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谢照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2期128-129,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121只眼),在行外、内直肌手术时,把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结果 80例(121只眼)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 目的分析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121只眼),在行外、内直肌手术时,把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结果 80例(121只眼)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5.82±0.68)°,治疗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20°,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7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7.13±0.86)°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20°,欠矫。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其垂直斜度为8°~20°,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7 mm,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结论水平直肌移位在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和不伴有下斜肌异常V型外斜视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直肌 移位 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 效果
下载PDF
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2
作者 裴重刚 付新元 钟修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共同性水平斜视 垂直斜视 手术治疗 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 被引量:4
3
作者 任芬花 袁瑞芝 +2 位作者 白玉 雷秀丽 连丽英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2-963,共2页
目的探讨水平肌移位量与矫正垂直斜视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58例(80眼)诊断为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者施行水平肌移位术,在做内外直肌手术时,在后徙或缩短的同时将其附着点向上或向下移位。结果58例(80眼)巾有36例(47眼),行内外直... 目的探讨水平肌移位量与矫正垂直斜视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58例(80眼)诊断为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者施行水平肌移位术,在做内外直肌手术时,在后徙或缩短的同时将其附着点向上或向下移位。结果58例(80眼)巾有36例(47眼),行内外直肌止端上下移位量5~7mm,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4.58°±0.78°;22例(33眼)移位小于3mm,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1.75°±0.46°;10例(15眼),未行内外直肌移位,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1.25°±0.36°。结论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效果佳,而且水平肌移位量不少于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斜视 垂直斜视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6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究水平肌移位术在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患者40例(62只眼),两组均进行水平肌移位术,按照移位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 目的 探究水平肌移位术在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患者40例(62只眼),两组均进行水平肌移位术,按照移位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移位量〈3 mm,观察组移位量在5~7 mm,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水平肌移位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平肌移位术在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移位量5~7 mm的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明显优于移位量〈3 mm,因而对患者实施水平肌移位术时,应对移位量进行合理确定,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肌移位术 水平斜视 垂直斜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蔚茹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患者56例(83只眼),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水平肌移位术治疗,选择行内外直肌止端的上... 目的探讨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患者56例(83只眼),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水平肌移位术治疗,选择行内外直肌止端的上下移位量<3 mm的患者为观察组A,共32例(51只眼);选择行内外直肌止端的上下移位量为5~7 mm的患者为观察组B,共24例(32只眼),再选择10例(12只眼)无进行内外直肌移位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结果观察组A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为1.76°±0.45°;观察组B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为4.57°±0.79°;对照组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为1.24°±0.36°,3组患者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数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水平肌的移位量均在5mm以上,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数最为明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肌移位术 水平斜视垂直斜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4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运用手术治疗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患者的具体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患者,根据其术前检查与常规眼底检查结果,针对其具体眼病变情况予以实施双外直肌... 目的探究临床运用手术治疗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患者的具体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患者,根据其术前检查与常规眼底检查结果,针对其具体眼病变情况予以实施双外直肌后徙术、非主视眼的内直肌缩短术、外直肌缩短术、非主视眼的外直肌后徙与内直肌缩短术等术式。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内斜视、外斜视患者的水平斜视角、垂直斜视角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手术前,20例患者的FDA为(12.95±5.20)°,手术后,其FDA为(13.48±5.46)°,P> 0.05,表明患者手术前后旋转眼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术前检查与常规眼底检查基础上设计、制定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水平斜视角、垂直斜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共同性水平斜视 垂直斜视 术前检查 视力水平 斜视
下载PDF
