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1
作者 谷李欣 马孝宝 +4 位作者 金玉莲 陈向平 郑贵亮 杨军 陈建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HC-BPPV患者49例,根据发病至复位时间分为短病程组33例和长病程组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转椅辅助下的Barbecue或Gufoni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复位后7~10 d进行复诊,复位前后均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复位前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结果 复位前后,长病程组DHI总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长病程组DHI-F评分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长病程组DHI-F评分、DHI-P评分、DHI-E评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后,两组DHI各维度评分差值及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BPPV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与复位前病程有关,病程越长,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越大,残余症状可表现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障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病程 耳石复位 残余症状
下载PDF
头部震荡法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瑞艳 张薇 +2 位作者 李召晨 刘晓微 贾伟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头部震荡法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怀柔医院眩晕门诊经Dix-Hallpike和Roll Test试验... 目的探讨头部震荡法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怀柔医院眩晕门诊经Dix-Hallpike和Roll Test试验确诊的单侧HC-BPPV患者2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其中试验组给予头部震荡法联合常规复位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复位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效果。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受累耳侧、耳石分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梗死病史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1 d和1周后,两组疗效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疗效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部震荡法联合常规复位法治疗HC-BPPV短期效果显著,且操作简洁,但中期效果并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水平规管 头部震荡法 手法复位
下载PDF
180°翻滚法与Barbecue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比较
3
作者 赵颖 李伟 +1 位作者 王利军 孙怡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180°翻滚法和Barbecue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疗效有无差别。方法将确诊的268例HSC-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Barbecue法(130例)和180°翻滚法(1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第1、... 目的探讨应用180°翻滚法和Barbecue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疗效有无差别。方法将确诊的268例HSC-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Barbecue法(130例)和180°翻滚法(1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第1、2、3次治愈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进行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后旋转试验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判断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值正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SC-BPPV患者,180°翻滚法与Barbecue法治愈率、治愈后DHI评分、治愈后旋转试验CP值正常例数比较均相当;180°翻滚法在临床中操作更为简单,更节约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水平规管 耳石症 180°翻滚法 Barbecue法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机器复位与人工Bar-becue复位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何栖雨 李紫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9期47-50,共4页
目的 对比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采用机器复位与人工Bar-becue复位的疗效。方法 172例HC-BPPV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研究组采用G-Force诊疗仪复位。对比... 目的 对比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采用机器复位与人工Bar-becue复位的疗效。方法 172例HC-BPPV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研究组采用G-Force诊疗仪复位。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复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4%高于对照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患者的复发率21.2%低于对照组的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94.2±2.0)、(95.0±2.0)、(94.6±2.8)、(95.8±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4.1±1.8)、(73.6±1.9)、(73.4±1.5)、(72.6±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orce诊疗仪复位治疗HC-BPPV患者,可以动态观察眼震,减少水平半规管测试重复翻转,复位方法灵活,复位成功率高,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眼震特点 人工Bar-becue翻滚疗法 G-Force诊疗仪复位
下载PDF
Gufoni法与barbecue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施天明 王奕琪 +2 位作者 黄月虹 邵燕琪 耿昱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1557-1559,1563,共4页
目的比较Gufoni法与barbecue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研究方法纳入100例连续就诊于眩晕门诊的向地性眼震型HSC-BPPV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Guf... 目的比较Gufoni法与barbecue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研究方法纳入100例连续就诊于眩晕门诊的向地性眼震型HSC-BPPV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Gufoni法与barbecue法进行手法复位,每种方法循环复位2次,复位结束30min后采用平卧侧头试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复位后即刻疗效。结果经过最多2次循环治疗,Gufoni法复位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barbecue法的68.0%(P<0.05)。Gufoni复位患者中,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单次复位成功率、二次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arbecue复位患者中,年龄<60岁组单次复位成功率、二次复位成功率均高于≥60岁组(均P<0.05)。在<60岁患者中,Gufoni法与barbecue法单次复位成功率、二次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60岁患者中,Gufoni法单次复位成功率、二次复位成功率均明显高于barbecue法(均P<0.05)。