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水源河流公路桥梁排水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邓煜 王同卫 《山东交通科技》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以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工程幸福河大桥排水设计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桥面排水系统进行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进行排水;根据当地暴雨强度统计,对雨水设计流量及排水沟排水能力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排水沟型号。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水源河流 桥面排水 树脂混凝土 排水沟 暴雨强度
下载PDF
非潮汐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验值划分法及实例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易雯 付青 +4 位作者 郑丙辉 陈小文 吕小明 李彤 刘军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提高河流型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相关理念,在充分考虑我国南方非潮汐河段河流型水源地类型、主要污染源、水文水动力特征、管理监督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警的非潮... 为提高河流型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相关理念,在充分考虑我国南方非潮汐河段河流型水源地类型、主要污染源、水文水动力特征、管理监督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警的非潮汐河段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经验值划分方法,并以此划分了广东省M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跟踪验证监测显示,划分范围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划分技术 经验值法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杜大仲 孟宪林 +1 位作者 马放 张建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从源头对饮用水源地实施有效保护,对河流型饮用水源地选址合理性进行科学评估,从法律制约、环境质量、水资源保障和环境风险角度,选择28个关键影响因子构建水源地选址评价体系.基于层析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数学模型,采用文献分析和专... 为从源头对饮用水源地实施有效保护,对河流型饮用水源地选址合理性进行科学评估,从法律制约、环境质量、水资源保障和环境风险角度,选择28个关键影响因子构建水源地选址评价体系.基于层析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数学模型,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级影响因子的权重,并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依据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统计数据对影响因子进行分级和分值量化.通过因子的分值和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可给出选址评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选址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权重
下载PDF
北方某城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方案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大仲 孟宪林 马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9-365,共7页
为建立和量化适于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的评价体系,以北方某城市A的水源地选址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从法律制约、环境质量、水资源保障和环境风险角度构建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共设立8个否定因子和20个评价因子,采用文献... 为建立和量化适于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的评价体系,以北方某城市A的水源地选址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从法律制约、环境质量、水资源保障和环境风险角度构建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共设立8个否定因子和20个评价因子,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依据环境标准和技术导则确定评分标准,可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评价与优选.研究表明,城市A的选址方案Ⅰ与方案Ⅱ均可做为水源地选址方案进行工程论证;城市A所处流域综合水质状况不佳,在后续的给水厂建设中应考虑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城市A的选址方案Ⅰ与方案Ⅱ的环境风险系数均较高,管理部门应依据选址方案的风险特征加强上游风险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选址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AHP与Delphi法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艳红 成静清 《江西水利科技》 2018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德尔菲法(Delphi),根据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得到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包括水量保障、水质保障、监控保障和管理保障4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的全国重要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指标体系,可为河流型饮用...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德尔菲法(Delphi),根据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得到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包括水量保障、水质保障、监控保障和管理保障4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的全国重要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指标体系,可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治理与控制主要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姚金海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8年第5期37-40,共4页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三类:河流型与湖泊、水库型和地下水型。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主要特点是:水质水量受其上游来水影响大、流动性不稳定和水污染风险源复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污染治理与控制的根本...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三类:河流型与湖泊、水库型和地下水型。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主要特点是:水质水量受其上游来水影响大、流动性不稳定和水污染风险源复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污染治理与控制的根本原则是流域管理体制下的有效协同。主要措施有:工矿业污染治理与控制、农业(种养殖)农村的污染治理与控制、城市的污水垃圾污染治理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流域管理体制下的有效协同 工矿业污染 农业(种养殖)农村污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的河流型水源地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逸可 方国华 +1 位作者 张钰 黄显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0-681,共12页
为科学评估河流型水源地风险水平,有效保障河流型水源地安全,在识别河流型水源地保护区潜在风险源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水质污染、水量短缺、生态环境、管理保护等4个方面构建包含22个指标的河流型水源地风险评价指标体... 为科学评估河流型水源地风险水平,有效保障河流型水源地安全,在识别河流型水源地保护区潜在风险源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水质污染、水量短缺、生态环境、管理保护等4个方面构建包含22个指标的河流型水源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确定相应指标风险度阈值,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组合赋权,基于有效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对传统的模糊评价方法加以改进,并建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水源地风险评估。以南京市长江子汇洲水源地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子汇洲水源地风险度评估结果为0.2167,处于较低风险水平,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源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Delphi-AHP法 熵值法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师红霞 王姝 +1 位作者 黄川友 殷彤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西藏自治区于2011年完成《西藏自治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逐步实施阶段。