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及其水溶组分促进水铁矿微生物还原
1
作者 夏金霞 孙金涛 +4 位作者 于蕊 王一初 安伟奇 金洁 曹丹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22-5532,共11页
采用水稻秸秆在300,400和5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BC),并从中提取生物炭水溶组分(DBC),结合微生物还原实验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晶体衍射(XRD)、电子顺磁(EPR)等表征手段考察BC和DBC对Geobacter sulphurreducens ... 采用水稻秸秆在300,400和5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BC),并从中提取生物炭水溶组分(DBC),结合微生物还原实验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晶体衍射(XRD)、电子顺磁(EPR)等表征手段考察BC和DBC对Geobacter sulphurreducens PCA还原水铁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400℃热解BC可使微生物异化铁还原的速率增加12倍,还原率最高,这是由于其含有最多的醌基、羧基基团,可以作为电子穿梭体促进电子转移.BC不能作为电子供体直接向微生物或水铁矿提供电子.DBC使水铁矿的长期微生物异化铁还原程度和初始还原速率分别增加了10倍和2倍以上.500℃热解DBC可以充当电子供体或者电子穿梭体,促进水铁矿的微生物还原,但是不能直接化学还原水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炭水溶组分 水铁矿 异化铁还原菌
下载PDF
No.0柴油水溶组分海洋浮游植物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克强 王修林 +4 位作者 祝陈坚 石晓勇 胡海燕 李瑞香 孙胜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4-308,共5页
应用现场和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了No.0柴油水溶组分海洋浮游植物生态效应.提出了摄食条件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模型和不同浓度No.0柴油水溶组分下浮游植物生长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浓度No.0柴油水溶组分下浮游植物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摄... 应用现场和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了No.0柴油水溶组分海洋浮游植物生态效应.提出了摄食条件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模型和不同浓度No.0柴油水溶组分下浮游植物生长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浓度No.0柴油水溶组分下浮游植物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摄食条件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模型较传统Logistic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海洋生态系统,同时应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得到了不同浓度No.0柴油水溶组分下海洋浮游植物终止生物量(Bf).根据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现场和实验室条件下,低浓度No.0柴油水溶组分对浮游植物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生长促进率最大分别约为180%和120%,然而,在高浓度No.0柴油水溶组分条件下,石油烃对浮游植物生长效应不甚显著,甚至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0柴油水溶组分 浮游植物 生长效应 模型
下载PDF
柴油水溶性组分对鼠尾藻和孔石莼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3
作者 吴胜 任兰英 +2 位作者 高旭 刘岩 宫庆礼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41,共11页
为探究石油烃类对大型海藻生长及抗氧化酶应答机制的影响,并为利用藻类修复石油烃污染水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孔石莼(Ulva pertus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柴油水溶性组分对大型海藻生长、净光合... 为探究石油烃类对大型海藻生长及抗氧化酶应答机制的影响,并为利用藻类修复石油烃污染水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孔石莼(Ulva pertus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柴油水溶性组分对大型海藻生长、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鼠尾藻在柴油水溶性组分浓度为8.599、25.770和41.285 mg/L处理组中的相对生长率(RGR)高于对照组,85.990 mg/L处理组中生长出现显著抑制现象。在24 h内,各浓度处理组的孔石莼RGR显著高于对照组,72 h后,41.285和85.990 mg/L处理组的孔石莼RGR显著降低。两种藻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在各浓度处理组中的变化趋势与其RGR相对应,而呼吸速率在各浓度处理组中要高于对照组。高浓度的柴油水溶性组分均引起两种藻的丙二醛含量上升。鼠尾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在96和48 h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显著,总抗氧化能力在96 h达到最高值。孔石莼的SOD、CAT和POD活性分别在48、72和48 h上升,总抗氧化能力在48 h达到最高值。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海藻对柴油水溶性组分的耐受性不同,但柴油水溶性组分对两种海藻的生长和生化组分的影响呈相同的变化趋势,“低促高抑”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孔石莼 柴油 水溶组分 生长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下载PDF