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林少敏 《新疆医学》 2023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分析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水平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46例,在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均进行水平直肌移位术来矫正小度数垂直斜视,并按照垂直斜视度数大小,... 目的分析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水平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46例,在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均进行水平直肌移位术来矫正小度数垂直斜视,并按照垂直斜视度数大小,设定移位范围5mm-8mm。分析术后患者垂直斜视度矫正的效果。结果观察半年,全部病例中有41例患者术后残余垂直斜视度≤3△,其余5例垂直斜视度残余≥4△,效果满意,满意率89.1%。结论水平直肌移位术矫正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疗效确切,且随移位量的增加,矫正垂直斜视度的量越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肌移位术 水平斜视 垂直斜视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治疗恒定性外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安 许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7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小范围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治疗恒定性外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并对水平肌肉止端垂直移位矫正9例(14眼)恒定性外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水平外斜视和小... 目的探讨小范围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治疗恒定性外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并对水平肌肉止端垂直移位矫正9例(14眼)恒定性外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水平外斜视和小角度垂直斜视都得到矫正,6例10眼患者垂直眼位消失,1例双眼患者术后由L/R7△变成L/R3△,2例单眼患者术后由R/L6△变成R/L2△。随访3个月~15个月(平均6个月)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眼球旋转现象,无代偿头位及医源性A-V现象,无复视。结论单纯水平肌肉小范围垂直移位可有效治疗恒定性外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性外斜视 小角度垂直斜视 水平肌肉垂直移位 疗效
下载PDF
分离性垂直斜视合并分离性水平斜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郝瑞 赵堪兴 +4 位作者 王嘉星 陈霞 郭新 张伟 朱丽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9-1119,共1页
关键词 分离性水平斜视 分离性垂直斜视 临床观察 分离运动 注视眼 斜视 间歇性 对称性
下载PDF
水平肌肉移位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珊 许泽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观察水平肌肉移位术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总结7例9眼间歇性外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病例,手术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对水平肌肉止端垂直移位,矫正并存的小度数垂直斜视;术后随访3~18(平均6)mo,观察... 目的:观察水平肌肉移位术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总结7例9眼间歇性外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病例,手术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对水平肌肉止端垂直移位,矫正并存的小度数垂直斜视;术后随访3~18(平均6)mo,观察其疗效。结果: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垂直眼位也得到满意矫正,5例7眼患者垂直眼位消失,1例1眼患者术后由R/L8△变成R/L2△,1例1眼患者术后由原来R/L6△变成L/R2△。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A-V现象,无复视,无代偿头位。结论:在解决水平斜的同时进行水平肌肉垂直移位可兼顾到小度数垂直斜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斜视 小度数垂直斜视 水平肌移位
下载PDF
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凤琴 云丽霞 +1 位作者 钱志敏 张桂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8期572-573,共2页
目的 :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方法 :在临床中对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 ,随意分成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 ,即第一期手术矫正垂直斜度 ,7d后再做水平斜度矫正 ,分两次手术完成。另一组为观察组 ,通过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能使... 目的 :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方法 :在临床中对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 ,随意分成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 ,即第一期手术矫正垂直斜度 ,7d后再做水平斜度矫正 ,分两次手术完成。另一组为观察组 ,通过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能使眼球上、下移位的原则 ,在做水平斜视同时将水平肌肉止端移位 ,达到一次性手术不仅能解决水平斜视 ,同时也矫正垂直斜视度。结果 :两组手术后临床观察眼位 ,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水平斜度不超过 35度 ,合并垂直斜度不超过 5度的患者 ,可以通过一次性手术达到治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合并垂直斜视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水平斜视矫正术继发垂直性斜视的预防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进宝 权正良 +1 位作者 李乡园 董永鹏 《中国校医》 2001年第4期261-262,共2页
关键词 水平斜视矫正术 继发垂直斜视 预防
下载PDF
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水平斜视手术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梅 于青云 于锡存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方法DVD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定量主要根据第一眼位用遮盖试验测量最大斜视程度来决定,先治疗斜视更明显者.结果治愈标准:满意,垂直斜视与水平斜视消失或小于10△,外观满意,且无明显上转受限.本...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方法DVD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定量主要根据第一眼位用遮盖试验测量最大斜视程度来决定,先治疗斜视更明显者.结果治愈标准:满意,垂直斜视与水平斜视消失或小于10△,外观满意,且无明显上转受限.本组15例患者术后获治愈,1例内斜过矫15△,1例上斜欠矫20△.术后观察时间3~48个月.结论水平斜视合并DVD患者,水平斜视明显者,应首先矫正水平斜视.一旦水平斜视矫正,周边融合即可控制DVD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性垂直偏斜 水平斜视 外科手术 手术探讨 治愈标准 斜视矫正 DVD 垂直斜视 观察时间 术后
下载PDF
