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IP6气候模式的东北三省农业水热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晨霞 陈方正 +5 位作者 黄明霞 李林超 肖登攀 冯璞玉 刘德立 胡克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农业水热资源分布,预估未来农业水热资源的时空变化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该文基于CMIP6中的27个气候模式和东北三省85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采用泰勒图法评估新一代全球气候模式对东北三省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农业水热资源分布,预估未来农业水热资源的时空变化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该文基于CMIP6中的27个气候模式和东北三省85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采用泰勒图法评估新一代全球气候模式对东北三省气候变化的模拟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SSP245和SSP585情景下东北三省农业水热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CMIP6中能较好模拟东北三省气候变化的模式为MRIE、ACC2和GFD2,且经过较优模式等权重集合修订后,模拟性能得到提升;②未来农业热量资源显著增加,SSP585情景下的增温速率(0.69℃/(10 a))明显高于SSP245情景(0.26℃/(10 a)),东北三省北部的增温幅度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陆,增幅高值区位于大兴安岭;③未来农业降水资源有所增加,但波动较大,到21世纪末期,SSP245和SSP585情景下降水量较基准期分别增加27.8%和22.1%,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东部降水变率普遍高于西部,辽宁东南部将成为降水增加最显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东北三省 气候变化 水热资源
下载PDF
淮河流域冬小麦生育期水热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浩 马晓群 +1 位作者 曹雯 王晓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8期177-184,共8页
研究淮河流域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水热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为该区冬小麦生产趋利避害、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淮河流域106个气象站点197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线性倾向率方法、变异系数法分析了... 研究淮河流域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水热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为该区冬小麦生产趋利避害、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淮河流域106个气象站点197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线性倾向率方法、变异系数法分析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热量条件、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冬小麦生长期间热量条件分布不均,不同生育阶段平均气温和≥0℃积温均随时间显著增加,其中营养生长阶段增温最显著。热量条件的增加会使冬小麦生育期缩短,干物质积累减少,进而影响产量,同时冬季气温的增加有利于病虫越冬、繁殖,使冬小麦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加重。冬小麦全生育期除沿淮西南部外,其他地区降水量均不足,其中北部地区降水量亏缺在200 mm以上;各生育阶段以并进生长阶段水分亏缺最大。40年来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而北部部分地区需水量显著减少,有利于缓解降水不足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沿淮大部和中东部需水量增加,导致发生干旱的风险增加;同时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增大趋势,发生旱涝灾害的风险加大,给冬小麦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热资源 时空变化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南方红黄壤不同类型区旱地水热资源差异及种植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汪金平 曹凑贵 张卫健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6-308,共3页
针对南方红黄壤地区旱地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县(市)为单位,对水热资源分布状况进行分区。在分析了各区水热分布特征及其耦合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种植对策。
关键词 南方红黄壤 早地 水热资源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福建省水热资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芬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利用GIS,根据气象站的实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借助ARCGIS软件形成福建全省不同地形条件下水热资源各要素空间分布情况,生成热量区的分级、蒸发力、水热生长期分布图,可为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适宜性评价、农业生产等提供更为合理的水... 利用GIS,根据气象站的实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借助ARCGIS软件形成福建全省不同地形条件下水热资源各要素空间分布情况,生成热量区的分级、蒸发力、水热生长期分布图,可为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适宜性评价、农业生产等提供更为合理的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资源 地形分析 福建省 数字高程模型 ARCGIS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农业水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方向
5
作者 肖碧林 杨瑞珍 陈印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27-6031,共5页
在日均气温升高、积温带发生北移东扩及降水减少等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总结了黑龙江省现有农业水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水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方向,旨在为实现增产、提高作物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 在日均气温升高、积温带发生北移东扩及降水减少等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总结了黑龙江省现有农业水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水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方向,旨在为实现增产、提高作物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水热资源 高效利用
