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栎人工林水源涵养效能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澄 党坤良 刘建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9,共5页
对麻栎人工林和原造林地灌丛、草地的水文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龄麻栎人工林在生长季节,林冠层对一次降雨的拦截能力可达8.7mm,凋落物层的涵蓄能力可达3.1mm,分别是灌丛和草地的3倍和6倍;土壤对一次降雨的... 对麻栎人工林和原造林地灌丛、草地的水文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龄麻栎人工林在生长季节,林冠层对一次降雨的拦截能力可达8.7mm,凋落物层的涵蓄能力可达3.1mm,分别是灌丛和草地的3倍和6倍;土壤对一次降雨的最大涵蓄量为910t/hm2,分别比灌丛和草地高了54%和72%。可见营造麻栎林后,有效地提高了原有植被拦蓄降水的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发生的机会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人工林 林冠截留 水源涵养效能
下载PDF
西双版纳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水源涵养效能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孟梦 陈宏伟 +4 位作者 刘永刚 冯弦 王达明 李莲芳 周云 《云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46-49,共4页
利用蘸水法分析了在西双版纳普文山地营造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纯林的乔、灌、草、枯落物等 4个层次的最大持水能力 ,以及测定了这两种人工林土壤的蓄水能力 ,得出西南桦全林最大持水量为 6 2 93mm ,山桂花林为 6 7 94mm。于此对西双... 利用蘸水法分析了在西双版纳普文山地营造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纯林的乔、灌、草、枯落物等 4个层次的最大持水能力 ,以及测定了这两种人工林土壤的蓄水能力 ,得出西南桦全林最大持水量为 6 2 93mm ,山桂花林为 6 7 94mm。于此对西双版纳种植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在水源涵养功能和作用上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桂花人工林 水源涵养效能 西双版纳 西南桦人工林
下载PDF
内陆河流域基于绿水理论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刚 张鹏 陈年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2-697,共6页
水文过程与植物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基于Falkenmark等提出的绿水和蓝水概念的生态水文学研究,使水循环与生态学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凸现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按绿、蓝水的理论思路进行分析,植被的水源... 水文过程与植物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基于Falkenmark等提出的绿水和蓝水概念的生态水文学研究,使水循环与生态学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凸现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按绿、蓝水的理论思路进行分析,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可看作是森林、草地等对天然降水在绿水和蓝水之间的按比例分成;荒漠雨养植被中植物的水循环模式是"纯绿"的,即降雨渗入土壤的水都以蒸散发(绿水)形式消耗掉;荒漠河(湖)岸植物的水循环是由蓝到绿,即其水分来源是地下水(蓝水),经蒸腾(绿水)而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生态水文过程 绿水理论 森林水源涵养效能 植物水分来源二元性
下载PDF
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结构优化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志清 郭保贵 李昌哲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以太行山石质砂岩区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植被类型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山地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10项指标,并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效能指标测定和径流小区泥沙对比分析,认为人工—天然复合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最... 以太行山石质砂岩区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植被类型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山地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10项指标,并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效能指标测定和径流小区泥沙对比分析,认为人工—天然复合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乔木林最适郁闭度为0 6~0 7。阐述了突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的植被优化结构建设是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的根本途径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石质山地 植被类型 结构优化 水源涵养效能 水土保持 植被恢复 产沙量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让护林防火的警钟常鸣
5
《甘肃林业》 2006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护林防火 祁连山水源涵养 党风廉政建设 封山育林 水源涵养效能 职业道德建设 国营林场 森林面积 人工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