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秸杆腐解过程溶解性有机质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倪文海
刘欢
+5 位作者
刘振涛
罗荣
周江敏
陈华林
葛世玫
代静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秸杆不同腐解阶段产生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及其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腐解过程中DOM组成成分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第0~3天,秸杆本身...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秸杆不同腐解阶段产生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及其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腐解过程中DOM组成成分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第0~3天,秸杆本身含有的糖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因微生物繁殖迅速消失;第3~63天,主要是秸杆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的分解阶段,DOM组成中多糖类、烷烃类物质呈现起伏性变化;第63天后,主要是腐殖化阶段,DOM分子结构复杂化。各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且各组分均随腐解延长而发生变化,即多糖类物质减少,芳香族物质增多,分子结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红外光谱
水稻秸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H对水稻秸杆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振兴
陈晓晔
朱建良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锥形瓶反应器及室内培养方法,研究pH对水稻秸杆厌氧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产物的组成与pH有关,乙酸和丁酸在不同的pH值下总为主要产物;pH>7时,明显有丙酸生成;酸化的最佳pH值为7,此条件下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最高可达11....
采用锥形瓶反应器及室内培养方法,研究pH对水稻秸杆厌氧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产物的组成与pH有关,乙酸和丁酸在不同的pH值下总为主要产物;pH>7时,明显有丙酸生成;酸化的最佳pH值为7,此条件下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最高可达11.634 g/L,总固体(TS)的去除率可达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杆
厌氧产酸
PH调节
挥发性脂肪酸(VF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丽清
秦英
《农家之友》
2009年第16期31-31,40,共2页
2008年早稻,在临桂县的临桂镇花埋村委陆家村进行了水稻秸杆不同还田方式比较效果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处理对加快稻草的腐熟分解作用最好,它可以快速地将稻草腐熟分解,释放养分,疏松土...
2008年早稻,在临桂县的临桂镇花埋村委陆家村进行了水稻秸杆不同还田方式比较效果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处理对加快稻草的腐熟分解作用最好,它可以快速地将稻草腐熟分解,释放养分,疏松土壤,使禾苗及时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禾苗生长健壮、分蘖量多、易形成有效穗、幼穗分化及抽穗提前,亩产量显著提高,处理1和处理2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446公斤、428公斤,比对照亩增产6.1%以上。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全量还田且翻压)比处理2(全量还田免耕)亩增产4.2%.经分差分析也达极显著水平。总的来说稻草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不同还田方式增产效果不一样,能够加速稻草分解的方式对水稻产量增加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杆
还田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秸杆腐解过程溶解性有机质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倪文海
刘欢
刘振涛
罗荣
周江敏
陈华林
葛世玫
代静玉
机构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601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307068)资助
文摘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秸杆不同腐解阶段产生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及其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腐解过程中DOM组成成分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第0~3天,秸杆本身含有的糖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因微生物繁殖迅速消失;第3~63天,主要是秸杆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的分解阶段,DOM组成中多糖类、烷烃类物质呈现起伏性变化;第63天后,主要是腐殖化阶段,DOM分子结构复杂化。各分组组分的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且各组分均随腐解延长而发生变化,即多糖类物质减少,芳香族物质增多,分子结构复杂化。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红外光谱
水稻秸杆
Keyword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FTIR),Rice straw
分类号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H对水稻秸杆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振兴
陈晓晔
朱建良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文摘
采用锥形瓶反应器及室内培养方法,研究pH对水稻秸杆厌氧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产物的组成与pH有关,乙酸和丁酸在不同的pH值下总为主要产物;pH>7时,明显有丙酸生成;酸化的最佳pH值为7,此条件下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最高可达11.634 g/L,总固体(TS)的去除率可达51%。
关键词
水稻秸杆
厌氧产酸
PH调节
挥发性脂肪酸(VFA)
Keywords
rice straw
anaerobic acidogenesis
pH control
volatile fatty acids(VFA)
分类号
TQ353.42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丽清
秦英
机构
临桂县农业局
临桂县临桂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农家之友》
2009年第16期31-31,40,共2页
文摘
2008年早稻,在临桂县的临桂镇花埋村委陆家村进行了水稻秸杆不同还田方式比较效果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处理对加快稻草的腐熟分解作用最好,它可以快速地将稻草腐熟分解,释放养分,疏松土壤,使禾苗及时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禾苗生长健壮、分蘖量多、易形成有效穗、幼穗分化及抽穗提前,亩产量显著提高,处理1和处理2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446公斤、428公斤,比对照亩增产6.1%以上。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全量还田且翻压)比处理2(全量还田免耕)亩增产4.2%.经分差分析也达极显著水平。总的来说稻草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不同还田方式增产效果不一样,能够加速稻草分解的方式对水稻产量增加更为有利。
关键词
水稻秸杆
还田方式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秸杆腐解过程溶解性有机质红外光谱研究
倪文海
刘欢
刘振涛
罗荣
周江敏
陈华林
葛世玫
代静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H对水稻秸杆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
吴振兴
陈晓晔
朱建良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早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李丽清
秦英
《农家之友》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