针对西藏高原城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好、水量供应状况不乐观、高原生态较为脆弱和管理意识淡薄的独特性,并结合河流型饮用... 西藏自治区于2011年完成《西藏自治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逐步实施阶段。针对西藏高原城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好、水量供应状况不乐观、高原生态较为脆弱和管理意识淡薄的独特性,并结合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建立西藏自治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综合、系统、合理、实用的特点,可为其它地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秋艳 李攀 +1 位作者 成梁 陈玲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9年第4期54-58,共5页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例证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划分实践。指出,我国各省多采用经验值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部分省份划分方案久未更新,没有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细化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例证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划分实践。指出,我国各省多采用经验值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部分省份划分方案久未更新,没有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细化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指导要求,及时修订省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并借鉴国外水源保护区划分经验,通过调整水质标准、重视公众参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划分水源保护区,从源头上预防水源污染,降低饮用水公共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源 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划分
下载PDF
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长鸿 杨柳 +5 位作者 黄一恒 高润禧 刘炯弘 圣振 齐媛 陈志金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6期89-94,98,共7页
科学划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加强和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防止城市饮用水污染的重要基础。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以某城市为例,探求了有效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相关技术规范的科学方法。基于Ar... 科学划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加强和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防止城市饮用水污染的重要基础。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以某城市为例,探求了有效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相关技术规范的科学方法。基于ArcGIS水文分析模块,结合研究区DEM、取水口信息等基础数据,开展了该市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科学划分研究。应用类比经验法划分了一级保护区水域陆域范围;确定了48 h应急响应时间,应用急响应时间法划分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提取集水区域,应用地形边界法划分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并输出了研究区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专题地图。该研究可为我国各城市开展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源 水文分析 保护区划分 ARCGIS
下载PDF
喀斯特区河流型水源地水化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丽 钟欣平 喻阳华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8-64,共7页
本研究以遵义市绥阳县观音岩景区内芙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基本化学指标、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进行分类,阐明喀斯特区河流型水源地水化学特征,探讨了各指标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对揭示喀斯特地区水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各... 本研究以遵义市绥阳县观音岩景区内芙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基本化学指标、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进行分类,阐明喀斯特区河流型水源地水化学特征,探讨了各指标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对揭示喀斯特地区水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各采样点之间的基本化学指标存在差异,但变幅不大;非重金属元素Ca、Mg含量较其他金属元素含量偏高;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多表现为增强效应,尤其是Cr、Ni、Zn、Sr、As、Cd之间相关性较密切;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依次为芙蓉江源头(2.801)>酒店进水(0.410)>洗浴用水(-1.170)>贵妃池上游300 m(-0.211)>贵妃池上游1 000 m(-0.834)>长生潭(-0.846)>长生潭汇合口(-1.149)。研究结果对于喀斯特河流型水源地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河流水源 水化学 水环境质量
下载PDF
广东省河流型水源地PAEs污染状况调查及其深度处理研究
12
作者 刘千宇 郑狄楠 +2 位作者 林伟鸿 彭子陶 陈秋丽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2期81-83,共3页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全球对邻苯二甲酸酯(简称PAEs)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塑料制品废弃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甚至影响水源地,对人类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次分别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对广东省M...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全球对邻苯二甲酸酯(简称PAEs)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塑料制品废弃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甚至影响水源地,对人类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次分别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对广东省M流域、L流域及B流域水源地PAEs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依据PAEs浓度进行实验室配水,使用活性炭-超滤联用工艺去除PAEs,分析工艺的去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源 邻苯二甲酸酯 活性炭-超滤
下载PDF
2001—2020年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华庆 朱睿 +3 位作者 尹振良 山建安 张薇 方春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0,共14页
植被覆盖变化对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选取2001—2020年MODIS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Hurst指数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并基于地理探测器和Pearson... 植被覆盖变化对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选取2001—2020年MODIS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Hurst指数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并基于地理探测器和Pearson偏相关分析探究各因子对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20年,研究区植被指数(NDVI)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NDVI值为0.42,增长速率为0.023/10a,NDVI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整体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001—2020年间植被覆盖呈现改善趋势面积(82.47%)大于退化趋势面积(4.97%),未来持续性改善面积(62.63%)大于持续性不变(5.78%)和持续性退化(3.69%)面积,说明植被覆盖度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降水量对NDVI空间分布影响力最大,达到0.502,其次为相对湿度(0.418)、高程(0.374);降水量(77.16%)、气温(71.82%)与NDVI空间分布正相关,日照时数(77.94%)、相对湿度(62.70%)与NDVI空间分布负相关。NDVI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气候暖湿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低NDVI土地利用类型向高NDVI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共同促进了植被覆盖向好发展。该研究有助于厘清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变化 影响因子 河流水源涵养区 地理探测器 HURST指数
