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珊瑚地上部分倍半萜苷类成分研究
1
作者 李倩倩 王楠 罗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44,共6页
为探究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新鲜的草珊瑚地上部分的水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包括2个榄香烷倍... 为探究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新鲜的草珊瑚地上部分的水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包括2个榄香烷倍半萜糖苷类化合物,6个紫罗兰酮类倍半萜糖苷以及2个酚酸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数据,以上化合物被鉴定为sarcaglabosideC(1)、 sarcaglabosideD(2)、 byzantionosideB(3)、 laurosideE(4)、(4Z)-4-[(3S)-3-(β-Dglucopyranosyloxy)butylidene]-3,5,5-trimethyl-2-cyclohexen-1-one(5)、 dihydrovomifoliol-O-β-D-glucopyranoside(6)、(+)-abscisyl-β-D-glucopyranoside (7)、9ξ-O-β-D-glucopyranosyloxy-5-megastigmen-4-one (8)、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 (9)、methyl isorinate (10)。其中,化合物3~5,8~9首次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这些化合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草珊瑚植物中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并为后续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粟兰科 草珊瑚 糖苷 酚酸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西藏胡黄连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汪豪 叶文才 +1 位作者 熊非 赵守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 :对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根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通过1H ,13 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6个苯乙醇糖苷类化合物 :2 (3,4 二羟基苯基 )乙... 目的 :对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根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通过1H ,13 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6个苯乙醇糖苷类化合物 :2 (3,4 二羟基苯基 )乙基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1) ,2 (3 羟基 4 甲氧基苯基 )乙基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2 ) ,scrosideB (3) ,hemiphrosideA (4) ,plantainosideD (5 ) ,scrosideA (6 )。结论 :其中化合物 1,2 ,4和 5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为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胡黄连 苯乙醇糖苷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气流干燥对烟丝中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朴永革 李元实 +4 位作者 崔龙吉 黄飞 刘金霞 马林 张峻松 《农产品加工(下)》 2010年第7期44-47,共4页
为了解烟丝气流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烟丝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分析了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并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吸。结果表明:①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与超级回潮机出口烟丝含水率及干燥机混合风温度呈... 为了解烟丝气流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烟丝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分析了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并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吸。结果表明:①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与超级回潮机出口烟丝含水率及干燥机混合风温度呈负相关性;②改变气体流量,对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没有显著影响;③卷烟感官品质香气项得分随着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的增大而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有针对性地调节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尽可能多地保留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优化卷烟香气品质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气流干燥 糖苷致香成分
下载PDF
土大黄中糖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卜伟 刘光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土大黄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土大黄的化学成分,常规硅胶层析、MCI gel CHP 20P层析及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orcinol gl... 目的:进一步研究土大黄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土大黄的化学成分,常规硅胶层析、MCI gel CHP 20P层析及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orcinol glucoside,clicoemodin,rumexoside C,chrysophaneine和aloesin。结论:这5个化合物都是土大黄中的糖苷类化合物、且化合物clicoemodin,rumexoside C,chrysophaneine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大黄 糖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鸡桑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5
作者 张庆建 李弟灶 +1 位作者 陈若芸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8-980,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糖苷 同属植物 传统中药 二苯乙烯 酚性成分 苯骈呋喃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迎冰 徐光科 +4 位作者 黄立 刘纪成 刘锦妮 易本驰 吴海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190,共3页
