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注入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志 秦晓飞 +4 位作者 王雷 崔宏勋 王庆丰 申晟 郭马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骨水泥注入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医生选择骨水泥注入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0例OVCF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PVP... 目的观察骨水泥注入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医生选择骨水泥注入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0例OVCF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PVP治疗,根据骨水泥体积(Vbc)与椎体体积(Vvb)的比值(Vbc/Vvb)将患者分为小剂量组(0.1<Vbc/Vvb≤0.2)、中剂量组(0.2<Vbc/Vvb≤0.3)和大剂量组(Vbc/Vvb>0.3),每组30例。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3、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腰背部疼痛,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情况。所有患者术后第1~2天复查CT,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伤椎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结果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3、12个月,3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术后3、12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40.00%(12/30);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大剂量组(χ^(2)=4.022、0.020,P<0.05),小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5)。术后3个月,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者再骨折率分别为3.33%(1/30)、0.00%(0/30)、6.67%(2/30),3组患者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9,P>0.05);术后6个月,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者再骨折率分别为6.67%(2/30)、0.00%(0/30)、6.67%(2/30);3组患者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3,P>0.05)。结论PVP术中采用中剂量的骨水泥注入量(0.2<Vbc/Vvb≤0.3)可有效缓解OVCF患者的腰背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注入量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修复效果与骨水泥注入量及弥散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海波 禹志军 白曼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473-2477,共5页
背景:研究显示,椎体成形治疗中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程度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有一定影响,但关于椎体成形治疗中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程度与椎体恢复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后效果... 背景:研究显示,椎体成形治疗中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程度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有一定影响,但关于椎体成形治疗中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程度与椎体恢复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后效果与骨水泥注入量及弥散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10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42例,女60例,年龄52-76岁,均进行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根据骨水泥注入量分为观察1组(注入量>4 mL,n=57)和对照1组(注入量≤4 mL,n=45),根据骨水泥弥散程度分为观察2组(填充率>15%,n=61)和对照2组(填充率≤15%,n=41),观察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并分析骨水泥注入量、弥散程度与椎体恢复高度相关性。试验经三亚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观察1组、对照1组术后3d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并且观察1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P <0.05);观察2组、对照2组术后3 d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并且观察2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P <0.05);②观察1组、对照1组术后3d的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1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P<0.05);观察2组、对照2组术后3d的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并且观察2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P <0.05);③观察1组、对照1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2组、对照2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椎体恢复高度与骨水泥注入量、弥散程度均呈正相关性(P<0.05);⑤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程度可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活动能力,纠正椎体后凹畸形,较好恢复椎体高度,骨水泥注入量、弥散程度与椎体恢复高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水泥注入量 弥散程度 相关性 椎体恢复高度 COBB角
下载PDF
PVP术中伤椎体积与骨水泥注入量的量化关系探讨
3
作者 李参天 董云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7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伤椎体积与骨水泥注入量的量化关系,为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提供更规范、有效的操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行PVP术的48例骨质疏... 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伤椎体积与骨水泥注入量的量化关系,为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提供更规范、有效的操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行PVP术的4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7个伤椎,术前根据椎体正侧位片测量伤椎的体积,术中记录注入伤椎的骨水泥量,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半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发症,评估伤椎体积与骨水泥注入量的相关性,并探讨两者的量化关系。结果:术后3 d、术后半年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且术后半年患者VAS评分较术后3 d明显减少;术后3 d及术后半年患者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且术后半年ODI评分明显少于术后3 d OD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发生伤椎邻近椎体骨折1例,无发生骨水泥渗漏。经线性相关分析,伤椎体积(X)与骨水泥注入量(Y)的相关系数r=0.93,两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0.09+0.1X,R2=0.86,说明预测的效果较好。结论:PVP术中伤椎体积与骨水泥注入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注入约10%伤椎体积骨水泥量时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低并发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水泥注入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双侧PVP手术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董小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多量组(43例)和少量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PVP手术,多... 目的探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多量组(43例)和少量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PVP手术,多量组在术中骨水泥注入量>6 ml,少量组在术中骨水泥注入量≤6ml。对比两组患者的椎体中央恢复高度、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表(VAS)、骨水泥渗漏及再次骨折或相邻节段骨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椎体中央高度较术前增加,P<0.05;少量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多量组,P<0.05。结论 OVCF患者在PVP手术中注入不同的骨水泥剂量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注入少量的骨水泥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注入量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骨折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锦源 谢昀 +3 位作者 陈春永 林章雄 郑力峰 邱耀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骨折椎体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中年志愿者行胸腰段脊柱CT扫描,将图像处理后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用Geomagic...