2种方法复位后BPPV类型转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ufoni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HSC-BPPV短期疗效优于barbecue法,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向地眼震型 耳石手法复位 短期疗效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前庭功能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于新军 王武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比较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性眩晕患者的听-前庭功能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眩晕中心门诊收治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及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 目的比较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性眩晕患者的听-前庭功能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眩晕中心门诊收治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及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听-前庭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纯音测试、眼震检查、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等。结果 30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3.3%(7/30),7例纯音异常患者均属单侧轻度或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26.7%(8/30),均为扫视试验异常;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3.3%(25/30),均为单侧前庭反应减弱;VEMP异常率为13.3%(4/30),其中7例显示患侧低振幅,2例显示患侧P13波潜伏期延长;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2例,异常率为58.3%(7/12),均显示为单侧异常。33例M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4.2%(8/33),均属单侧感音神经性聋;眼震检查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48.5%(16/33),冷热试验异常率为21.2%(7/33),VEMP异常率为51.5%(17/33),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5例,异常率为26.7%(4/15)。经统计分析,二者的冷热试验异常率(t=13.62,P=0.000)、中枢性眼动异常率(t=9.65,P=0.000)、VEMP异常率(t=5.76,P=0.000)均显著高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结论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相比,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显示出更高的冷热试验异常率和较低的中枢性眼动异常率,可以为二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偏头痛眩晕 听-前庭功能比较
下载PDF
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联合Gufoni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耿学川 郑玉莲 杜继臣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862-865,共4页
目的:评估并探讨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FPP法)联合Gufoni法在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以及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的研究方法纳入80例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 目的:评估并探讨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FPP法)联合Gufoni法在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以及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的研究方法纳入80例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第1天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第2天应用滚转试验(Roll-test)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未痊愈者再采用Gufoni法进行手法复位1次,复位结束30 min后采用Roll-test评估两组患者复位后即刻疗效。结果: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比较,单纯药物治疗治愈率15%,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治愈率55%,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治疗两组间未痊愈者,再行Gufoni法复位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间复位Gufoni治愈率分别是58.8%和9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经过改良型FPP法治疗后,再行Gufoni法复位治疗有更显著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向地眼震 复位治疗 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 Gufoni法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结合Brandt-Daroff锻炼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燕 秦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4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Brandt-Daroff锻炼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正规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nd...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Brandt-Daroff锻炼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正规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ndt-Daroff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前庭症状指数(VSI)及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眩晕障碍分级,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SI评分(12.42±1.48)分、DHI评分(24.43±3.0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93±2.72)、(42.52±5.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眩晕障碍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给予Brandt-Daroff锻炼治疗,可有助于促进前庭中枢的代偿,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效果明显,而且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randt-Daroff锻炼 手法复位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学东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2例H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2种试验方法检查...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2例H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2种试验方法检查后诱发水平向地性眼震18例,采用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诱发水平背地性眼震14例,3例在变位试验过程中直接转换为向地性眼震并行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11例采用Gufoni疗法转换眼震方向,转换成功8例并行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32例HSC—BPPV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为75.0%(24/32),3个月总有效率为84.4%(27/32)。经半年随访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5%。结论HSC—BPPV的诊断和治疗需首先明确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别耳石位于半规管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发病机制类型,进而选择合适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
下载PDF