为了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与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筛选出具有协同抗菌效果的组合,试验采用棋盘稀释方法测定穿心莲内酯、黄芩苷、小檗碱及蒲公英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抑菌指数(FIC),分析它们之间的... 为了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与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筛选出具有协同抗菌效果的组合,试验采用棋盘稀释方法测定穿心莲内酯、黄芩苷、小檗碱及蒲公英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抑菌指数(FIC),分析它们之间的联合药理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联合抗菌效果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苷和小檗碱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联合抗菌效果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蒲公英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联合抗菌效果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说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抗菌药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氨基糖苷药物 体外联合 最小抑菌浓度(MIC) 抑菌指数(FIC)
下载PDF
气流干燥对烟丝中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
7
作者 张道增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14期426-426,共1页
本文对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参数的变化对烟丝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调节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参数,尽可能的保留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采用这些方法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卷... 本文对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参数的变化对烟丝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调节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参数,尽可能的保留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采用这些方法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卷烟香气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干燥 烟丝 糖苷致香成分
下载PDF
升麻地上部分皂苷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潘瑞乐 陈迪华 +2 位作者 斯建勇 赵晓宏 沈连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为开发中药升麻 (CimicifugafoetidaL .)的地上部分资源 ,从中寻找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辅以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 80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5个升麻三萜... 目的 为开发中药升麻 (CimicifugafoetidaL .)的地上部分资源 ,从中寻找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辅以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 80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5个升麻三萜皂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 :乙酰升麻醇 3 O α L 阿拉伯糖苷 (1) ,乙酰升麻醇 3 O β D 木糖苷 (2 ) ,2 5 脱水升麻醇 3 O β D 木糖苷 (3) ,升麻醇 3 O α L 阿拉伯糖苷 (4) ,升麻醇 3 O β D 木糖苷 (5 )。 结论  1为新化合物 ,2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科 升麻 乙酰升麻醇-3-O-α-L-阿拉伯糖苷 皂苷成分 中药 植物药
下载PDF
青蛇藤正丁醇部分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红丽 周金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青蛇藤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 ,SephadexLH-2 0 ,RP-18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 8个苷类成分 :杠柳苷-(Ⅰ ) ,山柰酚- 3-O-α-D 阿拉伯糖苷 (Ⅱ ... 目的 :研究青蛇藤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 ,SephadexLH-2 0 ,RP-18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 8个苷类成分 :杠柳苷-(Ⅰ ) ,山柰酚- 3-O-α-D 阿拉伯糖苷 (Ⅱ ) ,山柰酚 3 O β D 葡萄糖苷 (Ⅲ ) ,3′ ,4′ ,5 ,7-tetrahydroxy flavanone 2 (S)- 3′-O -β-D-glucopyra-noside(Ⅳ ) ,(+) syringaresinol-4′- O -β-D- monoglucoside(Ⅴ ) ,sinapateglucose 1 ester(Ⅵ ) ,erigesideC(Ⅶ ) ,2 ,6 dimethoxy 4 hydroxyphenol1-O-β- D glucoside(Ⅷ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 糖苷 山奈酚 首次 山柰酚 HPLC HI 分离与鉴定 杠柳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山楂叶中主要多元酚类成分的HPLC法比较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荣华 余伯阳 +1 位作者 邱声祥 郑丹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2-167,i00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山楂叶中8种主要多元酚类成分(牡荆素、牡荆素2″O 鼠李糖苷、芦丁、绿原酸、槲皮素、金丝桃苷、4 O 葡萄糖牡荆素和4 O 鼠李糖芦丁)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 目的: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山楂叶中8种主要多元酚类成分(牡荆素、牡荆素2″O 鼠李糖苷、芦丁、绿原酸、槲皮素、金丝桃苷、4 O 葡萄糖牡荆素和4 O 鼠李糖芦丁)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250×4.6mmI.D.,5μ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95∶5)、B为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 ~12minA由12%~17%,12~25minA由17%~18%,25~35minA由18%~40%,35~40minA由40%~100%,40~45 minA为100%,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60nm。