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水文题刻的类型、分布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云鹏 谭徐明 邓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9-284,292,共7页
古水文题刻对历史典型场次水旱灾害水文复原、长时序水文规律研究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资料价值。本文提 出了中国古代水文题刻的分类体系,基于初步调查总结分析了中国古代水文题刻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中国古 代水文题刻类型丰富、数量较... 古水文题刻对历史典型场次水旱灾害水文复原、长时序水文规律研究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资料价值。本文提 出了中国古代水文题刻的分类体系,基于初步调查总结分析了中国古代水文题刻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中国古 代水文题刻类型丰富、数量较多、有一定的序列性,以记录极端水旱灾害情况为主要特征,对长时序水文规律研 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也是重要的水利遗产。建议加强基于水利遗产的古代水文题刻保护修复与展示技术研 究,以及基于古代水文题刻的长时序水文序列、研究长时序水文规律特征分析技术方法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题刻 水利遗产 水利史 水文 水文考古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对水文循环和水沙关系的认识
2
作者 王维第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9-802,共4页
中国古代在水文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水文循环、水位、径流、泥沙和水少关系等内容,以及其观测、记载和推理,都有独特的成就和贡献。2000多年以前,中国人民就用"圜道"概念描述了水文循环,与当代对科学水文循环的定义完全吻合... 中国古代在水文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水文循环、水位、径流、泥沙和水少关系等内容,以及其观测、记载和推理,都有独特的成就和贡献。2000多年以前,中国人民就用"圜道"概念描述了水文循环,与当代对科学水文循环的定义完全吻合。关于历史水文记载,包括对河流两岸和河床上的非常洪枯水位的刻记和有关文献,不仅对历史洪水和枯水提供了见证,而且对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特别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水文循环 水沙关系 水文考古
下载PDF
长江上游宜渝段历史枯水调查——水文考古专题之一 被引量:12
3
作者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重庆市博物馆历史枯水调查组 《文物》 1974年第8期76-90,103-104,共17页
长江,是我们伟大祖国最大的河流,全长五千八百公里,自西向东流经十省、市、自治区,在黄海与东海交界处入海,它的支流更是万万千千,象血管一样密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由于长江源远流长,水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夏秋,洪水泛涨,水深高达数十米;... 长江,是我们伟大祖国最大的河流,全长五千八百公里,自西向东流经十省、市、自治区,在黄海与东海交界处入海,它的支流更是万万千千,象血管一样密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由于长江源远流长,水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夏秋,洪水泛涨,水深高达数十米;冬春,水枯下落,水深低至数米。因此,对长江历史洪水、枯水量的调查与研究,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历史枯水的调查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掌握江河最低水量的历史变化规律,避免因实测年限过短而对水文现象的认识不足造成损失。枯水水文的研究与运用,不仅与内河航运、农田灌溉、厂矿给水有关,而且与水电建设有关。枯水水量变化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电站的发电能力,特别是调节库容量较小的径流式电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鱼 长江上游 石刻题记 枯水调查 白鹤梁题刻 水文考古 社会主义建设 水位标志 水标 水文观测资料
原文传递
从石刻题记看长江上游的历史洪水——水文考古专题之二 被引量:2
4
《文物》 1975年第5期76-88,共13页
(一) 利用量刻研究历史洪水的意义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长江流域面积广阔,水量极为丰富,灌溉着亿万亩农田。长江干、支流可通航里程达数万公里。长江流域上游地势高峻,向下逐渐平缓,干流总落差达五千余米,干、支流... (一) 利用量刻研究历史洪水的意义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长江流域面积广阔,水量极为丰富,灌溉着亿万亩农田。长江干、支流可通航里程达数万公里。长江流域上游地势高峻,向下逐渐平缓,干流总落差达五千余米,干、支流蕴藏着数亿瓩的电力。长江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特大洪水 历史洪水 十三年 石刻题记 水文考古 同治 长江干流 长江流域 大水
原文传递
略谈长江上游“水文考古” 被引量:3
5
《文物》 1975年第1期74-78,共5页
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也是日新月异。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力发电是一项重要的动力来源,水道航运是普遍而又便宜的交通运输事业。把丰富的... 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也是日新月异。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力发电是一项重要的动力来源,水道航运是普遍而又便宜的交通运输事业。把丰富的水力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是生产建设上的一件大事。而利用水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建设,都迫切需要可靠的水文资料,作为规划设计各种工程的依据。水文资料主要来源于历史上长期水文观测记录。我国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水文和其他科学一样,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近代水文事业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考古 长江上游 水电建设 水文资料 社会主义建设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生产建设 特大洪水 半封建半殖民地 历史洪水
原文传递
考古学的个性特征
6
作者 许顺湛 《中州学刊》 1983年第3期127-128,共2页
