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剑河中寒武世中期甲劳组水母状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兴莲 朱茂炎 +2 位作者 赵元龙 毛永琴 王宇轩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7,共6页
贵州剑河革东镇八郎村南甲劳组中部钙质白云岩中新近发现的具有粗强放射状辐管的水母状化石和其下凯里组中具细辐管及同心环的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有明显区别,属于伊尔东钵科(Eldoniidae)。其层位晚于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生物群中... 贵州剑河革东镇八郎村南甲劳组中部钙质白云岩中新近发现的具有粗强放射状辐管的水母状化石和其下凯里组中具细辐管及同心环的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有明显区别,属于伊尔东钵科(Eldoniidae)。其层位晚于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生物群中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层位1个化石带,属中寒武世中期,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最高层位,相当于北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Eldonia化石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状化石eldoniidae 甲劳组 中寒武世中期 贵州剑河八郎
下载PDF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遗迹化石(Gordia)与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约 赵元龙 +1 位作者 林日白 王萍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9,i001,i002,共9页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的遗迹化石 Gordia marina Emmons 常被保存在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 Zhao and Zhu 盘体的上下,构成凯里生物群生态特色之一。笔者认为,G.marina 可能系蠕形类造迹动物在层面或近层面觅食或吞食富...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的遗迹化石 Gordia marina Emmons 常被保存在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 Zhao and Zhu 盘体的上下,构成凯里生物群生态特色之一。笔者认为,G.marina 可能系蠕形类造迹动物在层面或近层面觅食或吞食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所形成。生活于清澈陆棚环境一定水域的 P.guizhouensis,由于突发性快速沉积事件的发生,改变了海水的物化条件,而被“毒死”,并随沉积物安静地沉落于弱氧化—还原环境的海底。在较为缓慢的腐烂过程中,营食沉积物的 G.marina 造迹生物觅食于 P.guizhouensis 盘体上下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中。随着沉积物的增厚,P.guizhouensis 生物尸体周围的微环境还原性增强,腐烂过程很快被终止,P.guizhouensis 生物软体得以保存,浅层或层面觅食性造迹生物亦随即离去,留下其生活活动的潜穴。同时通过研究,还认为 G.molassica(Heer)与G.marina 为同义名,可能为 G.marina 造迹生物的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水母化石 凯里生物群 中寒武世 贵州
下载PDF
贵州台江凯里动物群中的水母状化石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元龙 朱茂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2-280,390-391,共9页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动物群中的水母状化石Rotadiscusguizhouensissp.nov.,是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修正涵义后的Ratodiscus属的一个新种。与模式种B.gandis相比,新种个体较小,...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动物群中的水母状化石Rotadiscusguizhouensissp.nov.,是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修正涵义后的Ratodiscus属的一个新种。与模式种B.gandis相比,新种个体较小,辐管数减少,内环网格状构造更为明显。新种与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和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中的Eldonia相似,两者之间均具有相近的消化腔、触手和外形,但Eldonia辐管系统更加复杂。根据“U”形消化腔和环绕口端的触手,新种应归入触手动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化石 凯里动物群 贵州台江
下载PDF
华南伊迪卡拉纪类水母化石新发现(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烽 钟玲 +2 位作者 金幸生 郭东辉 尹崇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华南黔东北地区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中产出丰富多样的海相底栖宏体化石组合,其中包含2个新属种Kullingia rotadiscopsis sp.nov.和Eoaequorea xingi gen.&sp.nov.。新类别具有保存清晰的碳质同心环纹和辐射状纹饰,形态上相... 华南黔东北地区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中产出丰富多样的海相底栖宏体化石组合,其中包含2个新属种Kullingia rotadiscopsis sp.nov.和Eoaequorea xingi gen.&sp.nov.。新类别具有保存清晰的碳质同心环纹和辐射状纹饰,形态上相似于国外广泛分布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的伊迪卡拉纪典型的圆盘状化石,例如Aspidella,Ediacaria,Cyclomedusa,Eoporpita,Ovatoscutum,Spriggia,Kullingia等。上述化石在国外几乎都保存为印痕,近年来多被解释为不明亲缘底栖生物的圆形固着痕迹或抓痕、圆环状扫痕等,华南陡山沱组碳质压膜保存的圆盘状宏体化石显然不支持该解释。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华南新发现的碳膜化石与国外形态类似的印痕化石如Kullingia和Aspidella具有相同的亲缘关系,但支持将华南化石归属为可能最早的浮游型水螅水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迪卡拉纪 圆盘宏体化石 华南 水母生物
下载PDF
湘西震旦系留茶坡组炭质宏化石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孝红 汪啸风 +2 位作者 王传尚 李志宏 陈立德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2期15-30,共16页