结果:野山楂叶中这8种多元酚类成分的总含量最高(3.70%~6.20%),其次是山里红叶(1.12%~2.28%),再次是单子山楂叶(0.98%),云南山楂叶中这8种成分的含量最低(0.70%~0.87%)。对同种的山楂叶来说,其含量随着产地及采收期的不同有着较大差异,含量最高的野山楂叶采自江西于都县,山里红叶中含量最高的是采自山东日照市;对不同时期采收的山里红叶分析表明,嫩叶中尤其是开花期(五月)采收的叶中这8种成分的含量最高,然后慢慢降低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结论:不同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的山楂叶中这8种主要多元酚类成分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 山楂叶 HPLC法 多元 比较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不同产地 山东日照市 牡荆素 采收期 山里红 鼠李糖苷 金丝桃苷 四氢呋喃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 不同时期 同种 绿原酸 槲皮素 葡萄糖 色谱柱 流动相 水溶液 min
下载PDF
Discovery Studio软件在分析中药成分透过血脑屏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雁芳 王磊 +3 位作者 闫世军 李智 王永炎 张文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9-740,共2页
血脑屏障是药物能否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屏障。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与其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非糖苷类成分通过血脑屏障的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吻合,而对糖苷类成分则无法准确预测。
关键词 血脑屏障 中药 有效成分 DISCOVERY STUDIO 软件分析 糖苷
下载PDF
山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2
作者 刘洪 许惠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分析了山茱萸的化学成分 ,主要为挥发性成分、糖苷类、鞣质、有机酸等 ;综述了山茱萸在降血糖、抗休克、强心、调节免疫。
关键词 山茱萸 化学成分 药理进展 综述 挥发性成分 糖苷 鞣质 有机酸
下载PDF
苗药铁筷子不同炮制品中4种成分含量及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雪 王丽 +4 位作者 廖秀 王海波 杨娟 李齐激 杨小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5-1480,共6页
目的:比较苗药铁筷子阴干、烘干、蒸制、炒炭制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及其毒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铁筷子炮制品中东莨菪苷、秦皮苷、东莨菪内酯、异嗪皮啶的含量。色谱柱为Welch-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 目的:比较苗药铁筷子阴干、烘干、蒸制、炒炭制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及其毒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铁筷子炮制品中东莨菪苷、秦皮苷、东莨菪内酯、异嗪皮啶的含量。色谱柱为Welch-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铁筷子不同加工炮制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评价其急性毒性。结果:东莨菪苷、秦皮苷、东莨菪内酯、异嗪皮啶检测质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9~1.856、0.016~1.616、0.009~0.920、0.006~0.624μg(R2均不低于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49%、102.22%、101.45%、99.26%(RSD均小于2%,n=6);阴干、烘干、蒸制、炒炭品中,东莨菪苷含量分别为1.1190%、0.9043%、1.0684%、0.0364%,秦皮苷含量分别为0.8678%、0.4539%、0.4237%、0.0205%,东莨菪内酯含量分别为0.0771%、0.1555%、0.0844%、0.2908%,异嗪皮啶含量分别为0.1102%、0.2021%、0.2081%、0.2494%;4种炮制品的LD50分别为4118.13、3733.36、1643.61、>10000 mg/kg,95%CI分别为(3748.87,4523.76)、(3422.16,4072.86)、(1520.90,1776.23)、(>10000)mg/kg。结论:HPLC法重复性、精密度较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铁筷子不同炮制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不同炮制品中4种成分均有所差异,2个糖苷类毒性成分的含量明显下降;4种炮制品均为低毒或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 炮制 含量 急性毒性 糖苷成分 小鼠
下载PDF
鱼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彪 陈光英 +2 位作者 宋小平 王安伟 宋鑫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00-304,共5页
茜草科鱼骨木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200种,我国有4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糖苷类、三萜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等.本文综述了鱼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关键词 鱼骨木属 化学成分 糖苷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中药糖苷类成分脱糖基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圣洁 郭锦瑞 +1 位作者 康安 狄留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9-1466,共8页
中药糖苷类成分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体内存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糖苷类成分在生物体内代谢转化途径主要是由肠道菌群介导的脱糖基代谢,生成苷元后更易吸收入血并发挥药效。该文基于肠道菌群在中药... 中药糖苷类成分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体内存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糖苷类成分在生物体内代谢转化途径主要是由肠道菌群介导的脱糖基代谢,生成苷元后更易吸收入血并发挥药效。该文基于肠道菌群在中药糖苷类成分体内代谢及药效发挥中的重要作用,综述了肠道菌群中代谢中药糖苷类成分的主要糖苷酶,产生糖苷酶的主要菌属,以及代表性糖苷类成分的脱糖基代谢途径。并针对肠道菌群对中药糖苷类成分代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药糖苷成分 脱糖基代谢
原文传递