原文传递
试论古代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以古都洛阳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焦海浩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河流对于一个城市选址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处理好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才能使这个城市接受历史的考验。洛阳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它的兴衰与其洛阳盆地的河流网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周时期洛阳城市的兴起,汉魏时... 河流对于一个城市选址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处理好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才能使这个城市接受历史的考验。洛阳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它的兴衰与其洛阳盆地的河流网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周时期洛阳城市的兴起,汉魏时期洛阳城市的发展,隋唐时期洛阳城市的繁荣,以及后代洛阳城市的衰败,都与河流水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伊洛河网 城市布局 河流水源
下载PDF
河流水源保护景观化人工湿地设计例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亚乾 王文科 +9 位作者 赵晓红 张斌令 张日霞 王锦旋 孟祥鑫 袁卫宁 王社平 黄宁俊 王彤 赵金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以陕西凤县嘉陵江上游源头区域沿江两侧5个居民新村为试点,以嘉陵江水源保护与优美新农村环境创建为目标,充分融入景观化多级式人工湿地设计理念,建设了5处景观化人工湿地。在实现对居民新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保护嘉陵江水源的同时,充... 以陕西凤县嘉陵江上游源头区域沿江两侧5个居民新村为试点,以嘉陵江水源保护与优美新农村环境创建为目标,充分融入景观化多级式人工湿地设计理念,建设了5处景观化人工湿地。在实现对居民新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保护嘉陵江水源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工湿地景观、娱乐、教育等功能,创建美好新农村环境,为人工湿地景观化设计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河流水源保护 景观化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河流型水源地源水有机物种类分布特性及其与消毒副产物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辉 程志鹏 +4 位作者 林芳 李倩 费相琴 蒋功成 徐继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2-1607,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条件下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有机物种类分布特性及其与消毒副产物关系。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源水有机污染特性呈现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水体腐殖化程度依次降低。经树脂富集分离后水样溶解性有机...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条件下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有机物种类分布特性及其与消毒副产物关系。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源水有机污染特性呈现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水体腐殖化程度依次降低。经树脂富集分离后水样溶解性有机物(DOM)各组分占总有机碳(DOC)的比例有所不同。丰水期:疏水性有机酸(HPO-A,38%)>亲水性有机物(HPI,26%)>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16%)>疏水性有机中性物质(HPO-N,12%)>过渡亲水性中性物质(TPI-N,8%);平水期:HPO-A(32%)>HPO-N(22%)>TPI-A(20%)>HPI(18%)>TPI-N(8%);枯水期:HPO-A(28%)>TPI-A(24%)>HPO-N(20%)>HPI(19%)>TPI-N(9%)。DOM中仅HPI组分比紫外吸光度值(SUVA)低于原水,其余均高于原水,其中HPO-A组分SUVA值最高,是原水的1.77倍。各水文期条件下,疏水性有机物(疏水性有机酸和疏水性中性物质)对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生成的贡献,分别超过全部有机物氯化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60%和65%,表明疏水性有机物是最主要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应当作为水处理工艺重点去除的有机物组分。各水文期源水有机物特性与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关系变化不大,三卤甲烷生成潜能(STHMFP)与SUVA的线性相关度较高,卤乙酸生成潜能(SHAAFP)与SUVA的线性相关度一般。因此,可用水样SUVA值间接反映三卤甲烷生成潜能,以利于在实际生产中快速监控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源 溶解性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原文传递
河流型水源地源水典型氯化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强化去除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辉 孙瑞林 +3 位作者 程志鹏 费相琴 韦长梅 徐继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88-1894,共7页
以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传统工艺及基于凹凸棒土处理单元的6种强化工艺,对各工艺及其处理单元应用于典型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体物控制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预O3+... 以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传统工艺及基于凹凸棒土处理单元的6种强化工艺,对各工艺及其处理单元应用于典型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体物控制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预O3+凹土强化混凝+O3-GAC强化的工艺对上述2种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效果最佳;在传统工艺中单纯增加O3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KMnO4控制消毒副产物的效果一般,但KMnO4处理可强化后续单元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各工艺处理出水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单项指标均能达标,但传统工艺和经凹土强化混凝+GAC强化的工艺出水三卤甲烷4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均大于1.0,不能满足水质要求,必须进行强化处理。凹土强化混凝单元在6种强化工艺条件下对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AFP)的去除率较传统混凝单元平均提高15.99%和4.92%;各强化工艺对THMFP和HAAFP的去除率较传统工艺均提高20%以上(除凹土强化混凝+GAC强化的工艺外),消毒副产物产生量降低40%以上,工艺成本降低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源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强化工艺 凹凸棒土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Inorganic Nitrogen in East Water-source and Inflow Rivers of Chaohu Lake
18
作者 张习 曹静 +2 位作者 李琪 王宁 李玉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4期877-882,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inorganic nitrogen in east water-source and inflow rivers of Chaohu Lake. [Method] The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able inorganic nitro...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inorganic nitrogen in east water-source and inflow rivers of Chaohu Lake. [Method] The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able inorganic nitrogen (DIN) in east water-source and inflow rivers of Chaohu Lak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ir effects on water qual- ity were examined. [Resul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H3-N and NO2--N were the high in flood season, and low in non-flood season,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NO3--N pre- sented the opposite tre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O3--N was the highest in Shuangqiao estuary, where the pollution was the worst. DIN in Zhegao estuary and Xiaozhegao estuary was mainly caused by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s; surface runoff and pollution from ships contribute the most to the DIN content in Shuangqiao estuary.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basic data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eutrophication in Chaohu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hu Lake Water source area Inflow rivers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ATION
