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语水系词汇的哲学分析看汉民族的存在世界 被引量:3
1
作者 乔清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语言构成并反映了使用这门语言的民族的存在世界,分析一种语言是达到使用它的民族的存在世界的途径。治水是汉民族根源性智慧的发源地,通过对水部、泉部、川部等与水系词汇的分析可以达到对汉民族的存在世界的理解。从水系词汇出发可以... 语言构成并反映了使用这门语言的民族的存在世界,分析一种语言是达到使用它的民族的存在世界的途径。治水是汉民族根源性智慧的发源地,通过对水部、泉部、川部等与水系词汇的分析可以达到对汉民族的存在世界的理解。从水系词汇出发可以把汉民族的存在世界分为感性具体性、动作与行为、一般普遍性、对水的性质的认识、普遍性五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对应一个专门的词汇类型。词汇可以跨界使用,这表明汉民族的存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生生不息的。从对词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汉民族存在世界的时间意识、法律意识、以主客体的同一性为内涵的主体性、主体性的生命力和人的境界等。"永"、"恒"分别表示客观与主观的时间;"灋"(法)有一个从行动优先到普遍原则优先的转化;"渊"在老子为道、心,在《中庸》为"诚",这是二者对于根源性智慧的不同运用;"凑泊"见证了道学从理学到心学的转型;"活"同为禅宗和儒家的境界哲学;"洋"将会有一个从价值判断到事实描述的演变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分析 水系词汇 存在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