考古学是着重根据古代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科学。从广义说,它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考古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除了有明显的共性外,它的个性特征是非常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实物史料 个性特征 边缘科学 社会科学 发掘报告 冶金考古 历史科学 田野调查 水文考古
下载PDF
长江上游历史洪水题刻、碑记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人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洪水是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跟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从古到今,广大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同洪水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古代埃及人民,在与尼罗河洪水灾害的斗争中,发现天狼星出现... 洪水是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跟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从古到今,广大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同洪水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古代埃及人民,在与尼罗河洪水灾害的斗争中,发现天狼星出现,就预兆尼罗河洪水期即将来临,进而按照天狼星的出现与隐没,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从而奠立了人类早期的文明.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着这样光辉的古代文化.从很早的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历代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四川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在与洪水灾害的长期斗争中,谱写了悲壮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历史洪水 洪水期 十三年 回回 洪水灾害 题刻 长江流域 大水 水文考古
下载PDF
龙脊石题刻 被引量:2
8
作者 彭献翔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9-71,共3页
龙脊石在云阳城南的江水之中,是南岸飞凤山北麓伸入长江后卷起的一绺沙盐石梁,夏秋之季没于水中,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古诗“形如卧龙古滩头,劈易长江两面流。水瘦水肥随出没,不知看过几行舟”就是它的形象描述。因为它形如一条巨龙... 龙脊石在云阳城南的江水之中,是南岸飞凤山北麓伸入长江后卷起的一绺沙盐石梁,夏秋之季没于水中,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古诗“形如卧龙古滩头,劈易长江两面流。水瘦水肥随出没,不知看过几行舟”就是它的形象描述。因为它形如一条巨龙潜于江中,而脊背外露于水面,故名龙脊石。龙脊石立于峡江之中,砥柱中流,洪涛奔腾于两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阳县 长江 石梁 水文考古 峡江 题刻 嘉靖 普查 枯水季 嘉定
下载PDF
重视长江文化研究是历史的必然
9
作者 林向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14-15,共2页
“长江文化研究”这个题目很大,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大家向往已久,却不是哪一家所能独立承担得了的,需要许多个省市地区、许多学科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进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起头难”这次的规划、协商座谈会开得好,十分必要... “长江文化研究”这个题目很大,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大家向往已久,却不是哪一家所能独立承担得了的,需要许多个省市地区、许多学科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进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起头难”这次的规划、协商座谈会开得好,十分必要,相信能得到海内外同仁们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文化 千里之行 长江流域 中华文明 地震考古 古代文明 水文考古 郧县人 豫西南地区 海内外
下载PDF
农史通信(四)
10
作者 庄为玑 《农业考古》 1982年第2期83-83,共1页
主编同志:杭州一别,转瞬经年。叠奉馈赠《农业考古》二册,真是别有天地。从大作《农业考古大有可为》得知我国已有地震考古,火山考古,水文考古,后来古船发现又有海洋考古及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等等,考古学与科技结合,遂大有可为。贵刊不... 主编同志:杭州一别,转瞬经年。叠奉馈赠《农业考古》二册,真是别有天地。从大作《农业考古大有可为》得知我国已有地震考古,火山考古,水文考古,后来古船发现又有海洋考古及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等等,考古学与科技结合,遂大有可为。贵刊不胫而走天下,日美且羡慕不止。今愚已古稀,为日无多,然对贵刊爱若珙璧,真是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地震考古 水文考古 海洋考古 陶瓷考古 冶金考古 考古 古船 火山 主编
下载PDF
江苏武进县出土汉代木船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晶 《考古》 1982年第4期373-376,456-457,共6页
1975年武进县万绥公社蒋家巷生产队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发现了一艘古代木船的一端,由于船身压在渠道下面,发掘工作未能进行。当时为了防止木质急剧收缩、变形,故埋藏在另一地点的土坑内,使其缓慢脱水,以便保存。今年初,将保存的木船—端... 1975年武进县万绥公社蒋家巷生产队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发现了一艘古代木船的一端,由于船身压在渠道下面,发掘工作未能进行。当时为了防止木质急剧收缩、变形,故埋藏在另一地点的土坑内,使其缓慢脱水,以便保存。今年初,将保存的木船—端启土清理,进行测绘、碳-14测定、木材鉴定等工作。木船的类型在我国造船史资料中尚属初见,为长江水文考古及航运史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现将木船的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船 木材鉴定 出土 汉代 农田水利工程 水文考古 长江 古船 船底板 造船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