初步研究表明,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化石呈炭质压膜状保存,主要包括长绳状或带状宏观藻:Chenlidenella spiralis gen.et sp.nov.,Longifuniculum dissutum Steiner,Erdtmann and Chen,1992, Longitaenina triphyllus gen. et sp. nov.... 初步研究表明,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化石呈炭质压膜状保存,主要包括长绳状或带状宏观藻:Chenlidenella spiralis gen.et sp.nov.,Longifuniculum dissutum Steiner,Erdtmann and Chen,1992, Longitaenina triphyllus gen. et sp. nov., L. rhodina gen. et sp. nov., L. laceolatus gen. et sp. nov.;直立不分枝的管状宏观藻Longfengshania elongata Duan et Du,1985, L. elliptic-ulum sp. nov, Paralongfengshania oblong sp. nov. Miaohenella hunanensis(Steiner, Erdtmann and Chen,1992), M. rhomba Ding,1996, M. taenina sp. nov., Cystoculum catenuatus gen. et sp. nov.;末端存在二歧式分叉的丝状宏观藻:Sectoralga bibarbatus sp. nov., S. typica Hu,1996,S. capillaceus sp. nov., S. umbellulata Hu,1996和水母状化石Taoyuania ovatoides gen. et sp. nov., Liaonanella giganta sp. nov., Wulingshania canopse gen. et sp. nov.及蠕虫状化石 Wenshanwania simplex gen. et sp. nov.等。从地层对比上看,上述化石可能与伊迪卡拉动物群为同一时期的产物。晚震旦世晚期留茶坡组中类水母化石的出现是我国晚震旦世生物演化史上一次重要事件,以类水母等软躯体动物和高分异度的宏观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藻 水母化石 蠕虫化石 武陵山生物群 留茶坡组 晚震旦世 湘西
下载PDF
澄江生物群分子在贵州遵义牛蹄塘组发现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瑞东 张位华 +1 位作者 姜立君 高慧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50,T001,共7页
澄江生物群是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窗口,它的分布范围一直仅限于滇东地区,最近在贵州遵义松林牛蹄塘组底部页岩中发现有Naronia,Archotuba conoidalis,Isoxys,Perspicaris,Lingulepis,Tsunyidiscus,Scenella,水母状化石(medusifor... 澄江生物群是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窗口,它的分布范围一直仅限于滇东地区,最近在贵州遵义松林牛蹄塘组底部页岩中发现有Naronia,Archotuba conoidalis,Isoxys,Perspicaris,Lingulepis,Tsunyidiscus,Scenella,水母状化石(medusiform fossil),海绵动物化石Leptomitus,类似半索动物杆壁虫Rhabdopleura化石,软舌螺类Hyolithids,宏观藻类和疑源类化石Zunyiphyton perelegans Yang et Zhao,1999,Yuknessia sp.,Longenema Ding,1996,Sphaerocongregus variabilis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澄江生物群分子,这是云南省外澄江生物群分子的新发现。由于生物群之下40m处还产大量海绵动物、高肌虫和藻类化石等组成的松林生物群,其上又有下寒武统明心寺组古杯动物群,因此,这一生物群的发现对研究早寒武世生物的演化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对澄江生物群的古生态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生物群 寒武纪 贵州 牛蹄塘组 水母化石 海绵动物化石 古生态学
下载PDF
承袭文化遗产 再现寒武奇观
7
作者 金云龙 李锐 《中国产业》 1997年第3期28-28,共1页
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徵江县境内,在风景如画、秀丽多姿的抚仙湖东北,傍依着由沉积岩所组成的群山里,有一座蕴藏生命玄机的帽天山,它惊人地记载着约5亿3千万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奇观。1984年7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 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徵江县境内,在风景如画、秀丽多姿的抚仙湖东北,傍依着由沉积岩所组成的群山里,有一座蕴藏生命玄机的帽天山,它惊人地记载着约5亿3千万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奇观。1984年7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等几位科学家为研究金臂虫来到云南徵江帽天山,他们在采集这种动物化石时,偶然发现了一种形同两只球体连在一起的动物化石。这种后来被命名为"双节虫"的动物化石的发现,拉开了云南徵江古生物化百群发现与研究的序幕。1987年以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均远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发掘和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自1989年始陆续发表,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消息传出后,一批批国内外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者、新闻记者蜂拥而至,一批又一批形态各异的化石被挖掘出来,学者们惊叹于这批生物化石保存之完整,不仅保存了生物的骨骼,还保存了表皮、纤毛、眼睛、肠胃、消化道、口腔、神经等各种软组织。其中,水母状化石的触手、辐管、环肌、中央腔和口部构造清晰可见,蠕虫化石的体环、吻部构造、消化道和尾刺完整无缺、腕足动物化石则显示出从外壳向外伸出的粗壮的内茎。有些动物化石甚至还能看到消化道里的食物和粪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足动物化石 中国科学院 大爆炸 消化道 古生物 生物研究所 帽天山 云南 前寒武纪 水母化石
下载PDF
华北地台前寒武纪“后生动物化石”评述 被引量:5
8
作者 罗翠 朱茂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8-307,共20页
最新的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动物的最早祖先应该早于埃迪卡拉纪,可能在大约635—850Ma的成冰纪就已经出现,但是缺乏可靠的化石证据。华北地台的前寒武纪沉积地层发育,前人曾在这套地层中陆续报道过大量的"后生动物化石&qu... 最新的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动物的最早祖先应该早于埃迪卡拉纪,可能在大约635—850Ma的成冰纪就已经出现,但是缺乏可靠的化石证据。华北地台的前寒武纪沉积地层发育,前人曾在这套地层中陆续报道过大量的"后生动物化石"。然而,这些化石的动物属性均存在疑问。文中通过整理1979年以来报道过的相关化石,将其分为"水母状化石"、"遗迹化石"和"蠕虫状化石"3类,结合部分新材料的研究,分别对其形态、保存特征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认为其中大部分属假化石、MISS构造或可能的藻类化石,但以下几类化石作为可能的动物化石,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1)辽南五行山群的水母状化石;2)辽南兴民村组的水母状化石;3)部分遗迹化石(如辽南五行山群的Skolithos、北京青白口系的遗迹化石);以及4)"淮南生物群"的蠕虫状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动物 水母化石 遗迹化石 蠕虫化石 前寒武纪 华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