下载PDF
Oasis System and Its Reasonable Development in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in North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China 被引量:3
19
作者 LEI Jun LUO Geping +1 位作者 ZHANG Xiaolei LU Q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236-242,共7页
Under the guide of system theory, taking the oasis in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asi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from 4 aspects including oasis spatial structure, water resources... Under the guide of system theory, taking the oasis in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asi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from 4 aspects including oasis spatial structure, water resources structure, vegetation structur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a typical small-scale watershed,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has the relatively complete mountain-basin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and productive function. Because of human drastic activity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was as high as 98.7%, and the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was not reasonable, which resulted in an average annual decline of 0.353m in the water table of alluvial-diluvial-fan oasis, and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0.047m in the alluvial-plain. The layout of crop and shelter forest benefits to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oasis economy is at low level, and its eco-economic function is 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sis structure oasis function oasis economy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SWAT Model Calibration Techniques for Hydrological Modeling in the Ganga River Watershed 被引量:7
20
作者 Nikita Shivhare Prabhat Kumar Singh Dikshir Shyam Bihari Dwivedi 《Engineering》 2018年第5期643-652,共10页
The Ganga River, the longest river in India, is stressed by extreme anthropogenic activity and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in the Varanasi region. Anticipated climate changes and an expanding populace are expected to... The Ganga River, the longest river in India, is stressed by extreme anthropogenic activity and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in the Varanasi region. Anticipated climate changes and an expanding populace are expected to further impede th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In this study, hydrological modeling was applied to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modeling in the Ganga catchment, over a region of 15 621.612 km2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Uttar Pradesh. The primary goals of this study are: ① To test the execution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SWAT model in anticipating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nd ② to compare and determine the best calibration algorithm among three popular algorithms-sequential uncertainty fitting version 2 (SUFI-2),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 (GLUE), and par-allel solution (ParaSol). The input data used in the SWAT were the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Landsat-8 satellite imagery, soil data, and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The watershed of the study area was delineated into 46 sub-watersheds, and a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map and soil map were used to create hydrological response units (HRUs). Models utilizing SUFI- 2, GLUE, and ParaSol methods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se algorithm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five cat-egories: their objective functions, the concepts used, their performances, the values of P-factors, and the values of R-factors. As a result, it was observed that SUFI-2 is a better performer than the other two algo-rithms for use in calibrating Indian watersheds, as this method requires fewer runs for a computational model and yields the best results among the three algorithms. ParaSol is the worst performer among the three algorithms. After calibrating using SUFI-2, fiv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effective channe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CH_K2), the universal soil-loss equation (USLE) support parameter (USLE_P), Manning's n value for the main channel (CH_N2), the surface runoff lag time (SURLAG), and the available water capac-ity of the soil layer (SOL_AWC) were observe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s for modeling the pre-sent watershe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maximum runoff occurred in sub-watershed number 40 (SW#40), while the maximum sediment yield was 50 t.a ^1 for SW#36, which comprised barren land. The average evapotranspiration for the basin was 411.55 mm.a ^1. The calibrated model can be utilized in future to facilitate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s of LULC, climate change, and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Hydrological modeling SUFI-2 GLUE ParaSol Sediment yiel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