生物油水溶性组分的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恩源 闫常峰 +1 位作者 蔡炽柳 胡蓉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生物油水溶性组分重整制氢反应进行了考察,研究了温度、吸收剂的加入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生物油水溶性组分的最佳重整温度为800℃,此时H2体积分数为60%、CO体积分数为10%。加入CO2吸收剂后,H2体...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生物油水溶性组分重整制氢反应进行了考察,研究了温度、吸收剂的加入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生物油水溶性组分的最佳重整温度为800℃,此时H2体积分数为60%、CO体积分数为10%。加入CO2吸收剂后,H2体积分数提高了25%,H2产率提高了10%。在常压条件下,以CaO作为吸收剂时,最佳的反应温度为600℃,此时H2体积分数最高可达85%。650℃时CaO对CO2的吸收能力减弱导致其对生成H2反应的促进作用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水溶组分 重整 制氢 CO2吸收剂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不同粒径颗粒物水溶性无机组分特征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丹 翟崇治 +1 位作者 周志恩 张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9-1106,共8页
于2010年3月—2011年7月,在重庆市主城区同步采集PM1.0、PM2.5和PM10三种粒径的颗粒物样品.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样品中F-、Cl-、NO3-、SO42-、Na+、NH4+、K+、Mg2+和Ca2+9种水溶性无机组分,并收集了SO2和NO2等气体污染物的数据.结果表明:... 于2010年3月—2011年7月,在重庆市主城区同步采集PM1.0、PM2.5和PM10三种粒径的颗粒物样品.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样品中F-、Cl-、NO3-、SO42-、Na+、NH4+、K+、Mg2+和Ca2+9种水溶性无机组分,并收集了SO2和NO2等气体污染物的数据.结果表明:采样期间ρ(PM1.0)、ρ(PM2.5)和ρ(PM10)分别为82.9、104和160μg/m3,PM1.0、PM2.5、PM10中所测9种水溶性无机组分的浓度之和分别为40.82、48.66和57.99μg/m3.ρ(SO42-)、ρ(NO3-)和ρ(NH4+)相对较高,并且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中.多数水溶性无机组分浓度冬季最高,春季其次,夏、秋季浓度偏低.所测组分溶液的pH显酸性,冬季样品的pH最低,细粒子的酸性要强于粗粒子.SOR(硫的氧化率)与NOR(氮的氧化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高,SOR秋季最高,NOR冬季最高.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化石燃料以及生物质的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水溶性无机组分的主要来源,建筑施工、土壤风沙等扬尘类污染源对水溶性无机组分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无机组分 PM1.0 PM2.5 PM10 二次气溶胶 重庆
下载PDF
重庆市大气PM_(10)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蒋昌潭 张丹 郑建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112,共4页
为研究重庆市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特征,于2006年4月和11月在重庆市主城9区和缙云山对照点采集环境中PM10样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9种离子组分。分析结果发现,阴离子中含量较高的分别是SO42-和NO3-占了阴离子含量的95%以上;而N... 为研究重庆市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特征,于2006年4月和11月在重庆市主城9区和缙云山对照点采集环境中PM10样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9种离子组分。分析结果发现,阴离子中含量较高的分别是SO42-和NO3-占了阴离子含量的95%以上;而NH4+和Ca2+则占到阳离子含量的80%。主城各区大气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点,且大渡口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和渝中区的污染较为严重。在相关性分析中,NH4+与NO3-和SO42-相关性较好,Ca2+与Mg2+也体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与国内外城市相比重庆市大气PM10中,NO3-、SO42-和NH4+的浓度相对偏高,Na+和Cl-的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组分 分析
下载PDF
道地与非道地远志水溶性组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房敏峰 吴洋 +2 位作者 王启林 岳明 赵桂仿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第6期32-36,共5页
以50%甲醇为溶剂,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获得18个居群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产地居群4个主要组分的配比关系,进一步采用全部联结法进行欧氏距离聚类。结果道地和非道地远志的主要组分配比不同,合阳为0.39∶1∶0... 以50%甲醇为溶剂,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获得18个居群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产地居群4个主要组分的配比关系,进一步采用全部联结法进行欧氏距离聚类。结果道地和非道地远志的主要组分配比不同,合阳为0.39∶1∶0.80∶1.03,费县为0.44∶1∶2.04∶0.34,围场为3.28∶1∶0.00∶2.66。18个远志居群聚为4大类,即黄土高原道地产区,周边非道地产区,原道地产区和民间非药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道地药材 水溶组分 特征
下载PDF
红曲色素中水溶性组分的表征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甘纯玑 陈健 叶友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3-25,16,共4页
本文从红曲色素中分离出一种水溶性组分,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薄层色谱对其进行表征,并用热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红曲色素 水溶组分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沈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水溶性组分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骆虹 罗立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选取沈阳市6个监测点位,采集2005年冬、春、夏、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样本。用安捷伦75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PM10中19种水溶性组分。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沈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水溶性组分的来源。