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骨折椎体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中年志愿者行胸腰段脊柱CT扫描,将图像处理后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用Geomagic、Abaqus软件对图像中材料属性、接触关系进行设定,建立T_(11)~L_(1)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限元模型,设定T_(12)椎体骨折压缩1/2,经椎弓根单侧PKP术中椎体复位后T_(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1/2、恢复到3/4或恢复正常,设定分别注入4 mL和5 mL骨水泥,设置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分析前屈、后伸、右侧侧屈、右侧旋转情况下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的变化。结果前屈方向:T_(12)椎体前缘高度复位越好,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越小。后伸方向:T_(12)椎体前缘高度未恢复时T_(11)椎体应力最大,T_(12)椎体高度恢复到3/4时T_(11)椎体应力最小;T_(12)椎体前缘高度完全复位时L_(1)椎体应力最大,T_(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1/2时L_(1)椎体应力最小。右侧侧屈方向:T_(12)椎体前缘复位高度对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没有影响。右侧旋转方向:T_(12)椎体前缘复位到3/4时,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最小,T_(12)椎体前缘高度完全恢复后应力反而更大。T_(12)椎体压缩骨折PKP术中注入4 mL和注入5 mL骨水泥对术后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适度复位压缩椎体和注入适宜的低剂量骨水泥可以降低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折复位程度 水泥注入量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体位复位后经皮椎体成形术微量骨水泥注入对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疼痛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宋扬 高全有 +5 位作者 钱澍 周程沛 袁一方 郭时空 高浩然 钱济先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微量骨水泥注入对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疼痛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空...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微量骨水泥注入对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疼痛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400例,均行体位复位后PVP治疗,根据PVP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分为常量组(207例)和微量组(19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常量组的手术成功率(97.10%)及手术时间[(30.58±4.97)min]与微量组[分别为97.93%、(31.06±5.19)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量组的骨水泥注入量[(5.19±0.41)ml]多于微量组[(3.24±0.27)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微量组明显低于常量组(P<0.05)。术后1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常量组明显低于微量组,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常量组明显高于微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微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量组(P<0.05)。结论 体位复位后PVP微量骨水泥注入治疗OVCF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注入量 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疼痛评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PVP术前指导骨水泥注入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韦武 吴卫东 +2 位作者 宁金沛 梁柱德 李国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7期742-743,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前指导骨水泥注入量的临床应用,以期获得最优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效果。方法纳入经X线片、CT、MRI检查确诊的60例(79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分别计算压缩椎体...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前指导骨水泥注入量的临床应用,以期获得最优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效果。方法纳入经X线片、CT、MRI检查确诊的60例(79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分别计算压缩椎体的体积,然后根据椎体体积计算术中应该注入的骨水泥的量,A组骨水泥注入量为椎体体积的10%,B组骨水泥注入量为椎体体积的20%。结果 A组骨水泥注入量为1.0~3.5(2.5±0.5)ml,B组骨水泥注入量为2.5~8.0(4.5±0.5)ml。2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数字技术精确测量椎体体积可对骨水泥注入量进行PVP术前个性化设计,10%椎体体积的骨水泥注入量即可有效解除腰痛同时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数字技术 椎体体积 水泥注入量 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关于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入量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中连 周森叶 +2 位作者 沈海琦 张斌 张其祥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3-44,共2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或几乎全部恢复椎体高度的目...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或几乎全部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随着PVP技术的进步,对某些不需减压的脊柱骨折,如对于神经功能完好、后凸畸形小于20°、椎体压缩小于50%、脊柱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新鲜胸腰椎骨折,PVP有望取代外科手术达到复位、固定的效果,这将无疑会是脊柱外科的一场变革。近年来PVP逐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顽固性疼痛等患者,具有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止痛作用。但临床上对骨水泥注入量的多少众说纷纭,本组治疗47例,60椎,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水泥注入量
原文传递
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PVP治疗OVCF中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金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5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高安市中医院治疗的OVCF患者,根据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将其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51例,观察... 目的:观察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高安市中医院治疗的OVCF患者,根据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将其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5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椎体中间高度、责任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水泥渗漏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椎体中间高度、责任椎Cobb角、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骨水泥渗漏事件(5.88 %)及并发症的发生率(5.88 %)均低于常规剂量组(21.57 %、23.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PVP治疗OVCF患者时,注入常规剂量和小剂量骨水泥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小剂量所造成的骨水泥渗漏事件及并发症较少,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水泥注入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罗兴良 吴坚 +1 位作者 单贤贞 金良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69例OVCF患者,...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69例OVCF患者,均采用球囊扩张法行PKP治疗,并按骨水泥注入量分为研究组(骨水泥注入量4ml及以下,n=138)和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4ml以上,n=131),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前缘)、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伤椎高度、VAS评分、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OVCF采用PKP治疗时,骨水泥注入量与治疗效果无密切关系,注入小剂量骨水泥也可达到满意疗效。同时,小剂量注入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水泥注入量
下载PDF
弯角与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鹏程 郝申申 +5 位作者 李洪珂 董胜利 刘帅 张豪伟 李长红 王飞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76-81,共6页
