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5
1
作者 焦伟 张伟 +5 位作者 尹稳 吴昊 黄徐兵 梁成民 于海洋 李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66-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16例近端脱垂游离型Lee分型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VAS评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16例近端脱垂游离型Lee分型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VAS评分及ODI,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180(96.2±9.5) min。术后下肢股前区麻木3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股四头肌无力1例,1个月后症状消失;余1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分别为(5.02±1.41)、(2.73±0.81)、(1.94±0.68)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17±1.93)、(1.83±1.16)、(1.72±0.96)分,ODI分别为76.12%±11.35%、15.14%±5.37%、13.77%±5.32%;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术后即刻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3例,良3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入路 椎间孔镜 近端脱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垂直入路与水平入路隧道式牙体充填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2
作者 邹群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637-638,共2页
目的评价垂直入路与水平入路隧道式充填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后牙邻面颈部龋所致单个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患牙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在行根管治疗后对颈部龋分别采取垂直入路与水平入路隧道式充填,观察两组患牙2年内继发龋和边缘... 目的评价垂直入路与水平入路隧道式充填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后牙邻面颈部龋所致单个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患牙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在行根管治疗后对颈部龋分别采取垂直入路与水平入路隧道式充填,观察两组患牙2年内继发龋和边缘嵴折裂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年内垂直法组发生继发龋和边缘嵴折裂均高于水平法组,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后牙邻面龋采取水平入路隧道式充填效果优于垂直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面 颈部龋 垂直 水平入路 隧道式充填法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马行军 陈慧娟 +1 位作者 王小锋 蔡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950-395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入路行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6例,分为垂直组与水平组,垂直组44例采用垂直腹股沟入路,水平组42例采用水平腹股沟入路。随后记录...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入路行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6例,分为垂直组与水平组,垂直组44例采用垂直腹股沟入路,水平组42例采用水平腹股沟入路。随后记录并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舒芬太尼总使用剂量、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24 h麻醉满意度评分。结果垂直组术后4、8、12、24 h VAS均显著低于水平组(P<0.001),且垂直组术后PCIA中总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水平组(P<0.05)。而垂直组术后24 h患者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水平组(P<0.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水平腹股沟入路,超声引导下的垂直腹股沟入路行髂筋膜阻滞可提供更好的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腹股沟 水平腹股沟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显微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王坤鹏 冯胜利 刘金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按照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4...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按照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MVD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小脑上外侧入路MV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时间、切除岩静脉或属支者比例及显微镜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31)低于对照组(27.6%,13/47),P<0.05。两组术前炎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较佳,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 经小脑上外侧 三叉神经痛
原文传递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药天乐 赵学明 +3 位作者 万大海 连世忠 王宏勤 刘晨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及合并舌咽神经痛(G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2例TN病人及2例TN合并G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72例TN病人,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67例,5例未见明显责...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及合并舌咽神经痛(G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2例TN病人及2例TN合并G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72例TN病人,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67例,5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2.3%,无死亡病例,术后短暂听力下降9例,出现患侧面部麻木22例,幕上硬膜下血肿2例,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小脑共济障碍1例。2例TN合并GN病人责任血管均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术后症状立即消失,随访期间(1例随访13个月、1例随访55个月)2例病人症状均未复发,未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嘶、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上肢入路治疗TN,可充分暴露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减少对面神经、听神经及小脑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上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