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离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小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离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离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对照组实施甩头结合... 目的探讨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离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离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对照组实施甩头结合Barbecue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前及治疗3 d、1周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治疗1周后前庭症状指数和计时平衡试验时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1周后,观察组DHI评分分别为(43.5±2.7)、(24.1±1.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6±4.9)、(50.2±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前庭症状指数(18.5±2.3)分低于对照组的(36.8±4.7)分,计时平衡试验时长(108.5±19.8)min长于对照组的(75.3±8.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离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行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症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手法 Barbecue手法 离地眼震型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疗效的影响
11
作者 张翼 刘军 +2 位作者 王敏莉 翁敬景 周礼园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5期661-66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短病程组、中病程组、中长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各40例。四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短病程组、中病程组、中长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各40例。四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李氏复位法治疗。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短病程组(100.00%)和中长病程组(100.00%)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但与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的9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病程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2.50%,显著高于中长病程组的60.00%和长病程组的52.50%(P <0.05)。结论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病程延长,治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程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疗效
下载PDF
不同病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鞠骏 李进让 邹世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病程是否会影响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282例原发性HC-BPPV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病程是否会影响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282例原发性H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按病程分为短期组(病程≤1周)、中期组(病程8~30天)、中长期组(病程31~180天)及长期组(病程>180天),各组均经Barbecue或李氏复位法治疗,记录首次复位后3天及1周的疗效,比较各组复位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短期、中期、中长期及长期组患者手法复位后3天时的有效率分别为92.63%、88.14%、87.50%、88.24%,1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99.47%、96.61%、100%、100%,各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C-BPPV患者的病程长短并不影响手法复位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程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疗效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晓薇 孙敬武 +1 位作者 罗彬 张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眼震电图特征,通过体位试验确诊BPPV后,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眼震电图特征,通过体位试验确诊BPPV后,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疗,水平背地性眼震者经左右侧头训练后再同法复位,并限制体位。结果 56例患者中,平卧侧头试验见水平向地性眼震者41例,潜伏期为2.5±1.3s,其中5例患者无明显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22.9±16.4s,2例持续时间≥60s;诱发出水平背地性眼震者15例,潜伏期为3.7±3.1s,眼震持续时间67.2±17.7s,其中2例持续时间≤60s。41例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中39例1次复位成功,首次复位治疗成功率为95.12%(39/41),其中2例眼震持续时间〉60s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有2例复位不成功。15例水平背地性眼震患者中,2例在首次左右侧头训练时即见眼震转化为水平向地,3例在2~4次随访时转化为水平向地;眼震转化后再行平卧侧头试验表现为,转向起初眼震为水平背地较弱侧时,其水平向地性眼震更明显,且眼震速度明显增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在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复位治疗过程中,翻滚复位法结合左右侧头训练及体位限制有助于复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水平规管 眼震 治疗
下载PDF
按眼震特点选择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4
作者 田从哲 刘佳 +1 位作者 陈向红 李进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分析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的眼震特点,并观察根据眼震特点选择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红外线视频眼震电图仪(Chartr 200Type1068,丹麦尔听美公司)记录的56例HC-BPPV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定... 目的分析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的眼震特点,并观察根据眼震特点选择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红外线视频眼震电图仪(Chartr 200Type1068,丹麦尔听美公司)记录的56例HC-BPPV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定侧和分型,其中水平向地性眼震患者38例,有28例接受Barbecue翻滚法治疗,10例不适于翻滚或体位维持困难者接受Gufoni法治疗;水平背地性眼震18例,采用Appiani法复位后转变为水平向地性眼震13例,再按Barbecue翻滚法治疗或Gufoni法进行复位,方向不能转换者5例,按李氏复位法进行复位;每种方法循环复位2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周后,治愈33例(58.93%,33/56),有效16例(28.57%,16/56),无效7例(12.50%,7/56),总有效率为87.50%(49/56);3个月后治愈42例(75.0%,42/56),有效8例(14.29%,8/56),无效2例(3.57%,2/56),复发4例(7.14%,4/56),总有效率为89.29%(50/56)。结论根据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HC-BPPV,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眼震 手法复位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波 宋海涛 +2 位作者 周金梅 吕凡 黄魏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本眩晕中心共确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患者46例。诊断依据为典型的病史及用红外视频眼震电图仪记录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中的眼震...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本眩晕中心共确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患者46例。