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水工遗产与古蜀文明进程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水工遗产与古蜀文明进程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晓枫 魏敏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72,192,共11页
近年来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考古研究成果不仅勾勒出先秦时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更一步阐释了地理环境、气候和水源等对于蜀文化和蜀地传统治水技术的深刻影响。从目前的古材料看来,至迟在春秋晚期,西蜀地区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笼石技术、干... 近年来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考古研究成果不仅勾勒出先秦时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更一步阐释了地理环境、气候和水源等对于蜀文化和蜀地传统治水技术的深刻影响。从目前的古材料看来,至迟在春秋晚期,西蜀地区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笼石技术、干砌卵石埂与木桩工程。这些技术的出现,表明古蜀治水技术已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工艺,为都江堰的修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先秦 水工遗产 古蜀文明
下载PDF
关于城市水工遗产美学活态保护的积极探索——基于空间、功能、情感的美学保护框架
2
作者 刘仟 黄泽斌 叶雅思 《中外建筑》 2023年第8期22-26,共5页
水工遗产是水利建筑工程遗产和水工业遗产的统称,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工遗产美学除了包含有形的静态美学景观,还包含了附带的具有一定历史、科技、社会或艺术审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动态美学内容,对其进行保护与复兴的核心问... 水工遗产是水利建筑工程遗产和水工业遗产的统称,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工遗产美学除了包含有形的静态美学景观,还包含了附带的具有一定历史、科技、社会或艺术审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动态美学内容,对其进行保护与复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护其非物质美学价值。以“活态保护”为基础,对水工遗产美学活态保护再生实践构建了“空间—功能—情感”的三维保护策略与框架体系,不仅停留在静态美学景观的保留与再利用的层面上,还要整合遗产空间资源、延续和发展原有功能、关注公众情感,实现对遗产美学自身价值丰富性、整体性的认知和保护,将为城市水工遗产美学的保护与复兴提供启示,同时,为今后城市水工设施朝美学方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思路,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城市语言,推动水工设施与城市在文化、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的积极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 美学 活态保护 遗产复兴 “空间—功能—情感”
下载PDF
共享理念下滨水工业遗产地区的更新模式、路径与规划策略研究
3
作者 姚之浩 安平 +1 位作者 丁浩 李昊昱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2,共7页
滨水工业遗产地区作为社会共享空间,传统更新模式因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而忽视了其社会价值,导致社会效益低、财务不可持续和功能单一。研究从西方共享城市理论出发,探索滨水工业遗产地区更新的新模式,旨在改进更新规划方法,为公共空间... 滨水工业遗产地区作为社会共享空间,传统更新模式因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而忽视了其社会价值,导致社会效益低、财务不可持续和功能单一。研究从西方共享城市理论出发,探索滨水工业遗产地区更新的新模式,旨在改进更新规划方法,为公共空间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首先揭示了共享化更新模式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特点,从滨水岸线、第一界面到腹地,提出了具体的更新路径。而后通过分析上海和纽约的案例,比较了两地的实施策略。最终,结合两地实践,提出了空间生活化、接入可达化和功能复合化的共享化更新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地区 共享城市 更新模式 更新规划策略
下载PDF
欧洲水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兼论中国水工业遗产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李淑怡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
水工业遗产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克服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卫生危机的历史见证。文章通过介绍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及欧洲部分国家在水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聚焦这一此前鲜受关注的重要工... 水工业遗产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克服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卫生危机的历史见证。文章通过介绍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及欧洲部分国家在水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聚焦这一此前鲜受关注的重要工业遗产门类的核查范畴与研究现状,梳理欧洲水工业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欧洲水工业发展的特征、典型水利设施和代表性遗址。最后结合我国水工业遗产的现状,从发现、唤醒和激活3个层面对我国此类潜在遗产的核查、保护和再利用进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 欧洲 城市环境 保护与更新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世界滨水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现状研究
5
作者 申玲 岳俊芝 +3 位作者 吴思娇 李佳琪 谭芊 陈舒扬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在当前世界城市逆工业化进程加剧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在港口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活化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73项代表性滨水工业遗产并建立其改造更新数据库,结合类型学划定改造前后厂区和建筑单体类型,对... 在当前世界城市逆工业化进程加剧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在港口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活化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73项代表性滨水工业遗产并建立其改造更新数据库,结合类型学划定改造前后厂区和建筑单体类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布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滨水工业遗产整体围绕较大海湾或内陆河湾地区分布,以城市工业片区为核心集中分布,多呈线性聚集态;时间上,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且各地跃进期不同步,公共化、生态化及复合化的改造倾向逐年增强;改造类型上,生产加工类与文化教育类厂区具有显著改造相关性。研究结论可进一步揭示世界滨水工业遗产改造利用整体特征和类型趋势,并为以后实际活化更新类型的决策提供量化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 案例数据库 适应性再利用 时空分布 类型研究