下载PDF
武川地区春玉米生长季水热资源和安全播期变化特征
6
作者 王潇潇 潘学标 +3 位作者 陈燕丽 胡莉婷 魏培 赵海涵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9年第2期68-72,共5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种植界限北移且气象灾害频发。为给内蒙古武川地区在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优化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上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利用武川地区1961-2018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对该地区春玉米生长季水热资源和安全播期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种植界限北移且气象灾害频发。为给内蒙古武川地区在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优化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上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利用武川地区1961-2018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对该地区春玉米生长季水热资源和安全播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川地区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为99~156d,≥10℃的活动积温值为2051.4℃·d,并以66.0℃·d·(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5、9月活动积温稳定性较差。春玉米始播期显著提前、最迟播期显著推迟,各年代可播种成熟的年份数增加。全生长季降水量为299.8mm,5月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8月降水量显著减少。玉米全生长季中旱灾达到"十年七旱",8月干旱灾害不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热资源 玉米 灾害
下载PDF
新疆水热资源、沙化在全球增暖中的可能趋势 被引量:4
7
作者 袁春琼 李敏 +1 位作者 温跨达 薛红 《新疆气象》 1998年第5期20-23,共4页
在全球性增暖的前提下探讨了新疆的水热资源和沙化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全球性增暖的前提下,新疆未来的生态环境将明显恶化。
关键词 新疆 增暖 水热资源 沙化 可能趋势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提高西藏大于零度年积温3000℃以上农区水热资源利用率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关树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9-112,共4页
西藏农区大于零度年积温 3000 ℃以上的耕地面积约有 6~7万公顷,每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尤其是早熟的冬青稞和冬小麦在6月下旬成熟收获,此时才开始雨季, 7、 8、 9三个月及 10月的上半个月的水热资源没有利用。通过几... 西藏农区大于零度年积温 3000 ℃以上的耕地面积约有 6~7万公顷,每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尤其是早熟的冬青稞和冬小麦在6月下旬成熟收获,此时才开始雨季, 7、 8、 9三个月及 10月的上半个月的水热资源没有利用。通过几年试验证明,在大于零度年积温3000度以上的农区耕地进行早熟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套种、复种是可行的,不仅直接提高水、热、耕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种植指数,而且调整了农牧业种植结构,可作为用地养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的新模式,发挥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资源 有效积温 利用模式 西藏农区 综合效益
下载PDF
甘肃河西保护地水热资源及其在栽培中的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兴祥 王润元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5年第2期172-180,共9页
通过试验,用气候学原理,对保护地内水热资源的再利用作了系统分析,定量得出再利用资源值后,将其结果应用到瓜菜生产中,得出当地瓜菜生产的适播期和部分热量指标,为保护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热资源 再利用 保护地栽培
下载PDF
近48年青藏高原水热资源时空演变与匹配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凌霄 张艳敏 +1 位作者 蒋佩东 董前进 《人民珠江》 2021年第3期24-29,共6页
青藏高原特殊的高海拔、低气压、强辐射及充足日照使得青藏高原的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十分敏感,由此研究青藏高原水热资源的时空演变与匹配特征对当地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彭曼... 青藏高原特殊的高海拔、低气压、强辐射及充足日照使得青藏高原的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十分敏感,由此研究青藏高原水热资源的时空演变与匹配特征对当地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彭曼公式计算了青藏高原1970—2017年的参考作物蒸散发量,分析了这48年的参考作物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并分析了降雨量、温度、参考作物蒸散发量、湿润指数这些水热资源指标时空变化特性;综合考虑降雨、气温、蒸发因素,提出了青藏高原水热资源匹配模型,由此研究了青藏高原水热资源匹配特征。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水热资源空间分布基本呈现东南大,西北小及东南、西北两端大,中部地区小的2种分布特征,并在时间上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水热资源匹配性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好,并在1970—2017年呈显著的变好趋势,这种变化从自然条件上有利于当地农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资源 参考作物蒸散发 匹配特征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丘陵山区水热资源的推算和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银锁 庞万才 《内蒙古气象》 1996年第4期11-14,40,共5页
内蒙古东部丘陵山区水热资源的推算和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改造中低产田的综合农业气象工程研究”课题组引言在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气象服务时,我们发现我区许多中低产田区位于丘陵山区,因地形、海拔高度的差异,有时在一个很小的范... 内蒙古东部丘陵山区水热资源的推算和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改造中低产田的综合农业气象工程研究”课题组引言在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气象服务时,我们发现我区许多中低产田区位于丘陵山区,因地形、海拔高度的差异,有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积温和无霜期的差异就很大,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水热资源 农业气象服务 丘陵山区 空间分布函数