诊断依据为典型的病史及用红外视频眼震电图仪记录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中的眼震结果,并排除其他疾病。研究HSCBPPV的眼震特点。结果441例诊断为BPPV患者中,46例(10.43%)为水平半规管BPPV。其中38例(82.61%)为单侧病变,5例(10.87%)患者合并同侧后半规管病变,3例(6.52%)为双侧病变。35例患者通过两种试验诱发出水平眼震,11例患者仅通过滚转试验诱发出水平眼震。25例患者眼震方向向地,13例患者眼震方向背地,3例患者眼震方向不固定,5例患者各种手法诱发出同一方向的眼震。29例患者在双侧手法中出现眼震,17例患者在一侧手法中出现眼震。结论HSCBPPV眼震为完全水平性且多为快相向地。通常受累耳在双侧手法中均可出现眼震,以向患侧为重。一侧水平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可同时受累。滚转试验在HSCBPPV检查中比Dix-Hallpike试验更加敏感。Dix-Hallpike试验结合滚转试验可使更多的HSCBPPV患者得到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BPPV) 滚转试验 诊断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洪渊 焉双梅 +1 位作者 吴子明 杨旭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494,共5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发作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后半规管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Posterior Semicircular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发作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后半规管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SC-BPPV)是最常见的BPPV类型,临床上推荐Dix-Hallpike试验作为诊断PSC-BPPV的"金标准",Epley法是目前治疗PSC-BPPV最有效的复位方法。水平半规管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f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HSC-BPPV)发病机制复杂,是仅次于PSC-BPPV的常见BPPV亚型,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低估。临床实践中,HSC-BPPV其诊断与复位治疗方法与PSC-BPPV均不相同。本文即围绕HSC-BPPV研究的发展史及流行病学、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复位方法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诊断 定侧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体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亦强 陈力宇 +1 位作者 吴赛珍 赵徐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HC-BPPV患者通过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1~3个循环复位治疗后,20例HC-BPPV患者... 目的探讨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HC-BPPV患者通过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1~3个循环复位治疗后,20例HC-BPPV患者中有16例眩晕消失、2例眩晕减轻、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在复位过程中由于眩晕明显伴恶心,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对2例眩晕减轻和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者第2天再次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2~3个循环复位后眩晕消失。眩晕最终消失的19例患者随访2周均无再发;但1个月后有1例患者眩晕再发,再次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HC-BPPV效果明显,应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BARBECUE翻滚法
下载PDF
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祝鹏宇 武丹 +4 位作者 李岩 范程欣 刘彦麟 聂文婷 秦海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单纯手法复位与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对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比较,探索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来自本附属医院,共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通过对单纯手法复位与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对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比较,探索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来自本附属医院,共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晕听区结合手法复位治疗,主穴取晕听区、百会穴配合对症选穴;手法复位采用Gufoni法(向健侧)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治疗前DH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天、7天,两组DH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天、7天两组间情绪评分、功能评分及DHI总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天两组间躯体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两组间躯体评分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晕听区针刺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听区 针刺 手法复位 向地眼震型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下载PDF
同侧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亚峰 凌红阳 +1 位作者 刘济生 肖根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4-1195,共2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又称为耳石症,耳结石可脱落于半规管或者嵴帽,多见脱落于半规管。后半规管为最常见受累器官.发病时可出现垂直扭转型眼震。水平半规管受累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又称为耳石症,耳结石可脱落于半规管或者嵴帽,多见脱落于半规管。后半规管为最常见受累器官.发病时可出现垂直扭转型眼震。水平半规管受累较少见.发病时可出现水平旋转型眼震,有文献报道仅占BPPV的2%-15%,目前发现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多个半规管同时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水平规管 规管 诊断 同侧 中老年人 BPPV 耳石症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结合体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翔 王春燕 马红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水平结合体位治疗方法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确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法和(或)健侧卧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1例患者经首次Barbecue翻滚法手法治疗后...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水平结合体位治疗方法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确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法和(或)健侧卧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1例患者经首次Barbecue翻滚法手法治疗后,嘱患者向患侧卧位8 h,26例患者眩晕症状缓解,缓解率83.9%,5例患者经第二次重复治疗后3例症状缓解,2例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93.5%;5例老年患者因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不适合Barbecue法手法复位治疗而采用单纯体位治疗,两次体位治疗后缓解4例,1例仍反复发作视为无效,有效率80%。随访一月后有4例患者复发,经再次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Barbecue翻滚法手法治疗结合体位治疗方法治疗HC-BPPV安全可靠,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BPPV) BARBECUE翻滚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