下载PDF
江苏水工遗产现状、问题及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友宁 窦慧玲 盛志伟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30,共6页
2011年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水工遗产占到15%左右。水工遗产即是包括水利建筑工程遗产和水工业遗产为内容的简称。水的工程依水而建,引、调、蓄、航等,反映人类治水的智慧与文化。基于对"堤坝渠堰"、"桥涵... 2011年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水工遗产占到15%左右。水工遗产即是包括水利建筑工程遗产和水工业遗产为内容的简称。水的工程依水而建,引、调、蓄、航等,反映人类治水的智慧与文化。基于对"堤坝渠堰"、"桥涵码头"、"桥梁码头遗址"、"水利设施及附属物"、"水利设施遗址"和"水下遗址"一组数据的调查,分析了江苏水工遗产现状与问题。苏南的桥涵码头集中与苏北的水利设施及附属物的集中,形成了江苏水工遗产分布一个重要特色。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管理战略分析方法,水工遗产保护与利用根据SWOT分析提出了七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 工业遗产 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原文传递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建筑群的景观空间解析与重构——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晓青 翁建涛 +1 位作者 邬轶群 王竹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结合国内外滨水工业遗产再生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京杭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建筑群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剖析.以建筑群景观空间改造为楔入点,提炼出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的重构策略.一方面从构筑物实体要素出发,提出了体量柔解化、... 结合国内外滨水工业遗产再生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京杭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建筑群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剖析.以建筑群景观空间改造为楔入点,提炼出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的重构策略.一方面从构筑物实体要素出发,提出了体量柔解化、功能混合化的景观更新原则.另一方面从外部场所虚体要素角度,建立了界面开放化、要素整合化的景观渗透方式.基于京杭运河杭州段区域改造设计实证,探索了城市滨水工业景观的再生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 建筑群 景观 重构 京杭运河
下载PDF
大运河水工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及其旅游开发——以江苏段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永乐 程玲 《中国名城》 2012年第3期51-54,共4页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工建筑遗产主要包括八种类型:堤、坝、闸、桥梁、涵洞、码头(含渡口)、水利枢纽等。在空间分布上,坝、闸等多修建于河流、湖泊与运河交汇的地方;码头主要分布在历史上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如淮安、扬州、镇江...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工建筑遗产主要包括八种类型:堤、坝、闸、桥梁、涵洞、码头(含渡口)、水利枢纽等。在空间分布上,坝、闸等多修建于河流、湖泊与运河交汇的地方;码头主要分布在历史上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如淮安、扬州、镇江、常州等地区;苏南的桥梁遗产数量较多,而苏北的堤、坝、涵洞等较多。依托大运河水工建筑遗产旅游资源,可以设计出考古与科普旅游产品、博物馆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建筑遗产 空间结构 旅游开发 京杭大运河
下载PDF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以铜陵码头书屋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振华 吴若凡 +1 位作者 刘杨 毕慧宇 《门窗》 2019年第9期107-107,109,共2页
滨水区是滨水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昔日繁华的港口城市在城市中渐趋式微,如何使这些地区重新焕发活力,是城市保护与更新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城市的新旧更替中,旧建筑所蕴含的文化记忆慢慢被现代建筑所替代。... 滨水区是滨水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昔日繁华的港口城市在城市中渐趋式微,如何使这些地区重新焕发活力,是城市保护与更新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城市的新旧更替中,旧建筑所蕴含的文化记忆慢慢被现代建筑所替代。本文将滨水城市中旧码头工业遗址作为研究区域,从旧码头改造的意义和目的着手,对铜陵市码头书屋的实地调研结果的分析与思考,研究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水工遗产 码头书屋 设计创新
下载PDF
布景·在场·共享: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怡晨 李振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1,共6页
从景观体验的角度,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体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景观设计手法的影响。基于历史研究、类型学和案例比较的方法,提出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有3个阶段:布景-在场-共享。布景式的如画“景观”与在场式的体验“观景”,是... 从景观体验的角度,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体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景观设计手法的影响。基于历史研究、类型学和案例比较的方法,提出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有3个阶段:布景-在场-共享。布景式的如画“景观”与在场式的体验“观景”,是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中相互交织的2条重要线索。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交互的“共享”成为滨水工业遗产新的体验方式,改变了空间认知、组织和形式的塑造。通过对景观体验演化的技术驱动、价值转换和空间特征进行剖析,为设计师在处理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方式和景观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工遗产 城市景观 景观体验 布景 在场 共享
