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养护对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调控效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炜 杨古月 +4 位作者 李橙 邓凯予 陈香宇 张仪杰 李思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6,216,共8页
掺配剩余污泥是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自然养护可提高剩余污泥基质的稳定性,降低基质中污染物的析出风险。分析了不同自然养护时间下剩余污泥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究了自然养护对生物滞留设施雨水... 掺配剩余污泥是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自然养护可提高剩余污泥基质的稳定性,降低基质中污染物的析出风险。分析了不同自然养护时间下剩余污泥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究了自然养护对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水文调控能力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自然养护可提升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的雨水水文调控能力,并强化对典型径流污染物的去除作用;自然养护20 d时,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的场次径流总量削减率可提高16.91%;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出水中NH_(4)^(+)-N、TN、TP和COD的浓度分别符合水体Ⅳ类、Ⅴ类、Ⅲ类和Ⅳ类水质标准,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33、1.83、0.194和23.3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剩余污泥基质 自然养护 水文调控能力 污染物去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