-1343,共17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01~~
文摘
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针对高原夏季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开展了大量观测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高原云微物理结构、云中水分转化和区域水分收支特征,本文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并结合高原试验期间的各种观测资料,对那曲观测试验区2014年7月5~6日的一次较为典型的夏季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基本再现高原夏季对流云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降水的日变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高原夏季对流云中具有较高的过冷云水和霰粒子含量,冰相过程在高原云和降水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面降水主要由霰粒子融化产生。暖雨过程对降水的直接贡献很小,但在霰胚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霰粒子胚胎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冰晶与过冷雨滴的撞冻过程,雪粒子和过冷雨水的碰冻转化及过冷雨滴的均质冻结贡献相对较小。霰粒子的增长过程在12 km(–40°C)以上层主要依靠对冰晶、雪粒子的聚并收集过程,而在其下层的增长过程主要依赖对过冷云水的凇附增长,对雪粒子的聚并收集和凝华增长过程较小。高原那曲地区净水汽收支为正,日平均降水转化率可达20.75%,接近长江下游地区,高于华北、西北地区。该地区日降水再循环率为10.92%,说明局地蒸发的水汽对高原降水的水汽来源具有一定的贡献,但高原降水的90%仍然由外界输入的水汽转化形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
水分转化与收支
降水再循环率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Numerical simulation
Cloud microphysics
Water transformation and budget
Precipitation recycling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祁连山区夏季一次层积云系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任婧
张文煜
张国航
田硕
王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唐洁
郭学良
常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