下载PDF
建筑“再循环”理念下城市与其滨水工业遗产的共生--以拱墅区京杭大运河廊道内工业遗产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池方爱 张建勋 +1 位作者 巴特·德万科 管斌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3,共5页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的见证和城市的记忆。其共生体系中包含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3个要素,并包含单元共生、中心共生等多个等级。以城市更新和发展为背景,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让工业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和价值,使之与...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的见证和城市的记忆。其共生体系中包含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3个要素,并包含单元共生、中心共生等多个等级。以城市更新和发展为背景,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让工业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和价值,使之与城市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以使其被更好地保护。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探索拱墅区运河滨水工业遗产区域的再循环方式,以及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得出它与城市是互惠共生关系。研究可以为其他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再循环,及其和城市的共生提供方法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共生 再循环 城市滨水工遗产 京杭大运河
下载PDF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山地滨水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初探——以重庆市1862洋炮局片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齐秦玉 阎波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3期83-84,共2页
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现已从增量扩张走向了存量挖潜,作为重要存量资源的山地滨水工业遗产,在更新及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文脉传承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文章以重庆市1862洋炮局滨水工业片区规划为例,基于“生态修复、城市修... 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现已从增量扩张走向了存量挖潜,作为重要存量资源的山地滨水工业遗产,在更新及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文脉传承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文章以重庆市1862洋炮局滨水工业片区规划为例,基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绿色有机更新理论,从营造历史文化氛围、形成多级交通网络、合理置换复合功能、建筑风貌新旧传承、完善生态网络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保护及再利用的新思路,以期为提升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品质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具体落实,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 山地滨水工遗产
下载PDF
都市内边缘滨水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费城海军码头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淼 李振宇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2期26-29,共4页
美国都市边缘滨水区紧邻内城,是近代大型工业遗产的重要聚集地,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本文阐述都市边缘滨水区及其工业遗产的定义和特征,通过回顾费城海军码头的历史变迁和更新之路,分析其作为都市边缘滨水工业区在... 美国都市边缘滨水区紧邻内城,是近代大型工业遗产的重要聚集地,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本文阐述都市边缘滨水区及其工业遗产的定义和特征,通过回顾费城海军码头的历史变迁和更新之路,分析其作为都市边缘滨水工业区在更新中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重点研究更新的5点设计策略:一是有限混合的定位;二是场景再现的保护;三是功能优先的改造;四是可持续的创新;五是留存记忆的景观,以期为我国都市边缘滨水工业遗产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海军码头 都市内边缘区 水工遗产 更新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的滨水工业遗产更新研究——以阳江市沿江南路段滨水工业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又文 张晓燕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城市历史景观是近年来遗产保护、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对滨水工业遗产特征和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进行阐述,结合阳江市沿江南路段滨水工业区的历史及现状环境,分别从城市区域规划、景观空间格局、建筑街巷秩序三个层面对其空间属性和价值进... 城市历史景观是近年来遗产保护、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对滨水工业遗产特征和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进行阐述,结合阳江市沿江南路段滨水工业区的历史及现状环境,分别从城市区域规划、景观空间格局、建筑街巷秩序三个层面对其空间属性和价值进行分析,评估其潜在的适应性。最后从景观生态营建、延续历史记忆、景观再现、遗产可持续性和多元公众参与五个方面探讨滨水工业遗产的更新策略。研究可为阳江市滨水工业遗产更新提供方法参考,产生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水工遗产更新 阳江市