关键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水溶组分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萍 申晓霞 +1 位作者 舒婷 石春韬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8,共7页
目的:比较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组成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用石油醚作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性成分的水溶性组分。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化学组成,采用琼脂... 目的:比较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组成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用石油醚作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性成分的水溶性组分。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化学组成,采用琼脂-孔洞扩散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提取率分别为8.50%和4.19%,挥发性成分的总提取率为12.69%。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各鉴定出12种和45种化合物,分别占各自总量的100.000%和98.076%,两者最主要成分都是反式茴香脑,含量分别为94.897%(油相组分)和70.520%(水溶性组分)。虽然油相组分对7种供试菌种的抑制效果都比水溶性组分强,但高浓度的水溶性组分对供试菌种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油相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水溶性组分对啤酒酵母展现出很强的抗菌活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对供试青霉和黑曲霉抑制效果较弱。结论:在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同时,还应该收集并利用水溶性组分,达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挥发性成分 油相组分 水溶组分 化学组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羌塘北缘开心岭—乌丽冻土区水溶烃组分及甲烷碳、氢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进寿 卢振权 +3 位作者 王富春 陈静 薛万文 张志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6-1313,共8页
羌塘北缘开心岭-乌丽冻土区沿隐伏断层发育多处冷泉含水溶解烷烃,采用水溶烃组分和甲烷的稳定碳、氢同位素特征对其成因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心岭-乌丽冻土区水溶烃组分中甲烷含量比例高达99.83%~99.96%,同时伴随有少量乙烷、丙... 羌塘北缘开心岭-乌丽冻土区沿隐伏断层发育多处冷泉含水溶解烷烃,采用水溶烃组分和甲烷的稳定碳、氢同位素特征对其成因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心岭-乌丽冻土区水溶烃组分中甲烷含量比例高达99.83%~99.96%,同时伴随有少量乙烷、丙烷,另含微量的乙烯和丙烯。开心岭一带水溶烃甲烷δ13CPDB值介于-46.5‰^-55.1‰,δDVSMOW值为-281.0‰^-342.0‰;乌丽一带水溶烃甲烷δ13CPDB值介于-47.8‰^-58.9‰,δDVSMOW值为-339.0‰^-346.0‰,指示水溶烃甲烷为有机成因,但气源较复杂,利用δ13CCH4-δDCH4、δ13C1-C1/(C2+C3)等成因图解判别,得出甲烷主要属微生物气,次之为热解成因气,混有少量原油伴生气。推断甲烷主要为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烃类气体或次生生物气,与晚二叠世那益雄组含煤烃源岩有关,气源条件暗示该地区冻土带200~500 m深度内有利于微生物成因气为主的甲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组分 甲烷碳、氢同位素 成因 天然气水合物 开心岭-乌丽冻土区 羌塘北缘
下载PDF
丹参水溶性组分SABP对小鼠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圣豪 郝立园 +3 位作者 国英琳 彭晴 丁静茹 石新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组分SABP影响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肝癌免疫微环境的效应。方法建立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ELISA检测肝脏中PD-L1、TGF-β、IL-1β、IL-10、IL-4、IFN-γ、IL-18、IL-7、IL-2、CCL-2和CCL-21的表达...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组分SABP影响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肝癌免疫微环境的效应。方法建立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ELISA检测肝脏中PD-L1、TGF-β、IL-1β、IL-10、IL-4、IFN-γ、IL-18、IL-7、IL-2、CCL-2和CCL-21的表达量。计算肝脏、脾脏和肾脏的脏器系数。结果SABP抑制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提高肝癌微环境中PD-L1、TGF-β、IL-1β和IL-10的表达水平,增加了肝、脾和肾系数。结论SABP能抑制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生长,促进肝癌微环境中PD-L1、TGF-β、IL-1β和IL-10抑制性免疫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溶组分 肝癌 免疫微环境 原位移植瘤
下载PDF
冬季厦门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及污染类型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坚 庄马展 +1 位作者 张杰儒 赵丽娟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265-267,共3页
