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海拔对稻蛙共作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宏胤 梁正其 +4 位作者 谭庆东 覃欢欢 蔡蝶 牛吉友 龙娆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组株高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中,抽穗期,白元村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作用速率均明显高于坪峨村和七百渡村。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稻蛙共作技术是增产增效的生态种养模式,在研究的三个海拔高度重,海拔高度为600m左右比较适宜,本试验的相关结果为稻蛙(黑斑蛙)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蛙共作 黑斑蛙 水稻生长性状 不同海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