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的波纹
1
作者 于雨 《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中旬)》 2010年第12期29-29,共1页
我们知道利用水的能量可以发电,可是你知道水的能量是怎么传递的吗?还是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体验一下吧!
关键词 水的波纹 小学生 阅读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第三册《回声》教案
2
作者 于云佳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2期46-48,共3页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回声和形成回声的原因;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3.进行朗读训练,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好对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读好对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关键词 《回声》 自然段 青蛙 第二自然 教案 第一自然 教学重点 桥洞 水的波纹 第三自然
下载PDF
喜欢落雨
3
作者 卢秀明 《治淮》 1998年第9期56-56,共1页
炎炎夏日,总是喜欢落雨。 喜欢在雨中,看娇儿与同伴飞赴室外的情景。自己小时候,也曾像他们一般乐不可支地踩水泡,那水泡踩灭一个突生一片,好玩得很,水的波纹里荡漾着发自童心的笑声。 喜欢落雨,雨中让我想起那些渗透了雨痕的亲情。母... 炎炎夏日,总是喜欢落雨。 喜欢在雨中,看娇儿与同伴飞赴室外的情景。自己小时候,也曾像他们一般乐不可支地踩水泡,那水泡踩灭一个突生一片,好玩得很,水的波纹里荡漾着发自童心的笑声。 喜欢落雨,雨中让我想起那些渗透了雨痕的亲情。母亲总是在雨前把房顶的漏洞堵严,她说不这样屋就会漏,接雨的器皿发出的声响会让人看不下书,睡不着觉。而我的小妹常在雨天里做针线活,那些年我总是穿小妹做的衣服、鞋子去上学。亲人的爱,是那样温暖过我的日子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的波纹 针线活 去上学 完全不知 小时候 自然万物 踩灭 童心 爬格子 雨痕
下载PDF
《回声》(第四册)
4
作者 孙国华 《四川教育》 1999年第5期29-30,共2页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讲的是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声音,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那声音是回声.课文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回声这一自然现象。教学难点是理解第五自然段中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关键词 《回声》 自然段 科学童话 青蛙 水的波纹 整体感知 导学设计 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图画
下载PDF
文科教学片断评析(23~24)
5
《湖南教育(上旬)(A)》 1998年第1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教学片断 “活”起来 文科 障碍物 心理特点 啄木鸟 声波 可听到 教学方式 水的波纹
下载PDF
运用“两法”解释回声现象
6
作者 程春梅 《湖北教育》 1996年第6期19-19,共1页
教学《回声》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弄懂「回声」原理。尽管作者对「回声」现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但学生对「回声」原理还是不易理解。因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声音」的物理属性感知肤浅,涉及不深。什么「声源」、「声波」... 教学《回声》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弄懂「回声」原理。尽管作者对「回声」现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但学生对「回声」原理还是不易理解。因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声音」的物理属性感知肤浅,涉及不深。什么「声源」、「声波」等知识一概不知,所以要求教师教此课时必须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将文字描述的有关「回声」,用科学的方法转化为便于学生感知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法” 《回声》 水的波纹 化静为动 障碍物 科学的方法 物理属性 文字描述 生动形象 原理
下载PDF
一石激起千层浪
7
作者 薛蓉 《四川教育》 1999年第5期21-21,共1页
[教例]第四册《回声》第四、五自然段.(之前,教师已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先后画出了“石桥”、“小青蛙”、“青蛙妈妈”)
关键词 《回声》 水的波纹 自然现象 自然段 教师的主导地位 发散思维 青蛙 自学能力 心理特点 教学步骤
下载PDF
《回声》学法指导设计
8
作者 许扬波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3,共1页
《回声》学法指导设计许扬波(鹰潭市教研室)一、教材分析《回声》是入选九义教育小语新教材第四册的一篇趣味性很浓的科学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了那声音便是回声这件事,用童话的... 《回声》学法指导设计许扬波(鹰潭市教研室)一、教材分析《回声》是入选九义教育小语新教材第四册的一篇趣味性很浓的科学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了那声音便是回声这件事,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回声这一有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法指导 《回声》 青蛙 童话故事 水的波纹 合理想象 引导学生 教学设计 鹰潭市 九义教育
原文传递
《回声》课堂教学纪实及点评
9
作者 杨屹 杨再隋 《小学语文教学》 1998年第5期34-37,共4页
《回声》课堂教学纪实及点评执教者:青岛市实验小学杨屹点评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师:(板书“声”)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字?生:声。师:平时同学们听到过什么样的声音?生:河水流动的声音。生:鸟的叫声。生:小提琴声。师:同... 《回声》课堂教学纪实及点评执教者:青岛市实验小学杨屹点评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师:(板书“声”)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字?生:声。师:平时同学们听到过什么样的声音?生:河水流动的声音。生:鸟的叫声。生:小提琴声。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平时,我们听到过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纪实 《回声》 青蛙 语气 水的波纹 思维训练 语言训练 自然段 华中师范大学 教师引导
