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黄海和东海海水^(18)O的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杜金秋
陈敏
+4 位作者
曹建平
邱雨生
童金炉
马嫱
杨俊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7-1066,共10页
对2006年夏季采自南黄海和东海的海水进行了18O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结合温度与盐度的分布,探讨了影响研究海域海水δ18O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南黄海和东海海水的δ18O与盐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据此确定出夏季黑潮水和陆...
对2006年夏季采自南黄海和东海的海水进行了18O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结合温度与盐度的分布,探讨了影响研究海域海水δ18O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南黄海和东海海水的δ18O与盐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据此确定出夏季黑潮水和陆地径流水的特征δ18O值分别为0.20‰—0.45‰和9.85‰。依据海水δ18O的分布,探讨了黑潮水、长江冲淡水和黄海冷水团对研究海区δ18O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黑潮水仅影响到台湾东北部陆架坡折以外的海域,其影响路径可能以气旋式涡旋的形式出现;在长江口附近海域,长江径流水进入东海后,对长江口东北部海域的影响范围较其南部更为宽广,可到达济州岛西南部。在南黄海海域,海水δ18O的分布可清晰指示出南黄海冷水团的位置,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可能与冬季的黄海暖流具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东海
海水18O
水团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拿大海盆上、下跃层水形成机制的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敏
黄奕普
+1 位作者
邱雨生
金明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1999年8月9日至8月21日),于加拿大海盆3个站位获得S,T,营养盐(NO3-,PO43-,SiO32-),溶解氧,2H,18O等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数据.结果表明,在33.1等盐线附近(150 m)存在营养盐,NO,PO*极大值,而300m层存在NO,PO...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1999年8月9日至8月21日),于加拿大海盆3个站位获得S,T,营养盐(NO3-,PO43-,SiO32-),溶解氧,2H,18O等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数据.结果表明,在33.1等盐线附近(150 m)存在营养盐,NO,PO*极大值,而300m层存在NO,PO*极小值,分别呈现出上跃层水与下跃层水的特征.采用S-δ18O-PO*,S-δD-SiO32-两个示踪体系确定了研究站位各层水样中大西洋水、太平洋水、海冰融化水和河水所占的份额.2个示踪体系的计算结果均表明,上跃层水对应深度存在太平洋水份额的极大值,而下跃层水具有高份额的大西洋水.结合NO/PO比值的变化,说明上跃层水的形成缘于太平洋水通过白令海峡的输入.该水体于楚克奇、东西伯利亚陆架区发生变性,获得高盐、高营养盐特征,经水平平流进入加拿大海盆.下跃层水为通过巴伦支海进入的大西洋水于陆架区发生变性,产生低营养盐、高溶解氧特征的水体,经水平平流输送进入加拿大海盆产生NO,PO*的极小值.河水份额的垂直分布显示,其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至300m以深已观察不到河水的存在.研究海域河水积分储量明显高于北冰洋其他海盆,证实加拿大海盆是北冰洋河水的主要储存区.除表层水外,研究海域均为净海冰生成区,且往北推移,净海冰生成总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跃层水
形成机制
同位素示踪
水团组成
加拿大海盆
营养盐
溶解氧
原文传递
题名
南黄海和东海海水^(18)O的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杜金秋
陈敏
曹建平
邱雨生
童金炉
马嫱
杨俊鸿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7-106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5CB422305号
+1 种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J06026号
文摘
对2006年夏季采自南黄海和东海的海水进行了18O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结合温度与盐度的分布,探讨了影响研究海域海水δ18O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南黄海和东海海水的δ18O与盐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据此确定出夏季黑潮水和陆地径流水的特征δ18O值分别为0.20‰—0.45‰和9.85‰。依据海水δ18O的分布,探讨了黑潮水、长江冲淡水和黄海冷水团对研究海区δ18O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黑潮水仅影响到台湾东北部陆架坡折以外的海域,其影响路径可能以气旋式涡旋的形式出现;在长江口附近海域,长江径流水进入东海后,对长江口东北部海域的影响范围较其南部更为宽广,可到达济州岛西南部。在南黄海海域,海水δ18O的分布可清晰指示出南黄海冷水团的位置,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可能与冬季的黄海暖流具有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
南黄海
东海
海水18O
水团组成
Keywords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he East China Sea, Oxygen isotope, Water mass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拿大海盆上、下跃层水形成机制的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金明明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系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基金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国家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1999年8月9日至8月21日),于加拿大海盆3个站位获得S,T,营养盐(NO3-,PO43-,SiO32-),溶解氧,2H,18O等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数据.结果表明,在33.1等盐线附近(150 m)存在营养盐,NO,PO*极大值,而300m层存在NO,PO*极小值,分别呈现出上跃层水与下跃层水的特征.采用S-δ18O-PO*,S-δD-SiO32-两个示踪体系确定了研究站位各层水样中大西洋水、太平洋水、海冰融化水和河水所占的份额.2个示踪体系的计算结果均表明,上跃层水对应深度存在太平洋水份额的极大值,而下跃层水具有高份额的大西洋水.结合NO/PO比值的变化,说明上跃层水的形成缘于太平洋水通过白令海峡的输入.该水体于楚克奇、东西伯利亚陆架区发生变性,获得高盐、高营养盐特征,经水平平流进入加拿大海盆.下跃层水为通过巴伦支海进入的大西洋水于陆架区发生变性,产生低营养盐、高溶解氧特征的水体,经水平平流输送进入加拿大海盆产生NO,PO*的极小值.河水份额的垂直分布显示,其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至300m以深已观察不到河水的存在.研究海域河水积分储量明显高于北冰洋其他海盆,证实加拿大海盆是北冰洋河水的主要储存区.除表层水外,研究海域均为净海冰生成区,且往北推移,净海冰生成总量逐渐增加.
关键词
跃层水
形成机制
同位素示踪
水团组成
加拿大海盆
营养盐
溶解氧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黄海和东海海水^(18)O的组成及其意义
杜金秋
陈敏
曹建平
邱雨生
童金炉
马嫱
杨俊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拿大海盆上、下跃层水形成机制的同位素示踪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金明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