2013年1月进行了厦门市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冬季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占质量浓度的比例分别为50.0%、65.4%;SO42-、NO3-、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SO42-优先富集于细颗粒中,NH4+在区域传... 2013年1月进行了厦门市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冬季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占质量浓度的比例分别为50.0%、65.4%;SO42-、NO3-、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SO42-优先富集于细颗粒中,NH4+在区域传输过程中可产生硝化反应;主要大气污染物以传输为主的区域其NO3-、SO42-以NH4NO3、NH4HSO4的形式存在,其它区域的SO42-、NO3-以NH4NO3、(NH4)2SO4的形式存在;PM10中NO3-/SO42-接近1.0,远高于2005年,大气污染类型已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PM2.5 水溶组分 污染类型 厦门市
下载PDF
萌发大麦种子水溶性蛋白组分提取
14
作者 邱然 赵长新 +1 位作者 石海静 胡芳欣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7-562,共6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对大麦种子中水溶性蛋白组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大麦种子水溶蛋白组分提取量与料液浓度,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大麦籽粒水溶蛋白组分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浓度9.1%,浸提温度2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对大麦种子中水溶性蛋白组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大麦种子水溶蛋白组分提取量与料液浓度,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大麦籽粒水溶蛋白组分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浓度9.1%,浸提温度20℃,浸提时间3h;通过连续检测萌发大麦种子水溶蛋白含量发现:随萌发时间增长,蛋白含量逐渐升高,麦芽中水溶蛋白含量约为大麦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水溶蛋白组分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当归散水溶性组分溶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葛付存 王爱武 +1 位作者 段义焕 苏晓涛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对当归散超微粉碎后水溶性组分溶出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重量法、比色法、半微量氮测定法、TL CS分析测定三个不同时间段当归散超微粉与传统粉水溶出物、还原糖、总氮及阿魏酸的溶出含量。结果 :当归散在三个不同时间内四组... 目的 :对当归散超微粉碎后水溶性组分溶出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重量法、比色法、半微量氮测定法、TL CS分析测定三个不同时间段当归散超微粉与传统粉水溶出物、还原糖、总氮及阿魏酸的溶出含量。结果 :当归散在三个不同时间内四组分含量均以超微散为高 ,其中超微散冷浸 2 0 min比传统散冷浸 40 min的含量还要高。结论 :超微粉碎有利于提高当归散水溶性组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散 超微粉碎 水溶组分 溶出特性 中药
下载PDF
典型峡谷城市地表灰尘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卫华 张永江 +2 位作者 黄晓容 邓茂 田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40-45,共6页
以典型峡谷城市黔江区城区地表灰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表灰尘中9种水溶性离子组分含量,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灰尘基本为微酸性和中性。9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范围为2.42×10^(3)~1.15×10^(5... 以典型峡谷城市黔江区城区地表灰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表灰尘中9种水溶性离子组分含量,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灰尘基本为微酸性和中性。9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范围为2.42×10^(3)~1.15×10^(5) mg/kg,平均值为2.79×10^(4) mg/kg。SO_(4)^(2-)、Ca^(2+)、Na^(+)、NO_(3)^(-)是灰尘中最主要的水溶性成分。研究区域灰尘均为低氯灰尘和中氯灰尘,灰尘中离子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源、土壤源、交通源和农业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江区 地表灰尘 水溶性离子组分 来源
下载PDF
河南麦区收割对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特征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阳 王虎 +3 位作者 王洁琦 马文静 侯梦想 闫广轩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4-1450,共7页
农业收割期间排放的颗粒物是农忙期影响大气气溶胶组成的重要来源,为明确农业收割期间排放的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及其组分组成特征,于2018年在河南省新乡市集约化农田实验基地,开展了冬小麦机械收割期间的大气颗粒物膜采样。采用人工膜... 农业收割期间排放的颗粒物是农忙期影响大气气溶胶组成的重要来源,为明确农业收割期间排放的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及其组分组成特征,于2018年在河南省新乡市集约化农田实验基地,开展了冬小麦机械收割期间的大气颗粒物膜采样。采用人工膜采样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所采集的膜样品中的离子成分和元素成分分别采用离子色谱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9种离子和8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收割期间的粗颗粒物(PMcoarse)比其他时期高8.20%,农业站点收割时期的PMcoarse比其他时期增加72.22%,说明机械收割能够导致PMcoarse的快速增加从而导致PM_(10)污染。PMcoarse中含量最高的前5种元素是Al、Ca、Fe、K、Mg,其中Fe的特征比值最高为0.79;9种离子中,含量最高的前2种是Ca^(2+)和K^(+),特征值为0.81和0.78。综合水溶性离子和元素含量的结果,Ca^(2+)、K^(+)、Fe浓度协同变化可作为河南省小麦收割过程颗粒物对大气污染影响的特征元素识别农业机械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可为大气污染防治行政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查污、防污、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收割 元素组分 水溶性离子组分 特征值 PM_(2.5) PM_(10)