原文传递
雍和宫的旃檀佛
10
作者 张德新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4-54,共1页
雍和宫的旃檀佛张德新在雍和宫照佛楼内,有一尊穿“水纹衣”的旃檀佛像:他不仅造型生动,且构思巧妙,是一种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旃檀佛又称照佛。其来因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释迦牟尼为超度生母和进行“夏住”(佛门弟子怕踏伤... 雍和宫的旃檀佛张德新在雍和宫照佛楼内,有一尊穿“水纹衣”的旃檀佛像:他不仅造型生动,且构思巧妙,是一种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旃檀佛又称照佛。其来因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释迦牟尼为超度生母和进行“夏住”(佛门弟子怕踏伤生灵,夏季闭门静坐不外出),要莅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和宫 旃檀 水的波纹 佛门弟子 艺术珍品 构思巧妙 释迦牟尼 元明时期 佛像 木雕
原文传递
《回声》一课教案(第二课时)
11
作者 王海荣 《北京教育(普教版)》 1999年第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回声》 第二课时 自然段 教案 青蛙 独立训练 水的波纹 产生的原因 投影片 理解课文
原文传递
只身奋战亦称雄──26.2千克大鳙就擒记
12
作者 邓勇 《中国钓鱼》 1999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水的波纹 百花湖 摩托车 进口线 绕线轮 许建中 玉米面 收线 钓线 鱼鳃
原文传递
《回声》教案
13
作者 郭乐静 《小学语文教学》 1997年第Z1期74-75,共2页
《回声》教案太原市桃园小学郭乐静教材说明: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只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听到了一个声音,好像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他明白那声音是自己的声音。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以童话的形式,... 《回声》教案太原市桃园小学郭乐静教材说明: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只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听到了一个声音,好像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他明白那声音是自己的声音。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以童话的形式,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了回声这一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 自然段 指导朗读 水的波纹 教学过程 科学知识 青蛙 词句训练 讲读课文 课时教学
原文传递
伏波英雄伏明霞
14
《中华儿女》 2000年第19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亚特兰大 水的波纹 波不兴 巴塞罗那 黑眼睛 蓝眼睛 悉尼 女孩子 泳池
原文传递
抓年级特点 设计教学方法──《回声》教学设计及评析
15
作者 刘文贞 金玫琳 黄莺 《小学语文教学》 1996年第5期34-35,共2页
抓年级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回声》教学设计及评析石家庄市桥西区教研室刘文贞,金玫琳,黄莺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其成功的缘由在于教学设计本身符合年级段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们依据“大纲”的要求,在《回声》的... 抓年级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回声》教学设计及评析石家庄市桥西区教研室刘文贞,金玫琳,黄莺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其成功的缘由在于教学设计本身符合年级段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们依据“大纲”的要求,在《回声》的教学设计上,注意了以下几点:①雷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年级特点 《回声》 自然段 青蛙 形成的原因 水的波纹 认知规律 课时目标
原文传递
一篇训练到位的好教案——评《回声》一课教学设计
16
作者 靳家彦 《小学语文教学》 1997年第6期38-38,共1页
一篇训练到位的好教案——评《回声》一课教学设计□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山西省太原市青年教师李晓红设计的二年级第四册《回声》一课的教案,具有鲜明的特色。有一点特别值得称道,这就是训练到位。我曾反复听过李老师讲这课书,并和她... 一篇训练到位的好教案——评《回声》一课教学设计□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山西省太原市青年教师李晓红设计的二年级第四册《回声》一课的教案,具有鲜明的特色。有一点特别值得称道,这就是训练到位。我曾反复听过李老师讲这课书,并和她研究探讨。现在把我的几点看法简述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 教学设计 语言文字训练 教案 板书设计 水的波纹 朗读能力 靳家彦 教学重点 训练方法
原文传递
银鱼的习性及钓法
17
作者 高双六 《中国钓鱼》 1996年第4期9-9,共1页
银鱼,学名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俗称面鱼、面丈鱼、面条鱼、残脍鱼。鲑形目,银鱼科。体细长,头平扁,两颌和口盖具锐利牙齿,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润透明。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江湖淡水中上层。我国的珠江、长江的入海处,以及淡水... 银鱼,学名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俗称面鱼、面丈鱼、面条鱼、残脍鱼。鲑形目,银鱼科。体细长,头平扁,两颌和口盖具锐利牙齿,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润透明。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江湖淡水中上层。我国的珠江、长江的入海处,以及淡水湖(诸如太湖、洪泽湖、巢湖、洞庭湖)等水域均有它的踪迹。 银鱼是一种生长在海水里而在淡水中产卵的洄游性鱼类。这种鱼每年三四月份从海洋到河口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的习性 洞庭湖 洪泽湖 银鱼科 浮游动物 洄游性鱼类 海口地区 水的波纹 动物性饵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