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纯化及对中药糖苷类成分的转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鲁玮 岳冬冬 +1 位作者 刘新育 陈红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为探讨黑曲霉B2所产β-葡萄糖苷酶对几种中药糖苷类化合物的转化能力,本研究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对黑曲霉B2所产β-葡萄糖苷酶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并以TLC法检测其酶解产物。结果表明,黑曲霉B2所产β-葡萄... 为探讨黑曲霉B2所产β-葡萄糖苷酶对几种中药糖苷类化合物的转化能力,本研究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对黑曲霉B2所产β-葡萄糖苷酶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并以TLC法检测其酶解产物。结果表明,黑曲霉B2所产β-葡萄糖苷酶可在30 min内将各种中药糖苷类底物完全转化为相应苷元。表明该酶能够高效水解不同的中药糖苷类底物,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 糖苷成分 纯化 酶法转化
原文传递
茎和叶对祁门红茶品质的贡献分析
17
作者 周汉琛 杨霁虹 +4 位作者 刘亚芹 王辉 徐玉婕 黄建琴 雷攀登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20-228,共9页
为探究叶片、茎对祁门红茶品质的贡献,本研究以‘凫早2号’茶树品种为实验材料,将其嫩叶、嫩茎、单芽和完整芽叶(一芽二叶为主)分别制成红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结合感官审评、喜好度评价,深入分析4种红茶的香气、滋味品... 为探究叶片、茎对祁门红茶品质的贡献,本研究以‘凫早2号’茶树品种为实验材料,将其嫩叶、嫩茎、单芽和完整芽叶(一芽二叶为主)分别制成红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结合感官审评、喜好度评价,深入分析4种红茶的香气、滋味品质及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4种红茶香气类型均为甜香型,一芽二叶红茶甜香较高;芽红茶滋味鲜爽度较高;嫩茎加工红茶喜好度评价得分最高。代谢物分析显示,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在芽红茶中最高,在茎红茶中最低;游离氨基酸在茎红茶中显著富集,达到80 mg/g;槲皮素及其芸香糖苷在茎红茶中含量较高,而山柰酚-3-O-葡萄糖苷及其芸香糖苷在叶片红茶中含量最高。4类红茶的茶红素类/茶黄素类比值分别为11.6(一芽二叶红茶)、9.4(芽红茶)、14.6(叶红茶)和8.2(茎红茶)。挥发性代谢物分析显示,茎红茶中的挥发性物质总量(32.37?μg/g)显著低于芽红茶(100.01?μg/g)、叶片红茶(95.67?μg/g)及完整芽叶红茶(92.42?μg/g);苯甲醛、苯乙醛及吲哚在茎红茶中含量较高,而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及芳樟醇氧化物在叶片红茶中的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嫩茎富含游离氨基酸及叶片中丰富的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对祁门红茶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感官审评 滋味成分 挥发性化合物 糖苷香气前体
下载PDF
阿克苷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双珠 曾勇 +1 位作者 李燕 贺震旦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1期6-8,共3页
一、阿克苷概述阿克苷(acteoside)属于苯丙素苷化合物(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PPGs),阿克苷结构中的配基为苯乙醇基,配糖基为1个葡萄糖和1个鼠李糖基,取代基为肉桂酰基,为天然糖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和绿... 一、阿克苷概述阿克苷(acteoside)属于苯丙素苷化合物(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PPGs),阿克苷结构中的配基为苯乙醇基,配糖基为1个葡萄糖和1个鼠李糖基,取代基为肉桂酰基,为天然糖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和绿茶多酚一样属于天然多酚类成分。阿克苷结构式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苷化合物 神经保护机制 双子叶植物 成分 绿茶多酚 结构式 苯丙素 苯乙醇
下载PDF
翻白草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肖草茂 李玉云 +4 位作者 胡蓉 曾宪仪 肖小华 王丽华 朱才庆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翻白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翻白草中70%乙醇提取部位的酚酸类成分,并通过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I)... 目的研究翻白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翻白草中70%乙醇提取部位的酚酸类成分,并通过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I)、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Ⅱ)、3,3'-二甲基鞣花酸(Ⅲ)、没食子酸(Ⅳ)、委陵菜酸(Ⅴ)、山奈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基)-吡喃葡萄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Ⅱ、Ⅲ、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白草 酚酸成分 3-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 3 3' 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 3 3'-二甲基鞣花酸
原文传递
白花丹中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培红 周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419-5423,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中的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系统分离,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目的研究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中的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系统分离,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白花丹药材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5′-dimethoxyl ariciresionl 4′-O-β-D-glucopyranoside(1)、络石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芹菜素-6-C-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6-C-β-葡萄糖苷(9)、polybotrin(10)、3-O-(β-D-glucopyranosyl)-1-(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1-propanone(11)、(2E,4E,1′R,3′S,5′R,8′S)-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化合物3~9具有显著的总抗氧化能力。结论12个酚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其中黄酮类成分显示了较为显著的总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成分 抗氧化作用 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 槲皮素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木犀草素-6-C-β-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