目的比较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传统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2... 目的比较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传统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OVCF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弯角组30例和单侧组32例。弯角组采用弯角PVP治疗,单侧组采用传统单侧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情况,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刺破椎弓根或椎体、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组内术前术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术前术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弯角PVP治疗脊柱胸腰段OVCF可获得较单侧PVP更为满意的双侧骨水泥分布效果,可增加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手术安全性高,但在改善术后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水泥注入量 水泥渗漏率 水泥分布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修振志 林忠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5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收治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3d对椎体进行影像学复查,观察是否穿骨水泥渗漏;同时分析出现骨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收治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3d对椎体进行影像学复查,观察是否穿骨水泥渗漏;同时分析出现骨水泥渗漏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研究44例患者、92个椎体当中,共有35例、64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现象。依据不同的渗漏位置,Ⅰ型:静脉内型,共46个椎体;Ⅱ型:椎旁软组织内型,6个椎体,Ⅲ型:椎管内型,4个椎体;Ⅴ型:椎间盘内型,4个椎体;Ⅵ型:穿刺针道内型,8个椎体。X线检查征象主要表现出条块状渗出及线状渗出。线状渗出:50个椎体,大部分呈现的走行方向为垂直方向,与椎旁静脉走向相符合;其他14个椎体为条块状渗出。分析结果提示,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风险独立因素为压缩率及骨水泥注入量。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比率较高;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风险独立因素为压缩率及骨水泥注入量;应该强化术中监控、术后常规X线,从而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渗漏 压缩率 水泥注入量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山西省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溢洪道裂隙段帷幕灌浆施工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海 吴叶菲 《山西水利科技》 2015年第1期28-30,33,共4页
以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大坝基础处理溢洪道裂隙段帷幕灌浆为例,介绍了溢洪道裂隙段帷幕灌浆的施工方法,阐述了裂隙段帷幕灌浆的质量评价。
关键词 帷幕灌浆 透水率 水泥注入量 压水 评价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徐金艳 肖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椎体...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像学变化,并计算椎体高度恢复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调查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平均为(40.58±5.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陈旧性骨折、骨水泥注入量≤4 mL、骨密度T>-2.5、术前伤椎高度≤70%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高度恢复不佳,可能受骨水泥注入量、骨折类型、骨密度、术前伤椎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高度恢复 术前伤椎高度 骨密度 陈旧性骨折 水泥注入量
下载PDF
113例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涛 孙中毅 强晓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112-114,222,共4页
目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的临床疗效,及术中活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13例,196个椎体。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64例采用PKP治疗,49例采用PVP治疗。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采用PKP和PVP,注入骨水... 目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的临床疗效,及术中活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13例,196个椎体。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64例采用PKP治疗,49例采用PVP治疗。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采用PKP和PVP,注入骨水泥113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取活检。结果 11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前疼痛评分与术后疼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术前VAS评分与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例患者中,病理示骨髓瘤一例,浆细胞瘤2例。结论 PKP和PVP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同时可以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 PKP 椎体转移瘤 椎体压缩骨折 术中活检 水泥注入量
下载PDF
苏家河口水电站大坝趾板帷幕灌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智光 郭铁柱 《云南水力发电》 2010年第6期47-50,66,共5页
大坝帷幕灌浆质量关系到整个水电工程的安全,为了获得准确的灌浆参数,需要进行帷幕灌浆试验。介绍了云南省槟榔江苏家河口水电站大坝趾板帷幕灌浆试验,为工程验证了灌浆参数,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帷幕灌浆 抬动观测 压水试验 透水率 单位水泥注入量
下载PDF
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8
17
作者 邓书洲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11例OVCF患者,依照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37)、对照A组... 目的探讨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11例OVCF患者,依照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37)、对照A组(n=39)、对照B组(n=35)。实验组采取弯角穿刺PVP技术,对照A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技术,对照B组采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技术治疗,对比3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A组手术用时、X线曝光次数均低于对照B组(P<0.05);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对照B组>实验组>对照A组(P<0.05);3组骨水泥渗漏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骨水泥理想分布的椎体比例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A组的64.10%(P<0.05);3组3组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术后3个月SF-36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手术用时及X线曝光次数,并优化骨水泥于椎体内分布情况,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其腰椎功能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注入量 水泥渗漏率 疼痛评分
下载PDF
滕南矿区井筒含水层预注浆参数及堵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玉华 阚世光 于绍波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0-102,105,共4页
结合滕南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对各井筒地面预注浆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井筒地面预注浆参数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扩散半径 注浆压力 浆液浓度 结束标准 段高划分 水泥注入量 矿井建设
下载PDF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在G221国道A3合同段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缪玉华 《吉林地质》 2010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介绍G221国道A3合同段路基防冲刷帷幕灌浆工程试验段的施工方案,由于段地质情况复杂,钻孔难度大,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大面积施工前,特进行试验施工,以总结一套经济、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 帷幕灌浆 灌浆压力 开灌水与水泥 单位水泥注入量 可灌比值、渗透系数
下载PDF
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2期138-139,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OVCF患者病历资料,根据PVP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43例,单侧经椎弓根入路)与双侧...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OVCF患者病历资料,根据PVP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43例,单侧经椎弓根入路)与双侧组(43例,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周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腰背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及透视次数均少于B组(P<0.05);术后1周,两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及VAS评分均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入路PVP治疗胸腰段OVCF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较双侧入路相比,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及透视次数少等优势,但穿刺要求更高,风险更大,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入路 水泥注入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