下载PDF
凯氏定氮法与杜马斯燃烧法检测三氯乙酸沉淀大豆和小麦蛋白中蛋白氮含量研究
18
作者 范震 董子研 +2 位作者 纪秀玉 张波 李慧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271-277,共7页
目的检验尿素干扰下三氯乙酸沉淀分离大豆和小麦蛋白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牛奶、大豆蛋白、小麦水溶性组分为参试样品,分别在去离子水、尿素溶液2种溶液体系下分散样品,参考国家标准采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氮,2种蛋白检测方法(凯氏定氮... 目的检验尿素干扰下三氯乙酸沉淀分离大豆和小麦蛋白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牛奶、大豆蛋白、小麦水溶性组分为参试样品,分别在去离子水、尿素溶液2种溶液体系下分散样品,参考国家标准采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氮,2种蛋白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检测氮含量,并计算氮检测回收率评估三氯乙酸对大豆蛋白、小麦水溶性组分等植物性蛋白的适用性。结果去离子水(无外源氮)分散的上清液经三氯乙酸沉淀,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检测牛奶的回收率分别为114%、101%,大豆的回收率分别为96%、98%,小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4%、105%。尿素溶液(有外源氮)分散的上清液经三氯乙酸沉淀,牛奶的回收率分别为99%、94%,大豆的回收率分别为95%、92%,小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1%、92%。结论有无尿素干扰时,三氯乙酸均可以沉淀大豆蛋白、小麦水溶性组分中蛋白氮,并可以采用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检测,回收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小麦水溶组分 蛋白氮 非蛋白氮 三氯乙酸沉淀法
下载PDF
泉州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惠祥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2017年1月,选取市区涂山街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采用美国Thermo 2300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进行为期1个月的滤膜采样,PM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 2017年1月,选取市区涂山街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采用美国Thermo 2300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进行为期1个月的滤膜采样,PM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O3-和NH4+,三者在大气中PM2.5质量占比为(48.8±14.6)%,且主要来自气态物质的二次转化,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PM2.5整体偏弱酸性。结合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0515)源解析结果,初步分析我市冬季中大气中PM2.5主要污染来源以二次无机盐、燃煤固定源和机动车尾气为主,其次为生物质燃烧、土壤和建筑尘和海盐粒子等。其中,从后向轨迹图分析,我市冬季PM2.5污染易受到外来源区域性传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滤膜采样 水溶性离子组分 弱酸性 后向轨迹图
下载PDF
中亚热带3种类型米槠林凋落叶水溶性组分及其氮磷养分含量
20
作者 吴若冰 朱玲 +4 位作者 魏文涛 郭鸿蓉 卫芯宇 倪祥银 吴福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凋落物水溶性组分流失是森林凋落物降解最为前端的过程,水溶性组分的动态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森林物质循环过程,其研究对于认识天然林转变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后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不同经营模式的森林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以中... 凋落物水溶性组分流失是森林凋落物降解最为前端的过程,水溶性组分的动态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森林物质循环过程,其研究对于认识天然林转变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后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不同经营模式的森林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以中亚热带典型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工林、米槠次生林和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凋落叶水溶性组分以及氮磷养分含量特征.结果显示:天然林凋落叶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显著高于人工林和次生林(P<0.05),而10、11月和6月人工林凋落叶水溶性氮含量及其占总氮的比例显著高于天然林和次生林(P<0.05),3-8月人工林凋落叶的水溶性碳氮比和水溶性碳磷比则低于天然林和次生林.12月至次年8月,人工林的总碳、总氮和总磷含量显著高于天然林和次生林,并且这一时期凋落叶的总碳氮比、总碳磷比和总氮磷比表现为次生林>天然林>人工林.此外,米槠凋落叶水溶性有机碳和水溶性氮含量在10-11月出现峰值,7-8月相对较低,并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总的来说,天然林凋落叶较高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凋落叶早期降解和以其为载体的物质循环,而人工林凋落叶较高的水溶性养分含量可能导致较为快速的养分循环,有利于人工林的快速生长.(图7表3参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森林转换 水溶组分 物质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