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北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的动力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增茂 翟雪梅 +3 位作者 张志南 俞光耀 张新玲 高山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8-597,共10页
基于胶州湾 1 995年 5航次的生态动力学综合实验观测 ,建立了一个水层 -底栖生态系耦合的动力学箱式模型 ,其中水层亚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氮、无机磷以及DOC、POC和溶解氧 7变量 ,底栖部分包括大型、小型底栖生物、细菌、... 基于胶州湾 1 995年 5航次的生态动力学综合实验观测 ,建立了一个水层 -底栖生态系耦合的动力学箱式模型 ,其中水层亚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氮、无机磷以及DOC、POC和溶解氧 7变量 ,底栖部分包括大型、小型底栖生物、细菌、碎屑及无机氮和磷 6变量。模型考虑了海面太阳辐照度变化、海水及底泥温度变化 ,以及营养盐与DOC陆源流入的影响 ,利用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胶州湾北部各生态变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同吴增茂等 (1 999)水层模型模拟结果相比可以看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生态动力学模型 胶州湾 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 季节变化 浮游生物 营养盐
下载PDF
文蛤的生物沉积和呼吸排泄过程及其在双台子河口水层-底栖系统中的耦合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安国 袁秀堂 +4 位作者 侯文久 陈卫新 赵凯 巴福阳 张作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573-6582,共10页
为揭示河口埋栖性双壳贝类优势种类在水层——底栖系统中的生态耦合作用,利用生物沉积物捕集器和封闭式代谢瓶,于双台子河口现场研究了文蛤主要生理生态过程如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文蛤的生物沉... 为揭示河口埋栖性双壳贝类优势种类在水层——底栖系统中的生态耦合作用,利用生物沉积物捕集器和封闭式代谢瓶,于双台子河口现场研究了文蛤主要生理生态过程如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文蛤的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及排磷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二龄及三龄文蛤个体的生物沉积速率周年变化分别为0.02—0.30 g-1个-1d-1、0.06—0.60 g-1个-1d-1;耗氧率变化分别为0.45—16.64 mg-1个-1d-1、1.03—30.51 mg-1个-1d-1;排氨率季节变化分别为0.001—0.14 mg-1个-1d-1、0.002—0.28 mg-1个-1d-1;排磷率季节变化分别为0.002—0.069 mg-1个-1d-1、0.003—0.16 mg-1个-1d-1。文蛤的生物沉积速率及呼吸排泄速率均受龄期制约:在同一季节,文蛤的单位个体生物沉积速率及呼吸和排泄速率均表现为二龄<三龄。方差分析显示,季节、龄期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文蛤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及排磷率均有显著影响。基于不同季节双台子河口文蛤生物量(0.67个/m2、2.4 g/m2),估算出文蛤种群每年向该河口排放大约5321.90 t生物沉积物(干重)、1.43 t NH+4-N和0.93 t PO3-4-P,并且消耗大约221.59 t O2。研究结果表明,文蛤通过生物沉积及呼吸排泄作用,大大加强了双台子河口沉积物-水界面的物质交换通量,在双台子河口水层-底栖系统耦合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生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生物沉积 呼吸 排泄 水层-底栖耦合 双台子河口
下载PDF
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志南 周红 +3 位作者 华尔 慕芳红 刘晓收 于子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671,共15页
基于2016年希腊第16届国际小型底栖生物会议资料及我国已有的信息,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我国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小型底栖生物的方法学、丰度与生物量的分布、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的分类学、入侵植物... 基于2016年希腊第16届国际小型底栖生物会议资料及我国已有的信息,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我国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小型底栖生物的方法学、丰度与生物量的分布、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的分类学、入侵植物种对线虫群落的影响、粒径谱和次级生产力、摄食生态学、实验室培养和生活史、环境检测、海洋线虫的分子生物学与系统演化、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模型以及人才培养。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生物 海洋线虫 生物多样性 水层-底栖耦合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志南 周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9-806,共8页
论述了海洋小型底栖生物的定义、历史及当前国际研究的某些最新动态、依据我国目前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策略和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小型生物 海洋生态 水层-底栖耦合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骏 付荣恕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
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在水域环境的"底栖区",是污染检测领域研究的焦点。文中论述了大型底栖动物在水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水层-底栖耦合中的作用,环境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及底栖动物与其它生物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大型动物 水层-底栖耦合 环境
下载PDF
黄海冷水团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杰 吴增茂 万小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循环的基本动力学特征,利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3层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水域生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年变化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通过对黄海冷... 为了进一步揭示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循环的基本动力学特征,利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3层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水域生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年变化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通过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模拟分析,估算出黄海冷水团年平均初级生产力为228.47mg.m-2.d-1,并根据模型中营养盐的来源估算出f比约为33%。分析模拟结果还表明,在黄海冷水团存在的季节,冷水团水域水层营养盐匮乏,浮游植物生产受限制,仅在晚秋出现了不十分明显的“秋华”。然而,在此时段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基本和浮游植物为同一量级且量值比较接近,由此可推断微食物环在黄海冷水团能流、物流循环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模拟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长所需的碳约有60%是通过微食物环供给的。与实测及文献结果相比较,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合理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冷水团 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 初级生产力 f比 新生产力 微食物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