下载PDF
近58年陕西省水热资源变化及其与亚洲环流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雪娇 李晓利 《陕西气象》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常规统计、功率谱和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陕西省1951—208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亚洲环流指数的时频域统计特征,讨论了陕西省近58年水热资源变化与亚洲环流指数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陕西省水热资源和亚洲环流... 采用常规统计、功率谱和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陕西省1951—208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亚洲环流指数的时频域统计特征,讨论了陕西省近58年水热资源变化与亚洲环流指数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陕西省水热资源和亚洲环流指数的变化具有多时间尺度结构,两者都存在准2a、4a、6~8a和12~16a尺度的显著变化周期,不同尺度周期振荡能量的强弱和时域分布位相存在明显差异。气温变化与纬向环流指数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振荡,而降水变化与经向环流指数为负相关振荡。东亚及南亚夏季风、极涡和北大西洋涛动对陕西省水热资源变化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指数 水热资源 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下载PDF
辽宁省建昌地区春播期水热资源气候特征分析
13
作者 马永忠 李明春 黄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426-8428,共3页
采用气候倾向率、春旱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建昌春播期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19602009年)建昌春播期热量资源在增加,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25℃;19902009年较19611980年平均气温升高1.00℃;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稳定... 采用气候倾向率、春旱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建昌春播期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19602009年)建昌春播期热量资源在增加,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25℃;19902009年较19611980年平均气温升高1.00℃;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稳定;终霜日期趋势提前4 d结束,变化幅度由31 d缩短至19 d,趋于稳定。降水量存在增加趋势,降水量变率过大对春播及苗期生长不利;春旱频率较大影响春季播种;重旱、偏旱年有30年,占60%;近20年(19902009年)重春旱频率较之前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期 水热资源 倾向率 春旱指数 建昌
下载PDF
托克托县春玉米生长季水热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杨倩 《种子科技》 2020年第21期6-7,10,共3页
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作物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一些灾害性天气将对农业种植产生不利影响,利用1980—2019年托克托县的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数据对该地区的水热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为托克托县合理调整农业种植布局和优化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作物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一些灾害性天气将对农业种植产生不利影响,利用1980—2019年托克托县的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数据对该地区的水热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为托克托县合理调整农业种植布局和优化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表明,托克托县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在142~193 d,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平均值为3227.5℃·d,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春玉米生长季7月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的平均值均大于其他各月,其值分别为734.2℃·d和424.2℃·d。1980—2019年生长季的降水平均值为281.6 mm,气候倾向率为7.3 mm/10 a。近40年间只有5月存在3次特旱天气现象,且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其余各月都无特旱天气发生,7、8月无旱占比较大,分别占总数的35%和33%,5月发生重旱次数较多,且呈现增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托县 春玉米 水热资源 变化特征
下载PDF
1992—2015年景泰县水热资源利用特点分析
15
作者 祁进芝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年第20期101-103,共3页
为给景泰县的合理灌溉提供可靠依据,提高科学灌溉水平,对1992—2015年景泰县水热资源利用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2—2015年景泰县的平均温度年增加约0.04℃,水浇地产量与降水呈负对数相关关系(R^2=0.905),降水量为160 mm左右时旱... 为给景泰县的合理灌溉提供可靠依据,提高科学灌溉水平,对1992—2015年景泰县水热资源利用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2—2015年景泰县的平均温度年增加约0.04℃,水浇地产量与降水呈负对数相关关系(R^2=0.905),降水量为160 mm左右时旱地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景泰县可通过集水节水灌溉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资源 降水利用率 节水灌溉 景泰县
下载PDF
亚欧大陆中心区域水热资源配合状况与绿洲农业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赖先齐 王江丽 +3 位作者 马玉香 帕尼古丽.阿汗别克 张伟 毛芸芸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共7页