下载PDF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地的更新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旭波 周俊 傅征 《浙江建筑》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在逆工业化潮流的大气候和城市更新的小背景下,如何在城市滨水工业区改造中,最大化发挥工业遗产的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是工业遗产利用与滨水空间重构的综合课题。以杭州市热电厂地块城市设计为例,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探讨滨水工业遗产... 在逆工业化潮流的大气候和城市更新的小背景下,如何在城市滨水工业区改造中,最大化发挥工业遗产的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是工业遗产利用与滨水空间重构的综合课题。以杭州市热电厂地块城市设计为例,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探讨滨水工业遗产地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发展,并提出工业遗产的保留条件及利用模式。力图探索一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工业遗产利用策略,打破滨水工业遗产地与城市相对孤立的局面,同时保护在长期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浓厚产业特色的建筑、空间与环境,使其在改造中得以延续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 空间重构 价值提升 双赢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保护与更新探究——以通扬运河唐闸段为例
16
作者 许锐 《现代园艺》 2018年第4期102-103,共2页
以通扬运河唐闸段工业遗产景观为例,分析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景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具备的优势,并初步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合理路径,以期为刚刚起步的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 以通扬运河唐闸段工业遗产景观为例,分析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景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具备的优势,并初步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合理路径,以期为刚刚起步的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为通扬运河其他段及其他地方的工业遗产地景观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水工遗产 景观保护 景观更新
下载PDF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再生——武汉杨泗港码头地块详细规划
17
作者 王嵩 袁诺亚 《中外建筑》 2014年第10期75-78,共4页
在逆工业化潮流和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老城区滨水区的工业遗产利用与滨水空间重构中,最大化发挥原有工业遗产的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是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工业区改造中普遍面对的综合课题。本次规划以武汉杨泗港整体搬迁项目为契机,... 在逆工业化潮流和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老城区滨水区的工业遗产利用与滨水空间重构中,最大化发挥原有工业遗产的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是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工业区改造中普遍面对的综合课题。本次规划以武汉杨泗港整体搬迁项目为契机,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对杨泗港港区地块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在详细规划设计中以保留框架,衔接区域,利用要素为价值取向,重新定义和保留改造了滨水工业遗产的功能和空间,力图探索一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工业遗产共生模式,为城市滨水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发建设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遗产 保留框架 功能重组
下载PDF
走出异托邦——滨水工业建筑遗产更新案例设计策略解析
18
作者 杨明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2期30-34,共5页
滨水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空间类型,因其特有的亚文化属性和土地属性而具有与普通的生活类历史建筑更新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设计实施途径。通过解析这一类型建筑空间的历史文化成因、空间价值特征以及相应的城市更新驱动力,... 滨水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空间类型,因其特有的亚文化属性和土地属性而具有与普通的生活类历史建筑更新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设计实施途径。通过解析这一类型建筑空间的历史文化成因、空间价值特征以及相应的城市更新驱动力,可以梳理出在"经济复兴"与"历史保护"共同作用的政策体系引导下的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重新融入城市生活的价值定位方向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业建筑遗产更新 工业异托邦 经济复兴和历史保护
下载PDF
济南治黄文化遗产融入“泉城”文化景观建设研究
19
作者 梁明 《人文天下》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济南拥有泉、湖、河等丰富的水资源,具有悠久的水文历史。不同的水网环境在济南相互交织,形成了济南多样的水文环境。同时,丰富的水资源也影响着济南人对于水的情感,以及对于人水关系的处理方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济南独特... 济南拥有泉、湖、河等丰富的水资源,具有悠久的水文历史。不同的水网环境在济南相互交织,形成了济南多样的水文环境。同时,丰富的水资源也影响着济南人对于水的情感,以及对于人水关系的处理方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济南独特的城市品格。济南治黄文化遗产融入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有利于提升其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对于泉城文化景观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加强济南治黄文化遗产资源发掘,深化泉城文化内涵;凝练济南治黄文化遗产特色,赋能泉城文化景观品牌建设;系统打造济南治水文化景观遗产旅游线路,开发济南治水文化产品,加强济南治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提升泉城的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黄河治理 泉城文化景观 水工文化遗产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遗产保护
20
作者 徐锡华 张志俊 +1 位作者 缪平 王灿 《江苏水利》 2021年第11期32-34,60,共4页
从水工遗产保护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旱涝灾后应急治理工程高邮境内里运河东堤沿线引水涵闸车逻闸除险加固过程中的建设方案、保护方案、施工工序、施工工艺等保护措施,以及水工遗产保护带来的效应,以期真正达到传承、保护、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建设 水工遗产保护 水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