对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术后垂直眼位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媛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术后垂直眼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68只眼)术前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斜视22例(32只眼),外斜视26例(36只眼),患者... 目的: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术后垂直眼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68只眼)术前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斜视22例(32只眼),外斜视26例(36只眼),患者均行缩短及水平后徒手术,未行垂直肌及水平肌垂直移位手术。术后对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垂直眼位的变化。结果内斜视患者术前平均垂直斜视角为(7.10±2.12)°,术后平均垂直斜视角为(3.45±1.24)°,垂直斜视角减少量为(3.82±1.04)°,手术前后垂直斜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外斜视患者术前平均垂直斜视角为(7.05±2.09)°,术后平均垂直斜视角为(2.52±1.22)°,垂直斜视角减少量为(4.52±1.12)°,手术前后垂直斜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内外斜视患者术后垂直斜角减少量与术前垂直斜角大小均呈正相关( P <0.05)。内、外斜视患者术前黄斑中心凹与视盘几何中心相对角度( FDA)手术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行水平肌手术治疗后能改善垂直眼位,且改善效果与患者术前垂直斜视角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斜视 小度数垂直斜视 手术 垂直眼位
下载PDF
V型斜视38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菊 刘名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V型斜视 手术治疗 A-V综合征 下斜肌功能亢进 斜视患者 垂直方向 水平斜视 共同性
下载PDF
斜视患者就诊量季节性的Kendall系数分析
16
作者 屈晓慧 刘伟民 +1 位作者 钟德东 杨红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5期237-238,共2页
斜视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近3%[1]。当前,斜视的分类方法颇多,尚不完善,根据融合功能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和恒定性斜视;根据眼球运动及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根据注视情况分为:交替性斜视和单... 斜视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近3%[1]。当前,斜视的分类方法颇多,尚不完善,根据融合功能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和恒定性斜视;根据眼球运动及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根据注视情况分为:交替性斜视和单眼性斜视;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斜视(婴儿型斜视)和获得性斜视;根据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包括: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旋转斜视和混合型斜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dall 斜视患者 就诊量 共同性斜视 旋转斜视 垂直斜视 交替性斜视 先天性斜视 水平斜视 间歇性斜视
下载PDF
V型斜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会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V型斜视 疗效分析 水平斜视 垂直方向 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 综合征 共同性
下载PDF
121例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总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鹭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A02期284-285,共2页
目的总结121例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按5r12三棱镜检查上转和下转25°的斜度相差大于等于15△(向下呈集合趋势)为诊断V征的依据。对121例V型斜视患者根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亢进、上转和下转25°的斜视度差异... 目的总结121例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按5r12三棱镜检查上转和下转25°的斜度相差大于等于15△(向下呈集合趋势)为诊断V征的依据。对121例V型斜视患者根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亢进、上转和下转25°的斜视度差异大小、结合眼底照相是否有外旋设计手术方案,术后分析斜肌功能亢进、V征及水平斜视的治疗效果。结果89例行下斜肌减弱术解决V征;32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解决V征。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下斜肌减弱术及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式均能有效解决V型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斜视 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
下载PDF
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早期手术治疗
19
作者 李云英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10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先天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得出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的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结果38例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先天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得出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的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结果38例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头位。本组病人水平斜视角度15-45度合并单眼下斜肌亢进27例,双眼下斜肌亢进11例,全部病人在手术后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得到矫正。结论早期手术可使病人尽快获得双眼视功能,改善和治愈代偿歪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先天性 下斜肌亢进 病人 水平斜视 肌功能 垂直斜视 合并 结论 角度
下载PDF
共同性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患者矫正水平斜视术后垂直眼位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海英 王俊红 段玉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水平肌手术后共同性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患者的垂直眼位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至12月的住院患者共19例。术前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10^△)的患者,眼底照相未见明显旋转斜视,手术只行水平肌后徙和缩短手术... 目的观察单纯水平肌手术后共同性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患者的垂直眼位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至12月的住院患者共19例。术前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10^△)的患者,眼底照相未见明显旋转斜视,手术只行水平肌后徙和缩短手术,未做水平肌的垂直移位,未行垂直肌手术。随访3—12月,观察垂直眼位的变化。结果(1)内斜视伴垂直斜视者7例,术前垂直斜视角4~10^△。平均(7.10±02.15)^△.术后垂直斜视角0~4^△,平均(3.67±1.25)^△,与术前比,降低2^△~5^△,平均降低(4.01±1.00)^△。术后垂直斜视角比术前有降低者6例,占85.71%。手术前后的垂直斜视角比较,t=6.928,P=0.020。(2)外斜视伴垂直斜视12例,术前垂直斜视角3—10^△,平均(6.91±3.09)^△。术后垂直斜视角0-5^△,平均(2.36±3.64)^△,垂直斜视角减少1^△-7^△,平均(4.18±2,86)^△。术后垂直斜视角比术前有降低者10例,占83.33%。手术前后的垂直斜视角比较,t=2.371,P=0.039。(3)垂直斜视角的减少量与术前垂直斜视角的大小成正相关,χ^2=0.023,相关系数pearson cotrelation=0.675。结论水平斜视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的患者,单纯水平肌手术后对垂直眼位有一定改善,且术前垂直斜视角越大,术后垂直斜视角的减少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 垂直斜视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