采用水热作图和干燥度计算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亚和新疆水热资源配合进行研究,发现中亚和新疆在"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及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水热配合,中亚属水热不同期配合、新疆属水热同期配合。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 采用水热作图和干燥度计算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亚和新疆水热资源配合进行研究,发现中亚和新疆在"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及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水热配合,中亚属水热不同期配合、新疆属水热同期配合。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基础上实施灌溉,形成绿洲农业对水资源的适应性。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进步,膜下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实施,促进光、热、水、土资源成为新型水热资源耦合,进一步发挥绿洲农业适应性优势,造就了绿洲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业 水热资源配合 灌溉模式 膜下滴灌 农业适应性
原文传递
近55年来河西走廊农业水热资源变化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洪润 高雪纯 +3 位作者 彭艳新 赵阳佳 李润枝 宋振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4,共10页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热资源影响巨大,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区域农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河西走廊13个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2014年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水热资源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 a来,河西走...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热资源影响巨大,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区域农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河西走廊13个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2014年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水热资源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 a来,河西走廊≥0℃起始日期以1.8 d/10 a的趋势提前,作物生长期内平均温度、≥10℃积温和生长期持续天数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0℃/10 a、77.1℃/10 a和2.8 d/10 a,≥10℃积温超过3 000℃和生长期天数超过170 d的地区已经扩展到疏勒河流域和黑河流域大部以及石羊河流域的北部;生长期日照时数也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达9.0 h/10 a;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以及湿润指数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区域干旱状况并未得到缓解。总体上看,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以"气温升高、热量改善、日照增加"为主要特点,这一变化有利于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条件,为扩大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和进行粮饲作物周年复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农业水热资源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中国亚热带东西部山区热量和水分资源的比较分析及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全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通过定位气候观测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 ,对中国亚热带东西部山区水分资源和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探讨了水热资源对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影响 .
关键词 亚热带东西部山区 水热资源 农业布局 中国
下载PDF
赣江流域丘陵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国土整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厚培 《资源科学》 1988年第3期7-12,49,共7页
赣江流域丘陵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充沛,年均温17.1—19.7℃,≥10℃年活动积温5340—6350℃,作物生育期较长,一年可三熟,年降水量1360—1810mm,适宜多种亚热带果木生长。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赣州、吉安、宜春... 赣江流域丘陵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充沛,年均温17.1—19.7℃,≥10℃年活动积温5340—6350℃,作物生育期较长,一年可三熟,年降水量1360—1810mm,适宜多种亚热带果木生长。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赣州、吉安、宜春三个地区以及新余、萍乡两个省辖市,共有40个县市。土地总面积7.92万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86.3%,平原只占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赣江流域 亚热带季风气候 作物生育期 水热资源 活动积温 年降水量 国土整治 年均温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资源开发的战略问题
20
作者 余谋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6年第1期12-14,共3页
一、贵州农业资源的优势贵州习惯称贵州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部海拔1500至2000米,中部海拔1000米左右,北、东、南边缘和河谷地带海拔500米以下。贵州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特点。地貌特征是:山地性显著,溶岩地貌广泛分布,地... 一、贵州农业资源的优势贵州习惯称贵州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部海拔1500至2000米,中部海拔1000米左右,北、东、南边缘和河谷地带海拔500米以下。贵州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特点。地貌特征是:山地性显著,溶岩地貌广泛分布,地貌类型和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全省地貌分高原、高中山、中山、低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等类型。山地占全省土地面积87%,丘陵占10%,盆地和河谷坝子占3%。土壤类型繁多,共有九个大类,30个亚类,不仅有很长的发育历史,而且分布错综,表现为地带性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开发 战略问题 贵州省 贵州农业 杉木 土地结构 水热资源 都柳江 河谷坝 土地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